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失落的神谕(心灵大师被封禁的人生哲思录)(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印度)安东尼·德·梅勒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失落的神谕》,1998年被罗马天主教廷列为禁书!

星云大师、林清玄、张德芬等著名作家多次引用。

作品惊动东西方,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成功改变千万人命运!

本书作者安东尼·德·梅勒被认为是与克里希那穆提、埃克哈特·托利并列的当代最伟大的的心灵导师。他的作品和思想一直在中国的作家、学者、科学家、政治家等精英中流传……

本书他为我们搜集了100多个哲学小故事,囊括古今中外科学、哲学、宗教等领域范畴。

内容推荐

我们都只有一生,一定要活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

在《失落的神谕》中,印度心灵大师安东尼·德·梅勒搜集了100多个哲学小故事,囊括古今中外科学、哲学、宗教等领域范畴。《失落的神谕》分灵修、人性、人际关系、服务于人、开悟等五个单元,小故事贴近人们的生活,在供人一乐之余也给人启发和深思,从而丰富人生。

该系列已出版《上帝的公式》、《另一个上帝》、《十字架上的爱》,本书为第四本。

目录

前言

忠告

特别感谢

一、人生的修行

 黑暗的高塔

 一只脚踏出了圈子

 真正的寻求者屈指可数

 我还是我

 交换椅子的兴奋

 吉普赛人

 死后进入天堂

 老鼠的心

 尼姑了然

 无足之舞

 盯着那个洞

 大旅社宫殿

 上帝何时发笑

 可食的珍珠

 连你都不是你自己的

 消失的山洞

 禅师和贼

 皮洛斯国王何时满足

 清真寺里的小偷

 市场里的苏格拉底

 平常的茶最好喝

 大师和珍珠

 释迦牟尼和波斯匿王

 贵格派教徒的空地

 猴子和鬣狗

 龙树菩萨的金钵

 朱耐德拒绝金币

 镇定的释迦牟尼

 露露

 不看他的咒骂

 三十年后开悟

 佛陀和强盗

 一切都是宗教

 如何得道

 电话快速指导

 老妇人与和尚

 向所有人诵经

 山上的两颗星

 丢了两美元

 释迦牟尼如何找到正道

 财富买不来一小时生命

二、人性的洞察

 假想的食物中毒

 电梯上哪儿去了

 辨别男女

 两个醉汉借车

 假想的笼子

 三明治恐惧症

 试金石

 问喇嘛的问题

 鬼魂和狼

 给法官的鹧鸪

 林肯之美

 黑色的气球也很棒

 戈德斯坦和墨菲

 镇长的荣誉

 监狱的名声

 给狗做弥撒

 一杯又一杯

 我有赌金

 送小狗

 汽车得有个收音机

 侵占农场

 鬼魂和黄豆

 一片面包

 宁愿生气,也不要甜点

 乔治·格什温的天赋

 虫子都能做到

 潜艇的紧急停车

 精神病医生和内疚

 把炸弹放到座位下面

 小男孩的年龄

 精神病医生和工作狂

 不再想女人

三、心的沟通

 西奥多·罗斯福和猎手

 卡尔文·柯立芝的沉默

 技术不起作用的时候

 卸货还是装货

 下雨的订单

 卧床不起

 写清楚点儿

 我喝的酒把你变模糊了

 我也太烦你了

 靠亲戚过活

 猴子住哪儿?

 约翰和公羊

 镇静剂

 肮脏的邻居

 怎么会得关节炎

 两小时前就没唱歌了

 假如他说不呢

 我发誓会相信你

 不退订婚戒指

 喜帖的变化

 和平的代价

 喜欢沉默的嬉皮士

 这是第一次

 嘎吱作响的波斯水车

 约翰说好吧

四、处世之道

 分享最好的玉米种

 你会遇上问题

 反抗胃

 火车在福德姆不停

 假想的昏厥

 赶紧跑

 鸟吃人食

 善待动物

 兔吃鸟食

 你和你的十杯咖啡

 买大象的钱

 急救箱

 睡着的人吃安眠药

 贵妇和流浪儿

 躲避妻子的音乐会

 用金钱增益灵修

 五个铃铛

 慈爱和感恩

 鼓声何意

 什么时候叫医生

 昏迷的时候才叫神父

 把他搬出去还是把他叫醒?

 现在轮到我头疼了

 如何赢得朋友和敌人

 老妇人照料老妇人

 消灭麻雀

 摩西的困惑

 汤石

 约翰神父的耐心

 苦行与慈爱

 我是下一个演讲者

 酒桶里的水

 无处安居

 象牙连着大象

 金色肚脐

 家庭和世界

五、开悟

 石匠

 谁会在意

 正受禅师和狼

 风暴中的奴隶

 被救之人的快乐

 钟摆

 草莓的甜美

 鞋子是怎么发明的

 阿南达的开悟

 老人没有时间来浪费

 苏格拉底和抒情诗

 克服了恐惧的侍卫

 术士和龙

 托钵僧和国王

 奴隶市场上的戴奥真尼斯

 掉下悬崖该怎么办

 圣人喂狗

 一连串克利须那神

 动物糖果

 苦行者和大象

 白羊还是黑羊?

 骨头有何不同?

 罗摩的意愿

 警察和拉比

 牧羊人什么天气都喜欢

 老修女的习惯

 让我出去

 真理就在家里

 自家厨房里的财宝

 鳄鱼牙齿和珍珠

 大日子

 谁做的三明治

 我害怕你会吻我

 人力车比赛

 两个枪手

 我让她赢

 邻居们怎么想

 死于扁桃体炎

 死人不说话

 被俘的狮子

 沙漠中的小溪

 阇拿迦王和印度教大师阿什塔夫

试读章节

3 真正的寻求者屈指可数

天皇驾临临济禅师所在的寺院,得知有万余名僧人在此修行,深感震惊。

天皇想了解僧人的确切数目,便问道:“禅师,您究竟有多少弟子?”

临济禅师回答:“有四五个。”

4 我还是我

记者想从养老院一位高龄老人那里挖掘出富有人情味的故事来。

“老爷爷,”年轻的记者问,“要是您突然收到一封信,说一位远房亲戚给您留下了上千万的遗产,您会怎么想?”

“孩子,”老人缓缓答道,“那个时候,我仍然是九十五岁,不是吗?”

5 交换椅子的兴奋

呆呆地看了三十年电视后,丈夫对妻子说:“今晚我们来点儿真正的刺激吧!”

妻子脑海里立刻闪现出繁华的都市夜生活场面。“好啊,”她说,“我们干点儿什么好呢?”

“那,就让咱们换换椅子吧!”

6 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边境小镇上住着一位老人,他一连五十年都住在同一所房子里,没有搬过家。

一天,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搬进了隔壁的房子。当地报社的记者来采访他搬家的原因。

“我想是由于我们吉普赛人喜欢流浪的血统在作怪吧!”他答道,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你是否听说过这种人,他一直伴随哥伦布四处探险,L并发现了新大陆;与此同时,他却担心着自己无法及时赶回家中,继承乡村裁缝店,而被别人夺走了。

要想进行灵修,必须付出艰苦努力。你必须全神贯注,探寻生活的奥秘。否则就会像许多人一样,受荣华富贵所累,忘记了灵修的宗旨。

一个人为了出名、能上报纸的头条新闻,宁愿被送上绞刑架。他和大多数商人与政客又有什么不同呢?(更别提我们这些受舆论左右的人了。)

7 死后进入天堂

神父走进酒馆,发现里面有好多教民,非常气愤,便把这些人叫到身边,领着他们回到教堂。

然后,他严肃地说:“想进天堂的人,请站到左边来。”几乎所有人都站了过去,只有一个人还待在原地。

神父怒火冲天地质问他:“你难道不想进天堂吗?”

“想。”这人回答。

“你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是不是想告诉我,你死后不愿意进天堂呢?”

“我死后当然想进天堂了。我刚才以为你是让我们现在就去呢!”

8 老鼠的心

有个古老的印度传说,讲的是老鼠因为害怕猫,终日生活在痛苦和恐惧中。一位巫师同情它,便把它变成了一只猫。可是,它又怕起狗来了,于是,巫师又把它变成了一条狗。可是,它又怕起豹子来,于是,巫师又把它变成了豹子。随后,它又对猎人心怀恐惧。这一次,巫师没有再施法术把它变成人,反而把它变回了一只老鼠,并对它说:“无论我怎么做也帮不了你,因为你一直有颗老鼠的心。”P4-10

序言

三十年前,安东尼·德·梅勒和我初次相逢,地点就在罗纳瓦拉那所后来成为灵修学院的房子里。

当时,安东尼还是个耶稣会学生,不过,他也给刚学完初级课程的学生上课。他和这群初学者来到圣斯坦尼斯洛斯学院度假几天。我记得他们坐在厨房外面的树下择菜,准备做饭。他一边择菜,一边不停地讲故事,初学者们听得入了迷。

那以后,世事变迁,安东尼本人也日渐成熟,他的能力更强,兴趣更广,工作成效显著。当然,他讲故事的本领无人能及。他讲的逸闻趣事没有多少是原创的,有些也不是十分高明。可是,故事一旦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变得生动活泼、寓意深刻,与人们息息相关,当然有的只是供人一乐。另外,故事的主题都鲜活、有趣。

现在,《失落的神谕》成了他送给我们的告别礼物,也是他的佳作之一。尽管他谈起自己的创作时,口气非常随意,但他对故事的编写一丝不苟。他离开印度去美国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和出版商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会谈,讨论了书稿的每一个细节。虽然我并不曾有幸见到他的文稿,但我知道他一直挂念着它。

那次会谈发生在1987年5月30日晚间。几天后的6月2日,由于心脏病突发,他倒在纽约的住所里,不幸去世。在纽约期间,他抽空给一位密友写了封长信。在信中,他谈到了自己之前的感受:“一切仿佛属于另一个时代,另一个世界。现在,我把全身心投到了别处,投到了‘精神世界’中,其他诸事都无关紧要。过去至关重要之事,现在仿佛不值一提。我痴迷于禅修大师阿姜查这样的人,心无旁骛。这是幻象吗?我不知道。可是,我一生中从未这般快乐和自由。”

这段话足以说明安东尼在突然离世前的日子里的所思所想——事实上,别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如此。他去世时,还差三个月就满五十六岁了。现在,大量文学作品因他而生,这是真正的黄金传奇,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见证。许多人说,他们与他素未谋面,却被他的作品深深感染。有些人很高兴和他有过深交,另一些人只是体会过他的语言魅力。

不是有很多人赞同他的言行,尤其是在他超越了灵修的固定框架后——安东尼也不指望人们跟从他,他的想法正好相反。他激励每个人质疑、探索,跳出思想和行为的窠臼,抛弃陈规,勇于找到真我——总而言之,去追寻更伟大的真实,这正是众人关注他和他的思想的缘由。

不断地探寻真实——这是安东尼换用不同方式启迪我们的目的,这得归功于他的多才多艺、诚恳的态度和个人魅力:它能使对峙双方放松下来,和谐融洽。他总是乐于交友,与人分享。可人们发觉,他身上总有难以触及之处。或许,他喜欢热闹,讲些不合规矩的笑话。可是,他的目的始终是严肃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多年来,他在方方面面都有变化,然而,他的本性从未改变。

一个令人惊讶的例子就是他一直保持着耶稣会会员的身份,虽然他不再热衷于圣伊纳提最初的灵修规划——这是人们当初欣赏他的原因。事实上,最后,他已经走上了与圣伊纳提的灵修相左的道路。可是,他从未放弃耶稣会会员的身份。当然,没有任何人强迫他这样做,这也不太合情理。不过,他感到与圣伊纳提心心相通,因为他深深理解这位圣人。

1983年,他在印度各邦的耶稣会会员的集会上发表了一次演讲。他和与会者都参加过上一届大会,或者叫社团集会。他与大家分享了对圣伊纳提精神的领悟,这番话更像是安东尼本性的流露:

“早年的神父们有个信仰:上帝给了圣伊纳提恩典和宠爱,也给了全社会和每个耶稣会会员同样的恩宠。如果要我为自己和全社会在圣伊纳提拥有的众多恩宠中进行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三种:默想、创造力和勇气。”  德维卡·帕玛南达

1987年9月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