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我拿什么拯救你--给网络成瘾中学生家长的一本心理自助书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陈刚//张亚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本给网瘾少年家长阅读的心理自助书。它力图以最简洁、通俗的文字和家长们交流怎样才能做一些真正对“网瘾少年”有帮助的事情。

全书正文共分十一章。前面两章——“您需要了解的网络时代”、“您需要了解的‘网络成瘾’现象”旨在为您提供有关网络成瘾的相关知识;接下来在“您可能存在的八个偏见”这一章中讨论了家长可能存在的偏见;“您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这一章的内容包括“您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网上做什么”、“您和孩子的关系是否足够好”这两部分内容,主要用来探索您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还提出了一些帮助您改善和孩子的关系的建议;在接下来的几章中——包括“您可以做些什么帮助您的孩子”、“游戏成瘾的孩子怎么了”、“网络关系成瘾的孩子怎么了”、“信息浏览成瘾的孩子怎么了”、“色情成瘾的孩子怎么了”等,提出了一些具体且可操作的计划供您的家庭参考使用;接近结束时,本书提供了“口述实录:网瘾少年们给家长的话”,这一章是一些网瘾少年的口述实录,旨在帮助您了解网瘾少年的内在心理世界;最后,本书还为您准备了让计划付诸行动的一章——“从今天开始您可以尝试”。

内容推荐

还在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网络成瘾了吗?还很犹豫到底怎样才能帮到你的“小网虫”吗?想更深入地了解“网络成瘾”这个标签背后的真相吗?想从心理咨询的专业角度看待“小网虫”的“大问题”吗?本书为您打开一扇通往爱与理解的窗,帮助您学习更好地与孩子相处,与网络相处,以及,与您自己相处。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怎样阅读这本书/5

 关于您阅读本书的心态/6

 关于您的一些看法/6

 关于您说话的方式/8

 关于因改变带来的不适/9

 如何阅读本书/10

第二章 您需要了解的网络时代/13

 网络这把“双刃剑”/14

 网络时代的“代沟”/15

 网络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16

第三章 您需要了解的“网络成瘾”现象/19

 网络成瘾是什么/20

 网络成瘾行为的判断标准/20

 网络成瘾自测量表/21

 网络成瘾与网络依赖的区别/22

 网络成瘾行为的“恶性循环”机制/23

 网络成瘾行为的家庭系统分析/23

 网络成瘾行为目前的干预方法/24

 我们对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模型/24

第四章 您可能存在的八个偏见/27

 关于八个偏见/28

 注意!哪些期望是您自己的/30

第五章 您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33

 您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网上做什么/34

 您和孩子的关系是否足够好/38

 您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控制网络使用/48

第六章 游戏成瘾的孩子怎么了/53

 网络游戏面面观/54

 小张的故事——“我从‘天空’落回‘地面”’/57

 小黄的个案——“浮生若梦,你努力了又能怎么样”/60

 小杨的故事——“我和他们有代沟”/63

 小磊的个案——“四大皆空与魔力宝贝”/66

 强强的故事——玩“杀人游戏”的小男孩/68

 小明的故事——“那些无聊的游戏占用了我整整—个长假”/73

 阿飞的故事——“我没想过未来,未来很难决定”/76

 牛牛的故事——“假如母亲懂得尊重我”/80

 小宇的故事——“我的CS团队怎能放弃”/84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游戏/86

 第一步:走进孩子的世界/91

 第二步:帮助孩子看到更多/99

 第三步:共同规划使用网络的时间/103

 第四步:将计划付诸实践/113

第七章 网络关系成瘾的孩子怎么了/117

 大兵的故事——“爱上比我大18岁的家庭主妇”/119

 文文的故事—一独在异地的日子/124

 关注孩子孤独的心灵/127

 怎样引导孩子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129

 从“网上关系”回到“现实关系”/134

 如何教育孩子注意网络安全/135

第八章 信息浏览成瘾的孩子怎么了/139

 小林的故事——“我是一无所有的垃圾……”/140

 孩子会在网上看什么、下载什么/144

 如何恰当地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145

第九章 色情成瘾的孩子怎么了/149

 小刘的故事——“满脑子都是罪恶的女人体……”/150

 了解色情成瘾的孩子怎么了/154

 帮助孩子区分色情信息和性教育/155

 如何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156

 如何帮助色情成瘾的孩子学会自我控制/158

第十章 口述实录:网瘾少年们给家长的话/165

第十一章 从今天开始您可以尝试/169

试读章节

·家庭系统的秘密。其实,许多父母心里知道却容易在行动上忽略的一点是——整个家庭系统的和谐是亲子关系的基础。

很多妻子有了孩子之后便把孩子视为最重要的人,不自觉地冷淡了丈夫,这其实是“多了个孩子,少了个丈夫”。丈夫那边也常常一样:多了个孩子,便没有了妻子。从家庭系统的原则来看,夫妻间的关系比他们跟孩子的关系更重要。夫妻是一个系统,孩子是后来加入的,因此孩子在这个系统里的地位(重要性)比父母要低。孩子成长得好或不好,与父母之间的和谐程度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就算孩子对于母亲很重要,如果母亲没有了与丈夫的和谐关系,她的母亲角色也很难成功。

正确的态度是: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占51%,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占49%。无论孩子怎么样,应始终坚持夫妻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可惜的是,大多数父母不由自主地把和孩子的关系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甚至让孩子掘了自己婚姻的坟墓。有些母亲因孩子的网瘾问题而指责父亲,其实就是把亲子关系摆在了夫妻关系的前面。

其实,从生命的延续过程来看,父母的职责是帮助孩子成长,为有一天把他/她放走做准备。而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便会离开父母的系统去建立自己的家庭。孩子的心中当然还有父母的存在,但是他/她自己的家庭会更重要,也只有这样人类这一种族才能延续下去。因此,对于父母而言,最应该呵护好的是自己和伴侣的系统,这才是他们所属的系统。

您可以安排一些时间和另一半独处,如一起出门看看电影、逛逛书店、散步或是旅游。孩子可能会发脾气,但是您没有必要有愧疚感,因为如果你们花点时间独处,也就能成为更合格的父母,而孩子也会从家庭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如果一开始您的孩子非常不习惯,你们也可以选择在孩子上床睡觉之后再出去或是选择在周末下午去看场电影,然后早点吃晚饭,在孩子休息前回到家里。总之,合理的安排时间一定可以使您重新享受和另一半独处的时光。甚至您会惊喜地发现,当您把注意力转移到夫妻关系上时,孩子会觉得比较轻松,甚至不再需要逃避在网络上;而您的心情也得到了改善,反而更有能力去帮助孩子摆脱网瘾。

假如和另一半单独相处的时光对您来说几乎不太可能,您至少可以让对方知道自己依然关心着他/她。问问他/她今天过得怎样,每天做一件小小的让他/她高兴的事情,这些对于呵护你们的夫妻关系非常有用。

·父母就要有父母的样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父母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敢保证每个人头脑中出现的画面都非常不一样,这些画面来自您对自己父母的印象、期待以及对于理想父母形象的想象。

我们在这里提倡的是更有效率的父母,即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假如您可以稍稍改变一下您的教养方式,也就意味着您可以和孩子建立起真正的“好关系”,这样的关系将促使您和孩子形成统一战线,共同面对网瘾问题。

虽然“父母的样子”很难一概而论,但我们也可以就一些家长提出的问题大致向您说明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会怎么做。

问题一:有时候,我气坏了,忍不住朝着孩子大声吼叫怎么办?

如果您感觉自己要开始大声吼叫了,可以开始深呼吸,从1数到5,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像一个冷静的专家一样,听听孩子的理由,镇静地处理问题。您可以让另一半协助自己控制怒火,在必要的时候提醒您“深呼吸”。您的这种举动还能让孩子学会如何控制怒火。

P43-44

序言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很高兴您愿意尝试阅读这本书,这意味着您和我们一样期待一些真正的改变,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们猜测您可能正在为自己的孩子担心,甚至伤心、愤怒、不解、以泪洗面。假如您的孩子正处于中学阶段(一般12—18岁),遇到了沉迷网络方面的问题,而您希望真正做一些对他/她有帮助的事情,那么,我们非常建议您花一些时间认真阅读这本小书,作为您开始行动前的参考;假如您已经尝试了很多方法却收效甚微,那么,我们尤其建议您先停下来读一读这本书,然后再做定夺。恕我们直言,您可能需要做改变心态及思维模式的准备。

研究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三年多来,我们在脱网瘾训练班、讲座现场、咨询室里,在学生家中、社区办公室里、中学课堂上接触了为数不少的“网瘾少年”和他们的家长,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愿与您分享:

·“网瘾少年”中有一些孩子非常有思想、有活力,反应敏捷,超乎我们的想象。

·“网瘾少年”的母亲常常比父亲更加积极地以各种方式阻止孩子上网。

·约40%的父母武断地给自己的孩子扣上了“网络成瘾”的大帽子,让孩子觉得不被信任,甚至被伤害。

·约80%的“网瘾少年”自己也很希望改变。

·少数重度“网瘾少年”的确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帮助。

·父母态度的改变常常能引发“网瘾少年”行为的改变。

此外,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我们在进行脱网瘾矫治时常常无法说服某些孩子走进团体活动室或咨询室,因而尝试针对他们的家长开设了亲子训练班和家长座谈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家长主动改变了自身的态度,不再把责任一味归咎于孩子或网络,而是试着去聆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而联合整个家庭共同面对难关。

老实说,我们看到太多家长选择了一些“适得其反”的干预方法。比如有些家长采用打骂、强行管制、时时监控的方法,造成了孩子的逆反情绪,使亲子关系非常紧张,导致孩子更不由自主地沉溺于网络世界,以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有些家长还把孩子送到军事管理学校去,无意间给孩子造成了心灵的创伤;也有些家长慢慢地从与孩子的“控制战”中败下阵来,干脆不管不问,让孩子觉得“终于没人管”了,更加抓紧时间上网。当然,会有家长比较懂得策略,与孩子一起商定如何控制上网时间,但这些家长中有些其实心里并不相信孩子,口头上却还要说一些鼓励的话,反而让天生敏感的孩子觉得不被尊重,感到愤怒;单亲家庭的家长,尤其是单亲妈妈更加辛苦,这些家庭中的母亲往往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稍有风吹草动就慌乱不已,反而让孩子不自觉地学会了掌控整个家庭的气氛,父亲角色的缺失让他们没有地方可以学习规则和限制……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指责家长,我们甚至强烈地体会到,所有父母的行为背后都蕴含着深深的爱。唯一遗憾的是,这些爱却没有顺畅地流淌到孩子的心间,反而让他们觉得不被理解、不被尊重、不被接纳,煞费苦心的父母也同样觉得苦不堪言。因为网络问题和父母反目成仇的孩子屡见不鲜,父母和孩子好像站在了对立的两极,互相伤害。

也许我们只需改变一下爱的方式,就能不再以爱的名义互相伤害。  这本给网瘾少年家长阅读的心理自助书力图以最简洁、通俗的文字和家长们交流怎样才能做一些真正对“网瘾少年”有帮助的事情。虽然我们也针对18岁以上的大学生做了一些脱网瘾的工作,但是,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来说,控制网络使用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家长对他们的影响相对中学生要小。因此,本书更合适的阅读对象是12—18岁孩子的家长。假如您的孩子小于12岁,您也可以尝试阅读本书以了解相关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12岁以下的孩子需要您更多的行为示范,12岁以上的孩子则更加看重您对他们是否尊重、理解。

我们希望父母对孩子的这份爱可以顺畅地流入孩子的心里,滋润他们有迷惘、有困惑,却也有希望、有梦想、有激情的心灵,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间永远无法割断的爱的纽带能够散发出本来就有的温暖。

爱,也只有爱,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