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康著的《拳击人生》讲述了一群热爱拳击的上海大学生的人生故事。陈坤、罗艺、欧天元、司文慧等人因为拳击相识相知,又因为拳击,被迫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是拳击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这是一本关于职业拳击手成长历程的带有自传体性质的选题,描写了一代人的青春,贯穿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和一个拳击运动员的成长历程。
汪康著的《拳击人生》介绍:拳击如同人生,有付出,有收获,有失落,有欢乐,有痛楚,有憧憬,也有龙争虎斗、明枪暗箭、尔虞我诈、虚张声势、颠倒黑自,甚至是突如其来的伤害和死亡!
拳击如同人生,人生又像什么呢?
欧天元是圣约翰医学院四年级学生。
圣约翰大学下设四个学院,分别是医学院、神学院、理学院和文学院。欧天元博览群书,成绩优秀,在医学院素有“才子”之称。
欧天元父亲名叫欧念祖,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后成为沪上著名实业家。申城沦陷期间,汪伪政府请他出任上海市副市长,遭到他的婉拒。于是,日本驻沪总领事岩井英一亲自登门施加压力。看见欧念祖在家中身穿和服、足蹬木屐,岩井认为此行胜券在握,不免有些沾沾白喜……
“欧桑,”蓄着仁丹胡子的岩井说,“我知道你毕业于‘东京帝大’,接受了我们大日本的教育,希望你能为日中亲善添砖加瓦!”
“不错,我是曾在贵国接受教育,”欧念祖不动声色问,“阁下知道日本教育之核心是什么吗?”
“你的请讲。”总领事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简而言之,”欧念祖一字一顿说,“就是‘忠君爱国’四个字!”
“不错,”岩井傲然道,“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人生信条!,,
“所以,”欧念祖胸有成竹说,“请恕我不能担任副市长一职。”
“这是为何?”总领事愕然了。
“因为我一旦出任上海市副市长,既颠覆了贵国教育之核心,也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准则,阁下认为是不是这样呢?”
岩井英一沉默良久,只能悻悻离去。
欧天元出生的时候,欧念祖已年届不惑。欧念祖希望儿子能光宗耀祖,为此取名“天元”,即天下第一的意思。为让儿子成为文武全才,欧念祖重金请来一位少林和尚,专门传授他少林武功。这位少林师傅长得肥头大耳,且酷爱杯中之物,时常一面大快朵颐,一面吹得天花乱坠。说来说去不是“天下功夫出少林”,就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久而久之听得大家耳朵都快长茧子了!
天元从小聪明过人,不到两年就将什么罗汉拳、达摩棍、少林枪学得像模像样。至此,和尚已是倾囊相授,实在没有什么可教了。欧念祖又请来一位武当道士,让他传授儿子内家功夫。
不料此举引起少林师傅的强烈不满。和尚说这叫欺师灭祖、过河拆桥,又称武当功夫不及少林,张三丰乃是达摩祖师手下败将。
那道士也不是省油灯,当场反唇相讥:当年张三丰打得达摩满地找牙,达摩缺少牙齿咬不动蹄髈、啃不了排骨,这才规定和尚只准吃素不能吃荤。
欧家父子都很无语,认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武林同道何必相互诋毁,相互抨击,水火不容呢?
武当道土伶牙俐齿,说得和尚恼羞成怒,捋起袖子要与他单挑独斗。无论怎么劝解,两位师傅始终横眉怒目、恶言相向。欧念祖心想,不如再引进一位师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或许能达到某种平衡。
谁知请来一位太极高手,开口“以柔克刚”,闭口“四两拨千斤”,全然不把少林、武当放在眼里。三位师傅话不投机,最终大打出手,一个个打得鼻青脸肿。欧念祖只好请他们卷铺盖滚蛋。望着三位师傅远去的背影,欧念祖忍不住长叹一声:“唉,中国人哪!”
这声叹息给欧天元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让他感到既沮丧又无奈。许多年以后,中国大陆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此时欧念祖已是耄耋老人。红卫兵给他戴上“高帽子”,还往他脖颈上套一根麻绳,像牵狗那样牵着他去游街。到了马路上,红卫兵硬塞给欧念祖一面铜锣,命他一边敲锣,一边呐喊——
“我不是人,我是畜生,我是反动资本家,我罪该万死!”
当晚,老人不堪凌辱,跳楼自尽了。远在海外的欧天元闻此噩耗,耳边再次响起父亲那声沉重的叹息……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