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子十八讲(王蒙讲老子智慧)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王蒙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王蒙通俗讲解中华民族智慧的高峰——老子。

贾平凹盛赞:读王蒙解老庄,心生如莲的喜悦。

《老子十八讲》是根据王蒙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王蒙解读老子的优势在于用七十多年的人生经验、政治经验、社会经验、走红的经验、倒霉的经验来完成这部作品。

内容推荐

《老子十八讲》是王蒙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专题讲座的文字本。王蒙的讲说深入浅出,通过实例解读经典,说明老子哲学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在这本书中,王蒙把一些抽象的哲学道理讲得更明白,讲得更亲切,讲得更易于接受,他用我们今人的经历、经验、思想、知识、观念来证明老子的哪些观点是对人特别有帮助的,哪些是仅供参考的,还有哪些是需要有所调整的。

当你体会到老子倡导的天地不仁、宠辱无惊、上善若水、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无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生也柔弱死也坚强,体会到老子的深不见底,你就会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一下子深刻从容了许多。

目录

第一讲: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大道?

 道的概念高于一切

 我们需要一个参照

 道是世界与人生的主心骨

 寻道可以增智慧

 老子的眼光与众不同

 你能看几步棋?

 谁也做不到从胜利走向胜利

 道是哲学,也包含着信仰

 怎么样去总结一下道呢

 不争与共享

 把你的时间精力投放在什么地方?

 回到婴儿状态去

 又精微,又模糊

 解读概念与改革开放

 寻道是不是宗教信仰

 寻找大道的过程乃是一个命名的过程

第二讲:道法自然

 人要像地一样地有所承担

 天地的道化或道德化

 经验达不到的地方智慧却达到了

 自然就是自然而然

 相信自然而然是人民的共识

 为什么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理想的政治是自然而然地做事的

 为什么说知道了美反倒丑恶起来了?

 老子的天地不仁说太刺激了

 道像雨露一样

 老子捅破了你的窗户纸

 微笑是有定价的吗?

 夫妻间需要不需要每天说“我爱你”?

 要自然而然,不要刻意作秀

 不能操之过急

 从道法自然的角度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第三讲:无为是关键

 为,还是不为?

 越是不那样做,越是能够达到目的

 善于干什么,就用不着刻意去干什么

 美丽的无为令人陶醉

 应作的事各式各样,不可以作的事应有共识

 怎么样分辨好人和坏人?

 精兵简政

 不要想那些永远做不到的事

 对于谦虚的哲学表述

 上善若水

 感悟水,喜欢水

 虚与静

第四讲:有、无,一、二、三

 当然是无中生有

 无才有用

 老子的哲学是对于生活的发现

 无的优越性

 无是想像浪漫的前提

 哲学的魅力在于发现生活

 中华文化对于一的追求与崇拜

 道生一兼论解读老子的可能性

 道的根本在于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

 道本身包含了自己的对立面

 一分为三

 超越简单的两分法

 在一二三的讨论中看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别

 崇拜一也警惕一

第五讲:宠辱无惊

 朝为座上客夕为阶下囚

 得宠这个话并不好听

 范进中举与小公务员之死

 《红楼梦》中的得宠与失宠

 谁能做到宠辱无惊

 大患若身

 这是不是老子的荒谬

 消化痛苦,提高人格

 以尊严和信心对待宠辱

 谦卑与钝感

 多几个世界

 对于宠辱都要有准备

 宠辱无惊与物极必反

 宠与辱的两面性

 宠辱的不可预见性

 零心态与从零做起

 论万世、高境界

第六讲:知白守黑

 黑格尔盛赞“知白守黑”

 保持温和

 绅士的风度

 摄像镜头的启示

 老子为什么提倡低调

 知与守并不统一

 知白守黑的延伸

 韬光养晦

 磨难是必要的

 难得糊涂与愚不可及

 贾宝玉反对文死谏武死战

 大智若愚

 大雅若俗

 和光同尘

第七讲:治大国若烹小鲜

 中山服与西服并不截然对立

 老子的立言无与伦比

 他要力挽狂澜

 谁能举重若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事有时候要当大事来做

 下知有之最好

 大道乌托邦

 治国的化境

 烹小鲜论

 烹小鲜的美感

 连鬼神都不闹腾了

 老子对不良政治的抨击

 民本思想的萌芽

 老子的三宝

第八讲:老子会怎样用兵

 老子其人

 老子的神奇兵法

 老子是不是阴谋家

 弱也可能胜强

 利用对手的弱点

 王熙凤是怎样灭尤二姐的

 欲取先予

 相反相成

 老子的反战思想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哀兵必胜

 弱者的智慧

 要不要秘密武器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善战者不怒

 从军事说到用人

 骄兵必败

第九讲:老子的养生理论

 中华文化中的养生问题

 生命与大道合一

 达芬奇论生与死

 苏东坡话生死与寿命

 三个十有三

 日月之精华

 循大道而养生

 生命的自我调整

 日本人注意人事与季节的配合

 贪欲、有为与宠辱催人灭亡

 过度的营养、医疗与锻炼修为

 养生的诀窍在于不养生

 无死地最重要

 以恬淡养生

第十讲:老子为什么求愚非智

 为什么老子喜欢愚

 不出户,知天下

 人常常会在常识上犯错误

 要本土化而不能过分远洋化

 不应该是无知的本土化而是学贯中西又立足本土

 牛顿挖两个猫洞

 智者的放弃

 学然后知不足

 以啬治天下

 抵御有害信息

 传统文化中的非智基因

 你把智用到了什么地方

第十一讲:小国寡民的乌托邦

 老子的非大国主义

 效率与标准化的悖论

 老子的非发展观

 复杂能不能变成简单

 紧缩人际关系

 当代的反全球化思潮

 什么样的发展才算得上科学

 人类能不能返璞归真

 欲望的满足与控制

 遥控器是不是灾难

 饶了吧,音乐

 简朴永远是美德

 学会掂量,学会舍弃

 一个有名的故事

 发展与幸福

 向后看?

 对于朴素的向往与怀念

 阿Q的经验与教训

 答现场提问

第十二讲:老子智慧的快乐与烦恼

 老子的智慧无可争议

 通向终极的悟性

 通过思辨与感悟走近终极

 你能理解九方皋吗

 大道的至上感与优越感

 文学语言的道性

 老子有多牛

 智慧令人快乐

 老子不可摧毁

 好箭也可保存欣赏

 智慧也是一种美

 老子的苦恼与牢骚

 智慧的痛苦

 国产最佳寓言:不争论

 智商太高了太麻烦

 智慧的遭遇与命运

 老子也俗了一把

 智慧之路是坎坷的

 老子是怎样被中华民族所接受的

 精神上的颠峰体验

 让老子来吧

 回答现场提问

第十三讲:得与失、成私与无私

 关于私利

 不有、不恃、不宰

 道性非私

 把私摆在哪里

 对于私的实事求是的讨论

 争取私利的代价及其他

 大处不算小处算是人类通病

 过分自私只能适得其反

 拉弓的启示

 奉天下才是大道

 不要太膨胀

 知足与知止

 你不可能得到所有的“点儿”

 物壮则老

 付出必须超前,收益往往滞后

 牙与花生的人生况味

第十四讲:得道者的风度

 风度与举止

 深不可识

 勉为其难的形容

 解冻说的滥觞

 温温恭人

 孔老的风度说比较

 森吉德玛与兰花花

 动静与浊清

 风格是可以自我调节的

 跕着脚站不稳

 起码不要惹人讨厌

 风度表现了人的生活质量

 提倡淡泊

 老子有时会说反话

 至柔为上

 风度与软实力

第十五讲:逆向切入的处世方法

 为什么老子喜欢反着说话

 大成就必然带着遗憾

 为什么大直若屈大盈若冲

 巧要靠拙功夫积累

 曲则全 枉则直

 悖论的分析

 一生真伪有谁知

 不能急于求成一条筋

 论臭皮匠与诸葛亮垢关系的多种可能性

 为什么A常常不像A

 大仁若伪,大智若妖

 大方无隅还是外圆内方

 晚成还是免成

第十六讲:大国之道

 大国怎样才能长治久安

 大国与小国

 越大越谦虚

 设法化与正常化

 关于速度

 谁能作到报怨以德

 脚踏实地

 治国不能忽悠

 小谎易破与大谎难缠论

 老子的非战思想

 不能无理想,也不能太理想主义

 坚持和平发展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百姓之心为心

 防微杜渐,避免被动

 坚持到底

第十七讲:虚静、复命、知常

 让我们一起体悟道的特征

 道的名称与美好特质

 虚静是道的一个侧面

 观复的意义

 万物万象都要归根

 归根实大不易也

 归根的踏实感

 归了根就静了,复了命了

 从知常一步一步上台阶

 虚与静的含义

 有什么也不能有病有恶

 静才能进入最好的状态

 能婴儿乎

 婴儿论与弗洛伊德

 和才是常

 怀念婴儿时期

 但愿童心未泯

 删繁就简

 为什么不断出现原教旨主义

第十八讲:老子仍然活着

 谈论老子,其乐何如

 《老子》的文学性

 经典文体与弹性论述

 中华经典的特点之一:易于背诵,难以解说

 是同义反复吗?

 诗体的《道德经》

 老子有利于人们的自我安慰

 老子教给我们说话

 哀兵必胜的煽情性

 词句也是不能任意置换的

 再谈儒道互补

试读章节

第一讲: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大道?

道的概念高于一切

老子非常重要,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高峰。他的《道德经》在世界上有上千种译本,是全部中华典籍中翻译得最多的。可他的两千多年前用的语言咱们不熟悉,现在看起来也比较绕,有时候一上来就把人绕糊涂了。我要做的就是努力与老子起一个互证的作用:就是让我们互相证明一下,用我们今人的经历、经验、思想、知识、观念来证明一下老子的哪些观点是对人特别有帮助的;哪些是仅供参考的,还有哪些是需要有所调整的。同时我们也用老子的学说来分析、对比一下我们自己的那些经验 、经历,看我们自己的那些想法,有哪些是值得通过老子的阅读与验证,争取一个进一步的更高的认识的。

头一个问题我想跟大家讨论的就是,人为什么需要一个特别大的概念,像“道”这样的概念?你也许会问:究竟什么是道,到底什么是道?我告诉你,道就是“到底”,也就是究竟!你想过问一下究竟了,那么就是过问道了。你的问题也就回答了你的提问。妙就涒在这里。老子这个道就是来动员我们的智慧和思维,让我们进入究竟与到底,即进入终极关怀、终极期待、终极追寻的。而各种有关终极的说法,可能是哲学,可能是科学,可能是数学,更可能是神学即宗教学。

老子呢,正是以中华文化特有的想像、感悟、思辨的方式进行自己的终极探寻的。

我们寻找到这样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它高于一切、它涵盖一切、它包括一切,有了这个理念你就好像有了一座大山做依靠一样。比如说我们会有一种对世界的敬畏的感觉:仰望星空、远眺大海、极目高山雪峰,我们就产生了对世界敬畏的感觉,这些敬畏的东西把它综合到一块、加到一块,世界万物统统统统都包容进去,而且在这里边找到它的本质、找到它的规律,老子说这个就是“道”。道是一个终极的概念、是一个本源,就好像数学概念里边的无限大,到了无限大这里,您就到了头啦,你无法再往大里找了。而且它还是本质。这个东西既是思辩出来的、分析出来的,又是感悟出来的,因为你没办法说我拿了一个大道给大伙看,说这就是道,我找不到。但是道无所不在,什么都有。因为老子解释说:这个道啊就是终极,比如说我们问道究竟是什么这个话,就等于问道是道吗?因为道的意思就是世界的终极,什么都在里头了。

我们需要一个参照

这是一个终极的关怀。它不是通过寻找一个神仙一个特异功能秉有者而实现的,它是从理念上实现,从理念推导出来的。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相信在有限之外还有无限,这很简单。其实这个是最容易说明白的,说时间是无限的吗?当然是无限的,因为您要说时间是有限的、说时间是二百亿年以前开始的,那这二百亿年以前的前边又算什么呢?说那是负N个年头?那么负一负二又负无限了,你还是无限。空间也是无限的,如果说空间是几万亿或者叫光年了,它特别大,它难道是一个铁框?这个铁框外头又是什么呢?所以老子是顺着哲学思辨的头脑,他寻找到了这样一个无穷的根本,根本的无穷来。

寻找这个根本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个作用就是使我们获得非常巨大的一个参照。人办任何事都有一个东西来参照,就拿物理学“运动”来说,运动没运动要拿地球来参照,说我手在运动,要拿我手做参照呢,我就没运动,我手原来在哪就是哪里。大概念是一个最重要的参照与依据。一般的人容易拿自己做参照,要拿自己做参照,他就很容易不满足、很容易生气,他就很容易看不清、看不明白这个事。但是如拿“道”做参照,情况就会有非常大的不同,就容易把一些事看得开、看得透、解得开。解得开在这儿应该念解(Xie)得开。

老子说: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道是很难叙述的,我很勉强地说:它第一的特点是无所不包,它是“大”。“大曰逝”,它又是不断变化的。“逝曰远”它是变化的、它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永远地变化下去。“远曰反”,就是它在变化当中又不时的回归自身,回到此前变化达到的状态的对立面。像这样的一些性质的描述,你听着是有一点玄、有一点忽悠,但是你要自己细想一想,这个世界有没有这样一面。世界难道就是咱们这一百多斤吗?就是我眼前这点花草杂物吗?就是咱们在座的朋友吗?世界大得不得了,今年有世界,一万年以后还有世界,一亿年以后还有世界。有世界就有世界的总和与世界变化的规律,它就是道,有世界就有万象万物各不相同,却同处于世界上,有同一的规律与本质,这就是道。同样,世界的变化:有无、死生、兴衰、成败、盈亏、虚实、强弱,这样的变化之规律变化之动力变化之驱动程序也就是道。所以说,道这个玩艺虽然说起来很玄,它确实是存在的。

P2-4

序言

二〇〇八年夏,我完成了《老子的帮助》一书的写作。

二〇〇九年一月,此书出版,并受到读者与一些师长、友人的厚爱。

二〇〇九年三月上旬至七月初,我在BTV“中华文明大讲堂”开讲《老子的帮助》,讲座名虽与书名相同,但为了适应口语与观众的特点,我其实是重新思考,重新结构,自成体系了一部新的书稿。为此,我特别感谢北京电视台刘爱勤台长、BTV卫视陈大立与杨东主任、于瀛编导,没有他们的多方鼓励与创造条件,我不可能讲出这个系列来。我深深体会到,把一些抽象的哲学道理讲明白,讲亲切,讲得易于接受,远比把它们讲高深要有趣也困难得多。

原安排十二讲,后应观众与BTV的要求,扩充为十八讲。后六讲中,有一些引文和讲解与前十二讲有重叠,经过删减,留下的是角度不同、说法不同的部分。

BTV播放的是经过该台编辑的内容。我后来按原始稿全文整理增删,成为现在的书稿,并定名为《老子十八讲》。

在BTV讲课时,有主持人姜华女士的协助与点拨呼应。整理书稿时,则是按我与BTV的协议,以我的讲演记录稿来作书的。谨感谢BTV的推动与大力协助,并感谢姜华女士在成就此书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