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本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从而使我们得以跳出原有的固定框架来审视全书,全面吸收读者的意见,使这部教材在满足国家级规划教材定位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多方面的需求。
本书力求反映植物生态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将生态系统服务、Meta-种群、构件理论、生物入侵及转基因植物等前沿领域及热点问题在相应章节中进行了介绍;各章都有思考题、推荐读物和推荐网络资源,以方便学生复习和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书从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着手,以生态适应和协同进化为主线,从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地位出发,依次分析群落、种群、个体等不同层次上植物的生态现象,并将每个层次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本书力求反映植物生态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将生态系统服务、Meta-种群、构件理论、生物入侵及转基因植物等前沿领域及热点问题在相应章节中进行了介绍;各章都有思考题、推荐读物和推荐网络资源,以方便学生复习和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书主要供高等学校生态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从事生态学、环境保护领域以及农、林、水等行业的科技工作人员使用和参考。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绪论
1 生态学的学科范畴
1.1 人与自然
1.2 生态学的定义
2 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2.1 植物与环境
2.2 植物种群与植物群落
3 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体系及研究特点
4 植物生态学发展简史
4.1 植物生态学的历史前期
4.2 植物生态学的建立
4.3 植物生态学的新进展
小结
思考题
推荐读物
推荐网络资源
第二章 植物的生存环境
1 地球的物理环境圈层
1.1 大气圈
1.2 水圈
1.3 岩石圈(及土壤圈)
2 生物圈
2.1 生物圈的概念
2.2 生物圈中的植被及其环境
3 环境因子的分类
4 环境因子的生态学分析
4.1 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
4.2 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5 环境的尺度
5.1 环境的尺度和植物的层次
5.2 空间和时间尺度
小结
思考题
推荐读物
推荐网络资源
第三章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1.1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1.2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功能成分之间的协同关系
2 初级生产
2.1 初级生产力的概念
2.2 影响初级生产的主要因素
2.3 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3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功能
3.1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
3.2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3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4 植物对生态环境的改良与调节
4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平衡
4.1 植物在生态平衡中的基础地位
4.2 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5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
5.1 资源保障
5.2 环境支持
小结
思考题
推荐读物
推荐网络资源
第二部分 植物群落生态
第四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
1 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
1.1 群落的最小面积
1.2 群落种类成分的数量特征
1.3 群落组成成分的分析
2 群落的垂直与水平结构
2.1 群落的垂直结构(成层性)
2.2 群落的水平结构
……
第五章 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
第六章 植物分类及主要类型
第七章 植被的分布和植被区划
第三部分 植物种群生态
第八章 植物种群的分布于数量
第九章 植物种群的动态和调节
第十章 植物种群的质量与种间关系
第四部分 植物个体生态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态适应
第十二章 植物与自然生态因子的关系
第十三章 植物与人类活动的生态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