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孝文化知识读本/中华孝文化教育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徐玉琼//王平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孝文化历史久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东方伦理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古代社会发展中起过长久的作用,而且至今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徐玉琼、王平编著的《中国孝文化知识读本》是新时代一本全面介绍孝文化的通俗读物,也可以看作是通向深邃传统孝文化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

内容推荐

徐玉琼、王平编著的《中国孝文化知识读本》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华孝文化的通俗读物。从纵向来看,介绍了孝文化的概念与内涵、起源与发展、创新与弘扬;从横向来看,介绍了孝亲、孝悌、孝忠、孝廉、孝与礼、孝与法等内容,语言生动,图文并茂,脉络清晰,可视作广大读者了解中华孝文化要义的入门读物,亦可视作通向深邃传统孝文化知识大厦的一把钥匙。

目录

第一章 孝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节 孝起源

孝起源的说法

孝起源的条件

 第二节 孝观念

孝观念的演变

狭义的孝

广义的孝

 第三节 孝文化

孝文化的概念

孝文化的内涵

孝文化的特征

孝文化的内容

第二章 孝文化的传承

 第一节 先秦诸子论孝

孔子论孝

曾子论孝

孟子论孝

荀子论孝

 第二节 汉代以孝治天下

独尊儒术

孝道教化

 第三节 汉代以后孝的传承

坚守与延续

崇尚与融合

异化与坚守

批判与重构

 第四节 孝文化教育

社会孝德教育

家庭孝道教育

学校孝行教育

第三章 孝亲

 第一节 事亲

延亲与归亲

养亲与敬亲

疗亲与侍亲

顺亲与谏亲

继亲与尊亲

丧亲与祭亲

事亲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修德事亲

修德与事亲

惟人为贵

亲亲敬长

事父母几谏

立身之孝

慎终追远

 第三节 不敬则不孝

敬的本质

敬孝统一

孝敬美德的培养

第四章 孝悌

 第一节 事悌

什么是悌

孝悌力田

手足之情

 第二节 修德事悌

事悌与修德

现代悌道

 第三节 不悌则不孝

悌孝统一

践行悌道

第五章 孝忠

 第一节 事君

什么是忠

移孝忠君

孝忠合一

 第二节 修德尽忠

和谐意识

忠诚品质

爱国情怀

 第三节 不忠则不孝

忠孝两全

文氏兄弟的忠孝

孝忠的现代启示

第六章 孝廉

 第一节 举孝廉

什么是举孝廉

孝廉岁举

举孝廉的启示

 第二节 修身养廉

修身与养廉

从政以廉为基

养廉于内

腌鱼沉池

 第三节 不廉则不孝

孝为廉之本

不廉则不孝

第七章 孝与礼

 第一节 引孝入礼

什么是礼

孝与礼的关系

家中的礼

 第二节 举礼弘孝

称呼得体

学会穿着

端正仪容

恭敬态度

 第三节 民俗传孝

冠礼

婚礼

丧葬礼

养老礼

第八章 孝与法

 第一节 引孝入律

引孝入律的原因

引孝入律的表现

引孝入律的意义

 第二节 依法兴孝

养老法令

不孝之罪

《唐律》倡孝

 第三节 不法则不孝

犯法是大不孝

行孝不能违法

孝子必须几谏

第九章 孝文化的创新与弘扬

 第一节 创新孝德

孝德的缺失

传统孝德的扬弃

 第二节 孝德规范

敬老尊亲

珍爱生命

励志成才

胸怀仁爱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乐于奉献

 第三节 孝德修养

自我修养

自我训练

自我评价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学术界,孝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下面列举几种关于孝起源的说法,追根溯源,以便深化对“孝”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

第一,生命个体性起源。孝最初起源于人类自然的血亲关系。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一样,基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法则,会产生关爱同类生命的本源性。这种本源性的主要表现:一是通过繁衍生命来延续种族的存在,并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来扩大种族和种群。二是生命创造者尽可能地关爱和保护幼体生命,为生命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三是在种族范围内,遵循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和秩序。人类就是在维持生命本性的过程中形成最朴素的血亲关系,这种血亲关系是孝伦理的最初来源。

在所有的情感中,血缘之爱是无可置疑的。儿子爱父亲,弟弟爱哥哥,这都是从血缘中自然生出来的真性情,这种真性情引出真感情,这种真感情就是“孝”、“悌”。人类社会的正式形成,是以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为标志。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结成从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氏族,氏族成为原始社会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在氏族内部处理长幼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孝伦理的最初形态。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组织逐渐取代原先的氏族公社,家庭的产生使得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逐渐显现,在父代和子代以及亲属之间形成了较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样孝伦理就正式形成了。

第二,社会性起源。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由家庭组成,任何人、任何家庭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体现父代和子代之间道德规范的孝伦理必然要反映和投射到社会生活中。反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社会交往关系又会对孝伦理提出新的要求。社会交往是作为主体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之间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互动模式。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然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伦理关系,它们和作为家庭内部处理父母子女之间伦理关系的孝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使孝伦理成为社会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演进过程中,孝伦理的生命个体性起源和社会性起源是同时并存的。生命个体自从步入社会生活以后,任何人都不可能仅仅遵循自然本性而生活,人类生存的自然法则必须要服从社会生活法则。孝作为一种伦理规范也是如此,它既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孝和其他伦理规范一起构成社会的总体性道德规范,并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第三,信仰性起源。孝观念的信仰性起源主要有两类:一是生殖崇拜。20世纪初,现代学者周予同第一次揭示了孝与生殖崇拜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他说:“就我现在的观察,我敢大胆地说,儒家的根本思想出发于‘生殖崇拜’:因为崇拜生殖,所以主张仁孝;因为主张仁孝,所以探源于生殖崇拜。二者密切的关系,绝对不能隔离。”有的学者对孝的字义作一番考察之后认为:“孝”的原始字形传达的信息是男女交合、生育子女。“孝”字所记录的是早期汉语中“家庭”的“家”这个词,构成家庭的基本要素,就是夫妻及其子女。由于当时的人们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非常祈望人类繁衍壮大,但又不理解人类的生殖和繁衍,对各种自然现象诸如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现象产生莫名的恐惧和敬畏,于是产生了生殖崇拜。

P1-3

序言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华文化出现了复兴的曙光,伟大的中国梦成为中国人的新愿景,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得到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湖北工程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推出了“中华孝文化教育丛书”,包括《中国孝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论孝文选译注》、《中国古代孝行故事新编》等,丛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既有学术含量又有普及意义,相信该丛书的出版,会有力推进孝文化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国孝文化知识读本》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华孝文化的通俗读物。从纵向来看,介绍了孝文化的概念与内涵、起源与发展、创新与弘扬;从横向来看,介绍了孝亲、孝悌、孝忠、孝廉、孝与礼、孝与法等内容,语言生动,图文并茂,脉络清晰,可视作广大读者了解中华孝文化要义的入门读物,亦可视作通向深邃传统孝文化知识大厦的一把钥匙。

《中国古代论孝文选译注》把中国古代典籍中孝论名言分经、史、子、集、蒙书五个部分进行集中注译,内容全面,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这虽是一部文献资料整理性著作,但作者对典籍的翻译和点评准确而通俗,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孝道的微言大义,借此深化对孝文化的认识,雅俗共赏。

故事叙事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孝行故事新编》是一本难得的孝文化教育通俗读物,从传承中华千百年来的孝文化中挖掘精华,古为今用,精选了80多个孝行故事,内容选取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体例编排也有其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故事进行导读点评,旨在从人们内心唤起以爱心为基础的亲情感、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说,孝是人伦之爱的基础,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根源。的确,一个人能爱其父母,才能进而爱兄弟,爱朋友,爱社会,爱国家。崇尚并弘扬孝道,有助于增强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在当下,从传统孝德中汲取营养对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的今天,传统道德观念遭受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及行为方式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亲情淡漠、道德滑坡等无序局面不可忽视,尤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希望该丛书的出版,能对加强青少年的孝德教育,对于促进孝德及传统美德的弘扬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党中央站在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的全面部署,提出的更高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离不开对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让我们继续不断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凝聚中国力量,为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后记

中国孝文化历史久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东方伦理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人伦之始、众德之本,它不仅对家庭和睦、社会安定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对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与民俗、艺术也产生重要影响,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和社会价值,不仅在古代社会发展中起过长久的作用,而且至今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合为时而著,《中国孝文化知识读本》便是新时代一本全面介绍孝文化的通俗读物,也可以看作是通向深邃传统孝文化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

本书的立意编写始于2010年,时任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蒋南平先生在一次与湖北工程学院领导谈话中,建议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编写一本面向大众的孝文化通俗读物,以便普及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数易其稿,《中国孝文化知识读本》终于出版了。

《中国孝文化知识读本》的出版,是湖北工程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由徐玉琼、王平负责整体策划、确定体例和统稿工作,具体的撰写分工如下:陆安,第一章、第三章;孙传宝,第二章;钟鸣,第四章;谈太辉,第五章;唐贞清,第六章;彭秋婵,第七章;李上文,第八章;吴建,第九章。

本书在编写和出版过程中,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和省教育厅等部门和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群忠教授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湖北人民出版社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缺憾,诚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2月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9: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