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兵临城下(中外历史上的经典攻坚战)/世界战争文化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薛慧槟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兵临城下大军压境,决战的时刻到了,万炮齐鸣,乱箭纷飞,或城破身死,或绝地反击,战争的本性在这一刻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经典攻坚战把战争的惨烈、战争的暴力、战争的血腥毫无隐藏地展示在世人眼前,在品味战争创伤、纵览宏大场面的同时感受战场上飘来的那一缕硝烟。

内容推荐

  战争的进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通往胜利的路上必定会有敌军的堡垒横亘在面前,这时攻坚战发生了。城市、要塞、险滩、要道等都可能会是横亘在胜利之路上的堡垒,要想取得胜利,必须从它们身上跨过去,否则就将功亏一篑。

目录

兵锋所向——利剑直指对手心脏

 软弱和愚蠢造就的耻辱——靖康之变

 自掘坟墓的“海上盟约”

 第一次东京保卫战

 第二次东京保卫战

 文弱书生力挽狂澜——北京保卫战

 于谦其

 土木之变

 危难之际显身手

 北京保卫战

 天国的覆灭——天京保卫战

 安庆保卫战

 湘军总攻

 天京合围

 内城鏖战

 “浪漫”屈服于“大炮”——德军攻陷巴黎

 几易攻略

 装甲集群长驱直入

 哭泣的凯旋门

 冬天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

 从“巴巴洛萨”到“台风”

 上帝再次眷顾莫斯科

 希特勒很生气

 “喀秋莎”在怒吼

 日耳曼云端战鹰翱翔——苏军攻人柏林

 雄兵压境

 突击,向柏林前进

 锋利的空中之剑

 柏林上空的激战

险关要隘——通往胜利的必经之地

 六年攻坚战,成就大元朝——襄樊之战

 择“襄”易攻略

 襄樊外围争夺战

 外援难挽败局

 提锋饮血败贼寇——台儿庄会战

 临危受命,李宗仁挂帅出征

 临沂序战,台儿庄大战的序曲

 台儿庄大战,血肉铸就国魂

 关门战役——锦州之战

 孤立锦州

 困兽犹斗

 血战锦州

 月圆之夜开启的序幕——济南战役

 济南战役作战部署

 总攻,在月圆之夜开始

 攻克商埠之战

 内城争夺战

 恐怖的“绞肉机”——凡尔登战役

 德法同时瞄上的地方

 惨烈的拉锯战

 人间地狱

水火交融——海滩大江边的鱼死网破

 胜负早已注定——淝水之战

 吓人的97万

 北府精兵

 淝水对峙

 战争变成了赛跑

 天下三分的关键——赤壁之战

 北地局势

 联吴之计

 赤壁鏖兵

 日寇没落的开始——中途岛海战

 战云笼罩中途岛

 情报的先手

 第一攻击波

 日航母损失惨重

 美日攻守易势

 火海拉锯——瓜岛争夺战

 瓜岛争夺战

 东所罗门海战

 机场血战

 圣克鲁斯海空大战

 瓜岛海战

 收复瓜岛

 决定性的二十四小时——诺曼底登陆

 长达两年的筹备

 登陆前奏

 激战滩头

 德军的反击

孤注一掷——战争局势在这里转向

 破釜沉舟逐秦“鹿”——巨鹿之战

 巨鹿守将

 诛梁困赵

 楚国内讧

 狭路相逢勇者胜

 楚汉争雄的拐点——成皋之战

 狼烟未散纷争又起

 西楚霸王步步紧逼

 成皋争夺定乾坤

 深远的影响

 自由之战——葛底斯堡战役

 战争中的人

 猝不及防的遭遇战

 地利决定了战争走向

 独立日前夜的决战

 用鲜血换回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

 贼心不死,希特勒再挑战端

 判断失误,苏军陷入灾难

 挥兵猛进,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

 千里驰援,王牌师仗剑显身手

 苦战无功,保卢斯渐生怯战心理

 陈仓暗度,朱可夫全线大反攻

 进退失据,保卢斯大难临头

 尘埃落定,法西斯再遭重创

英雄问鼎——一战定天下大势

 霸王悲歌——垓下之战

 战略失策

 鸿沟和议

 绝境求生

 陷入重围

 英雄末路

 毕其功于一役——汉漠北之战

 经济上的先手

 血战漠北

 牧笛代狼烟

 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依托大江苟延残喘

 针锋相对定攻略

 天堑变通途

 传奇之叹——滑铁卢之战

 东山再起

 暗度陈仓

 不完美的利尼之战

 决战滑铁卢

群雄逐鹿——称霸道路上的里程碑

 大雪满刀弓——定襄之战

 突厥的兴盛

 定襄袭击战

 东突厥的灭亡

 天心终难测——高加米拉之战

 天意难违

 针锋相对

 高加米拉神话

 战略家的辉煌——汉尼拔坎尼之战

 雷霆之子

 剑拔弩张

 坎尼大战

 “生命之路”的“火花”——列宁格勒保卫战

 疯狂的“巴巴洛萨”计划

 苏联缺乏足够的警惕

 希特勒大兵压境

 兵临列宁格勒城下

 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

 “火花”战役复仇

 最后的胜利

试读章节

危难之际显身手

土木之败,消息传来,满朝震惊。当时京城只有弱兵数万,形势危急。一些官员主张迁都南逃,主持兵部事务的侍郎于谦以“京师为天子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为由,拒绝迁都,并献策召天下勤王兵,誓守京城。皇太后、监国邸王朱祁钰和大多数大臣支持于谦的主张,遂定战守,调兵备战。

八月二十一日,朝廷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指挥军民守卫都城。

按照明朝的体制,兵部尚书是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的。为此,朝廷授予于谦“提督各营军马”的重任,命在京的各营将领皆接受其节制。将士凡有违抗军令者,于谦有先斩后奏之权。于是,于谦担负起了全权指挥北京保卫战的重任。为了守卫京师,他的主要作为有:

第一,着重整顿、充实京军。京军的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覆没后,京城只剩下部分守城部队。为了迎接战斗,于谦重组京军。他急调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大军,以及浙江兵来到北京,使京城兵力由数万人迅速增加到二十二万多人,形成了兵力数量上对于瓦剌军队的优势。并派监察御史白圭等15名重要官员,前往京畿、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招募兵员,进行应急训练,以备补充。

第二,拥立代宗朱祁钰。明英宗被俘,也先手里有了要挟明朝的资本,只要另立新君,也先就不能再以英宗来影响战争的走势。

在于谦和大臣的坚持之下,朱祁钰勉为其难,这便是明代宗。

第三,除王振余党。宦官王振可以说是导致土木之变的直接责任人。正是他不顾众议,策动英宗亲征。

有明一朝,宦官专权始于王振。据说,明初朱元璋曾于宫内立铁牌,禁宦官干政。建文帝控制宦官也很严。正因为如此,在靖难之役中多有内宦逃至朱棣军中,密告朝中虚实。朱棣登基后,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不再只任内廷打扫事务。王振本来是个读书人,于永乐朝入宫。因为他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很快就崭露头角,后来掌司礼监,成为“内相”。英宗对他很是尊重,不呼其名而称之为“先生”,对他言听计从。因此,朝中许多人都投靠到他的门下。

土木战败、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入北京后,众官群情激愤,请族诛王振。此时王振的余党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上前叱骂驱逐朝臣。大家对马顺平日里倚仗王振而狐假虎威的作为早已看不顺眼,现在见他仍旧气焰嚣张,丧师辱国的怨气统统指向了马顺。群臣义愤冲天,不顾大臣的体面,一拥而上,拳打脚踢,竟然在左顺门将马顺活活打死。随后,众人又将王振余党宦官毛贵、王长随从内宫中要出,乱拳打死,悬尸于东安门外示众。监国的朱祁钰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惊慌失措,想要退走。这时于谦上前拦住朱祁钰,请求他宣布马顺等人论罪当死,参与殴杀的众大臣无罪。情势这才稳定下来。大家退出左顺门时,吏部尚书王直用力握住于谦的手,感叹地说:“国家正要靠先生您了。今天的情势,即使有一百个王直也处理不好。”正是在国难当头之际,于谦挺身而出,以社稷安危为己任,为百官所倚重。

第四,在粮食储备和运输方面,当时,供应北京的粮食有数百万石储备在东郊的通州,可供京师军民一年的食用。由于按照常理短期内无法将其运到北京,有人担心被瓦剌利用,主张将这些粮食烧毁。于谦不同意。他认为,这些粮食是宝贵的财富,是京城保卫战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军队就会不战自溃。因此,他采用了一切措施运粮。除官府征用的500辆大车昼夜运粮外,还动员百姓及官兵的家属、亲友自备车辆前往通州运粮。并提出,对运到北京20石以上粮食的人,除运费外,另发白银一两,以资鼓励。重赏之下有勇夫,在于谦的督促下,运粮队伍川流不息,昼夜往返。不几天工夫,就把通州的几百万石粮食运进京城并储备起来,从而使军心大振,也稳定了民心。在此基础上,于谦还下令,官兵皆预支半年禄饷,众人皆欢呼雀跃。  ……

P16-18

序言

血与火的交融 钢与铁的碰撞

鲜血与战火,焦树与残垣。血腥的战场向世人展示着战争的残酷,城市的废墟向人们倾诉着战争的冷漠;坦克与火炮、弓箭与盾牌,钢铁战车向人们炫耀着武力的霸道,冰冷的箭头闪烁着死亡的寒光。战争,死神的盛宴;战争,人类的灾难。这一切,在世界历史上的攻坚战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攻坚战,一种典型的战争类型。在这样的战争中,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这样的战争中,血与火得到了充分的交融,钢与铁得到了最激烈的碰撞。兵临城下,鱼死网破,决战在这里上演,成败在此一战。

攻坚战的交战双方,将战争的胜负会聚在一点之上,所有的力量都在这一点释放,拼尽全力只为这一战,所以这样的战例必然是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

所谓攻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从进攻一方来看,面前的这座堡垒横亘在通往胜利的路上,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从守的_方来看,这座城池已经是本方的最后底线,此地一丢,满盘皆输,特殊的战争局势势必让他们要在此地坚守到底。一方非拿下不可,一方必须坚守底线,针尖对麦芒的作战心态必然会让战争进行得异常艰苦、异常惨烈,这也是攻坚战最大的魅力所在。战争的威力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钢与铁铸就的战争利器必将在这里发出最响亮的碰撞。

这就是攻坚战,战争中最为残酷的战争,历史上这榉惨烈的战争上演过很多次:明朝中期的北京保卫战,瓦剌铁骑兵临北京城下,若京师沦陷,朱明江山必然陷入万劫不复;而攻下北京,瓦剌铁骑定将一路南下,重振蒙古帝国的雄风,这样的局势,使攻坚战在战争中的战略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中最艰苦的攻坚战,苏联士兵进入这座城市后的生命长度不会超过24个小时;凡尔登战役,被称为是“凡尔登绞肉机”,数以万汁的炮弹不停地落在这一狭小的地域,无数的生命被战争吞噬,这里成为人类的噩梦。

攻坚战在展现它残酷性的同时,也向我们诠释了战争的艺术性,面对攻与守这一矛盾的话题,攻守双方都竭尽战争智慧,运用不同的战略战术,斗勇的同时更要斗智;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面对苻坚的百万大军,东晋的北府精兵没有与其死打硬拼,一个东晋降将朱序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正确的战术胜过了苻坚的百万雄兵。同样的例子还有曹操与孙刘联盟之间的赤壁之战,一把大火,使曹操在余生里再没有动过南下的念头。

攻坚战,以其宏大的战争规模、火爆的战争场面、惨痛的战争损失止世人铭记,直面攻坚战,可以听到钢与铁激烈碰撞产生的回响;回味攻坚战,可以感受到战争中蕴藏着的奇妙的战争艺术;反思攻坚战,可以看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

走进中外历史上的经典攻坚战战例,感受攻坚战中血与火的交融、钢与铁的碰撞——身临其境,感受战争带给我们的震撼。

后记

攻坚战,一方强攻,一方力守,为了相同的目标,鱼死网破,血流城下。攻坚战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上的攻坚战仅仅指城市攻坚战,而广义上的攻坚战则包括所有对既定的攻击目标发起攻击的战争,这些目标包括城市、要塞、险滩等等;另外,这里面也应该包括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战役。本书就是站在广义的角度上来对攻坚战进行定位,通过对攻坚战的经典战例的讲述和评析,向读者展示攻坚战宏大壮观的战争场面和在战争中体现出来的战争智慧。

攻坚战的胜负,主要由力量对比、地理环境、战略战术等几个要素来决定,历史上的无数次攻坚战役告诉我们,上面所说的要素往往决定了攻坚战的结果。楚汉争霸中的垓下之战是双方力量对比对战争的结果产生最明显影响的一场战役,当时项羽手中只有十万衰兵残将,而刘邦手下则是三十万从各方调来的虎狼之师,纵然项习习号称“万人敌”,终因双方太大的实力差距而抱恨乌江亭;地理环境对攻坚战的成败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战初期苏德两国的莫斯科城下一役,凭借着顽强的抵抗和寒冬的垂青,苏联人民最终击溃了来势汹汹的德国侵略者;而淝水之战则是战略战术制胜的典型战例,面对苻坚的百万雄师,东晋略施小计,顷刻间就使前秦大军不战自溃。

攻坚战,是战争指挥艺术得到极大发挥的一种战争模式,在这种战争模式中,战争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北京保卫战中,瓦剌军队猛攻居庸关,面对如狼似虎的蒙古铁骑,居庸关守将罗通听取属下的正确建议,利用天气的严寒,在城墙上泼洒凉水,使城墙成为一道冰墙,成功地阻止了瓦剌兵的攻城行动;在诺曼底登陆一战中,对加来和诺曼底两个登陆地点的选择,盟军可谓费尽了心机,利用重重假象迷惑德军,直到登陆成功之后,希特勒都一直认为盟军会在加来登陆。

攻坚战,也可以说是消耗战,双方的有生力量是进行这种战争的基础,凡尔登战役的关键意义不光是法国守住了凡尔登这块国土,在这场战役中对德国有生力量的极大消耗,加速了德国在一战中的败退;台儿庄战役,面对相对落后的装备,中国军队凭借着强大的有生力量,实现了对装备优良的H军的围歼,这些都体现了攻坚战对有生力量极大消耗这一特点,也体现出了攻坚战的惨烈性。

可以说,攻坚战是一场集残酷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典型战争模式,这一模式是战争特点的集中体现,通过这本书,你可以直观地领略战争的残酷与魅力。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查阅了许多关于攻坚战的文献资料,广泛阅读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中获取了很多的启发,这对本书的完成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此,要对相关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9: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