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在你不在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姚云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禅是一枝花

最好的时光

少年樱花

难觅临水照画人

清明一地

姚云所著《你在你不在》为其多年所著的散文合集,文笔清单,却不乏思想的浓郁。用高雅淡薄的语气表达出内心纠结、喜悦、悲伤、失落等多种情绪,体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咏叹。

内容推荐

《你在你不在》选录作者姚云2008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散文随笔作品。有作者出国旅途所见所感,有关于青春爱情主题的思考和咏叹,有关于人生的启迪与感悟,有关于企业管理的总结与思考,更多的是对身边亲人、朋友和同事的真情怀念和祝福。全书内容健康向上,真情流露中处处可见作者炽热的情怀,强烈的责任感和对现实的深切关爱之心。作者文笔清新娟秀又不乏自然活泼的气息,字里行间之间散发出的轻松愉悦之情,极具感染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她满心的幸福。

目录

读姚云的散文(序一) 许辉

温柔如云(序二) 闫红

人淡如菊 独舞私语

 就做个小女人吧

 心灵阡陌上的花开

 文人三乐

 有关秋天的几个词

 禅是一枝花

 隐居梦

 五月杂想

 梅雨.梅雨

 月饼·红酒·古诗

 人淡如菊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站在年尾的呢喃

往事随风 在合肥,诗意地栖居

 最好的时光

 往事随风——我的中学语文老师

 在杭州过中秋

 潋滟一杯茶

 依然的盛夏

 每一个人的站台

 好书躺着读

 春天做伴好野味

 寂寞。在路上

 水边,看柳

种种心动 不要一个人的天荒地老

 过尽千帆

 栀子花开呀开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少年樱花

 相爱。就结婚吧

 清风明月里的祝福

 七夕。想到爱情

 秋风渐起

 四面芙蓉开

 种种心动

且行且吟 一生痴绝处

 梦里婺源

 春日古城行

 湖边的浅吟低唱

 一条河,一座城

 苏州的诗情画意

 难觅临水照花人

 老四合院·旧友

 爱上锦里——成都行

 腾冲的遗憾

 远去的尘烟——台湾行(一)

 告别山水,告别你——台湾行(二)

清明一地 清明的底色是桃红柳绿

 野菜趣

 过年,留在童年的时光里

 父母如棉花

 甜食的诱惑

 一定。有来生的

 放不下的爱

 一地月光

 青山相伴

 陪着母亲过除夕

 清明一地

 当她变成小孩子

 你在,你不在

 那一片云

 后记·时光的痕迹

试读章节

几经周折,由我带队的核心渠道伙伴一行十一人,终于在十月十日晚八点十分,辗转抵达台湾,这一天刚好是台湾的“国庆节”,大陆称国民党的“双十节”。

接团的导游叫阿瑞,一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他在人群中高举着写有我名字的牌子,在台湾桃园中正机场,笑容满面地迎接我们。

阿瑞长得很像内地江南的男孩子,机灵善言,穿着时尚。他领着我们上了很宽敞的旅游车,车上司机很礼貌地下来打招呼,并热情地帮我们搬行李箱,第一印象感觉台湾人很懂礼貌也很有教养。

汽车在夜色中行驶,从机场到我们住的宾馆约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台北的马路不算宽敞,两边的楼房也有些陈旧,若不是路边招牌上的繁体字时刻提醒我,看这街景跟国内的三线小城并无多大差别。

阿瑞建议大家到了宾馆之后,可以看看电视。他说,台湾的电视有一百多个频道,台湾的新闻频道比综艺节目还要好看,很热闹。果不其然,一到房间,我打开五十一频道,里面正在播放白天举行的“国庆”阅兵典礼,一边是马英九在台上振臂喊口号,一边又是反对派的抗议示威。主持人对马英九在检阅台上的表现也信口评论,一会说马英九忘了向台下的三军敬礼致意,还是太太在一旁不停地提醒他;一会又说马英九在观看节目时差点绊了一跤,调侃他还未适应当“总统”的角色,似乎言论很开放很民主。

第二天,阿瑞带我们游览了士林官邸,这里曾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居住的地方,里面布置得像个大花园,小桥流水,古树成荫,花团锦簇,风景如画,还有一大片玫瑰园,宋美龄当年特别喜欢玫瑰花,蒋介石就搜集了几百个品种的玫瑰栽在这里供夫人欣赏。如今,花草依然,物是人非。据说,晚年的宋美龄喜画国画,蒋就在画旁题字作诗,蒋生病住院,宋就搬到医院陪他。蒋经国为了母亲毛夫人,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喊宋美龄为母亲,蒋介石就模仿宋的笔迹给儿子写信关心他感动他;蒋临终时,一手抓着儿子的手,一手抓起宋的手,把两人的手紧紧地放在一起,并嘱咐儿子替他照顾好宋。从中国内战、对日抗战,到之后的蒋败退台湾,这里撇开政治不谈,单看他们一路扶持,安乐患难,始终不离不弃,我想,什么样的爱情能高于半个世纪同生共死的陪伴?如今两人都早已作古,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隔着栅栏望去,密树掩映下的别墅,静悄悄的。阿瑞说,里面住的都是深居简出的孤女寡母,蒋家已没有什么男丁了。历史就是这样地无情,曾经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就这样渐无声息了。

一直听说当年国民党逃离大陆时,带走了很多宝物,这次到了台湾的“国立”故宫博物院,还是着实让我吓了一跳,见识了这些听也未听到过的价值连城的宝贝——玉灿珠光、金镶东珠朝冠顶、白玉锦荔枝、魁星点引独占鳖头、雕塑核舟……一件比一件精美,一件比一件珍贵,多为孤品、绝品,可惜里面不让拍照,我只能用眼睛去记忆。我和喜欢字画的阿炜还特地去找《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不过这次不凑巧,没展出。但我们还是有收获的,第一次知道了,除张择端的版本,另外还有四个古人也画了同样题材的画,而且还看到了真迹。阿瑞介绍说,蒋介石当年从大陆一共带来2972箱国宝,65万件文物,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的都埋在后面的山洞里,那里一年四季用恒温“侍候”着这些国宝,展品每三个月轮换一次。

吃完中饭,下午又去了忠烈祠、“总统”府、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这里沿途都插有小旗帜,是青天白日满地红——台湾的“国”旗,路口都悬有横幅——庆祝中华民国成立97周年。这让我们略微感受到了台湾“国庆节”的气氛。

从台北市出发,汽车很快又驶上了高速。此时,虽值大陆的秋季,这里沿途却是树木葱茏苍翠,山峦云雾缭绕,依然是一派夏季的风光。车行三个多小时便到了著名的日月潭,潭水清澈,风光迤逦,我站在船头,放眼望去,感觉它比我们小时候上学时教科书上描绘的还要美。

阿瑞说,台湾人好强,处处想争第一,弹丸之地上,除了有世界上最高的大楼——101大楼以外,日月潭这里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小的岛屿和最小的民族。中午,下了船,我们便在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民族——绍族的文化村里吃饭,绍族的人口只有200多人,比大熊猫还稀少珍贵,所以,台湾政府为了鼓励生育,采取了生一个孩子奖励6万元的政策,鼓励多生。但没想到的是,原本民风淳朴,非常原生态的地方,也沾染了商业化的气息,一楼大厅里摆满了各种小商品,我们必须穿过层层吆喝,才能上到二楼去安心吃饭,而且这里的饭菜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只有台上的歌舞表演,还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原始风貌。

P213-P216

序言

姚云这本书的书名《你在,你不在》,出自集内一篇散文的篇名,这篇散文写她的父亲,写她与父亲,写她父亲的在,写她父亲的不在,写父女间那种非同寻常的亲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我家也是女儿,因此对父女间的特殊感情,体会尤切。姚云写父女至情,她的参照系,丰富而多维,不仅有社会,还显价值,不仅有世俗,亦循伦理,不仅有日常,也走心智,不仅有思考,更见血缘。慎终追远,抚今思昔。姚云的这篇散文写得真好,既朴实无华,又品质高远,在我的眼中,堪称上品。

姚云的专业是计算机,她还有工商管理硕士的头衔。姚云于1998年辞职与合伙人一起创业,成立安徽联想电脑公司(安联控股集团的前身),从事PC行业近20年,现任安联控股集团总裁,因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努力,而先后两次荣获合肥市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2008年联想奥运火炬手等很多荣誉。她的这些经历,与诗歌文章,似乎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姚云是位美丽而智慧的女子,品质优雅,明了社会,但她恃才而不傲物,知道拼搏的内涵,了解生活的多义,她从生活中来,由一线做起,因此情感扎实,内心丰富。读她的人生,品她的散文,总使我想起植物学上的浮水植物。浮水植物又称浮叶植物,例如荷。我们看荷,它似在,又似不在,荷的叶,荷的花,浮在水面上,吸引眼目,美丽非常;但荷并非无根之木,它的根扎在我们看不见的水底,从水底汲取营养,供给美丽的叶、花和莲,变为丰腴的藕。如此这般,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物,我们才能看到事物的表里,我们才能读出姚云散文的来龙去脉。

姚云的这本散文集约分5辑。一辑为“人淡如菊”,谈心情,论诗文,议感情;一辑为“往事随风”,说过往,品清茗,忆炊烟;一辑为“种种心动”,走职场,读人物,品人生;一辑为“且行且吟”,看世界,行山水,悟天地;一辑为“清明一地”,叙亲情,怀亲人,慰心灵。

虽然分了辑,但除却“且行且吟”外,各辑间内容、主题的区别并不特别明显,都适宜做为一个整体来读。姚云的散文诗意浓郁,她对秋天、秋雨、梅雨、新茶、月夜、菊事、花木、古诗格外敏感,并常常引用中国的古文、古诗抒情展意,这表明她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锄耕文明的在意。这正是她文化营养的重要成分。姚云的散文偏于内心,她视文学为停泊的港湾,而非激烈的战场,并从中获得休憩、滋养、满足和慰藉。

热烈地祝贺姚云散文集的面世!祝贺她的新成果、新收获!有人说,散文重技巧,其实也可以说散文不重技巧,散文的技巧就是人生的感悟和修养。姚云的散文恰是如此。

2014。10。23

后记

这是我的第二本个人散文集。我于2008年由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出过第一本集子——《千里白云一梦遥》。对一个业余写作者来说,出过一本留作纪念已经很满足了,没想到时隔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又出了这本散文集《你在,你不在》。

其实,说其偶然实则又有必然。文学,对我这个曾经的“文青”来说,一直是高挂在天边的一轮明月,可望而不可即,但它的美丽及神秘又始终深深地吸引着我,以至我虽然从事的行业跟它风牛马不相干,但我闲暇时光一直还没丢掉当初的爱好和梦想。

回想起我的第一篇散文最早是在《安徽日报》上发表的,那时我才十几岁,一个自信满满、充满幻想的小女生。如今,时光轻捷如马踏飞燕,而我不复再有少年时的心急和莽撞,一颗心,终要经历风霜,才能走向成熟。

从200B年开始我又在新浪博客的园地里笔耕,这样慢慢地身边就有了一帮志趣相投的文友,比如曹显钰、朱晓凯、闫红、刘政屏、马丽春、汪健……跟Ta们的交往,又让我受益匪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在文学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加兴致勃勃。

今年暮春的一次文人聚会上,当听到政屏兄说他正在策划“合肥姐妹”系列散文丛书时,我立刻两眼放光,马上联想到了曾经名声赫赫的合肥张氏四姐妹,第一感觉这是个好创意,还是一个好品牌,当场就决定参加了。

其间也不是没有犹豫过,因为工作忙碌,沉不下心来写,更因为身后少了父亲那一双鼓励的目光,多少对人生有一些懈怠,但后来在政屏兄和丽春君的鼓励下,我将自己从2009年陆续所写的博文整理出来,重新做删减修改。于是,多少个深夜挑灯夜战,多少个周日放弃休息,终于,有了文稿的初步成型。发给丽春君和政屏兄帮我把关,两人一个是著名的副刊主任和资深编辑,一个是省图书城老总,Te们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都没得话说,一个帮我封面题字、插画又写文,一个抱病依然帮我修改文章、调整结构,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让我更加充满信心。

《千里白云一梦遥》和《你在,你不在》,前后这两本书的名字都跟我父亲有关,第一本是以一篇我的名字的来历为题写的,是有关他的爱情话题;第二本是父亲节时我为逝去的父亲而写的。

第二本书的出版,距离第一本书有6年的时光,这6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其间发生的变化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父亲的离开,对我产生的影响极其深重,我相信这种怀念,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它使我对世上的爱和生死,有了重新的审视。

第一本散文集出版时,父亲大人还在,我之前意气风发的人生都是因为有了他的鼓励,我一直希望自己不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还能在我跟父亲共同爱好的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一点,说到底,还是想让他曾经的梦想能在我身上得以实现,想让他以我为荣,但如今,天人永隔,他已不在……

文集的序一是请安徽作协许辉主席替我写的,他不仅日常事务繁忙,而且自己也多年笔耕不辍,能请到他在百忙中为我写序,真是一种荣光,也是给了我莫大鼓舞,我在此深深地感谢他。

文集的序二是闫红替我写的,我俩是10年的好友,作为当红作家加我的文友,她一路见证我在文学道路上的跋涉,最适合替我写几句;封面书名是丽春君挥毫替我题款的。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却不太好写,她为此经常练习。一张又一张,把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重视,也令我十分感动,有一帮这样志趣相投的好友真是我的幸运。

书里收集的60多篇文章都是我从2009午到现在陆陆续续写下的博文,从文字中回溯,可以看见时光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这6年里,我经历了事业的收获和生活的起伏。这6年里,我把我所遇所见所感所思写成几十万的文字,统统幻化成蝴蝶,翩飞在我的博园里。

这样看来,博客真是一件值得推崇的好东西,它让你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你可以写笑、写情、写泪,可以存才华,存生活、存歌图、存你我。所以我后面还要继续写,很多东西,比如游记,比如遇到一件事,如果你不及时写出来,可能日后就再也写不出来彼时的感受了。

我把这6年所写的文章分类成五个辑子——聊心情话题的感悟,我装进“人淡如菊”里;叹时光易老的所忆,我放在“往事随风”里;看世界行走的游记,我排在“且行且吟”里;歌爱情友情的怅然,我列在“种种心动”里;泣父亲和亲情的留恋,我集结在“清明一地”里。

写一本书,如同画一枝荷、塑一只瓷器、织一匹锦缎,里面有自己的心血和珍惜。文字成书后,即将进入被阅读的世界,在花朵盛开的山谷、海边、旷野和城市,去相遇一个个有感应和有因缘的生命,这是一次神奇的相遇。

就这样,我把我这6年的时光交出去了,面对那些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友人,我想通过文字告诉他们,这些年,我一直在认真地努力地前行着。

感谢家人对我的包容和理解;感谢同事、朋友一路的支持和陪伴;感谢每一个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感谢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又要出书了,这些文字被整理成行李,推入时间的轨道,我也因此感到无限的生机和喜悦,心里除了激动,也有些忐忑,但不管如何,这本书是对我这6年的一个总结回望,抑或一个新的起点。是对亲人、对自己的人生作一个交代。我希望除了事业,我梦想的天空也能精彩纷呈。

最后,感恩我的父母给予我的一脉生命,感恩我的父亲留给我们姐弟的爱和温暖,也感恩这段艰难岁月磨砺了我们的坚强,我一并珍藏。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

2014.7.2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0: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