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家有家规实践版)》作者东子,不仅是一位“父亲教育”的热情倡导者,又是父教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多年来,他以父亲的特有视觉研究家庭教育,又用他的教育理念教育自己的女儿。当女儿的健康成长实证了他的教育理念的成功以后,又将其体验升华至理性,以同更多的家长共享。其内容直指教育核心,有观点,有智慧,有方法为家长答疑解惑,给孩子的未来提供无限正能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家有家规实践版) |
分类 | |
作者 | 东子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家有家规实践版)》作者东子,不仅是一位“父亲教育”的热情倡导者,又是父教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多年来,他以父亲的特有视觉研究家庭教育,又用他的教育理念教育自己的女儿。当女儿的健康成长实证了他的教育理念的成功以后,又将其体验升华至理性,以同更多的家长共享。其内容直指教育核心,有观点,有智慧,有方法为家长答疑解惑,给孩子的未来提供无限正能量。 内容推荐 东子著的《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家有家规实践版)》是在第一本内容基础上的升华与深刻,主要着重讲述了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转换。与其他家教图书对比,这本书有以下特点:第一,首次全方面列出家庭教育的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为家长们提供最实用的工具书。第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无论是好爸爸,还是好妈妈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角色,都应当在孩子的教育上管、教,奖、惩相结合。 目录 前言:培养一个文明有规的好孩子 ——关于家庭教育方法的调查报告 第一章 合理管教,平衡自由与管束 1.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2.传统教育不能弃 3.那些现代家庭对家规的误解 4.从小事中培养孩子“规矩”意识 5.不吼不叫是一种教育智慧 6.我的合理管教成就了女儿的优秀 第二章 做事有条理,成长不烦恼 1.做事有条理的孩子易成才 2.孩子好好睡觉有窍门 3.要从小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4.看电视要有度 5.谁说谈“网”就色变 6.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 7.小游戏,大改变 8.多听听孩子的“故事” 第三章 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大未来 1.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写好字也是一种学习 3.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做 4.孩子要承担必要的家务 5.为孩子补上劳动这一课 6.帮孩子树立一个目标 7.不要陪孩子写作业 第四章 挖掘潜能,做孩子的伯乐 1.让孩子在“玩”中学 2.发现孩子的性格优势 3.你的忽视,会害了孩子的一生 4.唤醒孩子的创新力 5.用好奇心“钓”出孩子的求知欲望 6.培养爱好,贵在坚持 第五章 晓事明理,彰显人格魅力 1.与人分享才能更快乐 2.孩子的礼仪价值百万 3.晓事明理不能儿戏 4.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 5.做错事要勇于向孩子道歉 6.宽容的价值 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六章 感恩教育,要从小做起 1.教育的根本从孝顺开始 2.感恩高于一切 3.物质再富有,也要让孩子知道节俭 4.孩子的零花钱不要乱给 5.多带孩子回乡下 6.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就可以了吗 第七章 家有家规,孩子更出色 1.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 2.家规要对孩子奖惩分明 3.奖励与惩罚都要明确标准 4.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5.做孩子执行家规的榜样 试读章节 让孩子在“玩”中学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只有通过各种玩耍活动,了解世界,认知社会,从而不断地积累各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 当孩子把奶瓶反转玩来玩去,并且试着从奶瓶的底部来吸奶的时候;当孩子将停下了的玩具火车,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的时候;当孩子在公园里专心地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花草的时候……这些都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这个陌生世界的表现。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 此时,家长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玩耍行为,这对于幼儿来说是最好的学习和探索,家长应该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玩耍、去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去发现和激发孩子的潜能。 任何人才的成功,都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和记忆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 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正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智力发展将直接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因此,抓住儿童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及时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是教子成才、助子成功的重要途径。 案 例 一位家长发帖感慨道: 最近,我发现上了幼儿园的儿子的衣服特别脏,两只小手黑乎乎的,悄悄观察这个小家伙,我的天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像个“破坏大王”,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喜欢捅墙上的插座,喜欢坐在书堆里撕书、撕纸、撕包装,喜欢拆妈妈的毛衣,将幼儿园的玩具“捎”回家……这宝贝怎么了? 另外,儿子还经常捡些破烂回来。我经常带孩子去郊外玩,他每次都会捡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家:塑料瓶、小木棍、各种各样的花草、树叶、石头、塑料袋……家里简直快让他变成废品收购站了。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会玩的孩子会创造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喜好憎恶,观察他做事或与别人交往中的特征:虽没有耐性却有创意,虽不善言辞却很热心……把这些表现细心记录下来,就能归纳出孩子的性格特征和潜能所在,从而进行诱导启发。 在潜能发现方面,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孩子平时的玩耍以及与其的交流中获得。 玩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他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最基本手段。如果父母能在休闲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并利用玩耍时接触到的事物和素材,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启发,这样,孩子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会不知不觉地获得了许多知识和感受经验,父母也会从中发现孩子的内在潜能所在。 比如孩子十分专注地玩一样东西,或者特别讨厌某样东西,这说明他对这些东西是有想法的,这时家长就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为什么讨厌,又为什么喜欢。还有,在和孩子的日常沟通交流中,孩子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他的兴趣、喜好、个性特点,而这些恰是他内在潜能的体现。 比如,与孩子一起玩扑克牌,进行数字游戏,你会发现孩子的数学潜能;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新闻,培养其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你会发现孩子具备政治家的潜能;一同收看气象节目,培养他对天文学的兴趣,你会发现孩子对天文学的爱好潜能;带孩子观看道路施工、架设桥梁,了解工程问题等,你会发现孩子具有工程师的潜能;和孩子一同种花草,了解植物、阳光、空气的关系,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你会了解到孩子所具备的植物学家的潜能…… 我和女儿依依就是在玩耍和不断的交流中发现她的潜能的。孩子在玩耍中总有些不同于别的孩子的玩法,比如玩秋千,别的孩子都是坐在秋千上悠荡,而她玩了一次后就不满足于此,而是趴在或躺在秋千上玩,这种有违常规的玩法,我首先是考虑到是否安全,当安全能够得以保证后,我就鼓励其变着花样去玩。 由此,我感觉到这孩子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较强,为此鼓励引导,孩子在这方面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她的各种手工作品,无论是笔筒、花瓶都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之作。这种意识与能力后来运用到学习上,使其在各门功课学习时常有新异之举。 (2)别给孩子的思维套上枷锁 想象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爱因斯坦概括自己一生的科学实践,得出了“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真知灼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是无限的”,因此,我们应当把想象力看成科学研究中的必备因素。 幼儿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他们的世界充满了想象,人的很多潜能都是从幼儿时期的想象力开始萌发的。在成人看来,孩子的想象力有时显得可笑而幼稚,但这对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是非常珍贵的。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并启发孩子进行丰富的想象。 在生活中,年龄小的孩子对吃的、玩的东西很感兴趣。家长可以激发引导孩子,把平时只能吃的香蕉想象成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例如,家长可把香蕉变换各种不同的位置,孩子就会在家长的引导下想象出很多的东西,孩子可能会说:“像爸爸的手机”、“像天上弯弯的月亮”、“像小摇床”……大多数孩子都能在家长的鼓励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想象的结果。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除此之外,要给孩子制造激发潜能的机会。比如激发孩子的口才潜能,可在家人生日时,让孩子表演一个节目;节假日亲朋好友团聚时,让孩子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或者朗读一篇短文并发表心得等。 …… P107-110 序言 培养一个文明有规的好孩子 ——关于家庭教育方法的调查报告 一个家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为了解现代家庭的教育方法以及现代家长对家庭教育方法的认识,我于2012年3~4月间,通过新浪博客(东子教育)举办了关于家庭教育方法的调查。 来自上海、湖北、河北、四川、辽宁、北京、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广东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107位家长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其中孩子父亲6位占5.5%,孩子母亲101位占94.5%;幼儿家长58位占54.2%,小学生家长41位占38.3%,初中生家长6位占5.6%,高中生家长2位占1.9%;孩子为男孩的58位占54.2%,女孩的49位占45.8%。 家长所受教育程度:博士1位占0.1%,硕士7位占6.5%,本科5l位占47.7%,专科34位占31.2%,专科以下14位占13.1%:家长的职业构成相对繁杂,主要有:公司职员35位占32.7%,教师21位占19.6%,公务员9位占8.4%,自由职业8位占7.5%,公司主管、个体经商、医护人员、全职妈妈均为7位分别占6.5%,其他6位占5.6%。 调查问卷的三个问题分别为: 1.您的小家庭有相应的教育方法吗?如有,是如何规定的? 在这个问题上,只有4个家庭有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半数的家庭有些不成文、不细致的家庭教育方法,但这些教育方法几乎都是针对孩子成长的,没有对家长做出规定;余下的将近半数没有成文的教育方法或正在考虑如何制定。 广东省深圳市小学教师、刚满1周岁女孩妈妈: 我们家现在还没有考虑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看到东子老师的这个调查后,觉得应该认真做一个家庭教育方法,为女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我觉得要制定家庭教育方法,还要和老公商量(因为女儿刚1岁),同时征求公公婆婆、爸爸妈妈的意见。 虽然他们没有制定明确的教育方法,但是在他们心里一定有着某种原则或者是应该怎样做的大概标准。因为相对来说,他们算是比较成功的父母,间接培养出了我们现在幸福的小家庭。 浙江省水利厅公务员、9周岁半双胞胎儿子妈妈: 我们家有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但并不是一直存在,是发现孩子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之后,才意识到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个明确的教育方法,以便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家的家庭教育方法,也就是家规如下:(1)出门前要向家里所有人道别;(2)‘见到有人进家门,要马上打招呼;(3)礼貌用语常挂嘴边;(4)不说脏话;(5)别人跟你说话,马上应答;(6)文明礼貌,说话和气;(7)乐观开朗,不乱发脾气;(8)兄弟俩团结友爱;(9)有好东西要与别人分享;(10)不随手乱扔垃圾;(11)使用完物品(玩具),马上放回原处;(12)做完作业及时把书包、书桌理整齐:(13)合理安排时间,先做作业后玩耍;(14)作业 上海市著名记者、2岁半男孩妈妈: 我们家有些小规定。比如:(1)小孩子要养成好习惯,早睡早起;(2)要多吃主食饭菜,少吃零食;(3)不许撒谎,不许骂人、打人;(4)不许缠着要妈妈抱;(5)要自己睡小床;(6)要尊重长辈、老师、父母,见人要微笑打招呼等。 浙江省海宁市小学教师、4岁男孩妈妈: 记得在孩子2岁多时,我们一家人曾讨论过自家的家庭教育方法,现在孩子已经快满4周岁了,平常生活中,我们大人、小孩也以“家规”作为行动的指南。其实家庭教育方法应该是一个家庭生活的核心精神,我们深知教育孩子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2岁多的小孩儿,在教育的征途上刚迈出最稚嫩的脚步。九条家庭规定起始于孩子发脾气时,爸爸非常明确地说:“我们坚决不做乌云家庭,我们要做彩虹家庭。因为我们要有彩虹的微笑,不要有乌云的哭泣。”今天,我重新拿出两年前的这份“彩虹家庭”的家规,整理如下:(1)做人,人品是最主要的;(2)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有困难时一起努力;(3)保持自己玩具的整洁,玩好后送它们回家;(4)为父母分担一些小家务;(5)晚8:30必须睡觉;(6)安排好丰富多彩的生活:摄影、看书、养花等;(7)爱上阅读,坚持每天阅读;(8)布置好家庭的环境;(9)怀有感恩之心:对家人、对老师、对朋友…… 北京市朝阳区广告公司职员、1岁女孩妈妈: 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整套的家庭教育方法。因为孩子尚小,只在生活习惯方面有简单的规定,如吃饭一定要坐在餐椅上之类的。目前仍处于我们学习如何做好父母的阶段,希望先要求自己和丈夫做个称职的家长。 河北省邢台市个体经商、8周岁男孩妈妈: 我的家庭有一些小小的规定:一是每个人都要讲卫生,保持家里干净、整洁;二是要求孩子不许撒谎,不许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三是要求孩子要敢说话。 江苏省常州市商业管理、8岁男孩妈妈: 我家有规定,但规定的不多。比如:每周一至周四,放学回家后可以看半个小时电视,但内容仅限于新闻、科教、记录等;每周末可以看动画片、玩电脑,但每次不能超过半小时;睡觉前20分钟看书或听故事;课本上的内容在学校学好,尽量不要带回家里来学。 陕西省西安市人事行政主管、4岁女孩妈妈: 我家是有家规的,比如:夫妻都要帮忙做家务;每天吃饭、睡觉要有规律;家庭日常开支要有计划;接人待物要有礼貌;要孝顺老人,尊重孩子;晚上睡觉前家长要陪孩子阅读;大人和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别人同意才可以。 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司会计、8岁女孩妈妈: 我的小家庭有规定,如孩子三四岁时,规定不能躺在地上撒泼,遇事要学会沟通、讲道理;孩子五六岁时,规定可以独自在楼下玩,但不能离开院子;孩子上学后,规定放学后得先写完作业再去玩。 2.您的父母有家规吗?对您的成长有何影响? 有三分之二的家长称自己的成长受到过家庭教育方法的影响,父母有些不成文、不细致的家规,余下三分之一的家长没有感受到家庭教育方法对其的影响,但是不管是否有家庭教育方法,父母的身教对其影响很大。 陕西省西安市人事行政主管、4岁女孩妈妈: 小时候,我爸爸妈妈对我是有一套教育方法的。比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绝不依靠别人;大人说话小孩不能插嘴;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做事情要有计划,未雨绸缪;做人要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对老人要孝敬。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父母的家规让我学会自立和勤劳,可能因为条件差的原因,我们兄妹几个都很节约、朴素,同时也因为家规都是老一辈相传下来,没有新的改进,我们身上总缺少自信和阳光,对父亲总有种畏惧感。 浙江省海宁市小学教师、4岁男孩妈妈: 我和我先生一起回忆过家中的家规,先生家的家规还是比较严格的,基本注重小细节方面的引导。虽然没有写成文字,但家规在口头上是反复念叨的。比如做一件小事,父亲就鼓励儿子:“只要你认真投入去做,一定能慢慢做好”;比如遇到困难,父亲就教导儿子:“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父亲老讲自己的生活智慧“越做越产生智慧”。我们发现这些话对我们的指导意义很大,至少让我们掌握了一些应对事情、生活中的困难的方法,所以我们也会把这些“爷爷语录”讲给孩子听,成为指导孩子生活细节的一部分。 上海市著名记者、2岁半男孩妈妈: 我父母是有家规的。比如:(1)尊重长辈、父母、老师;(2)不能撒谎,不许骂人、打人;(3)要多吃主食饭菜,少吃零食;(4)大带小,兄带弟,姐带妹;(5)从小独立,多动脑子,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等。父母给我们立的家规让我们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养成了好习惯,让我们兄妹身心都得到了健康成长。 江苏省常州市商业管理、8岁男孩妈妈: 我父母没有家规,我觉得这个家规还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引导,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我在以后的生活中缺乏目标,所以现在身感为人母的重大责任,常以自身作为反面例子,避免我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再次上演。 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司会计、8岁女孩妈妈: 父母在我小时候也定了规定,如:不能拿筷子在盘子里上翻下翻挑肉,不能未经允许翻别人口袋,量入为出、不乱花钱等。这些对我的成长有很大帮助,让我懂事并理解父母。 湖北省武汉市7岁男孩的全职妈妈: 我们的家规都是在教育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也没有成文的规定,但孩子会自觉遵守。比如:吃饭不看电视;家务劳动分工;饭前不吃零食;不管是谁的错误,无论年龄大小,错的一方必须给对的一方道歉等。 湖北省武汉市7岁男孩的全职妈妈: 我们父母是没有家规的。父亲是法官,很严厉,只要他一个眼神,我们就知道什么是不能触犯的。妈妈是农民,没啥知识,无从谈起制定家规,只是在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会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 北京市朝阳区广告公司职员、1岁女孩妈妈: 我的父母对我没有制定家庭教育方法,但小的时候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爷爷是军人,对我和表姐要求很严格,包括作息、纪律等。那时候我形成了比较好的习惯,但后来没怎么坚持下来,可在严谨、有条理、守纪律、诚实、礼貌等方面,我认为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3.您认为现代家庭应该有对孩子实施管教的家规吗?为什么? 所有参与调查的家长,都认为现代家庭应该有对孩子实施管教的家规,原因是感觉现在的孩子太没样了,应该好好教育,对孩子有一定的约束才能让其更健康地成长。 浙江省海宁市小学教师、4岁男孩妈妈: 对于现代家庭管教孩子的问题,我的想法是应该制定家规。我看过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特别是奥巴马讲述自己家的家规的书,对我的触动很大。家规应该是家庭生活中的“精神财富”,对人的影响比较深远。但是家规要定成什么样,要依照自己家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商定并履行。 浙江省水利厅公务员、9周岁半双胞胎儿子妈妈: 我认为现代社会需要有家规。我们小的时候,虽然物质上不富裕,但社会风气比较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尽管没有明确的家规,但自然养成了良好的品行;如今,人们功利性强,心态浮躁,孩子从电视节目、网络中会获得很多不良信息,所以必须用家规予以规范。 广东省深圳市小学教师、刚满1周岁女孩妈妈: 对孩子制定家规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教育方法,目标明确,让家庭成员共同遵守并维护,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共同进步以及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让家庭更幸福。有了家规,比如父母违反了也要按照规定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增强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是非观。其次,有了家规,也有了客观依据,孩子做错了不会觉得是大人在用权威压制他们。总之,我觉得应该用家规来约束和管教孩子。 重庆市万州区主治医生、4岁女孩的爸爸: 虽然我家没有家规,但是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制定一套家规的,这对孩子和家庭都有好处。我爱人是教师,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其他事务,平时都是她说了算,有了家规就可以更加民主一些。 湖北省武汉市7岁男孩的全职妈妈: 应该有。家规会让孩子有次序感,有正义感,有责任感,还有就是家规不能只针对孩子,大人也必须遵守,这样孩子就有了“我是家里平等的一员”的想法。 北京市朝阳区广告公司职员、1岁女孩妈妈: 我认为现代家庭有家规挺好的,家规不一定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家庭每个成员都应该有要求,教育本身也不是光父母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自己就要先遵守规定,才能影响到孩子。 河北省邢台市个体经商、8周岁男孩妈妈: 我认为现代家庭也应该有家规,但要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江苏省常州市商业管理、8岁男孩妈妈: 应该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此话听上去过于苛刻,但在小孩子未形成良好的习惯之前,定一些规则是对他的一种引导,养成习惯后也就会自然而然地那么做了,孩子要管才成才,当然这个家规并不是指那种严厉的体罚。 陕西省西安市人事行政主管、4岁女孩妈妈: 我认为,哪个时代的家庭都应该有家规。国家有法律,是为了约束大家:家庭有家规,是为了教育好子女,规范父母的行为。所谓没有的规矩,无以成方圆!但是家规要根据自身家庭情况而定,要适合家庭需要,要合情合理,不能总是要求孩子,而对大人没有规定。 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司会计、8岁女孩妈妈: 我认为现代家庭应该有合理的对孩子的管教方法,人类是群居动物,不可避免地要相互接触、相互影响,规矩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融洽。 东子综述: 本次调查,参与的家长地域广泛,涵盖了近20个省市自治区:职业构成繁多,100多人中有20多个职业,公司白领和学校教师占了主流,尤其是教师(含大中小学和幼儿教师)竟然占了全部人数的五分之一,这充分说明“教师”这一群体,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所受教育程度以大学为主,兼有少量的高学历和大专以下学历的家长,这说明现在的家长整体文化素质较高;但是遗憾的是,在100多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孩子父亲只有6位,这也再次验证了当下“父教”的不足。 正如浙江省海宁市小学教师、4岁男孩妈妈所说,其实制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应该是一个家庭生活的核心精神,教育孩子不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家规一般在孩子幼儿期制定,但是也有很多如浙江省水利厅公务员、9周岁半双胞胎儿子妈妈家的情况一样,不是一直就有家规,而是发现孩子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之后,意识到应该给孩子明确的管教方法,随后制定了家规,这样的家规针对性较强,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 即便有家规,如果家长自身行为不端或不能够以身作则,也形同虚设,而没有明确的家规,如果家长有好的品行和习惯,也会自然传给孩子。就比如北京市朝阳区广告公司职员、1岁女孩的妈妈那样,虽然父母没有制定家规,但小的时候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爷爷的好习惯直接影响了她,使她在严谨、有条理、守纪律、诚实等方面获益匪浅。 所以,管教孩子的方法,不是孩子的“紧箍咒”,也不是霸王条款,而是让孩子感受到“我是家里平等的一员”,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一个规则。如湖北省武汉市7岁男孩的全职妈妈所言:对孩子制定家规,这会让孩子有次序感,有正义感,有责任感,但不能只针对孩子,大人也必须遵守。 孟子日:“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哲人和凡人所讲是一个道理:都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懂得守规矩。而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截然相反的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懂得规矩了:耍赖、任性、霸道、自私、贪婪…… 因此,我觉得,在家庭里,要想使家长科学管教孩子,让孩子守规矩,就得制定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具体到实施的步骤,就是家规。这有利于家庭关系的融洽和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但现代的家庭普遍缺乏家规意识,在家庭生活中,明显缺少规矩的约束,这不但对家庭建设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多弊端。 但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参加调查的这些理性的家长,对家规的认识,都希望对孩子进行合理管教,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成才。也因此,我结合了诸多家长的想法出版了这本书,期望能对孩子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