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在鲁迅研究和散文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担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和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同时,他又是一位以大量的散文创作来实践自己艺术主张的散文家,他的许多作品成为名篇,脍炙人口。编者希望在这本书中对先生的学术之路和创作生涯做一回顾,把他始终孜孜追求并以理论的和艺术的形式充分表达的精神愿望传达出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思想者的心声(林非八秩特辑) |
分类 | |
作者 | 李晓虹//秦弓//王兆胜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林先生在鲁迅研究和散文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担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和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同时,他又是一位以大量的散文创作来实践自己艺术主张的散文家,他的许多作品成为名篇,脍炙人口。编者希望在这本书中对先生的学术之路和创作生涯做一回顾,把他始终孜孜追求并以理论的和艺术的形式充分表达的精神愿望传达出去。 内容推荐 本书对林非先生的学术之路和创作生涯做一回顾,把他始终孜孜追求并以理论的和艺术的形式充分表达的精神愿望传达出去。同时,本书也选择了一些研究林非先生学术思想和创作意义的理论文章,通过这些较为系统的评价或者是单篇作品的分析凸现其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价值。另外,本书还选择了一些记叙和林先生交往的散文随笔,希望读者通过这些生动的情节或者细节走进这位学者与作家的生活真实和内心世界。 目录 生命歌吟 浩气长存/3 询问司马迁/13 话说知音/20 古代美女息妫的悲剧/22 秦桧的铁像和文征明的词/31 《长恨歌》里的谜/36 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42 在卢梭铜像面前的思索/48 童年莫扎特的一次邂逅/55 从内卡河畔开始的遐想/63 记忆中的小河/70 渡过长江去/75 我和牛/81 离别/87 怀念方令孺老师/91 荒煤,我心中的丰碑/97 车声隆隆/105 武夷山九曲溪小记/111 读书纪历/116 浏览二十四史/124 未有收成的唐诗研究/132 读到生命的最后一天/140 牛棚背诗/143 愧为学者/146 音乐的启迪/150 我心中渴望的散文/154 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158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散文创作/173 近代以来的启蒙主义思潮与鲁迅/181 我和鲁迅研究/202 知音心语 我读林非 潘旭澜/223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钱理群/226 思想者的澎湃心声 王充阊/229 林非散文世界管窥 沈斯亨/235 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 张梦阳/251 论林非散文的个性特征 秦弓/262 现代意识的观照与升腾 陈剑晖/278 仁山智水间的生命歌吟 古耜/287 “我写故我在” 李晓虹/291 异曲同工 王兆胜/297 现代观念的高扬与研究意识的自觉 丁亚平/300 文化与修养 孙郁/303 遨游在理性和悟性的时空中 苏冰/308 被扭曲的人性 王聚敏/311 大江流日夜 奚学瑶/314 《话说知音》人选高考试卷内情 郭洪义/319 林非先生的三封来信 林振宇/322 关于散文的通信 李正西/325 如沐春风 林非和我 肖风/331 自尊并尊重别人 梅洁/341 秋天的白杨林 张梦阳/347 感激一生 李相/352 我有一束温暖的光! 陈瑞琳/359 你好,融有太阳的大海 丁亚平/370 导师林非先生 秦弓/377 书里书外 倪邦文/384 平等,是一种境界 李晓虹/389 感受着他的目光 肖立/398 师德若水 王兆胜/402 他有一颗年轻的心 陈学超/410 难忘他,这个文坛大汉 冒昕/414 爱的情感是一首隽永的诗 赵颖/421 青年的知音 江力/426 一蓑烟雨任平生 张继合/431 感受春天的情怀 建桥/434 编后记/438 附录:林非著作年表/440 试读章节 樊於期的猝然死去,自然也激励着荆轲的意志和行动,他和太子丹所完成的最后一个计划,是连剧毒的匕首都已经淬成。这是针对赢政在自己上朝的宫殿里,为了要杜绝行刺的危险,连警卫的兵甲都得远远地站在殿外,晋见的各色人等更是绝对禁止佩带任何刀枪。荆轲他们怎么能想得如此巧妙,将这把匕首藏在伪称要呈献国土的地图中间?对时刻都贪婪地想要攫取大片土地的暴君来说,实在是一种最好的引诱。这把匕首只要刺出一缕鲜红的血丝来,就会致人以死命。被用作尝试的牺牲者,已经在刹那间倒下死去,尚未出发就造成了几个无辜者的骤然死亡,复仇雪耻和保卫社稷的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我常常想着也许历史就是如此悲惨地翻开它每一页的。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宣告完成了,荆轲只等候着一位挚友的来临。在荆轲从来都显得很沉稳的心中,不知道是否在猛烈地翻腾和跳荡?我常常躲在黑夜的小屋里,多么想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阻塞,跟他推心置腹地交谈,询问他当时那种何等紧张的心情。此刻的荆轲自然是不会有心思谈天说地的,正焦急地等待着远方的挚友,忙碌地替他准备着行装,觉得只有他与自己同行,才应付得了秦国宫殿里警戒森严的场面。我总是猜想着荆轲正在做一个兴奋和壮烈的梦:两个人紧紧地挟住了赢政,一把匕首在他头顶挥舞,勒令他赶快答应退还那大片侵占的疆土。 急躁难耐的太子丹,既缺乏智慧猜透荆轲周密的计划,又并未谦虚和诚恳地向他请教与磋商,却莫名其妙地怀疑他动摇和懊悔了,催促他赶紧动身,说是如果他再犹豫不决的话,就将派遣乳臭未干的鲁莽汉子秦舞阳先行上路。这一番毫无头脑和气急败坏的话语,对于豪情满怀和寻觅知音的荆轲来说,实在是一种极端粗暴和无法忍受的侮辱,引起了他愤怒的呵斥。我有多少回读着《战国策》里的这段记载时,禁不住要扼腕长叹起来,深感荆轲后来的失败,正是在这儿栽下了灾祸的种子。这娇生惯养和颐指气使的太子,实在太缺乏远见了,太没有涵养了,太不信任跟自己共襄义举的伙伴了。正是他胡乱的猜疑和慌张的催促,刺伤和激怒了荆轲充满尊严的内心,这样就完全扰乱和毁坏了那个周密的计划。唐代散文家李翱所撰写的《题燕太子丹传后》,指责他把荆轲当成是自己所利用的牺牲品,确乎是洞察了这公子王孙自私的内心。不过李翱说荆轲未曾看出这一点来,却并不符合明显的事实。如果他看不出来的话,怎么会如此愤慨地呵斥往昔多么尊敬的太子丹?不过他尽管看出来了,却又绝对不会放弃抵抗暴秦的正义行动。 从容沉稳和豁达大度的荆轲,是并不轻易发怒的。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刺客列传》,在抄录《战国策》里有关的全部记载时,还刻意地补充和渲染过荆轲的这种性格,描摹他在跟不相干的人们论剑或博棋消遣时,每逢那些家伙发怒叫嚣起来,就默默地走开去,再也不打照面了。一个怀着远大志向的人,怎么能斤斤计较于那些琐屑的争执?从市井中多少庸人的眼里,也许会认为他胆怯和无能,却哪里懂得他这颗整日整夜都在燃烧的心,只能为着伟大的理想和目标,才会义无反顾地释放和爆发出来。 荆轲对于太子丹燃烧出这种愤懑的怒火,是因为深感他侮辱了自己尊贵的人格,亵渎了曾经引为知音的情谊,所以再也不愿意居住在这座美丽的花园和繁华的台榭里面,连片刻都不能忍耐了,原来想等待着那位挚友的来临,虽然是涉及这个整个壮举成败与否的重大关键,却也无法再等待下去,于是就怒气冲冲地仓促出发了。每当阅读到这儿时,我总是深深地感到有一种不祥的预兆笼罩在自己周围。P6-7 后记 林非先生出生于1931年,按照寿辰“庆九不庆十”的风俗,今年该为先生献上八十寿辰的祝贺。 作为学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最应当表示一份特别的心意。可是,我们知道,对于一位淡泊名利的学者,任何有形的物质都不是最有意义的,也难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于是,我们几个弟子商议,如果能够趁此机会,编一本有意义的书,或许是最好的纪念。 林先生在鲁迅研究和散文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担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和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同时,他又是一位以大量的散文创作来实践自己艺术主张的散文家,他的许多作品成为名篇,脍炙人口。我们希望在这本书中对先生的学术之路和创作生涯做一回顾,把他始终孜孜追求并以理论的和艺术的形式充分表达的精神愿望传达出去。 同时,我们也选择了一些研究林非先生学术思想和创作意义的理论文章,通过这些较为系统的评价或者是单篇作品的分析凸现其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的价值。 另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些记叙和林先生交往的散文随笔,希望读者通过这些生动的情节或者细节走进这位学者与作家的生活真实和内心世界。特别是作为学生的我们,在林先生的学术理念和艺术作品中受益最多,甚至在人生观上都受到巨大影响,却从未在文字中表达过这种感受。有了这个契机,我们也获得了一次流露内心情感的机会。 林先生的学术研究、文学创作与人格力量曾经赢得不少赞誉,但由于本书篇幅的限制,加之出版在即,而许多友人未能联系得上,选文多有遗珠之憾,诚望得到诸位师友的海涵! 最后,我们期待此书能够在读者的阅读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编者 2010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