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介绍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详细介绍风险评估的4个步骤即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量评估、风险特征描述。为了加深对风险评估理论的理解,分别列举了化学危害和微生物危害的评估例子;为了从总体上了解食品风险分析,分别介绍了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可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为其他食品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选用。同时为其他从事食品风险分析人员提供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宁喜斌主编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介绍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详细介绍风险评估的4个步骤即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量评估、风险特征描述。为了加深对风险评估理论的理解,分别列举了化学危害和微生物危害的评估例子;为了从总体上了解食品风险分析,分别介绍了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可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为其他食品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选用。同时为其他从事食品风险分析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宁喜斌,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教授,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食品安全学》,上海海洋大学重点课程《食品质量控制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核心课程群团队》等教学项目。主持相关风险评估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如主持了FAO委托项目,Risk assessment of Hepatitis A in clams in Shanghai, 参加农业部948项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等 目录 1绪论/1 1.1食品与食品安全1 1.2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历史与发展3 1.3风险分析理论框架4 1.3.1风险评估4 1.3.2风险管理6 1.3.3风险交流7 1.3.4风险分析的应用8 1.3.5风险分析的意义9 1.4国内外风险评估的一些规定10 1.4.1国际组织10 1.4.2欧盟10 1.4.3美国12 1.4.4中国12 2危害识别/16 2.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7 2.1.1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分类17 2.1.2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与流程20 2.2动物实验26 2.2.1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26 2.2.2危害识别中毒理学研究30 2.2.3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法律法规和标准33 2.3体外试验34 2.3.1体外细胞培养试验35 2.3.2体外组织培养试验36 2.3.3脏器离体灌流试验36 2.4结构-活性关系37 3危害特征描述/40 3.1剂量-反应41 3.1.1剂量41 3.1.2反应42 3.1.3剂量-反应关系43 3.1.4剂量-反应模型44 3.1.5剂量-反应分析方法46 3.2剂量比例47 3.3有阈值法48 3.3.1阈值剂量48 3.3.2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48 3.3.3NOAEL法49 3.3.4基准剂量法50 3.3.5建立健康指导值52 3.4无阈值法52 3.5遗传毒性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53 3.5.1遗传毒性致癌物53 3.5.2非遗传毒性致癌物54 3.5.3遗传毒性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鉴别54 3.5.4遗传毒性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评估与管理55 4暴露评估/56 4.1概述56 4.1.1暴露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56 4.1.2暴露评估的数据来源58 4.2食品及水中化学物浓度数据59 4.2.1批准使用前的化学物59 4.2.2尚未批准的和已批准的化学物59 4.3食品中有害微生物浓度数据65 4.3.1微生物数据要求65 4.3.2微生物数据来源67 4.3.3微生物数据的收集、筛选和应用69 4.3.4应对数据缺失或不足时的措施72 4.4食物消费数据73 4.4.1食物消费数据的要求74 4.4.2食物消费数据的收集方法74 4.4.3食物消费数据的记录和使用76 4.4.4日常食物消费模式77 4.4.5食物消费数据库77 4.5膳食暴露水平的建模估计78 4.5.1点估计模型与单一分布估计模型78 4.5.2概率模型81 4.5.3预测微生物学模型84 4.6暴露评估实例87 4.6.1暴露评估模型的构建88 4.6.2暴露评估的结果与分析89 4.6.3暴露评估的结论91 5风险特征描述/93 5.1风险与危害93 5.1.1危害与风险的差异93 5.1.2可接受风险94 5.2化学危害物风险特征描述94 5.2.1阈值的含义94 5.2.2有阈值化学物风险特征描述一般原则94 5.2.3无阈值化学物风险特征描述一般原则95 5.3微生物危害因素风险特征描述一般原则95 5.4不确定因素分析96 5.4.1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96 5.4.2评估过程的局限性97 5.5风险特征描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97 5.5.1风险特征描述的主要内容97 5.5.2风险特征描述的主要方法98 6微生物风险评估实例——贝类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101 6.1危害识别102 6.2暴露评估103 6.2.1捕获期模块103 6.2.2捕获后模块107 6.2.3公众健康模块111 6.3危害特征描述113 6.3.1V.parahaemolyticus给食试验114 6.3.2V.parahaemolyticus动物模型114 6.3.3公众健康模块的建模114 6.4风险特征描述117 6.4.1模拟结果117 6.4.2灵敏度分析121 6.4.3模型确认121 6.4.4进一步研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122 6.4.5预测模型的评论123 6.5评估总结123 6.5.1V.parahaemolyticus消费和疾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123 6.5.2消费牡蛎V. parahaemolyticus致病的平均风险124 6.5.3贝类中致病性V.parahaemolyticus发生频率及程度124 7化学物风险评估实例——水产品甲醛风险评估/126 7.1概述126 7.1.1甲醛126 7.1.2水产品中的甲醛128 7.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9 7.1.4研究技术路线130 7.2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的调查研究130 7.2.1样品采集131 7.2.2研究方法135 7.2.3水产品中甲醛本底含量状况调查136 7.2.4小结149 7.3水产品中甲醛的暴露评估150 7.3.1暴露评估方法151 7.3.2食用鲜活水产品途径的甲醛暴露评估151 7.3.3食用水产加工品途径的甲醛暴露评估159 7.3.4小结161 7.4水产品中甲醛的风险评估161 7.4.1风险评估方法161 7.4.2评估结果162 7.4.3小结166 7.5水产品中甲醛限量标准与风险评估不确定性166 7.5.1数据和资料来源166 7.5.2鲜活水产品中甲醛限量标准的制定166 7.5.3水产品中甲醛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170 7.5.4小结171 7.6总结与展望172 8风险管理/174 8.1风险评价174 8.1.1食品安全问题鉴定175 8.1.2风险档案建立175 8.1.3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175 8.1.4界定风险评估的目的和范围176 8.1.5制定风险评估策略176 8.1.6委托进行风险评估176 8.1.7思考评估结果177 8.2风险管理选择评估178 8.2.1美国食品安全风险机制178 8.2.2欧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79 8.2.3日本“三位一体”的政府监管体系179 8.2.4马来西亚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180 8.2.5发展中国家在食品管理上面临的挑战181 8.2.6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82 8.3执行管理决定182 8.3.1概述182 8.3.2执行紧急预防风险管理183 8.4监控和审查184 8.4.1概述184 8.4.2对食品供应链的监控184 8.5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185 8.6风险管理实例——软饮料中苯的风险管理186 8.6.1评估背景186 8.6.2风险评估186 8.6.3风险管理187 9风险交流/188 9.1影响风险交流的因素与指导原则189 9.1.1影响风险交流的因素189 9.1.2风险交流的指导原则190 9.2有效风险交流的障碍193 9.2.1政府在风险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93 9.2.2企业在风险交流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及知识普及的问题193 9.2.3消费者对风险交流过程的误解193 9.2.4来自社会大众及媒体之间的障碍194 9.3有效风险交流的策略194 9.3.1政府方面195 9.3.2社会与公众角度196 9.3.3媒体角度196 9.3.4风险交流学科建设角度197 9.3.5非紧急状态下的风险交流策略197 9.3.6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期间的风险交流策略198 9.3.7国外对于有效风险交流的策略198 9.4风险交流实例——ConAgra馅饼沙门氏菌污染的风险交流202 9.4.1沙门氏菌病暴发期间对风险交流的管理202 9.4.2将风险交流最佳实践应用于ConAgra沙门氏菌病暴发203 9.4.3对有效风险交流的启示204 参考文献/20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