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智慧箴言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弘博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智慧箴言》由弘博编著,中国智慧箴言,融汇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易经的自强求变,论语的修身智慧,法家法、术、势并用的手段,兵家因变制胜的策略,道家无为无不为的境界,蕴含着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思想、神话人物和故事传说。从中解读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了解中国人的思想信念、修身处世、经营筹划等心理和思维定式;从脍炙人口至今广泛流传的智慧箴言中认识鲜活的中华文化人文精神,可以让我们把握中国社会发展大势,在中国文化觉醒的时代找准方向,走出中国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新路。

内容推荐

《中国智慧箴言》由弘博编著,《中国智慧箴言》用中国历史的经典故事解读箴言的文化内涵,让原典变得轻松有趣、通俗易懂。哲理与故事、箴言与智慧、事理与形象交汇,延伸出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目录

导论 汇聚中华传统智慧的正能量

易经自强求变的精神智慧

元、亨、利、贞

潜龙勿用

君子终日乾乾

飞龙在天

亢龙有悔

君子自强不息

君子厚德载物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君子有终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君子以立不易方

君子自昭明德

君子以同而异

君子致命遂志

革故鼎新

论语仁义诚信的修身智慧

学而时习之

过则勿惮改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好学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君子不器

见义不为,无勇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修己安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法家法、术、势并用的规则智慧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制天下而征诸侯者,威势也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七术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明君无为于上,君臣竦惧乎下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兵家 因变制胜的策略智慧

天时、地利、人和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胜可知不可为

以正合以奇胜

激水漂石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道家无为无不为的境界智慧

功成弗居

无欲不争,无为而治

天地不仁

上善若水

太上,不知有之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曲则全,枉则直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大成若缺,大巧若拙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善用人者,为之下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试读章节

中国文化经典中凸显人的积极主动与自觉理性精神的,首推《易经》。《易经》把天道与人事、自然与社会、天道运行规则与社会运行律令条陈罗列,强调二者的一致性和天人感应,主张从更久远的时间和更宏大的空间角度来思考社会与人事,追求人事与天命的协调一致,孕育形成了顺天应人、自强求变的智慧,包括:

“元亨利贞”的节奏意识。

“君子终日乾乾”、“履霜坚冰至”的忧患意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器宇轩昂、果敢刚毅、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服牛乘马、引重致远的配合意识和孺子牛品格。

“君子同而异”,识大体存不同,坚守差异与个性的独立意识。

“君子自昭明德”的一身正气;面对困难“致命遂志”的坚韧。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革故鼎新”的变革创新意识。

易经作为中国古代先民卜筮未来吉凶、辅助决策的经典,确立了在“天人相通”、“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基础上的决策模式。先民遇到困难犹豫不决时,都会问龟问蓍。先民之所以选择龟骨蓍草回答所问的问题,并不因为先民相信龟蓍能思维决断,而是因为先民把龟蓍看作古老经验的化身、神秘的象征。龟蓍生长的时间都很长,生长的时间长就意味着阅历深、经验足,自然“言必有应”。在先民看来,天地是最有经验的耆旧(“天长地久”),社会人事变动都可以通过龟兆蓍数卦象问卜于天地诸神。卜人、巫人就是沟通天、地、人之间联系的桥梁,卜筮这一文化现象固化了“天人相通”、“天人相应”的集体意识,反过来,“天人相通”、“天人相应”的集体表象和集体意识又强化了“顺天应人”决策模式。

天、地、人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关系,在中国人的集体意识中早已根深蒂固。西方人崇敬人格化的神,并引以为宗教支点,认为中国人少宗教信仰,没有“敬畏感”,故而没有规则意识。殊不知,“敬天悯人”的文化尊崇,不只渗透在中国人宗教意义上的本体生存意识’中,而且经由文化传承,其天、地、人之互通转化的关系,已由先民原初的混沌感悟上升为后人理性的认知,成为中国人普遍接受的理性思考法则,表现在决策、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国家、社区、企业组织到管理干部、普通员工,都有一部天地人的层次关系和逻辑秩序。例如,就企业层面讲,最高层是“天”,基层员工是“地”,中间层便是“人”,中间层需要顺天应人,沟通上下,担起自己的职责。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岗位,任何一个员工又在各自的岗位面对自己的“天”、“地”,担当起“人”的责任。这样一种尊重个体内在世界的管理文化,凸显的是经邦济世弘扬个性、心怀天下以人为本的管理法则。

中国人讲究“变”,追求“变”,善“变”。从中国人奉为文化圭臬的天人合一观视角看,人在天地的体系中处于中间层,需要顺应天地五行的变化适时而动。这并不是说人就是消极被动的,恰恰相反,如何掌握时机,抓住天地运行规律,促成变化非常关键。变还是不变?何时变?如何变?在天地人的体系中,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既有主动性也有被动性。从客体转化为主体,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就是变的规律。处于优势的时候,希望不变;处于劣势的时候希望变,这是人之常情。易经把这个变化与天地运行法则结合起来,揭示人事变动的规律性,将人的自在状态提升为自为状态,为人的积极有为自我管理提供了根据。从“潜龙勿用”、“终日乾乾”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人的各种状态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困难的时候不失信心,谋大业注重配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是因为有突破困局、开拓、创新、进取精神的支撑。中国人的自我管理、永不放弃的精神节操,告诫中国人常怀忧患责任意识,乐不忘忧,奋发砥砺,自强不息。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