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艺术与创意产业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英)贾斯汀·奥康诺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艺术与创意产业》系贾斯汀·奥康诺代表著作之一,是国内刚刚兴起的创意产业领域的开山著作之一。本书作者贾斯汀·奥康诺是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教授,主要专业方向是艺术与创意产业,其在文化产业领域颇具影响力,其中“创意产业”一词就是奥康诺提出的。他也是曼彻斯特城市规划的顾问之一,在城市发展和创意产业相关领域有着精深的研究,本书的引进出版对于国内正在蓬勃兴起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内容推荐

什么是艺术?

艺术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什么是创意?

创意与精英主义有关联吗?

品位的标准是如何形成的?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真的形如鸿沟吗?

艺术、大众文化和公共空间关联何在?

在《艺术与创意产业》中,作者贾斯汀·奥康诺从现代性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艺术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提出了艺术与创意产业的概念。作者认为,在现代社会,文化与经济之间存在一种张力,这是我们现代性的一部分。“艺术”与“创意产业”也都不是我们惯常所理解的一个简单的术语,它们都涉及一些当代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根本性问题。新的文化消费改变了我们的艺术、文化观念,以及文化政策的方向,创意产业则是这些转变的中心。

《艺术与创意产业》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发行。

目录

第一章 艺术在现代性中的浮现

一、什么是“艺术”

二、“艺术”的出现

1.技术、媒体和社会

2.市场和商品

3.社会分化,消费和卓越性

4.政治和公共领域

5.美学、知识和现代性

第二章 艺术和工业:生产、卓越性和不满

一、艺术世界

二、卓越性

1.新的公众

2.艺术世界和通俗文化

3.艺术和民主

三、先锋派和文化动力说

四、结论

第三章 艺术政策:国家建构、大众文化和现代主义

一、国家建构

想象的社会

二、市场和商业大众文化

三、先锋派和现代主义

对现代主义的回应

第四章 通俗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研究

一、文化研究——从艺术走向文化

二、20世纪60年代:表现性的革命

三、艺术世界和文化产业

1.文化产业

2.“艺术”

四、文化产业,后福特主义和公共政策

1.公司文化

2.后福特主义和创意企业

五、新的文化政策景象

1.1981:大伦敦市议会

2.创意国家

3.市场的新任务

4.新创造性习性

5.创造丛

六、结论

第五章 创意产业和艺术

一、创造力

1.信息社会

2.作为新叛逆者的企业家

3.三种结果

二、创意产业

1.创意作品

2.创意消费

3.文化一经济的和解

三、创意产业:支持还是反对艺术

1.艺术、大众文化和公共空间

2.艺术的独特性

3.创意产业对艺术的挑战

4.作为知识的艺术

5.艺术、大众文化和一种“整体生活方式”

四、结论

1.艺术不是“艺术”

2.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同的

3.市场失败包含市场的失败

4.共同文化

第六章 定义艺术和创意产业

一、创意产业的时代

一个艺术的替代品?

二、定义

1.“创意”是一种凝合的因素吗?

2.“艺术”是创意产业的一部分?

3.艺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输入

三、艺术——媒体——设计

交叉的政策领域

四、媒体和设计产业

1.媒体产业

2.设计产业

第七章 结论

一、创意产业的政策

二、公共干预的理由

1.补贴和市场的失败

2.作为公共政策的文化政策

三、生态系统

1.创意环境和城市

2.文化政策同盟

四、结语

试读章节

一、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特定社会和历史环境的产物,其本质和功能也会随着其所处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新鲜。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艺术”的现代理念与“历史”的现代理念是在18世纪同期出现的。两者都源于对当时变化的世界及与其对应的风俗习惯、信仰和体制机构的变化的认知。艺术家们在赋予这些新的时代以新的形式的时候,意识到他们可以利用,但不能简单地重复古典艺术时期的“经典”表现形式。艺术的概念与“启蒙”和“现代性”(这个词直到19世纪中期才与资本主义一起被创造出来)有着复杂的关联。这后两者都为艺术注入了新的知识和历史概念。关键在于我们对于“艺术”和“艺术家”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只是在近期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我们不能沿用传统艺术史通过回溯历史的方法来理解我们当前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概念;而且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我们可能需要改变自己的定义。

历史上“艺术”的象征性实践活动总是与“魔法”和“宗教”(这些概念本身的界限并没有被严格界定)缠绕在一起。两者都涉及寻求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方法,并从满足人类的自身发展需要来设法改变或者影响世界。可以认为仪式是一种技术形式。在此意义上,宗教、科学、艺术和技术(包括魔法和炼金术在内)都是同样地做理解和改变世界的尝试,因而直到18世纪它们仍然是息息相关。“艺术”系教授数学、天文学、神学、伦理学等等的传统延续至17世纪。伊丽莎白一世钦定的魔术大师约翰·迪伊(JohnDee),就曾将顶尖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他的天文图表中,类似的还有伟大的天文学家开普勒(Kepler)曾经是罗马教皇鲁道夫(Rudolf)的御用炼金师。

象征性形式和仪式还被用作“社会技术”;宗教不仅仅能够帮助人们解释世界,驱散隐蔽的力量,它也被用于组织社会的工具,使社会能够根据宗教的原则运转。中世纪时期教会就已经运用图像、声音、朗诵和表演的形式来组织和控制知识的传播,这完全是基于其对仪式作为一种深奥的交流形式所具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深刻领会。

“艺术”一词是由“艺术品”和“手艺”衍生出来的;它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或是手工的或是技术的,后者又是从希腊一词“技术”(techne)演变而来,即我们现在所用的技术一词的词根。与此类同,我们才有了战争的艺术、外交艺术,或是驭马艺术——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刻苦的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在这些不同的技能以及表现形式出现的基础上(它们通常受到特定组织的约束,例如行会),开始在15和16世纪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艺术”和“艺术家”的概念。然而它们的出现也导致了“艺术”与别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分离(比如其与科学和宗教的分离,“日常生活”也被认为是不同于艺术的了),从而导致“艺术家”被从纯粹的工匠、手工业者和一般劳动者中区分出来。

但是我们不能很快地下结论认为,艺术就是精英的,带有人类理想主义(humanistidealism)的色彩;或者认为我们可以仅仅依据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的分工(像有些创新理论或进化经济学理论的文章一样)来理解这段历史。我们首先要理解那些社会本身是如何去理解或者体验其与精神和物质世界的联系的。这些过去的社会与我们现有的社会有着根本的不同:历史学可以将研究艺术品的象征价值作为研究当时艺术的价值的一段历史,我们也不应该将艺术品简单地看成是未来社会技术进步(或障碍)的因子而已。

“艺术”和创造它的人的本质都是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产物;我们的“艺术”以及我们的社会技术“工具”都不能用来诠释过去的这些世界,例如古希腊文化和澳大利亚土著文化。而我们应该关注的恐怕是:在我们的社会,艺术是怎样与别的知识和实践相分离的?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3: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