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释了储备资产管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了储备资产管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并详细阐述了储备资产管理采用的各种技术性手段和措施。本书还特提到,为了应对储备资产管理的压力和挑战,储备管理者必须提高操作水平,采用先进的建模技术,使用新型的金融产品,并建立恰当的治理机制和管理程序。
全书共分十六章,探讨的问题非常广泛,主要涉及为什么需要持有储备资产、储备资产货币构成的现状和趋势、储备资产风险管储备资产投资组合构建、黄金储备在储备资产中的地位、储备资户会计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本书还专门介绍了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瑞士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储备资产管理的做法与经验。
前言
第一章 各国如何管理储备资产问卷调查
第一节 内容提要
第二节 受访者简介
第三节 储备的现状调查
第四节 管理调查
第五节 储备管理的未来趋势调查
第二章 储备需求
第一节 持有储备的动机
第二节 衡量储备充足性
第三节 无限制储备——黄金与特别提款权
第四节 特别提款权的未来
第三章 资产市场的干预
第一节 目标应是货币总量(数量)还是资产价格(利率)
第二节 操作哪个市场
第三节 日本与流动性陷阱
第四节 泡沫及其破灭
第五节 中国香港与“双杀”
第六节 外汇干预
第七节 中销干预还是非中销干预
第八节 货币当局应该扮演维稳投机者的角色吗
第四章 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背景
第三节 数据、方法和初步结果
第四节 更深入的研究结果
第五节 欧洲货币联盟及其储备需求
第六节 其他问题
第七节 结论与含义
第五章 印度储备银行的储备管理
第一节 什么是外汇储备
第二节 为什么要持有外汇储备
第三节 印度储备管理政策的变革
第四节 什么是适度外汇储备
第五节 印度的外汇储备水平
第六节 国际储备管理
第七节 印度的外汇储备管理
第八节 外汇储备与准财政活动
第九节 沟通政策
第十节 问题
第十一节 相关思考
第十二节 结论
第六章 加拿大银行如何管理储备资产
第一节 所有权、治理和持有外汇储备的理由
第二节 加拿大储备的发展
第三节 储备管理实践的变化
第四节 负债管理
第五节 资产管理
第六节 结束语
第七章 发展中国家的储备管理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国家特征和储备政策能力发展和政策实施
第八章 瑞士国家银行的观点
第一节 储备管理概述
第二节 为什么中央银行应当雇用外部管理人
第三节 为什么瑞士国家银行雇用外部管理人
第四节 外部管理人计划的实施
第五节 管理人挑选程序
第六节 评价与结论
第九章 货币储备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国家银行的核心收入
第二节 国家银行的金融风险
第三节 克朗久期的概念
第四节 汇率风险
第五节 流动性风险
第六节 信用风险
第七节 风险量化
第十章 更少的政府债券:反思储备组合
第一节 历史数据分析
第二节 单一资产回报模拟
第三节 分散化投资组合模拟
第四节 流动性成本
第五节 加入干预因素
第六节 结论
第十一章 投资公司债务的案例
第一节 储备充足性目标
第二节 公司债券分散化的好处
第三节 风险的特征
第四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
第六节 结论
第十二章 持有黄金的利弊
第一节 近年来关于黄金储备的讨论
第二节 不同货币体系下持有国际储备的必要性
第三节 持有黄金储备的经济利弊
第四节 出售黄金储备所引发的国内政治问题
第五节 欧元区中央银行持有黄金储备的问题
第六节 保留黄金储备的其他考虑
第十三章 黄金在储备管理中的地位
第一节 官方黄金储备的演变
第二节 作为整体市场一部分的官方黄金储备
第三节 官方持有者如何使用(不使用)黄金
第十四章 英国与欧元:对国际储备管理者的启示
第一节 情景一:本届国会——加速时间表
第二节 情景二:下届国会
第三节 情景三:无限期推迟
第四节 如果/当英国到了那一步将会怎么样
第五节 市场波动/趋同
第六节 私人部门基金管理者的反应
第七节 中央银行
第八节 英国加入对欧元有何影响
第十五章 储备会计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一致性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中央银行并非独一无二
第四节 公允价值
第五节 IFRS和可分配的中央银行利润
第六节 外汇储备的信息披露
第七节 会计发展与储备管理的联系
第八节 结论
附录15.Ⅰ 国际储备和外汇流动性数据模板
附录15.Ⅱ 国际会计准则IAS 32和IAS 39披露条款:所有金融工具(表内外)
附录15.Ⅱ (续) 国际会计准则IAS 32和IAS 39披露条款:金融资产
第十六章 国际储备管理的未来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为什么需要储备
第三节 资本管制、汇率浮动和备用信用额度
第四节 非危机储备管理
第五节 欧洲的超额储备
第六节 结论
附录1 各国如何管理储备资产:调查问卷
附录2 各中央银行报告摘要
第一节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
第二节 爱沙尼亚银行
第三节 斐济储备银行
第四节 香港金融管理局
第五节 以色列银行
第六节 韩国银行
第七节 马来西亚中央银行
第八节 挪威银行
第九节 波兰国家银行
第十节 秘鲁中央储备银行
第十一节 南非储备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