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机制与水污染防控技术(精)/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丛书
分类
作者 刘静玲//冯成洪//张璐璐//马牧源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海河流域常规污染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

 1.1 流域水体污染特征

1.1.1 不同水质类型河长年度分布

1.1.2 河系主要超标污染物类型

1.1.3 不同水期河系污染分析

 1.2 分水系、河系水体污染特征

1.2.1 分水系水体污染特征

1.2.2 分河系水体污染特征

 1.3 分省河系水质变化趋势

 1.4 主要水库水质变化趋势

1.4.1 海河流域主要水库简介

1.4.2 主要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4.3 主要水库营养程度分析

 1.5 流域供排水量变化特征

1.5.1 总供、用水量概念

1.5.2 总供用水、排水统计

 1.6 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6.1 水功能区及海河水功能区

1.6.2 重点水功能区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7 小结

第2章 海河流域特征污染物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2.1 海河流域特征

 2.2 海河流域特征污染物筛选及提出

2.2.1 重金属

2.2.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2.3 海河流域特征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2.3.1 海河流域典型生态单元重金属环境质量等级

2.3.2 海河流域典型POPs时空分布

 2.4 海河流域河口营养水平及特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

2.4.1 营养物质时空变化

2.4.2 重金属污染时空变化规律

2.4.3 多环芳烃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

 2.5 典型水系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规律

2.5.1 滦河重金属污染时空变化规律

2.5.2 滦河多环芳烃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

 2.6 典型河段污染物的空间分异规律

2.6.1 滏阳河常规污染物

2.6.2 滏阳河水系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规律

2.6.3 滏阳河多环芳烃与农药类污染空间分布规律

2.6.4 滏阳河水系环境激素类污染物空间分布规律

 2.7 小结

第3章 鱼类种群对复合污染的生态效应

 3.1 环境模拟设计

3.1.1 方案设计

3.1.2 实验装置

3.1.3 样品采集

3.1.4 鱼类及暴露浓度筛选

 3.2 指标测定方法

3.2.1 水体污染指标测定方法

3.2.2 鱼类暴露指标测定方法

 3.3 污染物测试结果

 3.4 锦鲤对复合污染的响应

3.4.1 体长与体重变化

3.4.2 抗氧化系统对污染的响应

3.4.3 神经系统对污染的响应

3.4.4 污染代谢指标对污染的响应

 3.5 稀有□鲫对复合污染的响应

3.5.1 抗氧化系统对污染物的响应

3.5.2 神经系统对污染物的响应

3.5.3 代谢指标对污染物的响应

3.5.4 对污染物的生态响应

 3.6 稀有绚鲫酶活性指标对水质状况的响应机制

3.6.1 酶活性指标对不同污染因子的响应

3.6.2 酶活性生物指标指数的建立

3.6.3 基于酶活性生物指数的评价

 3.7 小结

第4章 人工生物膜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4.1 子流域生物膜群落年内变化

 4.2 人工生物膜群落特征空间变化

4.2.1 流域上下游的变化

4.2.2 不同生态单元间的变化

 4.3 人工生物膜群落对于复合污染的响应

4.3.1 白洋淀流域水质参数

4.3.2 对复合污染的响应

 4.4 生物膜群落对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响应

4.4.1 对白洋淀湿地土地利用的响应

4.4.2 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4.5 人工生物膜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机制

4.5.1 干扰强度的量化

4.5.2 人工生物膜群落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4.5.3 基于人工生物膜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计算

 4.6 小结

第5章 天然生物膜群落对复合污染的响应

 5.1 天然生物膜群落时空变化

 5.2 天然生物膜群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5.3 天然生物膜群落对复合污染的响应

5.3.1 细砂基质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响应

5.3.2 粉砂基质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响应

 5.4 天然生物膜完整性指数的建立

5.4.1 各采样点综合污染评价

5.4.2 生物膜完整性指数的建立

 5.5 基于天然生物膜完整性指数的健康评价

 5.6 小结

第6章 水生态快速监测技术

 6.1 生物膜培养基质的筛选

6.1.1 采样与实验方法

6.1.2 不同基质的比较筛选结果

 6.2 不同生态单元生物膜基质应用的原位验证

6.2.1 验证性原位实验采样方案

6.2.2 不同生态单元原位验证结果

 6.3 生物膜快速水生态监测方法的建立

6.3.1 以活性碳纤维为基质的生物膜法的体系优化

6.3.2 生物膜法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

 6.4 生物膜法应用的灵敏性和可信度验证

6.4.1 实验方法

6.4.2 不同生态单元两种方法的比较

6.5 小结

第7章 海河流域水生态调控技术

 7.1 基于生态系统模型的水生态风险评价

7.1.1 AQUATOX模型

7.1.2 CASM模型

7.1.3 归趋与效应整合模型

7.1.4 运用AQUATOX模型评价白洋淀生态系统风险

 7.2 生态基流保障技术

7.2.1 技术简介

7.2.2 关键技术参数计算

7.2.3 技术应用

 7.3 闸门调控技术

7.3.1 技术简介

7.3.2 关键技术参数确定

7.3.3 技术应用

 7.4 联合调度技术

7.4.1 技术简介

7.4.2 关键技术参数

7.4.3 技术应用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刘静玲、冯成洪、张璐璐、马牧源等编著的《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机制与水污染防控技术》基于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和生命周期理论,系统辨识了海河流域、子流域和生态单元的水环境问题,分析了海河流域常规和典型污染物对鱼类种群、生物膜群落的生态效应,筛选海河流域生态监测中可优先选取的生物标志物——生物膜群落,以海河流域、子流域和生态单元为案例,阐明了生物膜群落与水环境的交互作用机制,创建了包括问题诊断、生态监测和生态修复在内的流域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及生态水文等相关领域的水环境管理者、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和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刘静玲、冯成洪、张璐璐、马牧源等编著的《海河流域水环境演变机制与水污染防控技术》以生态系统管理和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支撑,针对海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明晰了海河流域不同尺度下典型生态单元水环境特征污染物及其时空分异规律;在环境模拟条件下探讨以鱼类种群、底栖生物和生物膜群落为生物标志物对复合污染的生态响应;比较分析了人工、天然生物膜群落对人为干扰、复合污染的响应关系;基于人工生物膜群落对复合污染的响应机制,构建了基于生物膜群落的流域水生态快速监测技术,并在城市水系、水库/湖泊、河流以及河口等不同生态单元进行了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灵敏性和可信度;探讨了可应用于流域不同尺度下水污染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明晰了不同尺度下水环境时空分异规律是进行技术集成与优化的前提条件,提出了依据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理论的生态系统模型是水环境问题诊断的理论基础,凝练出适用于海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包括生态系统模拟技术、生态基流保障技术、水生态调度技术和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