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京城特色藏馆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李倩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繁华也好,寂寞也罢,步入各个藏馆,总有一种误入桃花源的静谧。这种静谧大多发自内心,仿佛凭借时空隧道,回到往昔岁月。看着伸手可触的一件件展品,伴着耳畔精美的传说,任思绪肆意划向时光的上游。

本书讲述了京城特色博物馆的概况、历史、特色、藏品以及形形色色的珍奇趣闻,有些是传说,更多的是我的实地走访的亲身体验。全书分为五大章:民间技艺篇、民俗文化篇、古今名人篇、文化名胜篇、现代主题篇。五个章节风格统一,信手翻阋,抑或连篇慢品,都别有风趣。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每个博物馆独立成章,讲述了各个博物馆的概况、历史、特色、藏品以及形形色色的珍奇趣闻,有些是传说,更多的是我的实地走访的亲身体验。全书分为五大章:民间技艺篇、民俗文化篇、古今名人篇、文化名胜篇、现代主题篇。五个章节风格统一,信手翻阋,抑或连篇慢品,都别有风趣。

北京城的大小藏馆数目众多,本书涉及的仅仅是群山之一峰。这些文章以有限的篇幅,展示了北京地区博物馆、纪念馆的风貌和特色。文中讲述的各藏馆内的特色藏品,更是凭借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将民俗和历史惟妙惟肖地结合在了一起。全书以白描般传神而生动的手法,把历史的悠远、文化的精深浓缩在细腻而婉约的文字之中,意境深远,却又不失轻巧与爽朗。去过这些藏馆的读者,读后隐约可寻某年某月某日的那场时光的旅行,回味当日的美好;没去过的读者,不妨在闲暇之余,在京城的巷陌村野中,探寻这些时光的宝藏,乐趣便在寻寻觅觅之中油然而生。

目录

1.民间技艺

 睦明唐

 天明盆景奇石馆

 皮影馆

 千灯草堂

 金漆艺术馆

2.民俗文化

 皇城艺术馆

 朝阳文化馆

 晋商博物馆

 胡同张

 科举匾额藏馆

 家书博物馆

3.古今名人

 鲁迅故居

 曹雪芹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

4.文化名胜

 快雪堂

 白塔寺

 北京古币馆

 明城墙遗址公园

 历代帝王庙

 宣南文化博物馆

 卢沟桥历史博物馆

5.现代主题

 自来水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

 动物的世界

 国际友谊博物馆

 奥林匹克社区博物馆

试读章节

合作:“最不开眼的朋友”

与古瓷片结了缘的白明,忙得不亦乐乎。从1986年开始,白明就自带铁耙和麻袋,奔走于京城的各个施工工地。在本职工作之余,他的精力和财力都集中于瓷片的搜集和研究之上。他还探访全国各地的古窑址,向专家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千上万块的瓷片经过了白明之手,终于使他的鉴赏能力有了飞跃。随着收藏的瓷片数量不断上升,白明开始琢磨着将他的这些“宝贝”展示于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瓷。

事情往往就在无数个奇妙的机缘之下,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一个很凑巧的会面,把白明、姜字和陈浩瑞,三个不同身份、不同阅历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起初,白明向姜宇和陈浩瑞提出办博物馆的事情,姜、陈两位先生并未对此产生特别浓厚的兴趣。白明则使出浑身解数,终于使这两位先生对开博物馆、推介古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分别投资一百五十万。白馆长自己笑称这段历史为“忽悠”。但是,即便是“忽悠”,倘若没有满腔热忱和真挚,根本就不会打动别人。两位朋友被打动了,却缘此被白明称作“最不开眼的朋友”,当然,这都是笑谈。2000年,睦明唐茶艺馆首先建立了起来,并在馆里面布置了展厅;2001年,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睦明唐古瓷标本博物馆终于被批准为北京市的一座新的私人博物馆。博物馆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触摸区的开辟,使观众可以亲手触摸历史的印迹,触摸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炉火的余温。在馆记中,他们的友人写道:“聚则贵如黄金,散则贱如瓦砾”。这恰是对三位创始人内心的写照——他们达成共识:不为盈利,办馆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瓷,了解中华文明。

更为有趣的是,“睦明唐”这个馆名,是三位创始人每人想出一个字组合而来的。白明取自己的“明”字;陈浩瑞取一个“唐”字,因为唐代的瓷器是中国古瓷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制瓷工艺在中国蓬勃发展;姜宇则一定要取“睦”字,这暗示着三个创始人应该怎样维持他们之间的关系,凡事以“睦”为基本,三人平等,保持理念基本一致,博物馆日常事宜大多由白明负责,另外两人更多以投资者身份出现,不参与一些理念的创新和推广。

申报:“软硬兼施”说服专家

创办一所私人博物馆,光有想法是绝对不够的。馆长在筹备之初,就调阅了很多相关的国外资料,借鉴了注重人文、贴近民众的理念。此后又整理藏品、自己研究布展,全情投入,目的就是既然要办馆,就一定做好这件事。睦明唐古瓷标本博物馆的三位主人在进行了理念创建、资金注入、展品整理等最初而具体的步骤之后,最终决定向政府申报开馆。

在“睦明唐”递交了申报的相关证明和文件之后,以吕济民老先生为首的博物馆协会的七位老专家被三位馆主用汽车接到了已经布好展的“睦明唐”。在去“睦明唐”的路上,已经有专家对“睦明唐”的申请发表了不利的见解。专家认为开办博物馆要宁缺毋滥。博物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教育民众,因此所展内容一定要具有相当的学术性和经典性。而“睦明唐”所展内容基本全都是古代瓷片和瓷器残件,专家认为这方面的展品不具有上述的典型特征,作为个人收藏可以,但为此开辟一家正式的博物馆,意义可能就不大了。“睦明唐”的主人们听到如此这般的见解之后,背后直冒冷汗。他们要想办法得到专家的认可,于是,当老专家们来到“睦明唐”的时候,馆长白明决定“软硬兼施”——即用真材实料的硬件设施、馆藏和他亲自给各位专家进行相关讲解的软件功夫,使“睦明唐”通过评审。他对古瓷片和文化空前的热情以及精湛的学术知识,使在座专家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加之“睦明唐”优雅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及几万件的馆藏量,都使专家们转变了“为古瓷片开博物馆不值当”的想法。评审结束后,吕济民老先生问各位专家还有什么意见,在座专家没有任何异议,同时举手通过。此后大约过了一个月,“睦明唐”古瓷标本博物馆就被正式批准成立了。

在博物馆创建初期,政府和文物局对“睦明唐”也进行了不少指导,尤其在运作和宣传方面,给了古瓷标本博物馆很大的帮助和足够的重视。文物局还经常向外国使节介绍“睦明唐”,并带各国使节前来参观。将睦明唐古瓷标本博物馆列入了北京市博物馆通票的名单,北京市的有关文物工作会议也经常邀请“睦明唐”参加。

理念:收藏要把注意力放在文化上

白明在建馆之初的目的是比较简单的,他希望他干辛万苦搜集来的古瓷片能够被更多的人赏鉴,使更多的人们了解我国古瓷知识。博物馆在这种最初的简单的经营理念之下运转了几年之后,逐渐得到了收藏界专家和爱好者的认可。此外,由博物馆衍生出来的很多事物和全新的理念,大大出乎馆长和民众的意料。

现在的“睦明唐”已经成为古瓷爱好者交流的空间,这是包括白明自己在内的文玩者的最大收获之一。然而爱瓷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隐藏的是对文化的追寻。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陶瓷文化一直伴随中华文明的发展。白明馆长现在正在推广一种全新的理念:我们要重视自己的文化。因为时代变化发展得太快了,如果人们只一味追求新的事物,而摒弃固有的文明,那将会变成空中楼阁,毫无根基,终将彻底崩塌。以前收藏的乐趣讲究的是“将古人之物据为己有”。白馆长现在重新释义了关于收藏的理念:收藏要把注意力放在文化上,不要抱着博弈的心态来进行收藏,即不要把收藏落实在“得到真品”之上。通过收藏,真正得到的应该是一段历史。白明特别强调他从不给收藏热泼冷水。但是他会向盲目的收藏者泼去整盆的冷水,以便使他们清醒、冷静。现世的很多收藏者的心态不够正常。大多数收藏者考虑的是怎样保值,加之古玩界确实具有保值的势态,现如今文玩的价值是一年之内可以翻两到三倍。因此就促使收藏者在缺乏引导的前提下,失去冷静,最终导致手中的钱财不知去向。这些情况白明刚涉足收藏的时候都有过亲身经历,他不想广大的收藏爱好者再走入这个误区。

此外他还精选三十余关于收藏的例子,结集出版了一本名为《打眼》的新书。出书的目的不仅是给大家讲讲收藏打眼(即买了假货)的故事,也不是传授辨别真伪的知识,而是告诫众多收藏者要以冷静的心态来进行收藏活动,正如他的朋友王铁成所说:“爱好文玩,戒之在得”。他还强调,在收藏的同时要关注收藏背后的理念和力量,注重衍生出的新事物。而他本人之所以意识到要关注背后的理念,是因为收藏和办博物馆给他本人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开启了他的出版事业,他已经先后出版了两本与文玩有关的书籍,并计划陆续出版更多读物。正是这样的意外衍生物,吸引他继续着自己玩瓷和开馆的事业。P7-11

序言

人生如白驹过隙。

当我们想念时光的时候,研习历史成为了首选。俗话说“眼见为实”,去博物馆转转,比起闷在书桌前读历史书要轻松很多。去博物馆却又极容易走马观花,即便是想仔仔细细把每一件展览品的说明看完整,许多细枝末节和背后故事大多也无从知晓,历史的纵深也便无从体味了。

最有趣味的方式,莫过于在博物馆找到了解藏馆和藏品身世的老先生,漫步于藏馆之间,听他们娓娓道来每一个藏馆的渊源、每一件藏品的来历。其间,凭着自己的理解,多问几个问题,他们的思绪就信马由缰地打开了,而你听到的,远比你能想象出的多了太多。

我是幸运的,能有如上文所述的机会,去亲历在博物馆研习历史的好时光。2007年初,很偶然地开始为某报社的副刊撰写特色藏馆的专版文章。承蒙编辑信任与厚爱,陆陆续续,竞也写了三年的时光。三年间,我走访了北京城大大小小几十家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有些是公立的,还有很多是私立的。无论公私,各家博物馆都热情相待,请来馆里最熟悉展馆和藏品的人,我则边和他们聊天边听他们讲述我所未知的一切。

这些藏馆或隐没于街巷,或藏身在郊野,抑或以独树一帜的造型成为北京城的新地标。繁华也好,寂寞也罢,步入各个藏馆,总有一种误入桃花源的静谧。这种静谧大多发自我的内心,仿佛凭借时空隧道,回到往昔岁月。看着伸手可触的一件件展品,伴着耳畔精美的传说,任思绪肆意划向时光的上游。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一个人享受在博物馆的乐趣,未免太过孤单。看过专版文章,尤其是每期都看过的读者,为数不多。即便留意过所有专版文章,但能静下心来慢慢体味藏馆乐趣的人,更是寥寥。为着“众乐乐”,也为自己的这段时光做个回忆与总结,把这些文章编辑成册,以飨热爱收藏、热爱生活的读者。

在本书中,每个博物馆独立成章,讲述了各个博物馆的概况、历史、特色、藏品以及形形色色的珍奇趣闻,有些是传说,更多的是我的实地走访的亲身体验。全书分为五大章:民间技艺篇、民俗文化篇、古今名人篇、文化名胜篇、现代主题篇。五个章节风格统一,信手翻阋,抑或连篇慢品,都别有风趣。

北京城的大小藏馆数目众多,本书涉及的仅仅是群山之一峰。这些文章以有限的篇幅,展示了北京地区博物馆、纪念馆的风貌和特色。文中讲述的各藏馆内的特色藏品,更是凭借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将民俗和历史惟妙惟肖地结合在了一起。全书以白描般传神而生动的手法,把历史的悠远、文化的精深浓缩在细腻而婉约的文字之中,意境深远,却又不失轻巧与爽朗。去过这些藏馆的读者,读后隐约可寻某年某月某日的那场时光的旅行,回味当日的美好;没去过的读者,不妨在闲暇之余,在京城的巷陌村野中,探寻这些时光的宝藏,乐趣便在寻寻觅觅之中油然而生。

这些专版文章能够成书,要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人们,他们不仅是帮助我出版了一本书,他们帮我实现的,是将我在博物馆里享受到的特殊体验,呈现在大家面前,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愿望。和众人一起进行一场时光的旅行——这恐怕就是对“众乐乐”最简单、最幸福的理解。

如此看来,人生,也可以是时光的漫溯。

李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