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元璋(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苏进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乞丐到皇帝的人,本书是著名作家、编剧朱苏进历时3年的长篇历史巨作,相对于明史专家吴晗站在纯粹的学术立场上对这个农民皇帝功过是非的评述,朱苏进笔下的朱元璋更为感性———他表现了朱元璋既凶狠又不乏可爱的形象,描述了朱元璋从放牛娃到行僧、从义军马夫到首领、从吴王到大明开国皇帝的艰难历程,分析破译其人生成功之密码,同时生动展现了他在权力与谋略、官场与民生、亲情与法理、良知与残暴面前的内心痛苦挣扎。

内容推荐

朱苏进继《康熙王朝》以后,再造《朱元璋》的神话。该书讲述了朱元璋得治天下的艰难历程,他历15年时间平息各地义军,取得政权;历29年时间治理国家。他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雄豪之主,起身于微末。他努力地想做好一切事情,具有很强烈的理想色彩。一生勤政,制度社稷兼收并蓄,他对农民尤其关爱,与结发妻子生死与共。但是他同样具有古代帝王凶残的一面。

目录

上册

宣武崇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下册

宏基伟业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后记

试读章节

烈日暴晒下的无边的荒野!

所有的树干都被剥去了树皮,露出白花花的树干——树皮显然是被人剥净充饥了。

干涸的河道里一滴水也没有,风吹沙起,河底竟然显露出一具人的骸骨。

极度干涸的农田已经裂出两寸宽的口子,残余的庄稼奄奄待毙。放眼望去,皆是大旱之状……

深山中突然传来一阵小伙伴喧闹声:“上朝喽!上朝喽!”

土坡上,一群放牛娃正朝一座大青石冲去。

大青石顶端坐着一个七八岁顽童,他气势巍然,庄严地盯着众伙伴冲近。等他们来到面前,他抬手示意,并威严地“嗯”了一声。顿时,所有的伙伴屏息静声,呆呆地看着他。

顽童气昂昂道:“众将听旨。日头横天过,皇帝轮流坐。今儿黄道吉日,该我朱重八当皇上啦!”

伙伴们七嘴八舌地嚷着:

“是啊是啊,该咱重八哥当一回皇上了!”“重八哥好久没当皇上了,馋得慌呀!”“重八你就当吧,咱们拜你!”

朱重八又威严地“嗯”了一声,众伙伴立刻安静下来。

朱重八高声:“徐达,取朕的平天冠来!”

小徐达赶紧从旁边抓过一顶用树枝编成的破烂草帽,双手呈给朱重八:“奉皇上平天冠!”

朱重八接过草帽戴到自己头上,又道:“汤和,取朕的天子剑来!”

小汤和从自己腰间抽出那枝放牛鞭,双手呈给朱重八:“奉皇上天子剑!”

小伙伴们都拼命忍住笑,但朱重八始终气势庄严,毫无异色。他接过放牛鞭,威严地捧在胸前:“朕——朱重八,上承天道,下顺人心,即位开元,敕封天下。众将听旨!”

伙伴们一迭声呼应:“接旨喽。”

朱重八朝身下的大青石啪地一击:“朕,将这片大青石,封做丹陛玉阶。”

伙伴们笑哈哈地齐应:“丹陛玉阶!”

朱重八扬鞭指天:“朕,把头上这片苍天,封做朕的龙辇伞盖。”

伙伴们齐廊:“龙辇伞盖!”

朱重八再指面前的两座大山:“那两座东岭西岭,就是朕的左右护卫!”

伙伴们循其手势望去,大赞道:“哈哈……好大的护卫啊!”

朱重八再遥指天边:“面前五百里平川,就是朕的龙宫宝殿。”

伙伴们循其声望去:“龙宫宝殿!”

却有一个伙伴怪声怪气:“哎呀重八哥,这宫殿看得见摸不着,岂不跟没有一样啊?”

朱重八朝那伙伴怒斥:“放肆!天子无虚言。朕说有,那就是有!”

那伙伴赶紧道:“是是,有有!”

朱重八再指远处松林:“那片松柏林子,就是朕的将军元帅。天底下所有的飞禽走兽,都是朕的水陆三军!”

伙伴们哈哈大笑,叫道:“封得好,封得好啊!”

朱重八更加得意:“朕还要赏赐列位兄弟哪。徐达听旨。”

小徐达上前跪地道:“末将在。”

朱重八正声道:“朕把刘财主家的大闺女,赏给你做诰命夫人。”

小徐达哈哈大笑,说道:“末将谢恩。”

朱重八正声道:“汤和听旨。”  小汤和上前跪地道:“末将在。”

朱重八:“朕把县太爷家的二闺女,赏给你做如夫人!”

众伙伴笑得直不起腰。只见小汤和为难地笑道:“重八哥哎,俺娘给俺说过媳妇了。”

朱重八斥道:“傻蛋哪你!多几个媳妇不好吗?媳妇越多,说明你本事越大!”

伙伴们一迭声笑道:

“就是就是。媳妇越多越好!”“听咱娘说,县里头那个老太爷,有大大小小九房媳妇哪,你才俩!”“汤和,还不快给皇上谢恩?!”

汤和笑道:“末将给皇上谢恩!”

小徐达问:“重八哥,你光给咱们赏媳妇,你自个儿哪?”

众伙伴乱嚷:“对啊,既然做皇上,总得有个皇后啊!”

朱重八骄傲地说:“朕不要媳妇,也不要皇后。朕是什么人?朕是皇上!朕有这片天下就足够了。”

其他伙伴乱嚷:

“重八哥,那我们哪?”“赏我们什么宝贝?”“我们还没媳妇哪!”

朱重八:“别急别急,咱没赏完哪……”

伙伴们安静下来。

重八挥着双手示意:“你们听着,咱如果当了皇上,每天赏你们两个面馍,三个大饼!”

伙伴们顿时呆定,他们情不自禁地喃喃:“面馍啊?大饼啊!……天哪!”

重八颤声:“面馍你们知道不?你们见过没?!面馍可不是糠菜馍子,它每个都有大半斤!每个都是用当年的新麦子磨出来的,又松又软,又香又甜,咬一口,撑死你!大饼子你们知道不?你们见过没?大饼子个个都是使香油烙出来的,每个饼子都介锅盖那么大,烙得是又焦又黄,又香又脆!大饼里面还带馅儿哪,有肉末馅、有芝麻馅、有蜜糖馅,任谁咬一口,甜得把肠子都要化喽!咱舅爷说过:人一辈子只要吃上一个大饼,这辈子就活得值喽!”

伙伴们个个满面神往,呆呆地看,呆呆地听。几个人的口角竟然直往下掉口水。

重八继续道:“告诉你们吧,什么叫皇上?呃?皇上每天都吃大饼!大饼吃腻喽,再吃面馍。皇上上朝的时候,左边——搁着大饼!右边——搁着面馍!皇上吃撑喽,就躺在龙座上晒太阳。晒呀晒呀,直到饿了,再接着吃大饼,再接着吃面馍。……知道了吧?这——就是皇上!”

突然静场!只见所有小伙伴都在屏息静气,大张着口,眼里闪着羡慕的光彩,长串口水从嘴边滑落。他们如痴如醉,沉浸在美好向往中。简直全都听傻了。

老年朱元璋沉重的内心独白:“那年月,全村一开春就断粮了,男女老少天天

都饿得眼睛发绿啊。那时候咱觉得,做皇帝真好啊,能天天吃上大饼、面馍,撑得肚

皮溜圆!”

朱重八突然挥鞭朝大青石狠狠一击,大叫一声:“退朝!”

小伙伴们这才猛然醒过神来,嘻嘻哈哈地扭到一起,撕扯着,打闹着,渐渐远去。

重八呆呆地看自己的小兄弟,看着看着,开心地笑了……

这时突然响起一声牛叫“哞……”朱重八循声望去,只见几头瘦骨嶙峋的牛正在啃食草茎与树皮,其中有一头小牛犊。  一阵锣声急敲,“哐哐哐!”两个元兵护送着一辆马车驰入村庄。马车上堆着麻袋,麻袋上坐着一个官吏模样的人,他袖着双手,闭着老眼打瞌睡。车前,执锣元兵一面敲锣一面嘶声叫喊:“上税喽,上税喽!都到村口上税来喽!”

至村口老树下,锣停,车止。那老官吏睁眼跳下车,右手一闪,掌中就出现一只大算盘。他把算盘举到头顶,将算盘珠子摇得哗哗直响,懒声道:“各家各户听真切喽!钟离(今凤阳)县丞传朝廷旨意,为庆贺皇后娘娘千寿之喜,提前收取至正三十八年税赋,着每亩地纳粮三斗,每户人家进贡银二分……”

话音未落,只听各家各户哐哐地关上了门窗,如避蛇蝎。

那执锣元兵朝老吏笑道:“韩爷您瞧,老百姓见了咱们就跟见了虎狼似的。”

老吏阴沉地说道:“虎狼就虎狼,总比耗子好!百姓们怕官府——这就对了。反过来说,他们要是见了咱们不怕,那咱们可就完了!难道不是么?”

元兵为难地道:“爷说得是。可百姓们都躲起来了,娘娘千寿节的孝敬,咱们怎么收哇?”

老吏:“这有什么难的!他关了门,你就砸门;他关了窗,你就砸窗!天底下没有收不上来的税赋,只有……只有你这号不会收税的蠢才!”

元兵陪笑道:“是是。”P1-3

后记

我住家的旁边是明故宫遗址。明故宫是当年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宫殿,也是明王朝的政治中枢。当年,每当百官上朝,这里应该鼓号长鸣,斧钺排立,庄严肃穆而又稍许恐怖。今日,南京市民喜欢在这里放风筝,那儿天天有好风,是放风筝的好地方,每日总有许多美丽风筝和太阳一块升起,迎空飘飞,好像有当年的影子在抖动。紫金山也是我喜欢漫步的地方,但是这座最好的山的最好的地方,被两个人占据了,一个叫朱元璋,一个叫孙中山。我有时乱想:究竟是紫金山因他们而增色,还是他们因紫金山而不朽?谁沾谁的光?但两座陵园都很漂亮,尤其是明孝陵,布局如北斗七星,建造也极有特点。每次我从陵寝问走过,左边睡着朱元璋,右边睡着太子朱标,松柏如臣子般站立,地面也有些烫脚,这对父子随时可能从梦中坐起来,唤你给他更衣、上茶什么的。总之,在我的住行所在,都流传着大堆明朝的故事与传说,这是我的幸与不幸。幸的是,我能浅尝历史之奥秘,也饱沾历史剧之福气。不幸的是挨帝王太近了,这让我活得有点压抑。

大概三年前吧,老上司方全林给了我一个无法拒绝的差使:编写历史剧《朱元璋》。直觉上我并不喜欢朱元璋这个帝王,他治政太过酷烈。明王朝在永乐以后也太过腐败,十来个明帝大部分是昏君,除朱元璋与朱棣这对杰出父子外。但是他俩又杰出得叫人害怕。不过,既然应承下来了,作家的职业本能就起作用了,我总会全力以赴地去做。要是做坏了,朱元璋肯定无辜,只是作家无能。我写《朱元璋》时,有段时间深感痛苦压抑,因为这个布衣天子有深刻的缺陷和毛病。他某些治政手段甚至引起我生理上的反感。有些研究著作,甚至把朱元璋做为病例来研究。朱皇上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这辈子他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打天下依靠众兄弟义子,二是治天下时对兄弟义子展开无情的杀戮。他性情凶悍,手段残忍,刚愎猜忌,律法严酷。更叫人难以忍受的是,朱皇上的杀戮不仅是一种治政手段,似乎还透露着他对杀戮的喜爱,就像我喜爱喝茶,就像您喜欢饮酒,就像孩子喜爱糖果。所以,真正叫我难以忍受的,其实不是杀戮,恰恰是他对杀戮的这般喜爱。请您想想,要是一个编剧自己忌恨笔下的主人公,怎么让观众喜欢他呢?如此创作就是自欺欺人,就是技术层面的文字游戏。所以创作越深入,我对这个人物越是恨爱两难,这种内心抵触曾经严重干扰了我的写作,那些天简直像精神自虐。于是我努力说服自己:一个建立伟大王朝的开国君王,他身上肯定有着很多卓绝的品质,肯定有他可爱的一面,否则他不可能建立一个长达近三百年的王朝。如果我找不到可敬可爱之处,不是那帝王太丑陋,而是我太无能!就这么着,总算让自己心灵慢慢进入他的命运,慢慢嗅出我所熟悉的人性气息。而朱元璋也确有许多美好之处,比如他忠烈,刚直,憨厚,质朴。比如他杀了那么多人,但绝大多数都是骄兵悍将,是各级贪官污吏,当然许多也是无辜被杀。可这个皇上真的爱民啊,真的视苍生如天地,对田野有着深情厚谊,对万物枯荣甚至有一种动物般直觉。他把手一插进谷筐就知道这税粮出自何年何方,并从中感觉到官场隐秘。元末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可怕的年代,真正是遍地尸骸,百年闹市扬州城只剩下十八户人家及二十一棵树——我想那树连树皮都没有了,被人吃了。但是,大明开元仅仅数十年,中国大地迅速恢复生机,粮米、子民、田亩都翻倍增长,家有余粮国有余银。否则,之后的朱棣怎么可能造出那么多亘古未见的巨大宝船,令郑和巡视西洋?要知道,朱棣可是登基仅仅三年,郑和就率船出洋了,快得简直像从冰箱里把船拿出来就走。这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洪武年问的积累,而且,其间还夹杂一个靖难之役对国力的破坏。

我和许多编剧一样,虽然写历史剧却不是历史学家。我认识历史主要靠内心感情,靠对人物的爱与恨。在我眼里,历史总是一个个情节、一个个命运,一个个戏剧性片段彼此推波助澜而成的。有时候,感情甚至压倒历史真实,进入虚构。所以,在这部剧中我对历史中的朱元璋也进行许多改动,盼学者指教并且谅解。但我想,一般观众也喜欢把历史感情化(故事化就是感情化的一种方式),我们不是把好多历史典故都浓缩成一个个成语了么?草木皆兵,望梅止渴,四面楚歌等等,这每个典故都是一部微型电视剧啊。但我还要说一下,我喜欢我剧中的朱元璋,不喜欢历史上朱元璋的许多方面。剧中的朱元璋,叫我又恨又爱,恨爱两难!我想,这也是许多历史人物给我们的经常性的感情取向,这也是历史的味道,人性的味道。

电视剧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形式,理论上能够一瞬问覆盖全社会。当有几亿双眼睛盯着这个事物的时候,被盯的事物的价值可能不高,大众传媒、俗文化而已,但此时这个事物本身的价值高低已不重要了,这种“盯着”更有意义。“盯着”的过程有时就是变形的过程、批判的过程、联想的过程,万千目光能烧焦一样被盯的事物。本来你只写到B,看完了评论给你说到C,因为观众有联想,延伸出许多人生的感慨来。高雅艺术如小说、戏剧、电影,不也是追求这样的效果么?因此我觉得艺术的各个门类并没有高下之分,作品只有优劣之别。电视剧植根于最朴素的土壤里,别看它低,有的时候最低的东西决定了你最后能够长多高。电视剧的观众可能就是未来的文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学者,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最基本兴趣是从听故事开始的,对最深刻的东西的记忆也是从最朴素的爱与恨开始的,而且往往终于爱与恨。不过,电视剧有很大的游戏品格,比如戏说。但戏说中也是某种历史猜想啊。完全符合历史、甚至符合历史细节(信号不受损)的戏剧有过吗?严格讲,近百万字的电视剧本里,全都是编剧猜想和揣摩的结果,没有任何一句话是当年人物这么说的,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当年人物这么做的。所以,我固执地觉得,历史剧取材于历史但不是历史,而是戏剧。历史遵循客观规律,展示真实发生过的事。历史剧遵循心灵规律,展示可能发生的事。心灵时间和历史长河的时间可以不一致,可能交错重叠甚至可能倒流。这意味着编剧经常把历史的山脉打碎,浸软了,揉成泥团,重新塑造出另一座山脉另一群人物来。历史学家总会从中看到无数的失误、无数的不对。学者爱科学,作家爱审美嘛,两家各有价值。就像你从南坡我从北坡登珠峰一样,两家顶着门儿,但目的都是登顶。我只是登山者而已,并且喜欢用自个儿的步子去登。这步子也许走得有些不科学,但毕竟是自个儿走而不是别人替你走。编剧喜欢把群山浓缩到一个九寸盆景里,为好看边边角角还留些富余。为什么?因为群山搬不进家里,盆景可以搬家里来。盆景中的哪些人物是真的,哪些人物是假的,哪些半真半假,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这个盆景有没有体现出山川的精神、气势、味道,更要紧的是这盆景好不好看,否则您也不要啊。

所以,希望这部戏好看。您爱看,哪怕是爱看其中的几场,也多谢您了!

朱苏进

乙酉年冬于南京紫金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