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寒窗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车前子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殿堂深处的一件心形银器。拭去灰土,时间的手。又熠熠生辉。玫瑰红的葡萄酒色,金黄的切成薄片的面包书页,彼得堡的文学掌故,众神之死和复活了的众神。在这白银时代里,有晚霞、樱桃、美人的勃洛克,有浅蓝之雪的布宁,有上下着楼梯的马雅可夫斯基,有吮吸绿色乳房的叶赛宁,——现在,在20世纪末回顾中的白银时代里,他们似乎悄然了。

本书是作者的最新随笔作品,把自己放到日常世俗情景之中,真正通持一种民间心思和情怀,来体察在这样的精神之下恒常且又变动不居的日常价值。作品于随意中透着微妙,细腻而不造作,成熟而不世故。

内容推荐

车前子的散文因疏朗而淡远,因坦然而明澈,于随意中透着微妙,细腻而不造作,成熟而不世故。本书是车前子的最新随笔作品,作者把自己放到日常世俗情景之中,真正通持一种民间心思和情怀,来体察在这样的精神之下恒常且又变动不居的日常价值。作者既有“先锋性”和“实验性”的诗歌创作经验作后盾,又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支撑。他的感觉既精致又怪异,更难得的是他又关注现实和人生,在挥洒他感觉的同时,又不露声色地把人生的感悟呈现给读者,让你发出会心的微笑。

目录

不寒窗一集

城上不呼

俨若思

必加帚于箕上

脍炙处外,醯酱处内

临书但有惆怅

旧货摊

获麟与浣花

长安无缓步

蛇化为龟,雀化为蛤

诗话杂读

湖水年年到旧痕

熬粥读书记

金鱼与比目鱼

天文馆附近的植物园

手跋

手跋

手跋

不寒窗二集

戏言

残局

秘园

郁达夫册页

半天凉月酒人心

乃可迳来

切蛋糕的刀

让地主去研究梁小斌吧

不大不小,尺寸正好

食客与厨师

瞒天过海

梦游者的肉身

在场而主动

拜虫主义

初出江湖旧雨滂沱

进口出口,诗人读者

记忆

文字的纪录片

白银时代

达里奥

纪念博尔赫斯

偏执的爱好

偏看见

2003,书读流水

十年行乐图

声色与通感的旅游

万卷万里

读与写

别装蒜

一瓶汽水咕咕冒泡

休洗红

花繁苇简之书

粉绿与褐色漫漶

四只照相机

书法的终结

不寒窗三集

《杜撰记》选

《闻鸡集》选

试读章节

必加帚于箕上

我姑祖母有过很好的家教。我读《礼记》的某些章节,读出我姑祖母形象:她就在书里。小时候,我和妹妹们都怕她,因为她规矩太多。用当时的“道德标准’’衡量,我和妹妹们没做错什么,就常常弄得她光火。现在想来,定是坏了她传承的规矩。她骂我“逆子”,我至今才明白,说来话长。“逆子”在吴方言里就是“不孝之子”,我顽皮是顽皮,可并没有不孝啊。我喜欢爬到桌上柜头玩,也喜欢在井边——趴着井阑圈看一大桶白白胖胖的云,似乎是从井底升起的,似乎又不是。很好玩的。如果这时候被我姑祖母撞见,就会一声骂:“逆子!”当然她的骂声并不高,怕我吓一跳而从柜头掉下,或者迅雷不及掩耳般落进井里。这样的事在邻居中发生过。我爬高落低,仅仅只能说明我顽皮,怎么是“逆子,,呢?《礼记》解我惑也。《礼记·曲礼上第一》里说:

为人子者,不登高,不临深。

为了避免父母双亲担心。让父母双亲担心,自然是不孝了。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也是此意吧。我爬到桌上柜头,就是“登高”;趴着井阑圈,就是“临深”——啊!大大地不孝呀。现在,我是大大地佩服起我的姑祖母了。“不登高”大概是孝子必备的修养,因为紧接着这一条,此书又重复一遍:“孝子不服圈,不登危。”“圈”就是“暗”,孝子不应该暗中做事。危也有高的意思,“危楼高百尺”。

我大大地佩服姑祖母,连骂我都用典。我比她识字多了,因为她不识字,但她的这个典故我是至今才弄明白,原本还以为她老糊涂了,骂得文不对题。她是从哪里修来的学问?仙人托梦耶?大儒转世耶?《礼记》对我而言,是极其深奥的,比如孝子不应该暗中做事,为什么?又凭什么呢?脱衣上床,有的人习惯先把灯灭了,再脱衣,再上床,这就是不孝吗?这就是逆子吗?或者灭灯上床不算暗中做事。

幸亏极其深奥处与十分通俗地平分秋色。我妹妹童年就勤快,一天要扫几次地。她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拿着簸箕,颤颤巍巍跑进卧室,她那时候人小,扫帚簸箕可能刚拿得动。如果这时候被我姑祖母撞见,非要她把扫帚盖在簸箕上,合在一块后才能进卧室扫地。在客堂里扫地也是如此。扫帚簸箕一般放在灶下间(“灶下间”乃土话,就是书面语“厨房”)。我以前以为是怕灰尘扬起,所以要把扫帚盖住簸箕,当然,怕灰尘扬起也是一个意思,但这个意思却建立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之中——是像我姑祖母这样的中国人对经典的身体力行。因为《礼记·曲礼上第一》里说:

必加帚于箕上。

我姑祖母发展了《礼记》,因为在“必加帚于箕上”是有个前提的,即“凡为长者粪之礼”,而我妹妹是打扫她和小妹妹两人的卧室,《礼记》上并没有“必加帚于箕上”的规定。

“必加帚于箕上”,想想这样的文字赫然写在经里,好玩得庄严,庄严也就变得好玩了。看来儒家自有它很好玩的一面,不然也就玩不到现在。

好玩的地方还很多。比如“执轻如不克”(《礼记·曲礼下第二》),也很好玩。下人拿着主人的东西,这东西即使很轻,也要像拿不动的样子,就是说捧住主人的一条裤带,你要像肩扛一头牛似的。

比如“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日: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下第二》)。国君命士射箭,碰巧这个士只会投壶,不会射箭,就要找借口说自己有病在身,前几天上山背柴,腰肌劳损。好玩不好玩?一本正经教你找借口,教你撒谎。我觉得更好玩的是,设想那天国君叫了几十个士射箭,碰巧这几十个士都不会射箭,《礼记》是要人身体力行,作为日常生活之准则的,这几十个士鱼贯而入,众口一词:“前几天上山背柴,腰肌劳损。”国君大概要担忧了,山不要成荒山?大手一挥,说:“今天不玩射箭了,都给我种树去!”  比如“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曲礼下第二》),也很好玩。不是三代行医,就不吃他开的药。照此标准我们目前的医院全部关门。

比如“庶人耆老不徒食”(《礼记·内则第十二》),也很好玩。平民百姓到了六十岁,就不能光素食了,还要吃肉。这让他为难。

P8-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0: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