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秋编著的《俄汉文学翻译变异研究》以“变异”为突破口,通过分析生物变异、语言变异和文化变异等普遍规律,得出结论认为: 翻译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变异行为,并将之命名为“翻译变异”。为此,本书的研究任务是从生物变异的角度对翻译研究中的翻译变异作出科学的界定,同时结合生物变异属性论述翻译变异的相关属性,研究影响翻译变异的原因,分析翻译变异的限制因素,在归纳翻译对等观的基础上提出翻译变异和翻译对等的相互转化关系,从翻译变异的角度揭示目的语文本、源语文本的关系问题。
本书的研究语料以俄罗斯名著汉译本为主,主要包括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草婴、周扬、智量、力冈四个译本片断,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韦丛芜、汝龙译本片断,《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译本片断,莱蒙托夫、普希金等诗歌中译本。理论阐述方面包括生物学、文化学、文本研究、哲学阐释学等相关资料以及国内外翻译理论的相关专著和材料等。
全书由前言、七个章节、结束语及参考文献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