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战役(可怕的消耗战)》由陈培军著,为《太平洋战争》系列之一。《太平洋战争》系列丛书作为全景军事读物,可谓风格特异,另有洞天。本书的策划者在总体设计、图文搭配与内容定位等方面,经过了长时间的缜密思考和慎重取舍;众多作者同仁经过了多方寻求挖掘,反复查阅、核实中外资料,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史实。可以说,全书虽不如拍照一样原原本本,但对于历史事件的主体乃至重要枝节的记述都称得上忠实无误。如此翔实生动的史料,足以供人们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几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瓜岛战役(可怕的消耗战)/印记图说太平洋战争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陈培军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瓜岛战役(可怕的消耗战)》由陈培军著,为《太平洋战争》系列之一。《太平洋战争》系列丛书作为全景军事读物,可谓风格特异,另有洞天。本书的策划者在总体设计、图文搭配与内容定位等方面,经过了长时间的缜密思考和慎重取舍;众多作者同仁经过了多方寻求挖掘,反复查阅、核实中外资料,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史实。可以说,全书虽不如拍照一样原原本本,但对于历史事件的主体乃至重要枝节的记述都称得上忠实无误。如此翔实生动的史料,足以供人们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几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内容推荐 《瓜岛战役(可怕的消耗战)》由陈培军著,展现了瓜岛战争的残酷性。为争夺这个战略要地,美日双方从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进行了7个多月的残酷战争,美军为夺取这个小岛付出了不成比例的人员伤亡代价,但是在夺下此岛后,美军节节进逼,因此瓜岛战争成为了太平洋战争的分水岭。 《瓜岛战役(可怕的消耗战)》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 目录 总序 作者的话 一、“小本经营”行动 二、“铁底湾” 三、以卵击石 四、“血岭”之战 五、死亡岛、饥饿岛 六、生死搏斗 七、人生地狱 试读章节 中途岛一战,对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日军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日军在这场海战中丧失了4艘主力航空母舰。但日军大本营再次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无视自己的实力己大大削弱这一事实,仍然认为“美军不堪一击”,于是东进不成,转而伸出南侵的魔爪。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结束后,大本营于7月中旬放弃了对斐济、萨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等地的作战(代号“FS”作战),重新制定了对南太平洋诸岛实施攻势作战的狂妄计划。该计划决定将陆基飞机基地推进至所罗门中部,8月5日前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建立航空基地,以通过陆基航空兵力的掩护,从新几内亚岛北部的戈纳地区登陆,翻过欧文斯坦利山脉,从陆上夺取莫尔兹比港;占领整个新几内亚岛后,再逐步向东南推进,进逼盟国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澳大利亚,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 日军1942年2月进占拉包尔后,已将这个天然良港和附近的几个机场建设成南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基地后,又于1942年5月占领了图拉吉岛。 为实现南进这一战略企图,大本营陆军部大力充实了第17集团军。该集团军原准备为斐济、萨摩亚作战而于1942年5月组建的,由百武晴吉中将任司令,下辖12个营,集团军司令部设在拉包尔。 大本营海军部则于1942年7月组建第8舰队,任命三川军一海军中将为司令,主力部署于拉包尔,令其协同陆军第17集团军作战。联合舰队还增派第25航空战队所辖的百余架岸基飞机进驻拉包尔,以提供空中掩护。 图拉吉岛位于所罗门群岛南部,正处在以拉包尔为基地的战斗机作战半径的边缘,南距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尔卡纳卡尔岛约15海里,北面紧挨着佛罗里达岛,是南太平洋海空交通的枢纽要地,原由澳大利亚部队驻守,后因战局恶化,澳军无力防御而主动撤离。至此,包括瓜达尔卡纳尔岛在内的广阔所罗门海域,已置于日军控制之下。 日军占领图拉吉岛后,便开始对附近岛屿进行勘察,发现瓜达尔卡纳尔岛是一个火山岛,岛的中央部是高而险的大山,南岸的山脉陡然插入海中。而在北岸,除了西北地区,山麓下的丘陵地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平坦的沿海平原,有些地方长达15公里,这种地形比图拉吉岛更适合建筑机场。遂派门前鼎上校率第11工兵队(约2000名)于6月16日登上瓜岛,开始修筑机场。7月1日又加派冈村德长少校率第13工兵队(约700名)上岛,加强施工力量,并限令于8月5目前完工。此时,瓜岛有日军工兵2700人,加上警备部队240人,共约2940人;图拉吉岛有日军工兵140人,航空部队400人,警备部队200人,共约740人。经过紧张的施工,至8月初,瓜岛机场已基本建成,辅助设施也大体完工。该机场跑道长约800米、宽60米,用珊瑚沙砾掺和水泥铺就。计划部署“零”式战斗机和陆基攻击机各27架。 所罗门群岛位于珊瑚海东北面,新几内亚群岛以东。它由舒瓦瑟尔岛、新乔治亚岛、圣伊莎贝尔岛、瓜达尔卡纳尔岛、马莱塔岛、马基拉岛等6个大岛与900多个小岛或环礁组成。这些众多岛屿大致构成两条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平行岛链,中间隔着一道险恶的海峡,当地人称之为“狭缝海峡”。 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是所罗门群岛的第一大岛。日本人来之前,该岛还是个宁静的地方。该岛位于南纬10度、东经160度,长150公里,宽50公里,一条蜿蜒起伏高达2400多米的深绿色死火山,像一条巨蟒似的贯穿全岛。只有北部沿海起伏的丘陵与平原之间的狭长地带才有可能展开军事行动,即使这块地方,也是河流交错,山岭连绵,还长着一片片锋利如刃的杂草,小分队都难以进入。 从空中俯瞰,它好像是热带地区的天堂,山上一片葱绿,沿岸有茂密的雨林,沿海周围还有色彩缤纷的珊瑚礁。实际上它是个“魔鬼世界”。奇峰、秃丘,让人望而生畏。密不透风的雨林,使人几乎无法穿行;时不时就会下起冷得刺骨的倾盆大雨,雨水一停,随之而来的又是无法忍受的酷热。岛上河流密布,到处是鳄鱼、大蜥蜴、毒蘑菇、毒蜘蛛和蝎子。最令人讨厌的是,这里的动物也会无缘无故地袭击人。岛上有一种凶恶的白蚁,只要被它咬上一口,就如烟头烫过一样疼痛,并会长出大水泡。还有一种生活在树上的水蛭,更是叫人防不胜防,它随时可以掉在穿行者的身上,死死吸住,拼命吸血。比较大型的动物只有睡鼠,时常一群群大模大样地爬来爬去,好像它们就是这里的主人,从不理会过路之人。美国小说作家杰克·伦敦曾说过,“假如我是国王,对敌人最厉害的惩罚,就是把他们远远地流放到所罗门群岛上去。” 所罗门群岛是西班牙人年轻的探险家唐阿尔瓦罗·德门达纳1568年首先发现的。他从秘鲁出发,远渡太平洋,去寻找传说中的所罗门国王的金矿。在航行了11个星期之后,他发现了一群绿色的岛屿,遂以所罗门国王的名字为其命名。 登上瓜达尔卡纳尔岛后,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头发蓬卷、肤黑如炭的美拉尼西亚人。那些土著人开始时对于这些来到岛上的外来人丝毫没有敌意,他们宁愿在自己人之间进行血腥的格斗,并割取人头作为战利品,对于西方传教土的布道,他们还会有礼貌地围上去聆听。 P2-7 序言 人们总是处在回顾、思考、展望和进取之中。历史与往事是经验,是教训,总给人以启示,是为“师”也。今日之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均未解决,五洲狼烟不断,尚无宁日可言。战争依然是人们不得不面对,不能不正视的一大威胁。诚然正义终会战胜邪恶,战争本身也终有消亡之日。而回眸战争的足迹,有助于人们探求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以为正义之胜利而谋,为人类最终之和平而计。《太平洋战争》系列丛书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而做,这正是其宝贵价值之所在。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反抗法西斯日本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的一场大较量。1941年1 2月7日(日本时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为太平洋战争拉开了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而全面爆发。美、英、中、苏等同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展开了历经数年的殊死搏斗。太平洋地区和中国大地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与西方欧洲战场的战事息息相关,影响着整个大战的走向与结局。研究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战事,对于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研究近代战争及其战法很有参考价值。 《太平洋战争》系列丛书作为全景军事读物,可谓风格特异,另有洞天。本书的策划者在总体设计、图文搭配与内容定位等方面,经过了长时间的缜密思考和慎重取舍;众多作者同仁经过了多方寻求挖掘,反复查阅、核实中外资料,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史实。可以说,全书虽不如拍照一样原原本本,但对于历史事件的主体乃至重要枝节的记述都称得上忠实无误。如此翔实生动的史料,足以供人们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几十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揭示其庐山真面目。 作者们在著述中,不是对历史事件做长篇累牍的论述,而是运用大量文笔对特定的重要历史人物及主要事件进行生动鲜活、脍炙人口的描写与刻画,因而使这部由11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既有史料朴质的原味,又有文学表述的魅力,着实令人拾卷难释。尤其是作者笔下对某些历史事件鲜活细节的描写,半个多世纪以来尚鲜为人知,更使人一睹为快。 本书的编辑手法别具一格,自有迷人之处。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原始照片、图片、地图,并辅以画龙点睛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相映生辉。那些重现在读者眼前的一幕幕硝烟滚滚、惨烈悲鸣的昔日战争景象,着实让人少了几分研读史料的枯燥,增加了几分对野蛮战争的感知及对战争与和平的领悟。 总之,本书既有浓厚的军事论述色彩,又有赏心悦目的文学品位,称得上是一部少见的多元性作品。 更有,本书虽以太平洋战争为主题,却又以简洁的文笔反映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始末及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阐明了中国战场、远东战事与太平洋战争的关系。这也是本书编辑上的又一特色。众所周知,日本军国主义欲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927年7月,日本前首相田中义一就在其给天皇的秘密奏折中提出“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尔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就将这个“田中奏折”视为其策划和发动侵略战争的金科玉律。换句话说,其野心的实现,必须以中国为其进攻亚太乃至全世界的后方基地。而恰恰是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抗日斗争,使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打乱了它的全盘计划,使其失去了实现野心的前提,从而也有力地支持了太平洋战场上美、英等联军从被动转向主动的作战,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最后言及,参与本书编写的各位同仁都是从事军事研究和文学创作的行家里手,各个著作颇丰。策划人钟庆安于1965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文学院,后作为军事科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从事军事研究和杂志编辑工作三十余年,对日本军事及其战史有其独到的见解。系列丛书《太平洋战争》就是他和他的战友们辛勤耕耘、集体合作的结晶。 本书将以其问世之应时、史料之丰实、学术内涵之博大及其别具一格的编写手法,为历史的纪念增辉。 谨以此为序。 李致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