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波浪起伏、跌落升扬,亿万群众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其间造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家、活动家、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宣传家、改革家。他们感悟历史进步趋势,认知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群众要求,代表群众利益,以其个人的智慧、能力和言行,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独特的突出的贡献,理应为他们树碑立传,谱写他们非凡的事迹,描绘他们生动的形象。这样便于我们以人为镜、以人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世界社会主义历来有各种流派,我们只选定在五百年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或某地区起过最先进、最有创新作用的人物25人,分为20册传略出版。每册控制在10万字至15万字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写传主个人,而是包括与之相关的人物,都提炼出一两句最能凸显这个人物历史地位和作用、最具概括性和吸引力的词语作为书名。《德布斯福斯特》由李东明编著。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涵盖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四个阶段、欧美亚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历史人物。其中有夫妻一对都是革命家的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有父子两代都是革命家的李卜克内西,有四个革命家还是烈士,即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克鲁普斯卡娅和格瓦拉。我执意挑选出四位女革命家:蔡特金、卢森堡、克鲁普斯卡娅和伊巴露丽。这套丛书没有选入中国历史人物,这是因为中国工人出版社已于2012年出版了一套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在内的《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德布斯福斯特》由李东明编著。
在资本主义世界国家里,美国是一个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当18世纪后半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美国还是英国在北美洲的13个殖民地,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都远远落后于英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到了19世纪,美国工业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很快发展到世界第一。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随着狂飙式的工业发展应运而生。当工人阶级受到资本主义企业剥削、欺凌、压榨的时候,工会出现了,工人阶级实现了联合。工人之子
印第安纳州是美国中北部偏东的一个州。西北濒密歇根湖,北接密歇根州,东接俄亥俄州,西邻伊利诺伊州。1855年11月5日,尤金·维多克.德布斯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市第四街北段447号一个贫苦工人家庭。德布斯的父母原是法国人,他的父亲吉恩·丹尼尔·德布斯和母亲玛格丽特·德布斯是在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美国的浪潮中移居到美国来的。到了美国不久,他们就搬到美国西部,定居在印第安纳州西部沃巴什河东岸附近的特雷霍特市。
老德布斯性情温和,举止优雅,正直勇敢,有着欧洲绅士般的谈吐。他熟知法国历史,爱好文学,尤金·维多克·德布斯的名字就来自于法国作家尤金·苏和维多克·雨果。老德布斯远离家乡赴美国闯荡,并没有干出一番事业,其棱角分明的脸上时常挂满了忧郁与志得未满的惆怅。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老德布斯在一家肉类罐头厂找到了一份装载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工厂做好的罐头分类、装箱、打包、搬运。工作内容既单调又乏味,工作时间又长,但赚取的薪金少得可怜。
19世纪的美国,资本主义狂飙突进,伴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扩张,一条条铁路宛如巨龙在美国广袤的大地上铺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特雷霍特市很快从一个肉类制品中心变成铁路中心,老德布斯也成了一个铁路铺轨工人。铁路工人的工资同样是少得可怜,除去日常的必需的开销,老德布斯常常囊中空空,就连早上喝一杯咖啡这个并不算奢侈的生活方式都不能负担得起。由于家里人口的增加,老德布斯越来越感觉到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在忍受了一段极度贫寒的日子后,老德布斯四处筹借本钱,在自己的住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商店,这样他的收入略有增加,勉强维持生活。
尤金·维多克·德布斯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出生长大的。德布斯有兄弟姊妹九人,和当时大多数贫穷的家庭一样,这十个孩子中,只有六个日后长大成人。德布斯是这六个孩子中其中两个男孩之一,他还有一个弟弟叫迪奥多。在很小的时候,德布斯就表现出坚毅、能吃苦、敢做敢当的性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点在德布斯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德布斯五六岁的时候,就随父亲一起到修建铁路的工地上,父亲忙着铺设铁路,他则在一旁捡拾一些废弃的铁制品,拿回家卖给废品收购站,小小的年龄就开始赚钱补贴家用。铁路工人们也非常喜欢这个虎头虎脑、聪明伶俐的“工人之子”,小德布斯经常随父亲在工人之间穿梭,成为工人们的“开心果”。小时候这段经历给德布斯日后成为众望所归的工人领袖早早地埋下了“种子”,德布斯所有的思想和为人称道的成就都是源于深入工人基层的实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德布斯度过了他童年的岁月。
由于家庭贫困,德布斯不能像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去学校接受教育,德布斯大部分的教育是自学得来的。这既是天赋的体现又需要不断的努力。德布斯的母亲管教孩子们很严格,尤其是对天资聪颖的德布斯,母亲更是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她总是教导德布斯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也正是在母亲身上,德布斯学到了一个人应该有的优良品德,以至于后来德布斯回忆说,他取得的所有的成就都得益于母亲谆谆不倦的教诲。在父亲和母亲的教育下,德布斯很小就喜欢上了阅读,家里不多的藏书很快被他阅读殆尽。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勤奋好学,老德布斯也非常乐意从自己的朋友家中为小德布斯找到大量的文学作品供他阅读。德布斯非常喜欢乔治·华盛顿、潘恩、巴特里克、欧亨利等美国名人的作品。
1870年5月,还不满15岁的德布斯就被迫在特雷霍特铁路线上找到了一份调漆的工作,以赚钱补贴家用。从此他就开始了自己社会上的生活,此后备尝艰辛,初步体会到工人阶级的辛苦处境。P3-5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于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时,这样说道:“从提出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五百年时间。”他在讲话中精辟地概述了近五百年来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及其代表人物。习近平同志的这次重要讲话,引起了全党、全国人民重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光辉历史及其经验教训。
中国工人出版社于2013年5月就开始策划要出版一套《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人物传略》丛书,作为《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的姊妹篇,便于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和各方面各界别读者通过历史人物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来较为系统地了解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风雨历程和宝贵启示。出版社邀请我担任这套丛书的主编。我自1949年3月北京和平解放后两个月,就提前结束了解放区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研究生的学习,随华大队伍从河北正定迁进北京,给我的导师何干之教授当助手,担任学习助理员(助教),辅导新学员学习社会发展史等课程。自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以华大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大学起,我一直从事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和实践的教研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主编过《社会主义思想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大辞典》等书,出版过《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等论著。对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来的各类历史人物是较为熟悉的。我深感出版社策划出版这套丛书是很有眼力胆识、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慨然应允。我以远超耄耋之年,病弱之躯,甘愿为主编好这套丛书克尽绵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简而言之,我认为社会主义是旨在减免资本主义剥削压迫、争取劳动人民福利权益、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依我管见,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是包括社会主义思想的飞跃、社会主义运动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演进和社会主义革新的拓展这样四个波澜壮阔的历程。这四个历史进程既是依次递进,又是后者涵盖前者。五百年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波浪起伏、跌落升扬,亿万群众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其间造就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理论家、活动家、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宣传家、改革家。他们感悟历史进步趋势,认知社会发展规律,反映群众要求,代表群众利益,以其个人的智慧、能力和言行,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独特的突出的贡献,理应为他们树碑立传,谱写他们非凡的事迹,描绘他们生动的形象。这样便于我们以人为镜、以人为鉴、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世界社会主义历来有各种流派,我们只选定在五百年历史长河中在全世界或某地区起过最先进、最有创新作用的人物25人,分为20册传略出版。每册控制在10万字至15万字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写传主个人,而是包括与之相关的人物,都提炼出一两句最能凸显这个人物历史地位和作用、最具概括性和吸引力的词语作为书名。我精心设计的书名如下。
第一册,乌托邦社会主义首创者莫尔;
第二册,第一批社会主义者,三位“最伟大智士”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第三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始祖马克思;
第四册,科学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第二提琴手”恩格斯;
第五册,巴黎公社革命活动家、“国际歌”作者鲍狄埃;
第六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
第七册,父子两代社会主义革命家威廉·李卜克内西和卡尔·李卜克内西:
第八册,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缔造者、世界社会主义开拓者列宁:
第九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
第十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卢森堡;
第十一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领袖,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统帅斯大林;
第十二册,意大利共产党创建人、共产国际时期独立探索者葛兰西;
第十三册,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先锋、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
第十四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国际妇女运动领袖蔡特金:
第十五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先锋、西班牙共产党中央主席伊巴露丽:
第十六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自治社会主义试验者铁托;
第十七册,美国社会主义探索者、美国社会党创始人德布斯和美国共产党创始人福斯特:
第十八册,拉丁美洲社会主义探索者、秘鲁共产党创建人马里亚特吉和古巴革命英烈格瓦拉;
第十九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日本社会党和共产党创始人片山潜;
第二十册,越南共产党缔造者、越南社会主义奠基人胡志明。
从以上设计来看,这套丛书涵盖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四个阶段、欧美亚国家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历史人物。其中有夫妻一对都是革命家的列宁与克鲁普斯卡娅,有父子两代都是革命家的李卜克内西,有四个革命家还是烈士,即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克鲁普斯卡娅和格瓦拉。我执意挑选出四位女革命家:蔡特金、卢森堡、克鲁普斯卡娅和伊巴露丽。这套丛书没有选入中国历史人物,这是因为中国工人出版社已于2012年出版了一套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刘少奇等在内的《中国工运历史人物传略》丛书。
这套丛书由我和出版社分头约请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单位的老中青学者分别编写。其中有四位作者是我指导过的博士研究生,其余大部分作者都听过我讲课或者读过我的著作,对我的学术思想较为了解。2013年9月12日中国工人出版社约请在京作者10人召开组稿会。我讲了编写这套丛书的基本要求。经过大家共同讨论,我们明确了写作与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帮助广大职工和青年学生了解与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人物,缅怀伟大历史人物,汲取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认知水平,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更加自觉地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并且更加自信地展望世界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我们还明确了这套丛书是面向广大职工的普及型、大众化的传略,而不是学术性的人物评传,也不是带有想象性的文艺作品。因此要依据翔实、精确的史料,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要加强故事性与可读性,又要注意思想性、理论性,要文风活泼,文字通俗,力求把书稿写成雅俗共赏、做到图文并茂,对大众有吸引力、能引人人胜、启人深思的传记。同时还要写到各个历史人物与中国的关系,在中国的影响,这样我国读者就会感到更加亲切。我还向每位作者提示了写好书稿的具体要求,向7位作者提供了我多年积累的有关9位历史人物的全部书刊资料,对每位作者都提出了如何写好书稿的建议。随后我还审读了部分书稿提纲和初稿,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还有一点我想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这套丛书论述、颂扬历史人物的光荣事迹和功绩,是为了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先辈中诸多先驱、先哲、先贤、先锋、先烈为社会主义事业锻炼成才的路径,心系群众的胸怀,艰苦奋斗的作风,甘于奉献的品格,勇于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服务群众的本领,担当重任的志向,等等。我们为杰出人物谱写传略,并非是要鼓吹个人崇拜。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精英伟雄只有勤于密切联系群众,敏于集中群众智慧,善于宣传鼓动群众,精于组织指挥群众,坚决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才能成就社会主义事业。任何英雄圣贤由于个人思想领域、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和思想作风、思想意识的欠缺性都难免有过失和错误。所以我们在这套丛书中是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纠“左”防右,在充分肯定历史人物成就与功勋的同时,也简要点明其不足与差错。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是非定圣贤。英雄难免也会失败,甚至失败得很悲惨;圣贤难免也有过错,甚至错得很离奇。善于学习者要精心学习别人、尤其是伟人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要从其短处和缺点中汲取教训。但愿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我们能做到切实学习革命先辈典范,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共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是所至盼,期然为序。
2014年6月于中国人民大学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