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她的一篇《活在安达信的日子》让很多人认识到一个职场白领的艰辛!
五年前,她以“小精子”为网名在博客中写下生活与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成为“网络名人”!
现在,她带着一个全新的身份——“‘四大’合伙人”,对你讲述一个不逃跑的职场!
小V,国际注册内审师与职场专栏作者跨界,没有任何留洋背景的外企女精英,堪称“现实版杜拉拉”。从职场小菜鸟到外企女金领,小V如何在压力山大的繁忙职场中拼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又生活得精彩纷呈、趣味盎然,《职场不逃跑》坦诚记录了小V的职场修炼秘籍与幸福人生哲学,正能量绝对爆棚。
当前职场倦怠盛行,一方面文艺青年们向往“人要趁年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另一方面职场白领又告诫自己“对于理想要坚持、坚定、坚守”。面对众多职场人士的困惑不安,小V倾情讲述自己的真实人生,文字亲和平实,毫无说教意味,如同老朋友一般,跟大家分享自己对于职场为人处事、外企修炼晋升、工作态度等问题的独到看法与真实经历。
《职场不逃跑》写给每一个压力山大却无所适从的人,适合每一个辛苦奋斗在职场的年轻白领及即将迈入职场的学生阅读。
一个外企女金领的真实写作!
作为一个没有家庭背景、没有天赋的普通女白领,小V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四大”合伙人的位子,如何在繁忙压力巨大的职场中拼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又生活得精彩纷呈,《职场不逃跑》坦诚记录了小V的职场修炼秘籍与幸福人生哲学。
传递职场正能量,逃跑不如死磕!
自由是成功者的战利品而不是逃避者的保护伞,《职场不逃跑》是一位成功女性同时也是外企掌门人写给辛苦奋斗在职场的白领和即将迈入职场的年轻人的诚意箴言。书中的内容涉及职场为人处事、外企修炼晋升、工作态度等方方面面,对于这些,作者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真实的经历,脚踏实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职场心经,很值得借鉴。
陈晓卿、姬十三、李响、刘同、陈默、和菜头、王肇辉……一众好友义气点赞!
七位重量级“四大”合伙人分享“一句话”职场秘籍,让你做个高效的职场人、做个优雅的职场人、做个帅气的职场人、做个无可取代的职场人!
微信公共号“职场不逃跑”同步运营,点击率和粉丝互动人气超高!
我为什么会知道我爸妈当时的情况呢?因为后来我妈穿着跨栏背心儿、我爸光着膀子去了医院,非常潦草地迎接我的到来。事后,作为教师的他们一直觉得当时的形象太不辉煌,简直可以说是猥琐,所以非常不满意,总是常常提起。
我其实无所谓,因为反正不是我穿着跨栏背心儿去了医院,这倒也提醒了我,将来快生孩子那几天一定要记得随时穿戴整齐,以防万一。
其实那天还有一个目睹了我着急出生全过程的重要人物,她就是我的姐姐。我的姐姐那年6岁了,那天,她用黄色猴皮筋梳着一根马尾辫儿,穿着一条泛黄的白色连衣裙坐在马扎上,冷冷地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呻吟着、穿着跨栏背心儿和破拖鞋、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妈妈,光着膀子、穿着破短裤、急得满头大汗的爸爸,以及他们远去的背影。等到他们回来之后,怀里已经多了一个大奔儿头、扒拉眼儿、一脸不乐意的丑陋婴儿。从那天开始,她和我就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战斗。
我和我姐的战斗主要集中在抢吃抢喝、互相告黑状与彼此诋毁和陷害上。我败多胜少,因为她长我6岁,斗争经验极为丰富。
上学以前的时光是很美好的,虽然大多细节记不住了,但我还能想起在幼儿园午后的阳光下吃排骨的画面。幼儿园的最后一天,幼儿园老师帮我梳马尾辫,很细致地一点点梳,梳得两侧和头顶的头发油光发亮紧巴巴。她对我说:“你们要去上学了,好好学习。”
我就在这样一个有点儿和谐又有点儿不和谐的环境里慢慢地长大,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再到工作,中间经历了数次有惊无险的差点儿误入歧途,都被我父母从小传导给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给挽救了。他们从小就教导我:“咱们家没权没势,我们也不用你养,但是如果你要想过好日子,别指着我们,自己努力读书找份好工作。”所以每当我被坏孩子影响并企图学坏时,我都会惧怕自己将来真的变成一个混混儿,吃了上顿没下顿,那可就真的没有好日子过了。
上学后的我俭朴而且不幸。
俭朴是因为家里不富裕,于是毛衣上都是破洞,我也没有洋娃娃,所有衣服与玩具都是继承我姐的(即便如此,她仍旧认为我父母偏心)。
识字之后我疯狂地热爱上了看书,第一本看得津津有味的书就是童话故事《小布头奇遇记》,这本书具体讲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只记得看完书之后,疯狂地想有一个自己的“小布头”。可是我父母只重视教育,认为“玩物丧志”(这是我知道的第一个成语),因此不肯给我买娃娃。父母不给买我也不会缠着他们买,因为缠也没有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就开始自己做。做的方法是把废旧的肉色丝袜剪成条,用针线缝成一个桶状,再如此炮制“小布头”的手脚,最后在“小布头”的脑袋那里缝个脖子。这种方法做出来的东西是很可怕的,我还要给它画上恐怖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把人不人、鬼不鬼的“小布头’’放在存衣服的抽屉里,还要配上枕头和被子。
第一个“小布头”诞生后,我就一发不可收拾,没几天就做了五六个.一排躺在我妈妈的衣橱里,盖着被子睁着眼睛,仿佛发出“呵呵呵”的笑声……知道的,可以勉强认为这是我的“小布头”;不知道的,会以为这是扎小人儿的道场。
我妈大概看着这些东西心里发毛,于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给我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娃娃。那个娃娃符合我对于“小布头”的一切幻想,只有手掌大,有黄色的头发、白色的帽子、红色的裙子,全部都是由布做的。我就连上学也带着她,直到小学毕业。
初中就读的学校是个区重点,当时叫铁道附中,现在已经改名叫北方交大附属中学,我们北邮的子弟几乎都考上了那所学校。那个年代,上重点牟学需要报名和考试,和高考一样,初中也有分数线,学校会择优录取。我小学时候学习很好,小学前三年几乎每年都是“双百”(数学和语文都是100分),之后数学成绩也几乎没有低过99分。我妈是很厉害的小学数学老师,听说她教毕业班时,班上小学考初中的数学平均成绩是99分,真是闻所未闻,等于半个班应该都是100分。我妈对此很骄傲,这件事说了得有大半辈子。
我初中和高中的成绩都不好,不仅仅成绩不好,运气也一般。
小学考初中时,我的总成绩是191分,铁道附中当时的录取线是180分,而人大附中的录取线也才190分,我明明可以更上一层楼的。到了初中考高中,成绩一般的我突发奇想,想报师大附中,结果临时被老师通知家长改了志愿,报考本校。成绩出来之后发现我超常发挥,比师大附中的录取线还高了20分。
于是高三的时候我想,考大学说什么也得拼一拼了。P4-6
曾经有个记者采访我,依据我谈的职场的一些心得,写出了一篇报道。我的同事看过报道,有天对我说:“这些记者净瞎写,说什么你有段时间每到周日就大哭一场,我根本不信,记者为了烘托气氛真是什么都敢编!”我当时没说话,因为我自己心里清楚,这是事实。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在职场里焦虑的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辞职”。所以我很喜欢看一些能够鼓励我辞职的书,那些“辞职后去各地周游”的故事、“辞职后在优美而偏僻的大山里开客栈,每天沏茶、和游客聊天”的经历,都是激励我“海阔天空凭我跃”的强心剂。这些故事我真的看了很多,也为之热血沸腾。然后15年过去了,我在职场的位置越来越高,却从没有勇气大破大立过。看看身边的朋友,竟然没碰上一个能够放下一切“出去行走”的人。对于那些美好的辞职故事,我通常的流程就是看过、激动过、放下、继续过。
我也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那些生活就像玻璃天花板外的天空,你扬起头来看到窗外美丽的天空很向往,然后又低下头忙忙碌碌地工作。怀揣着美好的憧憬是好的,但更好的,是学会如何面对眼前的日子。有时候我想,得被逼到什么样儿才能完全放弃现在的生活啊?要是人人都有这种勇气,估计大理这种无数白领向往的地方连个坐的地儿都没了。想起某个辞了职去小城市混日子的人说过:“刚辞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牛,觉得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拿着攒的钱,在小城市里吃喝不愁,可是过了一段天天混吃等死的日子之后突然领会到,自己原来就是个逃避者。”是的,辞职出去玩一年,这一年是快乐的,然后呢?看人家在深山里开客栈自由自在,或者骑一辆自行车环游世界很酷,想像他们一样?先回头看看身边的老婆孩子父亲母亲,再想想:你能做到吗?原来,放弃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们无非是想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什么才是好的生活?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儿的?我们觉得自己过得很辛苦,一眼望不到头,那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辛苦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有人可以如此开心快乐地工作?我们是否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所遭遇的挫折,然后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在生活中不断进步呢?总有人说:“死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住大房子和开好车是多没有意义的事情。”但问题是,我们还活着。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混日子就好了,不需要车和房子,过得开心最重要。”说得特别对,可问题是,当大多数人真的只能轻轻松松“混”日子的时候,他们又会抱怨这个社会对他们不公平,别人有房子有车他们却什么都没有。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吧,因为轻松惬意、衣食无忧的生活恐怕只属于“富二代”,你先问问自己是吗。
人生是座山,确实不需要登顶,可你不往上爬就不要抱怨山脚下的景色不好。人生是张网,能有幸脱颖而出的人没几个。我们可以一直抱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也千万别忘记:自由是成功者的战利品,而不是逃避者的保护伞。
前些日子我去美国读了一个短期财会课程,很失败,快结业的时候,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拍纪录片,不然下辈子当会计——这东西太无聊了。很巧,我的朋友小V就从事着与财务相关的职业,不过她同时还是一个在文学道路上披发狂奔的文艺爱好者,写了非常多有趣的文字,著作等胸了。最关键的是,她居然把自己相当苦逼的职业描写得生趣盎然入口即化。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百家讲坛》的屏幕上看到她的身影。
陈晓卿(著名纪录片导演)职场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可也绝对没有读书时那么简单。如何在职场中优雅转身?如何在职场里磨砺成长?小V老师用自己不曾虚度的青春告诉你答案。
王肇辉(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小V在职场不比你轻松,不比你顺利,小V未必是对的,但她会站到最后,因为她总是快乐的。
和菜头 (著名作家)通过我对小V多年的观察,我觉得她有三大职场致胜的法宝:一、善于观察、思考和自省;二、永远保持积极的状态;三、总能从枯燥苦逼中找到乐趣。就像她写的文字,既给人启发,又非常有趣。
舒馨亿(青桐盛开文化公司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