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他与吕思勉、陈寅恪、钱穆并称为最杰出的四大史学家。本书按照年代顺序选录了他的四十二种论著,并收录了他在辛亥革命前的三篇文章及建国以后的两篇谈话作为附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陈垣集(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陈垣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他与吕思勉、陈寅恪、钱穆并称为最杰出的四大史学家。本书按照年代顺序选录了他的四十二种论著,并收录了他在辛亥革命前的三篇文章及建国以后的两篇谈话作为附录。 目录 前言 陈智超(1) 元也里可温教考(1) 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44) 开封一赐乐业教考(54) 元西域人华化考(节录)(91) 书内学院新校《慈恩传》后(129) 《中西回史日历》自序及例言(139) 回回教人中国史略(145) 跋《明季之欧化美术及罗马字注音》 (161) 史讳举例(节录) (163) 中国史料的整理(171) 《大唐西域记》撰人辩机(179) 耶律楚材之生卒年(196) 《敦煌劫余录》序(200) 校勘学释例(节录) (203) 关于《四十二章经》考(214) 《元秘史》译音用字考(节录)(218) 《切韵》与鲜卑(226) 《艺风年谱》与《书目答问》(232) 《四库提要》中之周亮工(235) 《旧五代史》辑本发覆(节录)(243) 释氏疑年录(节录) (254) 汤若望与木陈志(256) 明季滇黔佛教考(节录) (283) 清初僧诤记(节录) (292)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节录) (303)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节录) (317) 《廿二史剳记》二《汉书》书恒山王条书后(329) 《廿二史剳记》七《晋书》条末引唐艺文志订误(331) 书全谢山《先侍郎府君生辰记》后(333) 书全谢山《(通鉴)分修诸子考》后(335) 《日知录》停年格条注引辛■考(338) 杨贵妃人道之年(340) 通鉴胡注表微(节录) (343) 吴梅村集《通玄老人龙腹竹》解题(364) 商朝与殷朝(367) 《论科学的考据与旧考据的不同》一文审查意见(370) 影印明本《册府元龟》序(372) 谈北京双塔寺海云碑(376) 佛牙故事(380) 跋西凉户籍残卷(389) 鉴真和上失明事质疑(396) 两封无名字无年月的信(398) 附录一:早年著作(402) 释奴才(402) 王勋臣像题词(406) 中国解剖学史料(节录) (408) 附录二:讲话(409) 谈谈文风和资料工作(409) 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412) 作者著述要目(418) 作者年表(422) 试读章节 第三章 也里可温之戒律 也里可温之为教而非部族,前既言之矣,兹复得其宗教仪式上证据如左: 至顺《镇江志》梁相《大兴国寺记》:受戒者悉为也里可温。(卷九) 《元史·世祖纪》:至元七年九月,敕僧、道、也里可温有家室不持戒律者,占籍为民。(卷七) 所谓持戒律者,当然系一种宗教家语。《(元史)国语解》、《续通志·氏族略》、《(元史)氏族表》,乃以也里可温为部族之名,果为部族之名,何以元代诏旨,屡以也里可温与僧、道等相提并论耶? 也里可温之有家室不足异,其无家室者,殆修士之属耳。修士例不婚娶,此所谓戒律,殆即修士不婚娶之律也。修士外奉教者未尝禁有家室也。 《泰定纪》:泰定元年二月,宣谕也里可温各如教具戒。(卷二十九) 夫日戒,即教中之诫命也。吾初致疑教徒之具戒,何至烦帝者为之敕谕;既而知元代诸教并重,时方尊礼帝师(佛教),或不无强人领受佛戒之事。观于世祖之命廉希宪受戒(佛戒),希宪对曰:“臣受孔子戒矣。”帝日:“孔子亦有戒耶?”(卷一二六)由此推之,当时之也里可温,亦必有因不肯受佛戒,然后有此信仰自由之宣谕也。 P6-7 序言 陈垣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邵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杂志第一届编委、历史研究二所所长。 他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从事教育工作七十余年;他还是自学成功的典型。 清光绪六年(1880年),他出生在广东新会石头乡富冈里一个药材商人的家庭。六岁随父亲到广州,入私塾读书。十三岁时看到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次年又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逐渐学会按着书中的介绍选买自己需要的书阅读。1897年他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因作文不合八股程式而落榜。回广东后,到蒙馆教书,独立生活。1905年,美国政府续颁《华工禁例》,排斥华工,他是广州拒约会负责人之一,参与筹办《时事画报》,负责报中文字,发表了许多反帝反清的革命文章,加入同盟会。1908年,他与友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立西医学校——光华医学专门学校,成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并留校任教。 民国成立后,他当选为众议员,从1913年起在北京定居。1921年12月起,他曾在梁士诒内阁中署理过半年教育次长。眼见国事日非,连年军阀混战,原来的希望逐渐破灭,他转而专心致力于教学和著述,历任北京大学国学门导师、辅仁大学校长、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名誉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直至1971年逝世。 陈垣先生在青少年时就表现出对历史的酷爱。他曾有“百年史学推瓯北,万首诗篇爱剑南”的联句,青年时就曾仔细阅读赵翼的《廿二史剳记》。他父亲给他买的一套二十四史,清晰地保留着他多年阅读时作的断句和批语。在清朝的专制统治下,他撰写抨击清统治者的政论,大量运用历史题材,借古喻今。他定居北京以后不久,文津阁《四库全书》从承德避暑山庄移到京师图书馆收藏。十年中,他用了大量时间研读这部八亿多字的大丛书。 由于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打下了广博而坚实的基础,1917年他在三十七岁时写的第一篇史学论文《元也里可温教考》一发表,立即在中、日学术界引起震动,从此开始了他半个多世纪的史学研究生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在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北平,不顾敌人的威胁利诱,坚决拒绝担任伪职;他任校长的辅仁大学坚持不向敌伪当局注册;他一再教育学生:品行第一,身体第二,学问第三。抗战八年是他一生创作最丰盛的时期,共完成了六部专著。这些著作,一方面在史料的发掘和运用上有新的发展,如大量引用僧人语录、碑刻拓片等。另一方面,又有明确的现实目的,正如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所说的:“北京沦陷后,北方士气萎靡,乃讲全谢山之学以振之。……所著已刊者数十万言,言道、言僧、言史、言考据,皆托词,其实斥汉奸、斥日寇、责当局耳。”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所作所为,再一次使他大失所望。北平解放前夕,南京政府三番两次派飞机接他南下,都被他拒绝。他正是在古稀之年,在失望、彷徨之时迎来了北平的解放。 解放后,他首先接触到的是过去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纪律严明的军队、勤劳朴实的干部、为人民利益着想的政党。老人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钻研三月,不知肉味”。他要用这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来观察形势,观察社会,也用它来解剖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他不顾年迈体衰,在担任繁重的学术领导工作和教育青年学生的同时,整理校订出版了他过去的十种专著,撰写了一批学术论文,并进行《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校点工作,可惜因“文化革命”爆发而中止。 陈垣先生研究领域很广,最主要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宗教史研究:他系统地研究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在我国传播的历史,以及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和外来古教摩尼教、火祆教、犹太教的历史;(二)历史文献学:他对历史文献学的几个重要分支——目录学、校勘学、史讳学、历史年代学、史源学等作了总结性或开创性的工作;(三)元史:他是中国近代元史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本集按照年代顺序选录了他的四十二种论著,并收录了他在辛亥革命前的三篇文章及建国以后的两篇谈话作为附录。 今年11月12日是陈垣先生诞生120周年的日子,本集的出版,是对他的很好的纪念。 陈智超 2000年6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