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番说,达达尼安老先生将自己的剑给儿子佩挂上,深情地吻了他的面颊,并为他祝福。
年轻人从父亲房间出来,又见到母亲。她拿着那张神奇的药方,正等着儿子;从上文极力推荐的话来看,这个药方今后会常常用上。母子话别比父子分手持续时间要长,更加难舍难分。倒不是达达尼安先生不喜爱自己的儿子,他唯一的后嗣,但他是条汉子,认为过分伤悲,就不配当一个男子汉。达达尼安老太太就不同了,她是女人,又是母亲,她流了一大把眼泪;我们在这里也要称赞一句小达达尼安先生,他虽然极力控制,要像未来的火枪手那样坚定,但还是流了不少泪,也仅仅忍住了一半。
这个年轻人当天就上路了,带着父亲赠给他的三样东西,即上文交代的十五埃居、一匹马和致德·特雷维尔的一封信;不言而喻,叮嘱的话我们没有算在内。
达达尼安vade mecum,他就从精神到外表,成了塞万提斯那部小说主人公的精确复制品了。而我们作为历史学家,必须描绘他的形象,在上文对两者也做了恰当的比较。堂吉诃德把风车当做巨人,把羊群视为军队;达达尼安则把每个微笑当做侮辱,把投来的每一个眼神视为挑衅。因此,从塔尔布一直到默恩,他始终握紧了拳头,而且两只手握着按住剑柄,每天也不下十次,不过,拳头还没有击到任何人的腮帮子上,剑也没有拔出鞘来。这并不等于说,过路人瞧见这匹寒酸的小黄马,脸上没有绽出过笑容;可是,小马上面毕竟有一大把长剑啪啪作响,长剑上面还有一对炯炯发亮的眼睛,而那眼神露出的凶光多于傲慢,行人也就憋住笑声,如果实在憋不住而失慎,他们也至少像古代面具那样,尽量用半边脸笑。就这样,达达尼安一路行来,保持凛然难犯的神态,也安然无恙,直到默恩这座倒霉的城市。
他到了默恩,在自由磨坊主客栈门前下马,却不见来人招呼,无论老板、伙计还是马夫,都没有到下马石来扶马镫。他从一楼半开的一扇窗户望进去,看见一个身材魁伟,虽然眉头微皱但神态十分高贵的绅士,正对着两个似乎洗耳恭听的人谈论什么。达达尼安凭自己的习惯,自然而然以为他是谈论的对象,于是侧耳细听。这一次,达达尼安只错了一半:人家谈论的不是他,而是他的马。那位绅士仿佛在向听者列举这匹马的各种优点,而正如我所讲的,听者对讲话的人十分恭敬,他们时时哈哈大笑。须知微微一笑,就足以惹恼这个年轻人,因此可以想见,这样哄堂大笑对他会起什么作用。
不过,达达尼安倒想先看清,嘲笑他的那个放肆家伙的尊容。他以高傲的目光凝视那陌生人,看那样子,年龄在四十至四十五岁之间,黑眼睛目光敏锐,脸色苍白,鼻子特别突出,黑髭胡修得十分齐整。再看他的衣着,只见他穿一件紧身短上衣和一条紫色齐膝短裤,配以同色的饰带,除了露出衬衣的袖衩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装饰了。那短裤和紧身上衣虽是新的,却很皱巴,就好像长时间搁置在箱子里的旅行服。达达尼安观察又迅疾又极为细腻,注意到这几点,而且他无疑出于本能,还感到那个陌生人对他的未来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
且说达达尼安正盯着瞧那位身穿紫上衣的绅士,那位绅士也正品评那匹贝亚恩矮马,发表一段极为渊博而深刻的议论,惹得那两个听客哈哈大笑,而他本人也一反常态,脸上显然有一抹淡淡的微笑在游荡,假如可以这样说的话。这一次再也没有疑问,达达尼安确实受到了侮辱。因此,他深信不疑,便把帽子往下一拉,模仿他在加斯科尼偶尔见到的旅途中的一些贵绅,摆出朝廷命官的派头,向前走去,一只手按住剑柄,另一只手叉在腰上。然而不幸的是,他越往前走越气昏了头,本来想好了一套话,要义正词严地向人寻衅,可是从他嘴里吐出来的,却完全是狂怒地打着手势的一个粗鲁家伙的言词。
“嘿!先生,”他嚷道,“说您哪,就在这扇窗板里面的那位!对,就是您,您在那儿笑什么呢?说给我听听,咱们好一起笑笑。” P4-5
译序
序言
主要人物表
第一章 老达达尼安的三件礼物
第二章 德·特雷维尔先生的候客厅
第三章 谒见
第四章 阿多斯的肩膀、波尔托斯的佩带以及阿拉密斯的手帕
第五章 国王的火枪手与红衣主教的卫士
第六章 路易十三国王陛下
第七章 火枪手的内务
第八章 宫廷一桩密谋
第九章 达达尼安初显身手
第十章 17世纪的捕鼠笼子
第十一章 私通
第十二章 乔治·维利尔斯,白金汉公爵
第十三章 博纳希厄先生
第十四章 默恩那个人
第十五章 法官与军官
第十六章 掌玺大臣一如既往,不止一次寻钟敲打
第十七章 博纳希厄夫妇
第十八章 情人和丈夫
第十九章 作战计划
第二十章 旅行
第二十一章 德·温特伯爵夫人
第二十二章 梅尔莱松舞
第二十三章 约会
第二十四章 小楼
第二十五章 渡尔托斯
第二十六章 阿拉密斯的论文
第二十七章 阿多斯的妻子
第二十八章 回程
第二十九章 猎取装备
第三十章 米莱狄
第三十一章 英国人和法国人
第三十二章 讼师爷的午餐
第三十三章 使女和女主人
第三十四章 话说阿拉密斯和波尔托斯的装备
第三十五章 黑夜里猫全是灰色的
第三十六章 复仇之梦
第三十七章 米莱狄的秘密
第三十八章 阿多斯如何唾手而得装备
第三十九章 幻象
第四十章 一个可怕的幻象
第四十一章 拉罗舍尔围城战
第四十二章 安茹葡萄酒
第四十三章 红鸽棚客店
第四十四章 火炉烟筒的用途
第四十五章 冤家路窄
第四十六章 圣热尔韦棱堡
第四十七章 火枪手密议
第四十八章 家务事
第四十九章 命数
第五十章 叔嫂之间的谈话
第五十一章 长官
第五十二章 四禁第一天
第五十三章 囚禁第二天
第五十四章 囚禁第三天
第五十五章 囚禁第四天
第五十六章 囚禁第五天
第五十七章 古典悲剧的手法
第五十八章 逃走
第五十九章 1628年23日朴次茅斯发生的事件
第六十章 在法国
第六十一章 贝蒂讷加尔默罗会修女院
第六千二章 两类魔鬼
第六十三章 一滴水
第六十四章 身披红斗篷的人
第六十五章 审判
第六十六章 执刑
大结局
尾声
“中央编译文库·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以全新的姿态摆在读者面前。这套丛书有三个特点:
一是大量收入了儿童文学作品。如大家喜闻乐见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爱的教育》、《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一批经典的儿童文学名著,也有近年来脍炙人口的畅销作品,如《小王子》、《绿山墙的安妮》、《小鹿班比》、《吹牛大王历险记》、《海蒂》、《秘密花园》、《小飞侠彼得·潘》、《新天方夜谭》、《安妮日记》等。新与老的儿童文学相结合,丰富了这一文学品种,扩大了儿童文学的天地。
二是力求从原文翻译,如《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十日谈》、《木偶奇遇记》、《好兵帅克》等。转译往往出现删节、漏译和不忠实、不确切的现象,只有通过原文去译,才能消除这些弊端。以往因为知道小语种的人较少,往往通过英文去翻译小语种的文学作品。但英语译者喜欢删节,如《基督山伯爵》的英译本就删去五六万字。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早也多半从英语转译,错讹甚多。
三是组织了一批著名的翻译家。他们的译本是上乘的,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不得不组织一些新译本。有不少译者抱着认真的态度重译,改正了许多旧译的错误。翻译的境界是无止境的,前人的译作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后来的译者应该提高译本质量,这才体现出重译的意义。当然,倘若译者敷衍塞责,重译未必赶得上前译。总体而言,这套丛书的质量是有保证的。我们抱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每本书都附有一篇序言,阐述每本名著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以助读者理解。与有些人理解的相反,序言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随手就可以写出,不费吹灰之力的。说实话,没有研究的人,花上一两个月也未必能写出一篇有分量的序言。序言不是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就可以打发过去的,而应该对作品发表言之有物的见解,帮助读者欣赏作品。诚然,序言也不宜写得太长,以说清作品的意义为准即可。
这套丛书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和读者见面了,我相信一定会得到读者的欢迎。
2009年12月22日于上海文苑楼
本书是法国文学巨匠大仲马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农村青年达达尼安与其三位火枪手朋友起为保卫法国和平而历尽艰险的惊险故事。该书语言生动、文字简洁,不仅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同时亦可供广大普通读者阅读,从中领略文学大师的无尽魅力。
本书是大仲马的成名作,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杰出通俗小说。小说将宫廷争斗、风流韵事与三个火枪手的冒险经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读来生动曲折,在艺术上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明、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在思想内容上也真实再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统治阶级之间的明争暗斗、互相倾轧的政治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