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是一种自由选择的符号,是一种交流的基本方式,是意义的“浓缩形式”,是人类文化最有趣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是融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事物、图案或符号。中国人的象征语言,以一种语言的第二种形式,贯穿于中国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于它是第二层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语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达意义的细微差别以及隐含的东西更加丰富。
本书共分七章,涉及大家关心又贴近生活的内容如宗教信仰、周易与符号、文艺、建筑、图形、服饰、神秘文化等,主要任务不是解决象征理论中尚存的问题,而是采用大量图片解释象征的文化内涵,为读者打开中国文化的另一扇门,引领读者走进全新的象征文化世界。
象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我国几千年来悠久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细致的梳理与研究,可以以之为窥豹之管,进一步深入探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象征又是融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只要留心,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充满象征意味的事物、图案或符号。本书不执拗于尚未有定论的理论问题,而是采用大量图片解释象征的文化内涵,为读者打开中国文化的另一扇门,引领读者走进全新的象征文化世界。
第一章 宗教信仰1
佛教2
佛像 神圣境象 建筑 礼仪 器物
道教16
神仙形象 神圣境象 建筑 礼仪 器物
民间祠祭与儒教遗迹28
神像 神圣境象 建筑 礼仪 器物
第二章 周易符号41
卜筮活动工具41
甲骨 神龟蓍草图 铜钱
易学人物与符号45
伏羲算卦图 古太极图 宋代周敦颐太极图 《说卦》八方之图 陆奎勋《陆堂易学》之八卦六位图 伏羲八卦图 《河图》、《洛书》 文王
孔子司马迁东汉熹平石经《周易》帛书《周易》
周易与器物53
日晷 礼天玉璧 干支五行骨筹 龙座 龙袍 周朝盂鼎铭文云雷纹钺 玉斧 四羊方尊
周易与物象59
马 龙虎图 江山大地 牛 混沌 读书图 春风杨柳 三羊开泰图 刚柔并济 清帝王坐像 海神龙鱼出战图 晓雪山行图 车驾 宴饮图
周易运用68
鼎炉炼丹卦图 汉代象数易学 汉代阴阳消息说 王弼与义理易学 程颢、程颐 朱熹 杨万里 东坡博古图 编磬
第三章 文艺77
音乐77
音乐中的宗教象征 音乐中的乐律象征 音乐中的自然象征 音乐中的政治象征 乐器象征 音乐象征的表现手法
舞蹈91
身体的语言 古代舞蹈
绘画98
岩画 帛画 彩陶纹、青铜符纹 图腾画 山水画 现代绘画
戏剧107
说与唱 角色 唱词 表演动作 手语 剧本
第四章 建筑116
影响中国建筑象征的因素 116
建筑宇宙图案化 风水术 实用主义
都城120
苏州吴国都城 明清都城北京
皇家建筑124
紫 禁城 天坛
陵墓128
秦始皇陵 清东陵 明孝陵 中山陵
民宅 137
北京四合院 苏州雕花楼 福建客家土楼
古村落140
浙江永嘉芙蓉村 浙江永嘉苍坡村 浙江兰溪诸葛村
园林144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第五章 图形171
器物171
兵器玉器
民间艺术193
剪纸 木刻 年画
徽章 197
纹章 家族徽号 纪念章
装饰品 199
中国结 香囊 腰箍
日用品202
邮票 纸牌 火柴盒贴 玩具
第六章 服饰207
神话与服饰207
先民服饰 嫘祖 贯头衣和披单服
古史与服饰211
冕服 冕冠 深衣制 裙、襦裙
社会生活与服饰217
敝膝 神衣 幞头——乌纱帽 背子 花钿、花子 五服
政治制度与服饰225
章服 龙袍 花翎、顶戴 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赐服 商人服饰
第七章神秘文化233
天文233
四象 北斗 南极 荧惑 太岁 双翼太阳 五星聚宿 雷公电母 文曲星 牛郎织女
地理240
社稷神坛 蓬莱仙境 泰山 华山 钱塘潮 岳飞庙 朝天宫 普陀山 解州关帝庙 少林寺
民间信仰247
土地 女娲 伏羲 龙 炎帝 灶神 门神 王母娘娘 月老
后记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