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城管,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城管来了》由随风打酱油著,是第一部真实展现中国城管的“无码”作品。
本书讲述的是作为一名城管队员,作者在执法生活中的日常见闻,比如在城管执法中暴力执法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路边小吃摊的一些令人震惊的秘密;还有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囧人囧事……文笔幽默,犀利麻辣,足以颠覆人们以往对城管群体的看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城管来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随风打酱油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有个城管,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城管来了》由随风打酱油著,是第一部真实展现中国城管的“无码”作品。 本书讲述的是作为一名城管队员,作者在执法生活中的日常见闻,比如在城管执法中暴力执法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路边小吃摊的一些令人震惊的秘密;还有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囧人囧事……文笔幽默,犀利麻辣,足以颠覆人们以往对城管群体的看法。 内容推荐 《城管来了》由随风打酱油著,内容讲述了:一位曾经混迹网络的80后愤青,警校毕业后稀里糊涂地成了一名城管队员。从整天在网上骂人,到整天在岗位上被人骂,这种转变让他心态失衡,发蔫、暴躁,甚至还失去了女朋友。然而,他最终进入了角色,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城管队员。这其间,他心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城管来了》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目录 1. 从愤青到城管 牛B的人生是这个样子吗 别了。青春年少 最后的挣扎 孙猴子也是这样上路的 2. 史上最强执法部队 三干城管。到底能干啥 以后城管都长得像明星 你们警察人真好 城管抄走的水果哪儿去了 尴尬的体制,尴尬的城管 骂城管前必读的城管史 3. 小摊小贩那些事儿 城管队员也爱路边摊 小贩族群的几个种类 北京小贩生存秘籍 别拿小贩儿都当穷人 超越时空的小贩 疏堵结合才是王道 4. 吃路边小吃的都是勇士 路边的野食你要吃明白 糖炒栗子麻辣烫 烤串地瓜爆米花 越脏的东西越好吃 路边其他零碎事 5. 油菜花的违建 城管还要管“房事儿” 当老太太遇上违建 跟违建死磕到底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车与违建恩仇录 让人蛋疼的“蛋形蜗居” 有个敏感词叫“拆迁” 6. 城管生活N重奏 半夜“机”叫 插播一个“小广告” 黑车帝国 用爱心弥补残缺 乞讨的手和卖唱的电喇叭 街头安全手册 7. 城管在囧途遇到的囧人 副队是个活雷锋 有演技的“相对人”伤不起 翻版的猫鼠游戏 这个城管不太冷 糗事一箩筐 8. 最后的话:爱北京,一起来 北京人,外地人 这个城市不该是眼前的样子 关于城市管理的奇思妙想 城管快乐语录 后记 试读章节 牛B的人生是这个样子吗 1 1986年出生的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上面还有个姐姐。因为是二胎,父母当时“压力山大”的,尤其是我爸。当时他在部队工作,如果生下我,可能就会丢了工作。据知情人透露,那时我爸竞想把我送人,至于送给神马人,我就不知道了。那人拎个篮子在医院外面,只等我一落地,就准备打包拎走。 后来,当医生说是个男孩的时候,我爸就心软了,我爷爷更心软。于是他们花了当年一个月的工资,请这个拎着篮子的家伙吃了顿饭,还给了他多半个月的工资。 关于我出生的这个版本,家里所有大人都津津乐道。我姐每次都说,是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救了我。不过我私下觉得,这话都不好说,若是那个拎着篮子的家伙发迹了,我说不定还能成个富二代呢! 所以,大人们要是不靠谱起来,更加没六儿。 我却宁愿相信另一个版本。这个版本里没有拎篮子的,只有我爸为了我降了级,减了工资。 2 我父母就是特别一般的本分人,所以生出来的孩子也特别一般。可我小时候可没觉得自己一般。就想当个特牛B的人,至于怎么牛B,我也不知道。我父母在这个问题上跟我的看法是一样一样的,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将来肯定牛B,至于怎么牛B,他们也不知道。 但从小到大,我都是个很普通的孩子,淘气也没有出格的时候。过完了撒尿和泥、放屁崩坑的童年时光。也就上了学。小学成绩不错,常常名列前茅。我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对此非常开心,对我遐想了很多,其中不外乎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之类的。 上初中时成绩差了点儿,不过也是好学生一名,属于前10名吧。到了高中就彻底歇菜了,基本就是倒着数比正着数容易找到我。 大学去了河南,念了警校。那学校……怎么说呢。我觉得名头不太响,但是过得相当快乐。我从来没挂过科,忘了是刑事鉴定还是神马科目,还得过满分。 平时没事儿闲得慌,就在“天涯”上混迹,喷粪,杂谈,优哉游哉,属于比较标准的愤青。毕业后在西客站实习,之后费了老大劲才当上了公务员。 经历过大学就业的朋友肯定能感同身受。只要混上公务员,就是扫厕所都干。这是当时的真实心态。可没想到,我连扫厕所都没抢上,只能沦落到当城管了。 3 以前没干城管的时候,特恨城管把人家摊子收了,总在天涯上起哄骂街,但真给了个城管的工作,也不会说不去。 发谁也不缺心眼儿。 于是,每天也得跟着队长收别人摊子去了。只是刚一开始特不愿意动手,觉得碰着谁都不合适。 刚来那会儿,倒也没神马棘手事儿让我干,就是队里一个老同志带着我,就叫他老C吧。老C是老人,名副其实的老人,都50出头了。据他说他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干“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工作,经验相当丰富。 平时我俩盯着热线,出外勤就是遛遛街、看看美女,回来跟着法制员弄弄卷儿,反正就是瞎混。 看别人出外勤,热血沸腾。赶上我出去,就是跟老C舌战各种身经百战的小贩,怂蔫蔫地去,怂蔫蔫地回来。当时的女朋友还问我:当城管是不是特V5?我说巨V5,出去横扫。 那时候,老C经常给我讲课,都是段子,特有意思。因为我年纪最小,又是新来的大学生,在我们分队还算稀有,所以出外勤时,大伙儿都把我护在后面。有一回遇到争执,老C直把我往后推。 我都无语了,这小老头比我爸小不了几岁。 好同志、好公仆神马的全是扯淡。当时的我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干神马,无非就是一份工作,每月两千,管j=三顿饭。大厨子的手艺跟处于万年失恋中似的,缺油少盐的。 咱没事儿帮有家的同志顶顶夜班,混个好人缘。跟所有人一样,你照镜子看你自己神马样,我就神马样。 我是无大志、无野心、无负担,标准的“三无”人员。P003-006 序言 幸福生活的几个片段 其实,谁都有青葱岁月。 我当年也没想到能当上城管。 我想着成为一个流浪的流氓艺术家,背个破包四处逮姑娘,喷晕了弄走。 但是现在,我稍微伟大点儿的梦想就是北京能干净点儿,大家伙能过得舒服点儿;自私点儿的小梦想是工资能涨点儿,物价能便宜点儿,我妈我爸能健康点儿,哥儿们还能时常聚聚,有个好姑娘喜欢我,有好多好姑娘喜欢我,有好多貌美如花性格奔放的好姑娘喜欢我。 所以说,人一长大,就变猥琐了,不论男女。 1 那年,我刚成为一名城管不久。站在街上看着乌泱乌泱的人,太阳穴突突直跳。现在回头想想,其实这跟值班睡眠不足有很大关系,从足吃足睡到连轴转不休息,吃饭又不规律,再加上心情不好…… 后来问了问身边的人。敢情不管啥工作,刚一上班都这德行! 那一阵,我就特烦别人拿我工作开涮。去参加同学聚会,一说我在城管,桌上就别提多热闹了,各种打镲、各种挤兑。神马给我三千城管如何如何、神马烤白薯全拿家去了……然后就举出各种的道听途说:哪儿的城管怎么有钱、怎么腐败——以前都是不错的同学,这会儿全成阶级敌人了。 回家打开电脑,网上还是这一套! 大学时代,天涯是我的乐土,现在完全成了我的噩梦,一篇帖子浏览下来,全是城管死全家、问候城管祖宗十八代等。 太崩溃了! 2 有一次巡查回来,大家坐在车上闲扯,看见路边一个常来队里“做客”的小贩。他大概看见了我们的执法车,远远地就跑没影儿了。 大家便开始七嘴八舌地念叨这小贩警惕性怎么怎么高。也不知一哥们儿哪根筋不对,忽然说:“这小贩连咱分队谁开哪辆车都快门儿清了!都成咱分队VIP顾客了!以后再来给他打个折!” 于是,就着这个话题,众人便开始了一通的胡说八道。最后总结了一个分队优惠大酬宾政策:“被暂扣10次的,可免费办理会员卡,会员优惠罚款8折。同时进分队一次积一分。逢年过节有大酬宾,弄个抽奖或者积分换礼品活动……”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回头看着满车同事嘻嘻哈哈地胡说,心里面忽然一酸。 大家都是“80后”,二十来岁的年纪,却承受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工作压力、更多的误解,出去说神马都没人信,和朋友聚会,总是被当做笑料打镲。但在这个时候,该扯淡还是扯淡,该开心还是开心。说好听点儿,是年轻人的乐观;说难听点儿,一帮缺心眼儿。 3 我们分队的门口挂着块牌子,上面写着:志强分队。 志强队长走了好几年了。每年,我们队里都会去看望他的家人。 志强队长的父母年纪都很大了,但是非常关心城管工作。只要有我们辖区的报道,他父亲就会做剪报,几年下来,攒了好多。他的妻子也在城管系统工作,女儿已经上初中了。 这一家人过得很平静,很和睦,像千千万万北京的普通家庭一样。 我去过一次他家,就再也不想去了。 到现在也没再去过。 话说有一段时间,我们辖区里开“河北大奔”卖水果的小贩特别多,他们逆行、闯红灯、上便道,相当强悍。 那种柴油车劲儿特别大,而且为了对付城管车,四周都包上了铁丝网,根本没法下手。唯一的办法就是趁他们停车售卖的时候上去堵住驾驶舱,开门就拔钥匙。只要速度慢了,司机一脚油下去,就算没戏了。 那天,我们盯住了一辆停在路边售卖的柴油车,驾驶舱里的司机位居然是空的。我和同事们悄悄靠近,堵住了车门。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开车门,伸手就去拔钥匙。当时,我全部的注意力都在方向盘上,完全没在意车里副驾驶上还坐着另一个人。 在这时。副驾驶上的那个年轻人突然抄起车头仪表盘上放的一把水果刀,狠狠地砍了过来。 那一瞬间,我的视线忽然变得很奇特,那把刀就像慢动作一样划过我的眼前。而我的脑子里,也像过电影一样把家人都想了一遍。 我自己都觉得奇怪,人怎么能在那么短暂的时间里想那么多东西呢? 刀,没砍中我,却砍在了车座子上。 后面上来的同事把我一把推开,拔下了车钥匙,控制住了那个年轻人。 当时,如果我再往前一丁点儿,或者水果刀再长点儿,我的脖子绝对会被豁开。 所以,我不愿意去志强队长家。 我害怕。 我害怕,我去多了,就会失去工作的勇气。 看见志强队长的家人,就像看见我自己的家人一样。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他们会怎么生活? 如果我脖子上的大动脉被豁开…… 如果我满身鲜血地躺在急救室里…… 如果我爹妈在外面痛不欲生…… 会不会有人说我是个敬业的好同志? 会不会有人为这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生命感到惋惜? 会不会有人同情这对痛失爱子的年迈老人? 我想,或许不会…… 我能得到的,或许只是满篇欷欺、甚至奚落的报道…… 我能得到的,或许只是网络上大家的振臂高呼:“又一个狗城管被干掉了……” 副队说,志强队长过世后的几天,他反复地看现场录像,把志强队长被害的前后几分钟反复地放、反复地放…… 直到现在。他还能准确无误地向每一个人描述那段录像。 现场每个人所站的位置、相隔的距离、镜头是怎么拍的、录像里有什么对话和声音…… 我是真心地敬佩副队长。他在看了那么多遍录像以后。还能坦然地站岗巡逻,还能面对各种危险,身先士卒…… 有一次,他问我:“如果志强队长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做?” 我说:“如果我是志强队长的亲人,我会为了我的亲人不停上访,就算穷尽我的下半生,也要让那个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以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 原谅我的不和谐,可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但,如果真的我自己有这一天,我却不希望我的亲人这样去做。 我只希望,他们能像志强队长的家人一样,平静、和睦地生活。 最好,不要想起我…… 4 如果我不当城管,可能一辈子都是个无知的愤青,在“天涯杂谈”里喷粪,喷着喷着,估计就成浮云了。 指导员说得好:“这个工作能让你变成一个完人。要么完美,要么完蛋!” 唉!我这德行的人觉悟低,还惜命,根本不具有常规人才的特性,也没想着当劳模、队长,我怕想瞎了我这双好眼。还是本分生活吧。 但不知不觉之中,这个工作却治好了我很多坏习惯,比如挑吃、挑喝、认床、认厕所……现在这些毛病全没了。进食堂就吃,吃完得空就睡,趴桌子上就是一觉,10分钟就能做个小春梦,完事儿起来接着干活儿去。 上学的时候,我妈就老说:“好好学也是一天,吊儿郎当也是一天,你怎么就不会往好了过呢?” 小时候那副德行,长大也还是一样。反正都得当这个城管,铆足劲儿干活也是一天,怂蔫蔫杵窝子也是一天。为了我往后不变成精神太监,还是得过得比正常人积极点儿。 撒尿掀翻千尺浪、放P吹起万丈风的人生,也未必就是‘好人生。 咱觉得,出勤不挨打、现场不挨骂、全须全尾回家吃饭,这才是城管的幸福人生。 未来几十年,估计也就这么过了,也没神马不好的。 后记 当初我写这个帖子,主要就是为了让大家通过我的讲述,知道一些电视台不播的、不放的事情。知道了这些事,你们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了,还是那句话,出来混不容易,应该活得明白点儿。对自己好点儿。 但是天涯的斑竹真是好人(就是拍马屁,你没看错),他凭着一个人的良知,把帖子顶置了。 于是,知道这个帖子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我们分队上下都知道了。一度,全分队都在上演无间道+风声,大家互相揣测谁是写帖子的人。 全分队包括大厨子一共40人,排查工作就在30岁到23岁的年轻人之间开始了,当然这只是纯民间的,大家私底下互相聊聊。 为了避开“残酷”的排查,我只能在帖子的某些信息上模糊视听,这种忽忽悠悠的写作方式终于让我幸免于难。万幸,我们的队长是个好人(还是拍马屁,你没看错),他凭着一个人的良知,无视这些窃窃私语,(其实他根本不上网、神马都不知道,也听不明白)。 所以,如果大家到队里来围观我,我就彻底暴露了。在风声紧密的日子我的装B就会被全队人笑话,他们丫一定会说我是演技派,我以后就没脸见人了。 我故意写了很多不符合事实的东西(不符合事实的部分仅限于本人自身信息,不涉及我所讲述的事件。相声都是编的,我这都是真的),不然早被发现了。不经过分队大队私自在网上发工作的事,死一百次了。公务员压力山大的。 但现在我竟然还活着! 和我预料的不一样,暴露之后,我还照常上班,照常扯淡。不一样的是,在网上喷的口水竟然汇流成河,被出书了。 好歹是本书,多多少少总得作个感言。 在此,感谢每一位为北京管理上心的人。不管是市长、队领导还是普通网友们。我一个小卒,在网上写东西,没被“和谐”很开心。市局领导和队里领导替我扛着各种争议,把我活着保全下来,还同意出版这些胡言乱语,我不拍马屁地真心感谢。 特别需要感谢的是以下几位: 我的父母、姐姐、姐夫。我这儿子从来没让父母有过神马荣耀。除了小时候打架请家长,他们基本不怎么直接跟老师对话。姐姐疼我,打小没少收拾我,我觉得她后来当老师,跟小时候教训我有某种因果联系。今年她有了孩子,小日子过得挺美。谢谢我的家人,,他们让我在各种郁闷的时候都能挺过去。 我的哥们儿赵斌。在我犹豫不定的时候力挺我,很义气。谢了。哥们儿! 市局宣传中心的刘永华主任、党学峰副主任、章仑科长和李川同志,还有中心其他我叫不上名字的同志们。和编辑部接洽,使我的只言片语得以印制成书籍,中心的同志们是花费最多精力的。以前总觉得做宣传特别不好,通过你们我终于理解了宣传的意义,让人们了解真实的城市现状,了解真实的城市管理问题,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都明白自己的生存现状,这个真挺重要的。谢谢大家! 大队宣传科的同志们。为了我这本书,他们费了不少心。虽然他们总说这是他们分内的工作,但是我知道,他们忙碌过后,露脸的只有我一个人,他们是幕后英雄。 我们队长刘晓兵同志。在流言纷纷扰扰的日子里,任凭别人怎样议论,他也没有搞排查,没有包打听。队里的骚动就这样自生自灭了。虽然我常开玩笑,说他不懂电脑才不找我,但我心里明白,这是一种领导的沉稳。有点屁事儿就闹翻天的,绝不是好领导。非常感谢他! 还有最后要感谢一个特别重要的人,我们的副队兼指导员何晓同志。在最初只有他一个人发现我的日子里,本着爱护晚辈的心情,何叔叔一直替我打着掩护,甚至一度替我遭受指点,这让我非常感动。平日里,他工作非常细致,总让我有种随身携带了亲娘的感觉,虽然为人傲骄,但是真疼人。何队,你一定会幸福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