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魔戒(共3册插图珍藏版)(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国)J.R.R.托尔金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魔戒十年,再现辉煌!现代史诗奇幻鼻祖,善与恶的经典战争!全新译本,华语奇幻文学教主朱学恒十周年升级译本,台湾热销80万册。全新装帧,豪华精装大开本,独家国际视觉大师、魔戒教团三尊主神之一艾伦·J.R.R.托尔金李炫丽插图,再现五十幅震撼场景。

《魔戒(共3册插图珍藏版)》想象雄浑奇特,充满了忠诚与背叛、勇气与怯懦、善良与邪恶的强大张力。J.R.R.托尔金强调神话的重要性,认为它能通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找到的路径为人们描绘出真理的存在;他相信故乡、家庭和劳动是我们生活的中心,并突出描写友谊对于人生不可缺少。这些思想感情以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奇幻人物体现出来,给人以极大的阅读享受。

内容推荐

《魔戒(共3册插图珍藏版)》由J.R.R.托尔金编著。

《魔戒(共3册插图珍藏版)》讲述了:

天真无邪的哈比男孩佛罗多继承了一枚戒指,却发现它就是黑暗魔君索伦铸造的至尊魔戒,具有奴役全世界的力量。在甘道夫的指导下,佛罗多和精灵、矮人、哈比人、游侠、人类组成远征队,要将魔戒扔进末日火山口销毁。索伦已派出黑骑士四处搜寻这枚戒指,而魔戒又有强大的腐蚀力,会使佩戴者心灵扭曲;善的力量能否战胜恶的诱惑?这是一次异常艰险的远征……

目录

前言

序章

第一卷

第一章 期待已久的宴会

第二章 过往黯影

第三章 三人成行

第四章 蘑菇田的近路

第五章 计谋揭穿

第六章 老林

第七章 在汤姆o庞巴迪的家

第八章 古墓岗之雾

第九章 在那跃马招牌下

第十章 神行客

第十一章 黑暗中的小刀

第十二章 渡口大逃亡

第二卷

第一章 众人相会

第二章 爱隆召开的会议

第三章 魔戒南行

第四章 黑暗中的旅程

第五章 凯萨督姆之桥

第六章 罗斯洛立安

第七章 凯兰崔尔之镜

第八章 再会,罗瑞安

第九章 大河

第十章 远征队分道扬镳

第三卷

第一章 波罗莫的告别

第二章 洛汗国的骑士

第三章 强兽人

第四章 树胡

第五章 白骑士

第六章 金殿之王

第七章 圣盔谷

第八章 通往艾辛格之路

第九章 残骸和废墟

第十章 萨鲁曼之声

第十一章 真知晶球

第四卷

第一章 驯服史麦戈

第二章 沼泽之路

第三章 黑门关闭

第四章 香料和炖兔子

第五章 西方之窗

第六章 禁忌之池

第七章 前往十字路口

第八章 西力斯昂哥的阶梯

第九章 尸罗的巢穴

第十章 山姆卫斯先生的抉择

第五卷

第一章 米那斯提力斯

第二章 灰衣人出现

第三章 洛汗全军集结

第四章 刚铎攻城战

第五章 骠骑长征

第六章 血战帕兰诺

第七章 迪耐瑟的火葬堆

第八章 医院

第九章 最后的争论

第十章 黑门开启

第六卷

第一章 西里斯昂哥之塔

第二章 魔影之境

第三章 末日火山

第四章 可麦伦平原

第五章 宰相与人皇

第六章 众人别离

第七章 归乡旅程

第八章 收复夏尔

第九章 灰港岸

附录A:帝王本纪及年表

附录B:编年史

附录C:族谱

附录D:夏尔历法

附录E:文字与语言

附录F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期待已久的宴会

当袋底洞的比尔博·巴金斯先生宣布,不久之后要为自己一百一十一岁大寿举行盛大宴会时,哈比屯的居民都兴奋地议论纷纷。

比尔博非常富有又特立独行。自从他神秘失踪又奇迹似的归来之后,六十年以来他是夏尔人们议论不休的奇人。他从冒险旅途中带回来的庞大财富,如今已成了地方的传奇,不管这老家伙怎么说,一般人都相信袋底洞内有无数装满各种各样金银珠宝的隧道。如果这样的传奇不够让他出名,他老当益壮的外表也足以让人啧啧称奇。时间的流逝似乎在比尔博身上没留下多少痕迹,他九十岁的时候与五十岁时并无二致;当他九十九岁时,众人开始称他“养生有术”,但“长生不老”会是比较精确的说法。有许多人一想到这件事情就觉得老天未免太不公平,怎么能让人坐拥(传说中的)金山又同时拥有长生不老的能力呢!

“这一定是有代价的,”他们说,“这是违逆天理的,一定会惹麻烦的!”

不过,到目前为止也没出现什么麻烦,由于巴金斯先生十分慷慨,人们也就愿意原谅他的古怪和得天独厚的好运。他依旧时常拜访亲戚(当然,塞克维尔巴金斯一家除外),在地位较低和贫穷的家族中,他也拥有许多的崇拜者。但他一直没有什么亲近的朋友,直到他一些年轻的表亲年纪稍长之后才有了转变。

这些表亲之中最年长的是佛罗多·巴金斯,他也是比尔博最宠爱的一个。当比尔博九十九岁的时候,他将佛罗多收为养子,接他到袋底洞来住,这终于打破了塞克维尔一家一直觊觎继承袋底洞的希望。比尔博和佛罗多刚好都是同一天生日,九月二十二日。“佛罗多啊,我说你最好过来跟我一起住吧!”比尔博有天这么说,“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舒舒服服地过生日了。”那时佛罗多还只是个“少年”,哈比族人一向把介于童年和成年的三十三岁之间、无责任感的二十多年称作少年时期。

又过了十二年。每年这家人都会在袋底洞举办联合的生日宴会,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今年秋天的计划是非比寻常的。比尔博今年将满一百一十一岁,数字本身就相当特殊;对哈比人来说,这也是十分长寿的年纪了(老图克大人也不过活了一百三十岁)。而佛罗多今年将满三十三岁,这是个很重要的数字,因为今年他即将成年。

哈比屯和临水区一带的居民开始议论纷纷,有关这项即将来临的大活动也传遍了整个夏尔。比尔博·巴金斯先生的冒险经历和独特的行事作风,再度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老一辈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讲古忆往在这股怀旧风潮的推波助澜下,十分受到欢迎。

众人称作“老爹”的哈姆·詹吉可说是个中翘楚,最受听众瞩目。他经常在临水路旁的“常春树丛”小旅店高谈阔论。他可不是毫无依据地吹牛,因为他照顾袋底洞的花园有四十年之久,在正式接手之前他是前任园丁老何曼的助手。如今他年事已高,关节僵硬动作迟缓了,因此大多数的工作都由他最小的儿子山姆·詹吉接手。父子两人都与比尔博和佛罗多十分友好。他们就居住在袋底洞的山下小丘上,地址是袋边路三号。

“我老早就说,比尔博先生是个说话彬彬有礼的哈比人。”老爹宣称。这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比尔博对他非常有礼貌,总是称呼他“哈姆法斯特先生”,并且经常向他请教蔬菜种植的问题,特别是根茎类植物的种植上,整个临近地区的人都承认老爹在种马铃薯这类植物方面可是第一把交椅(连他自己也不吝承认)。

“但跟他住在一起的佛罗多人怎么样?”临水区的老诺克问道,“他名叫巴金斯,但是人们说他有不止一半烈酒鹿家的血统。我老搞不清楚为什么哈比屯的巴金斯家会有人想要去雄鹿地找老婆,那边住的都是一些怪人。”

“也不能怪他们不合常理,”住在老爹家隔壁的邻居图伏特老爸说,“他们住错了边,住到烈酒河的对岸,又靠近老林那边。如果传说故事是真的,老林可是个受诅咒的不祥之地。”

“你说得对,老图!”老爹说,“虽然雄鹿地的烈酒鹿家族不是住在老林里面,但他们的行事作风真是怪。他们会在那条大河上搞艘船跑来跑去,那可不是什么正当好事,难怪会惹出麻烦。不管怎么样,佛罗多先生都是个如你预期的好青年,他和比尔博先生很像,连想法都差不了多少,毕竟他父亲是个巴金斯家的人。德罗哥·巴金斯先生是个受人尊敬的好人,在他淹死之前可是个洁身自爱的家伙哪!”

“淹死?”听众中好几个人反问。他们当然听过这类恐怖的谣言,不过哈比人就是喜欢这种家族历史故事,他们已经准备好要再听一次了。

“嗯,他们是这样说的,”老爹道,“你瞧,德罗哥先生娶了可怜的普丽谬拉·烈酒鹿小姐,她是比尔博先生的表妹,是他阿姨的女儿(她妈妈是老图克最小的女儿),而德罗哥则是他的远房堂弟。所以,佛罗多既是他表甥又是他堂侄,你听得懂吧,这关系可深远着哪!德罗哥先生结婚之后就经常待在他岳父老葛巴达克大人家的烈酒厅厮混(这家伙嘴可馋着呢,老葛巴达克又爱摆流水席,两人就这么一拍即合);他去烈酒河上泛舟,他和妻子就这么翻船淹死了。可怜的佛罗多那时还只是个小孩啊!”

“我听说他们是在月光下饱餐一顿后到水上泛舟,”老诺克说,“德罗哥吃得太多,把船给压沉了。”

“而我则听说是她把他推下去,而他伸手把老婆也给拉下去。”哈比屯的磨坊主人山迪曼接口道。

“我说山迪曼哪,你最好不要把听到的谣言都照单全收。”老爹不太喜欢眼前的磨坊主人,“老是提一些推推拉拉的事情没意思嘛!船这种东西本来就很诡异,就算你坐好不动,不想惹麻烦,还是有可能倒霉的。不管啦,反正佛罗多最后就是成了孤儿,被丢在雄鹿地那群怪人当中,在烈酒厅被养大。那里怎么说都像个大杂院,老葛巴达克大人在那边起码有几百个亲戚。比尔博先生把这位小朋友带回来,住在有教养的人当中,真是做了件好事啊!

“不过,我也明白,这对那些巴金斯家塞克维尔一系的人来说,是个重大打击。当年比尔博先生失踪,大家都以为他死了,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可以继承袋底洞,不料他却回来了,并且把他们赶了出来。老天保佑,比尔博先生越活越硬朗,一点都看不出来老态!突然,他又找了个继承人,备齐了一切的文件。我看这回塞克维尔家是想都别想再踏进袋底洞一步了,我也希望那里不要被他们糟蹋了。”

“我听说,那里面藏了很多钱耶,”一个从西区米丘窟来做生意的陌生人说,“据我所听到的,这座山里面到处都是隧道,里面全都装满了许多箱子,箱子里都是黄金、白银和珠宝。”

“那你听说的比我知道的还要多,”老爹回答,“我不知道什么珠宝的事。比尔博先生对钱财很大方,手头也很阔绰,但我没听说什么挖隧道的事情。我亲眼见到比尔博先生回来,都六十年前的事喽,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咧。那时我才刚当上老何曼的学徒——他是我爹的堂弟,他派我去袋底洞维持秩序,以免闲杂人等在拍卖的时候把花园踩得一塌糊涂。就在拍卖进行到一半时,比尔博先生牵着小马走上山丘来,马背上还有好几个大袋子和箱子。我想那里面一定都是从外面世界带回来的财宝,有人说外面有很多金山。但是,我看到的东西也不够把隧道塞满。不过我儿子山姆大概会知道得更清楚。他常常进出袋底洞。那孩子对古老的传说故事迷得不得了,所有比尔博先生的故事他都背得滚瓜烂熟。比尔博先生甚至还教他识字,各位别露出那种表情,他可是一番好意,但愿不会有什么麻烦才好。

“成天想精灵跟龙,我对他说,多想想莴苣和马铃薯对你我来说才是正经事。别老是好高骛远,更别卷进那些高贵人物的事情里头,不然你会惹上大麻烦的,我一向都这样告诫他。其他人最好也听我的劝告。”他看了那陌生人和磨坊主人一眼。

不过,老爹的警告没办法说服他的听众。比尔博财富的传说,如今在年轻一代哈比人的心中可说是根深蒂固,无法动摇了。

“啊,不过他后来可能又赚到更多的钱,”磨坊主人的论调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常常离家去旅行。你们看看那些来拜访他的外地人:在夜间前来的矮人,那个老巫师甘道夫等等。老爹,你爱怎么说都随你,但袋底洞真是一个诡异的地方,里面住的人更奇怪。”

“我说山迪曼,你爱说什么也都随你,反正大家也清楚,你知道的其实有限,就跟你不会划船一样。”老爹这回比平常更讨厌这个磨坊主人了,“如果那样就叫古怪,那我们这一带还真需要多一些这种古怪。离这里不远有些一毛不拔的家伙,他们就算住在金山里,也不愿意请朋友喝杯啤酒。但是袋底洞可是以慷慨待人出了名的。我们家山姆说,这次每个人都会受邀参加宴会,而且还有礼物,听好喔,每个人都有礼物!就在这个月!”

这个月就是九月,天气怡人万分。一两天之后,到处就开始流传一个谣言(多半是信息灵通的山姆放出来的消息):据说这次宴会将施放烟火!烟火,还有什么比这更轰动的,这将是夏尔近百年来第一次盛大的烟火表演,事实上,自从老图克过世之后,就没人见过烟火表演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日子也越来越近了。一天傍晚,一辆装满怪模怪样包裹的怪异马车晃进了哈比屯,爬上山丘停在袋底洞前。吃惊的哈比人纷纷从窗内往外窥探。驾车的是外地人,唱着没人听过的歌谣——一群留着长胡子戴着深兜帽的矮人。有几名矮人甚至在袋底洞留了下来。到了九月的第二个周末,另一辆马车在光天化日之下越过烈酒桥,沿着临水区走了过来。驾车的只有一名老人,他戴着一顶高高尖尖的蓝色帽子,穿着长长的灰袍,围着一条银色的围巾。他的胡子又白又长,眉毛也长到伸出了帽缘。一大群小孩跟在马车后面跑,穿过整个哈比屯,沿路跟上了小山丘。他们猜得果然没错,车内装的都是烟火。老人在比尔博的门前开始卸货,车上有一捆捆五花八门的烟火,每个都标着一个大红色的GΦ和精灵字符Ψ。

那是甘道夫的徽记,而那老人当然就是巫师甘道夫。他在夏尔以操纵火焰、烟雾和光线的技巧闻名。他真正的工作远比这些还要复杂、危险,不过单纯的夏尔居民对此一无所知。对他们来说,这巫师只是宴会的另一大卖点,因此小孩们才会这么兴奋。“这缩写是壮丽的意思!”孩子们大声喊着,老人报以慈祥的微笑。虽然他偶尔才会来拜访哈比屯,每次也不会停留太久,但是他们都知道他的长相。只是,除了哈比人长老中最老的老者,没有任何人——包括这些小孩在内——看过他的烟火表演,它们如今属于旧日的传奇。

老人在比尔博和几名矮人的帮助下完成卸货之后,比尔博给了这群小孩一些零钱。孩子们很失望,他们连一声爆竹响或一丝烟火花儿都没见着。

“快回家吧!”甘道夫说,“时候到了会让你们看个够的。”然后他就和比尔博一起走进屋内,关上大门。小哈比人们呆呆地看了大门半晌,最后才拖着不情愿的脚步离开,满心觉得宴会仿佛永远都不会到来。

在袋底洞内,比尔博和甘道夫坐在向西敞着窗户可望向花园的小房间里。傍晚的天色明亮又祥和。园中红色的龙嘴花和金色向日葵长得十分茂盛,金莲花则是生气勃勃地攀上圆窗,探进屋子里来。

“你的花园看起来真漂亮!”甘道夫说。

“没错,”比尔博回答,“我很喜欢这个花园,老夏尔对我来说也一样宝贵。不过,我想也该是放个假的时候了。”

“你是说要继续你原先的计划?”

“是的,我几个月前就下定了决心,到现在都没变卦。”

“很好,那我们就不必多说了。不要心软,照着原定的计划进行。记住,是原定的计划,我希望这会为你、也为我们大家带来好结果。”

“我也这么希望,反正我准备这周四好好地享受一下,让大家看看我的小玩笑。”

“不知道最后谁会笑啊?”甘道夫摇着头说。

“到时就知道了。”比尔博回答。

P3-8

序言

《魔戒》十年

朱学恒

公元两千年,一个有点寒冷的下午。

我那时还在台湾的奥美公关任职,服务的客户是诺基亚。

在一张客户之前传真说明的新闻稿背面,我写下一句话:“联经出版社,打电话,寄一箱书过去。”

二十天之后,我从奥美离职。

而这,就是《魔戒》十年开始的那一天。

的确,当时的状况看起来,辞掉工作专心翻译《魔戒》怎么样都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以成功几率来看,也绝对不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但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在面对人生转折点的时候,要做的不是正确的选择,而是不后悔的选择。

事实上,在这之前,我已经为了翻译《魔戒》这件事情准备了一辈子了。

很多人事后看起来觉得这是一个很好运的决定,但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我在那之前已经翻译了超过两百万字,中文化过十几套计算机游戏(包含游戏内部的编码、按钮和对话),翻译过几十本游戏的说明书,在游戏杂志担任专栏作家将近十年。

而我寄给联经的那一箱书就是在没有人知道什么叫作奇幻小说的那个年代里,我所翻译的二十三本奇幻小说。

但是当年对联经来说,要重译《魔戒》确实是有很多困扰的。因为这本书实际上早先已经出过一个版本了,但是因为当年的宣传主打“西方文明的西游记”,所以在市场上反应很惨,经过了三年大概还没有卖出三千套。

而为了说服出版社,我提出了在出版史上大概空前,也应该是绝后的一个条件:“我保证每本书销量超过一万本,如果卖不到一万本,我就一毛钱都不收,销量超过一万本我才开始收版税。”

后见之明的人会说朱学恒当年早就看到了《魔戒》一定会大卖,所以才会跟出版社签下这样的合约。

但事实上,当年为了翻译《魔戒》而每天上健身房运动,导致瘦了三十公斤的我(当年最后交稿时,地图的设计师还被我逼得两天没有睡觉),其实根本没有想到《魔戒》会不会赚钱。我只是想要有一天很帅气地跟我孙子讲:“你爷爷当年翻译过《魔戒》耶!”

做这件事情,还为了另一个小小的承诺。

许诺:

倒数十三年前,公元一九九七年的时候,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向许多网友许下一个诺言:终有一天,要让奇幻文学摆满书店里面的一整个柜位。

那是我翻译的第一本奇幻小说上市的那年。

这个诺言多年以后看起来好像有些荒谬和好笑。

因为现在书店里面畅销的、热门的书籍,有多少不是奇幻小说?

但这个诺言的背景是在华文世界奇幻文学的萌芽期,那一片荒漠的状况下许下的。

为了达成这个许诺,我们努力做了很多事情。包括了当初看不太懂简体字的我,很努力地试着把每个字的意思记起来,试着跟以前从来不认识的大陆网友在网络上沟通。

包括了授权当时也是奇幻爱好者的编辑,在几乎什么资源都没有的状况下编出了一本大众软件奇幻专刊。

甚至包括了我为推广奇幻这辈子第一次去了一趟北京,然后因为天气太干燥,在网友好心安排的住宿之地还半夜干到鼻子痛醒流鼻血,这对我这个从小生长在潮湿之地台湾的家伙来说,真是非常特别的经验。  当然,奇幻小说的出版也不是一直都那么顺遂,我也去过不知道哪里的一家小书店,在斜坡上的那家店挂着大大的红布条:“《龙枪编年史》译者签名会”。不过经过的人也都不知道我们在干嘛,所以大概只有一二十个人跑来凑了凑热闹。

但这还依旧不是我此生参加的人数最少的签名会和推广活动。我在台湾的金石堂书店曾经举办过一场底下听众只有一个人的《魔戒》介绍活动。而那个人还是金石堂的营销企划,她想来看看现场到底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而在对她一个人讲了半个小时之后,我还跑到楼下的书店里去找了当时一对非常无辜、只是坐在那边看书的男女朋友,唠叨地介绍了半个小时。我想直到今天他们可能都觉得这是哪来的神经病,竟然在书店里面随便找人攀谈。

没错,你没听错。即使笨拙,即使渺小,我们那个世代的奇幻爱好者眼中都有着光芒,那是一个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不管世界多么险恶,都无法熄灭的光芒,因为那是我们的诺言和共同的希望。

转折:

但是,对于当年只有二十七岁的我来说,大笔的《魔戒》版税实在是来得非常意外。

我本来只是做一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却意外地收入了一大笔金钱。而且这其中并不是单纯的商业上的成功,而是奇幻同好的情义相挺,是他们在寒风中半夜排队,是他们掏出自己一整个月的零用钱多买几套送给朋友,《魔戒》和奇幻文学才会有今天的成就。

所以,我一拿到版税就立刻成立了基金会。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当中,奇幻基金会在全台湾最大的国际书展中包下了最大的场地做展览,在电影院包场邀请奇幻迷参与,举办巡回演讲推广奇幻知识,举办超过数千人参加的奇幻艺术奖等等……

其中最关键的一笔经费运用和安排,就是新版《魔戒》的校对和重新编排。

我个人一直认为,一个作品的翻译本不该永远只局限在印刷第一版的那个版本,因为人智有限,我从来不会天真地认为我自己不会犯错,即使在翻译推出上市之后,其实我还在不停地推出更新、纠正错误的勘误表,甚至推出更新的补充目录和说明等等,出版社也配合着修正每一个版本的内容和数据。

但是这些额外的补充总是有极限的,所以我就决定拿出两百万新台币,在全台湾公开招募愿意协助的团队来整体重新校稿和编排魔戒的翻译版本。经过一番选择之后,脱颖而出的是《精灵宝钻》的翻译者邓家婉。邓小姐跟我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字斟句酌,对每段翻译的部分,从原始精灵语读音到中外文化隔阂之间,无不审慎考虑和安排,经过数百次的来回才将这近百万字的版本完成,呈现在各位面前。

当时我们甚至顾虑到未来的各种版本的需求,制作了精装收藏版(就是三本合订版)、一般发行版(三本分开)、文库版(一章一本,方便通勤时阅读),然后还印出来放在架上,期待有朝一日可以看到这新版的印行和上市。没想到一等又是数年,这才趁着简体中文版《魔戒》上市的时候呈现在各位读者的面前。

再出发:

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我却意识到一个问题。

虽然推广的是奇幻文学,但我一直意识到的却是文化和知识数量上的问题。

因为有那么多的年轻读者想要开始自己尝试写作新的奇幻文学,但是当他们想要查询、想要引用足够的历史神话的相关数据的时候,却总是没有足够多的中文内容可以让他们引用。

虽然我后来担任奇幻基地的总策划,推出了很多很多的事典和参考类型的书,试图补足这个缺口,这些来自世界各地,来自各种文化的典籍也许补充了一部分的不足,但却总是不够。

所以,我便踏上了另外一场冒险,一场同样是翻译,但却是将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课程翻译成中文的冒险;一场同样是翻译,但《魔戒》赚了很多钱,开放式课程却会把我赚来的所有钱花光的冒险。

我认为,一个文明的知识数量,决定了这个文明的力量和影响力。

我希望,翻译《魔戒》赚来的钱,能够用翻译的方式还给这个社会。

所以,我想要挑战一个关键的问题:

以我们的母语中文撰写或呈现的知识到底是否够多,抑或是我们的研究者和学生都必须被迫去学习他种语言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这样的问题表面上听起来很大,要做任何的比对或是调查都远超过人力所能及。

不过,既然大家都在用GOOGLE 写作业、写报告和作研究,或许这个世界最大的搜寻引擎的一些数据可以作为参考。所以,我用两个意思相同的基本学科名称在GOOGLE 上搜寻,得到了一些初步的数据(这是2008 年的数据)。

Physics:134,000,000(一亿三千四百万项),物理:87,900,000(八千七百九十万项)。

History: 1,230,000,000(十二亿三千万项),历史:38,500,000(三千八百五十万项)。

Chemistry:126,000,000(一亿两千六百万项),化学:8,730,000(八百七十三万项)。

Electrical Engineering:18,400,000(一千八百四十万项),电机工程:1,180,000(一百一十八万项)。

当然,GOOGLE 是以英文起家的搜寻引擎,或许收录的时间不够多,或许中文世界的网络科技发展时间较慢,所以在网络上能够搜寻到的数据较少。但这些数据至少也有一些意义,有的差距超过十,甚至二十倍,有的差距在三四倍左右;这代表的是华文世界用母语能够阅读的知识量至少有相当明显的差距。而这个差距是什么意思?

这个差距的意义有两个:

第一,母语的知识阅读和吸收绝对比较有效率,所以母语的知识数量少,代表的是学习者必须普遍花上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理解(当然还包括查字典和误解其中意义的时间成本),从而排挤了开发新技术、研究新理论的时间。而相对于使用英文者,中文为母语的我们显然背负了比较沉重的学习原罪—— 而原因则是母语知识的数量逊色于他种语言。

第二,外国语的学习和精通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的。即使是坊间一些号称专为中国人写的英文文法之类的作品,也都是以商业模式贩卖的。如果学习者买不起书呢?如果买了没有时间研读或是学习英文呢?如果家中需要你早晚帮忙家务或是农务,那么又怎么会有时间来学习外国语,甚至是第二外国语,并且进而得知许多并非为母语的知识呢?所以,这第二点隔绝了家境或是机遇不好的人接触和学习许多知识的机会,并且更进一步地阻挡了社会阶层的流通,因为高阶竞争力所需要的许多知识是英文或是他种外国语的内容。而众人负担不起,就接触不到。

因此,我认为,要让中文更红,更有竞争力,大量地增加中文的知识数量是必须而且是最关键的。但我并非学者,我无法撰写知识,我只能做我知道而且擅长的工作:翻译,免费地将更多的知识转化为中文,让更多人可以自由地取用。

还有,你知道吗?最早的时候,象征文明开化的语言是拉丁文,然后大航海时代是西班牙文,然后民主启蒙时期是法文。

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德文还是物理科学界最先进的语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先用德文写的,然后才翻译成英文。

所以,你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吗?

这个梦想很傻。

我终其一生也不可能看到。

你们,可能也不行。

要我们的下一代,或是我们的下下一代才有可能会看到。

终有一天,也许是在华盛顿的某所高中,也许是在西雅图的某所公立学校……

会有一个高中生举起手,问他的老师说:“老师,中文那么难学,为什么我们还要看那么多中文书呢?”

他的老师会深吸一口气,很认真地告诉他:“孩子,因为最先进的知识要看原文书,才有竞争力呀!”

孩子,那一天我不可能看到了,但我希望,你,能看得到。

《魔戒》简体中文版本人的版税收入,将全部捐给开放式课程中文计划。

喔,对了,十年之后,我又胖回了整整三十公斤,变得比十年前还要胖。

唉。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关于生存与勇气,为了人类光明未来,誓死与黑暗势力对抗的感人故事。

——导演 彼得·杰克逊

这个世界分成两种人:一种是已经读过《哈鄙人历险记》和《魔戒》的人,另一种是即将要读的人。

——《星期日泰晤士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