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生编著的这本《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是南华大学出版资助的南华大学学术文库中的其中一本。该书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关于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为研究主题,旨在揭示经典作家走出思辨囚笼的心路历程、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及其终极关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南华大学学术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
作者 | 黄秋生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黄秋生编著的这本《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是南华大学出版资助的南华大学学术文库中的其中一本。该书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关于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为研究主题,旨在揭示经典作家走出思辨囚笼的心路历程、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性变革及其终极关怀。 内容推荐 借助“从后思索”和“宏大叙事”两大方法,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整体性研读,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完成了对经院哲学、思辨哲学和感性哲学的全面批判。从批判理论的演进脉络来看,经典作家展示了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哲学批判—经济学批判—人类学批判的逻辑进路,经历了从抽象批判到现实批判,再从现实批判回到抽象批判的“否定之否定”的心路历程。《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包括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早年的哲学立场——辩证法的娴熟运用。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柏林大学学习期间马克思对问题的理解虽然没有超出思辨唯心主义境域,但他还是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娴熟运用和自我意识能动原则的强调,表明了哲学应该积极干预生活的基本立场。第二部分,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把人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马克思不仅依据费尔巴哈的宗教理论展开了对黑格尔宗教观的批判,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脱离现实、忽视政治,这正是他对宗教批判的致命缺陷。第三部分,马克思的政治批判——指出国家和法沦为私人利益的工具。青年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国家观进行批判之后,又联系德国的社会现实进一步论述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深刻批判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肯定人类解放是人的彻底解放。第四部分,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的创立。通过对以往哲学信仰的清算,马克思立足于实践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深刻变革。第五部分,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探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与《手稿》经济学初次批判有所不同,《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全面展开,通过对科学方法论和唯物史观一般原理的运用,马克思从关系存在出发对劳动、商品和资本等范畴进行了阐述。第六部分,马克思的人类学批判——强调人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便到了晚年,马克思不仅对自己所创立的哲学进行了经济学验证,而且还根据当时涌现的新经验和新材料,对人类学进行了批判性研究,并以当时俄国社会为考察对象,极为谨慎地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从而体现了他对人类解放的关注。第七部分,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思维范式变革——关系思维、圆融思维和生成思维的确立。从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看,马克思批判理论是通过思维范式的革命性变革来否定传统哲学立论的根本原则,其思维范式的革命性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从二分思维到圆融思维;从预成思维到生成思维。第八部分,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终极关怀——无法消解的形而上学情结。马克思批判理论并不意味着整个形而上学历史的终结。相反,马克思又一次成就了形而上学,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本体论批判彰显了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对人的生存境域的关心和对人的生存本性的合理理解。正因如此,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由黄秋生编著。 目录 绪 论 “从后思索”与“宏大叙事”/1 第一章 马克思早年的哲学立场/9 第一节 两种原子论的差异/9 第二节 伊壁鸠鲁哲学的本质/15 第三节 《博士论文》的哲学立场/20 简短小结/26 第二章 马克思的宗教批判/28 第一节 早期的宗教批判/28 第二节 宗教批判的费尔巴哈之桥/33 第三节 宗教批判的深化/37 简短小结/40 第三章 马克思的政治批判/42 第一节 副本批判/42 第二节 原本批判/48 第三节 民主制与真正的民主制/51 简短小结/59 第四章 马克思的哲学批判/61 第一节 思辨哲学的批判/61 第二节 “思辨哲学批判”的批判/71 第三节 从前哲学信仰的清算/80 简短小结/86 第五章 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88 第一节 经济学的初次批判/88 第二节 必然出场的时间/92 第三节 经济学的再次批判/99 简短小结/110 第六章 马克思的人类学批判/112 第一节 社会形态的划分/112 第二节 原生形态与社会发展方式/117 第三节 社会发展跨越论/121 第四节 未来社会的构想/130 简短小结/140 第七章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思维范式变革/142 第一节 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143 第二节 二分思维到圆融思维/149 第三节 预成思维到生成思维/155 简短小结/163 第八章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终极关怀/164 第一节 “现实的人”的关注/164 第二节 人的生存境域的关心/167 第三节 人的生存本性的合理理解/170 简短小结/173 结 语 走出思辨的囚笼/175 参考文献/189 附录一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逻辑进路/204 附录二 卡夫丁峡谷理论的中国实践/213 附录三 相关论文发表情况/237 后 记/23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