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设十章,分前言、上篇(五章)、下篇(五章)、结束语四部分。其中上篇五章为“潮流篇”:第一至第四章为“线”,论述该思潮的发展历程,第五章为“点”,通过对文化保守人物“师友关系”的揭示来深入认识该思潮;下篇五章为“专论篇”,其中第一章“性格品德论”力图刻画晚清文化保守者们的直观形象,第二章力图揭示文化保守思潮与其他思潮的关系,第三至第四章力图揭示晚清文化保守思潮对儒学、史学、哲学、国学、古史辩派等领域或学派的影响,以此反映文化保守思潮的具体成果及对文化转型的作用。最后一章,评判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的是非得失。
前言
上篇
第一章 文化危机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的崛起
第二章 变器卫道、中体西用——戊戌前的文化保守思潮
第三章 援西入中、纳儒入教——康有为的孔教思想
第四章 弘扬国粹、陶铸国魂——晚清的国粹派与国粹思潮
第五章 晚清文化保守人物师友论
下篇
第六章 晚清文化保守人物人格论
第七章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与时代思潮
第八章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与近代儒学的新陈代谢
第九章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对近代学术潮流的影响
第十章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得失论
结束语
附录一:参考文献举要
附录二:晚清以后的文化保守思潮概述
后记
康有为曾是中国政坛上的急进先锋人物,但在文化性格上诚如梁启超所说:“先生为进步主义之人,夫人而知之。虽然,彼又富于保守性质之人也。爱质最重,恋旧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