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冬娇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四月天,孩儿脸。刚才还明媚着,这会就阴了,随即,全世界都包裹在“哗啦啦”的雨声中。

每次雨来,便会放下手中事,对窗,凝望。针点似的雨,洗刷着房屋、树木、世间的一切。近窗的樟树,已褪掉最后一片黄叶,吐了一身的新。松树依旧挂着颗颗松果,高挑又美丽。远处的花池边,桃树开过一树的灿烂,热闹喜庆了几天,渐次谢了。旁边,一片黄色野花盛开了,一些浅紫淡黄或白色的小花,隐在绿色间。

所有的树和花,各自遵循着自身的习性,此寂彼开,不争不攀,随性,自然。让人想起仓央嘉措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在雨中,抛却人事上的牵挂,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与这窗树和花相望,感觉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时间,空间都不在了,内心里有澄净、安宁、自在的喜悦。

远方的朋友发来信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回道:也是雨天。

对方又发来:你不明白我的心意吗?

我回道:明白。晴天是好,雨天也是好。晴天给人喜悦,雨天给人安宁。

那一日,同事一脸不悦,有人在背后说她坏话。我说,不必在意。其一,说你坏话的人,一定是嫉妒你的人,说明你有足够的优秀,你应该感到欣慰才是;其二,说你坏话的人,是把别人的优秀来惩罚自己,可怜,也是对自己福报的减损;其三,被说坏的你,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人们愿意亲近你,无形之间,增了你的福缘。所以,不必在意。倒是那个说坏话的人,她自己的心结,要由她自己打开。有些劫,走过后才会明白。

心有灵犀,同事立即释怀。能在一起同事,是缘分,能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互帮互助,是福分。她心境平和,我增一分欣慰,终究也是为了自己,求的心安,心安便好。

每次下班回家,他不见我,或我不见他,就会电下对方,只为,你若安好,吾便心安。常常记得一些文友,去他们博客转转,不说什么,一份祝愿,在心底。

有闲时,就会想起这位文友。口才,文采俱佳。每次聚会,都是中心,只是婚姻不幸。她静下来,把所有的心思投入到绘画上。聪慧之人,悟性都高,她的画突飞猛进,成了本地上乘之作。有几次,想约她,终是忍了。她是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一个人能走过。我的念想和牵挂在我心里,也是我们之间的善缘。

周末,四个子女,相约回到乡下,陪陪近70岁的父亲。母亲离我们已15年了,那一年,弟妹都在大学中学读书,还有为母亲治病欠下的债务。父亲坚持着,要让我们全部完成学业。几年过去了,我们毕业后都有了工作。但那几年,我们无法想象,他的勤劳,节俭,孤独,坚韧……这些,都隐在白发、皱纹、微臃的背里。

退休后的父亲,生活极有规律,早睡,早起,午休,种菜,洗衣,做饭,看电视剧;也极自律,不抽烟,不打牌。多次劝过父亲,有合适的再找一个。他说,一个人进进出出惯了,每天做着同样的事,生活很有规律,再加上没有世事的烦扰,跟淳朴的农民打交道,内心宁静而满足。

前些日子体检,有高血压。他戒了酒,早餐改吃馒头,每天量量血压。想起这些,眼睛湿了。年少时,父亲牵挂我们,我们长大了,父亲还是牵挂我们。他的自律、严谨,是为了不让我们牵挂,无非是让我们心安。

尘缘里,有个好父亲,是福气。受父亲的影响,我们子女四个,向善,勤勉,本分地过好每一天,彼此心安。

年岁越长,越删繁就简,只想做一个简单的人。喜欢呆在家里,行走在音乐中,文字里,品茶,做饭,看电视剧,发呆。在贴近真实自我的形态里,拂下心尘,有深层次的愉悦和对尘世的感恩。

P3-5

后记

安若睡莲,净如冷泉

◎黑人阿明

感谢冬儿的信任和宽忍,让做事经常“半途而废”的黑人终于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得有头有尾。“头”是曾经为她的文集《长发飘飘的日子》作序,“尾”是又要给她的新书《你若安好,吾便心安》写跋。

在黑人没有拜读这本新书的时候,近来常在网络一端恭听冬儿言说儒释道,而后不无担忧,曾经好心“劝告”过正在仕途上的她,切莫因为看破红尘而隐遁“青灯黄卷”;在黑人没有悉读这本新书的时候,也曾对冬儿说过,似乎更喜欢她过去的文字,清新而自然,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女人味道;而今,在黑人把这本新书反复研读的时候,笔下的“后记”便应当是检讨——黑人错也,错读冬儿错看佛。其实,修行未必出世,禅理亦可美文。恰如南怀瑾所言: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也如冬儿所言:且行,且拂尘……写了些文字,只为灵魂的沉淀.为心的淡定平和。

何谓哲学?窃以为人生;何谓人生?窃以为取舍;何谓正确取舍?窃以为向善、向上。好长时间没与冬儿网上聊天了,视频里再见她时,岂止言谈话语,就是眉目之间也显而易见这样的慈善与恬淡,神态安逸,谈吐安然。于是更加认识到黑人的错误。特别是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今天,一个“安”字,胜过千金万户。

如果说以往的冬儿及其文字犹显“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清纯。而后又极尽“映日荷花别样红”之绚烂,那么现在,无论她的书中和还是脸上,则铺满了温柔静谧的月光,更像是一朵洁白如玉的睡莲,比盛开的红荷更具神韵。恰如陆龟蒙诗云:“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荷与莲,红与白,或许正是冬儿的春秋人生。由荷而莲,正是《长发飘飘的日子》与《你若安好,吾便心安》两部文集的同异所在。特别是读罢新书中的《你若安好,吾便心安》《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等单元,更觉得露润莲心,暗香浮动,好一本劝学劝诫的知性散文,好一个向善向美的智慧女人!

黑人以为,这不仅仅是文学风格的改变,而是精神境界的提高,是生命品质的升华,也是审美价值的彰显。曹丁老师曾说过:我最喜欢两种人,一种是有情趣的人,一种是有信仰的人,如果既有情趣,又有信仰,那就是让我最最喜欢的人了。冬儿手中的《长发飘飘的日子》和《你若安好,吾便心安》足以印证作者的情趣和信仰。如果说冬儿上一本文集的关键词是“飘动”的话,那么,这一本文集的主题词则是“安静”,这一动一静便是冬儿的心路修行——剪去“长发飘飘”三千烦恼丝,留下“安心”“安好”。努力使自己的身心在浮躁嘈杂的世界中安静下来,解脱出来,清爽开来,美丽起来,这,就是冬儿的信仰。

于是想到如是命题:佛学——哲学——文学——美学。如果说佛学是哲学之果、文学是关学之花、佛学和文学都生长在“人学”之树上的话,那么,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定会反映或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生动的人文美学。冬儿的新作《你若安好,吾便心安》便是将佛理、哲思、文品、美德熔于一炉的美轮美奂的“金菩提”,无论是《我心已闲》《相伴,安好》《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中的人生感悟,还是《一生一次》《你的目光》《村前的坟》《河边的老樟树》中的人生故事,都用生活的实例来阐述佛学的哲理,深刻而不失生动,高洁而不失亲切。每一番感悟都充盈着善心和知性,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真情和美感。原来这菩提树下开遍了鲜美芳香的生命之花。

说到人生哲学和人文关学,特别是说到冬儿其人其文由“荷”而“莲”的先后变化,黑人还莫名其妙地想到了这样四组人物以及冬儿的选择:晴雯和妙玉、格萨尔王和仓央嘉措、辛弃疾和苏东坡、苏曼殊和李叔同。

一部红楼,百媚千娇。其中,黑人最为喜欢的女孩有两个:一个是敢爱敢恨的“俏丫鬟”晴雯,一个是无欲无求的“槛外人”妙玉。虽说她们都是花容月貌的关女,也都是贾宝玉的红颜知己,若问“由荷而莲”的冬儿,想必她会偏爱后者——因为“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之晴雯,因为“不僧不俗”“非男非女”之妙玉;因为“撕扇子”“摔箱子”的晴雯过于争强好胜,因为“识大道”“知本源”的妙玉始终气定神闲。当然,更因为如今的冬儿也似妙玉一般成为“槛外人”,与那热热闹闹的名利场和花花绿绿的“大观园”渐行渐远,“不像以前那样爱生气了”“不像以前那样好争执了”“不像以前那样总抱怨了”。眼前关好的风景越来越多,胸中包容的天地越来越大。这才得以做到,神安如睡莲,心净似冷泉。

一望雪域,万水千山。其中,黑人最为欣赏的佛王有两位:浴血征战的格萨尔王和藐视王位的仓央嘉措。一部《格萨尔王传》便是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浴血厮杀的英雄史册,一本《央仓嘉措诗集》表达了作者不屑王位、不避世俗、向往自由、热爱生活的大美感情和非凡智慧。尽管他们都是佛门至尊,若问“由荷而莲”的冬儿,想必她会偏爱后者,因为前者的王冠上散发着血腥之气,因为后者的王座下缭绕着清莲之香,更因为如今的冬儿笃信“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央仓嘉措语)。

一代宋词,婉约豪放。其中,黑人最为敬仰的豪放派领袖是“金戈铁马”之辛弃疾,是“大江东去”之苏东坡,虽说他们都是“人中之龙,词中之虎”(相形之下,黑人似乎更看重文武双全,忠勇兼备,“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辛弃疾),若问“由荷而莲”的冬儿,想必她会偏爱后者,那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将“儒释道”融为一体,由高官变为“高僧”,由词仙化作神仙的东坡居士。同为流放者,同在长江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怀古》与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风格和境界均有所不同,前者沉郁苍凉,后者旷达洒脱。如今已有禅心慧觉的冬儿,在建功立业与轻名淡利之间的选择,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当中的扬弃,不言自明。

一门文僧,大觉大慧。其中,黑人最为钦佩的是情僧、诗僧、革命僧苏曼殊,是文僧、艺僧、苦行僧李叔同,每到杭州,必去孤山和虎跑,就是为谒拜这二位中国近代史上的文人、奇人、出家人。尽管二位才子高僧的身后均有众多红尘粉丝,若问“由荷而莲”的冬儿,想必她会偏爱后者。因为前者是“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南怀瑾语)的性情中人;因为后者是“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太虚大师语)的佛教宗师,更因为如今冬儿的人生观的确有别于苏曼殊“一切有情,都无挂碍”(遗言)之随性,而更接近于李叔同“不迎送请”“悲欣交集”(绝笔)之淡定。

再次感谢冬儿,促使黑人在写跋的同时学禅,学着学着人也渐渐沉静下来,心也渐渐空旷起来,或许这就是一种佛缘吧,善缘。恰如冬儿所悟:凡事皆有定数,落字也是因缘。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黑人渐渐相信:人生所有的际遇都是唯一且唯美的宿命,认识冬儿及其文字就是这样一种人生的必然,不是我找到了它,而是它在前面等候并引领我。这本《你若安好,吾便心安》便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灵之契,心灵之约、心灵之窗、心灵之桥。日前的通话中,冬儿似乎有些担心,书中的观点能否为大众所接受?而黑人的观点是,这本书只有到了有缘之人的手里,才是它的福报和归宿。

除了内容的变化,冬儿好像也在尝试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和方法,这本《你若安好,吾便心安》仅仅是个开始,因此,书中既有“新枝”也有“老树”,仿佛一个园子里的两片果林,稍有驳杂之感。另外,最后一个单元的“文学评论”也不该是这个果园里的树木。不过,黑人完全相信,这是一个生命力极其旺盛和功德无量的“文学树种”,方向对了,土地有了,那就只管前行和耕耘好了,想必冬儿的下一本文集定会“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为此,我们期待着——读者甚异之。

西湖之西是灵隐,灵隐之左有冷泉。白居易曾作《冷泉亭记》:“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理由之一便是:“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也就是说,无论老百姓,还是出家人,凡是看到听到邪恶门道的,凡是想到念到肮脏欲望的,不必用清水洗涤,一见这冷泉就能除去尘垢。如此说来,冷泉亭亦可谓净心亭。而冬儿这本《你若安好,吾便心安》恰似冷泉之水,净心之风,“其泉淳浮,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果然是一本洗心涤尘、唤人醒酒的好书!

飞来峰下的冷泉亭还有一副董其昌的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借用这副禅味十足的楹联,稍微修改,权作后记之后:心自冷泉浣起,莲从灵隐醒来。

目录

第一辑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

 风烟俱净

 相伴,安好

 眼因流泪而清明

 春有百花秋有月

 用感恩的心对待每一位病人

 人间五月天

 只想记得这些好

 世间万般,皆有说道

 码字有感

 一笑一尘缘

 秋色渐浓

 生亦有时,死亦有时

 永远的春天

 丰富的安静

 我心已闲

 这个夜晚,我们一起

第二辑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世界是自己的

 简单做人,朴实生活

 黄昏去买菜

 药补不如心补

 纯真的笑容你有没有

 美丽的日子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买单

 我来保护你们

 且行,且拂尘

 记住四个字,让你改变人生

 在一棵树下工作

 四季花开

 至味只在淡,木心唯在清

 做“长发”女人

 不美的女生

 让女人美丽的根本原因

第三辑 吾心安处,便是故乡

 村前的坟

 七月半

 河边的老樟树

 焦氏豆腐

 苎麻

 村里朴素的哲学

 一元七毛钱

 砍路萁

 怀念砍柴的日子

 捞松针

 灶旁读书

 夏日长长好读书

 冬夜读书

 飘零的姿势

 锄草

 打猪草

 满眼的油菜花

第四辑 你若来了,便是春天

 尘缘里,有位好父亲

 母亲的女红

 一生一次

 你的目光

 哥哥式的老公

 父亲,我们的父亲

 陪你一起看草原

 这一段路

 落寞梧桐

 请你去爬云阳山

 落叶纷纷

 街边修锁的男人

 缘起,在留白间

 老谭轶事

 有个文友叫贝贝

 谢谢你,阿明

第五辑 吾若念起,便是温暖

 心静月常明

 文暖我心

 夏日荷花香满径

 心无尘思便清

后记

序言

儿时,一个人,常常避开小伙伴,跑到屋后篱笆墙边,看那稀稀拉拉的几片叶子,在凄风冷雨中瑟瑟发抖,便要流泪——世间风物,莫不如此,从一开始,就朝着末日走去。人,也是如此。那么,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

长大些,跟着堂姐们去河那边的山砍柴砍铁芒箕。到了山上,堂姐们便迅速散开,四处响起了“坎坎”的伐柴声。而我,坐在树下,默默发呆,风不断从林子深处拂过来,各种杂柴铁芒箕随风抖动,再抖动。山林特有的气息,清新、空灵、静幽,吸引得我只想一直坐到那里,坐在那里,坐到永恒。相信吗?有些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格格不入也是与生俱来的,那种执着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独,扎在少年的心中,再过多少年,依然如故。

后来,我离开村里,到城里读高中,还时常旷课,躲在二楼寝室里,呆呆地望着对面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或挑着担,或提着包,匆匆忙忙的脚步,走过街道,走过人生。不明白,他们活在世上到底为了什么。那位老奶奶,干瘦,萎缩,整日坐在门边,和我一样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人,到了最后,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不知经历了多少劫,在娑婆世界中,都是老人了。上天派我们来到世上一趟,每个人必定都有使命的。否则,如果仅仅是物质的追求,精神得不到锤炼,来此一趟,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轮回,轮回。

是何时,开始喜欢这些词:内敛、隐忍、慈悲、柔软、温厚、平和、清丽?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里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先生的至理名言,如拨云见月,点亮了我的心灯,也更坚定了我的想法。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蚌病成珠。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是一个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过程。

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佛就说过,修行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去掉“贪嗔痴慢疑”五毒(即贪婪心,嗔恨心,愚痴心,傲慢心),让心回归自性的清净圆满。这些道理,就在生活中,天天陪在我们身边,只是必得等到机缘成熟,才能明白。

先生说:“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这个污垢就是佛说的“贪嗔痴慢疑”吧,正走在路上的我们,如能时常念及如先生这样灵透心性的人,一定会少些污垢的沾染,少走弯路。而且,不一定非得走到人生边上,才彻悟。

当初,我以“夏日荷”为笔名。其实,我并不懂得荷的内涵,只因喜极《梦若心莲》这首诗:

这个季节,因你的悄然而来,梦便如莲,在心湖上徐徐展开。

轻轻的,你的影子像风,久久地,久久地在湖面上徘徊;

静静的,你的名字似月,悄悄地,悄悄地沁入心怀。

绚丽的季节,语言似乎没有了色彩,沉默的过程啊,心跳并不是一段空白。

谁说日子久了,感觉就像冬日的枯树,渐渐的只剩下,一种简单的姿势;

缘何,这一季里的荷香,熏染了梦里的期待,又萦绕于梦外的情怀?

抄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从此,被人称为“夏日的荷香”。也因此,成了我的笔名。多年后的今天,我想到了这个名字的艳丽、张扬,心生惶恐,惊讶于当初的大胆。有位哲人说,一个人的笔名,不会乱来的,也是注定的。也许,在我阿赖耶识深处,原本就在向往着那神圣纤尘不染的境界?原来,那朵清净之莲,一直开在心间,开在我生命里,只是我愚钝的心,后知后觉,并没意识到,是这样的吗?

凡事皆有定数,落字也是因缘。2012年,我又拿起笔,以日记的形式,陆陆续续地写了些文字,只为灵魂的沉淀,为心的淡定平和。

且行,且拂尘。

而这些文字,丝毫不敢有卖弄,堆砌,张扬之嫌。只求朴实,平淡,素面朝天,本色地记录世间情怀。如此,才对得起文字,对得起读者,对得起生命和这一世的尘缘。也如此,才敢拿出来,献给你们——这个世上美好的人,唯愿你们幸福安好。

内容推荐

《你若安好吾便心安》是一部散文集。红尘滚滚,世事纷繁,作者张冬娇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思索,通过文字,把读者的心灯点燃,使那些内心迷惘、心浮气躁的人们重新回归平静、安宁,引领着他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文章内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练素雅。

编辑推荐

张冬娇著的《你若安好吾便心安》由“你若安好,吾便心安”“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吾心安处,便是故乡”“你若来了,便是春天”和“吾若念起,便是温暖”五部分集成。细细品味每一辑标题,都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朴实虔诚,善言慈航,淡定释然的人生态度,散发着一股无法表达的馨香正能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3: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