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G.塔伦泰尔著的这本《书信中的伏尔泰》收录了文学巨匠伏尔泰的84封书信。通过这些书信,我们可以:重塑伏尔泰与腓特烈大帝的好友“情感”;倾听伏尔泰与情人迪夏特莱女侯爵的15年真情;解析伏尔泰被法王路易十五放逐瑞士的悲痛;……这也是欧洲18-19世纪社会的真实体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书信中的伏尔泰(插图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英)斯蒂芬·G.塔伦泰尔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斯蒂芬·G.塔伦泰尔著的这本《书信中的伏尔泰》收录了文学巨匠伏尔泰的84封书信。通过这些书信,我们可以:重塑伏尔泰与腓特烈大帝的好友“情感”;倾听伏尔泰与情人迪夏特莱女侯爵的15年真情;解析伏尔泰被法王路易十五放逐瑞士的悲痛;……这也是欧洲18-19世纪社会的真实体现。 内容推荐 斯蒂芬·G.塔伦泰尔著的这本《书信中的伏尔泰》的这些书信集是精心挑选出来的,部分地具备了自传的性质。因为这些书信提供了“伏尔泰在世时生活习惯”的最好肖像。它们不仅展示了他独特而非凡的智慧,也描述了他的爱恋和狱中生活;记载了他患天花后的康复过程,还有他为情人之死的悲痛欲绝之感;他晋见国王,他为人伸冤,他抨击非人道的法律,他贬低莎士比亚,还有他对切斯特菲尔德由衷地赞赏。本书还配有珍贵的插图。 目录 I 策划私奔 致迪努瓦耶小姐 II 真爱之路 致迪努瓦耶小姐 III 告别热恋 致迪努瓦耶小姐 IV 论巴士底狱的解放 致警官 V 论天花的侵袭 致布勒特伊男爵 VI 强制的囚犯 致巴黎管理区之牧师 VII 论生活在英国的好处 致泰里奥先生 VIII 谈生意 致斯威夫特教长 IX 论正确地对待悲伤 致一位匿名通信人 X 安慰一位失败者 致当热威尔小姐 XI 论撰写当代史 致贝尔坦·德罗谢雷 XII 论出版自由兼论戏剧 致一位首席专员 XIII 关于乔迁之喜 致德尚博南夫人 XIV 论同样的主题 致讷维尔女伯爵 XV 关于《少女》和《路易十四时代》 致多利维神甫 XVI 论君主的自由思想 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 XVII 论上帝、灵魂和固有的道德 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 XVIII 关于伏尔泰甥女的婚姻 致泰里奥先生 XIX 论平静的生活和一时的沮丧 致基诺小姐 XX 关于法国人与英国人 致勒勃朗神甫 XXI 论背信弃义 致泰里奥先生 XXII 论诗歌创作 致爱尔维修先生 XXIII 论同一主题兼论布瓦洛 致爱尔维修先生 XXIV 论英国的宽容 致塞萨尔·德米斯先生 XXV 论高乃依与莱辛 致德·沃韦纳格先生 XXVI 对一位批评家的批评 致马丁·卡勒先生 XXVII 论盲人 致狄德罗先生 XXVIII 关于迪夏特莱夫人之死 致迪博卡热夫人 XXIX 同前一主题 致达诺先生 XXX 到达普鲁士 致德尼夫人 XXXI 在波茨坦的快乐生活 致德·方丹夫人 XXXII 同前一主题 致德尼夫人 XXXIII 长笛内的小裂缝 致德尼夫人 XXXIV 国王的宠爱 致德尼夫人 XXXV 论灵感 致弗里德里希国王 XXXVI 分歧加深 致德尼夫人 XXXVII 一块橘子皮 致德尼夫人 XXXVIII 紧张关系加剧 致德尼夫人 XXXIX 论健康 致巴吉厄先生 XL 同莫佩尔蒂的争吵 致德尼夫人 XLI 同前一主题 致德尼夫人 XLII 风暴突降 弗里德里希致伏尔泰 XLIII 国王的词典 致德尼夫人 XLIV 告别 致弗里德里希大帝 XLV 免职 弗里德里希大帝致伏尔泰复函 XLVI 逃离普鲁士 通过国防大臣达尔让松伯爵向法国国王递交的请愿书 XLVII 论接种疫苗 致达尔让塔尔伯爵 XLVIII 关于一位朋友的失明 致迪德方夫人 XLIX 论《博林布罗克勋爵回忆录》 致迪德方夫人 L 论蒲柏和维吉尔 致迪德方夫人 LI 论文明与文学的进步 致J.J.卢梭 LII 关于里斯本地震 致里昂的特龙钦 LIII 论良好的文学鉴赏力 致×××小姐 LIV 关于宾元帅案 LV 关于大《百科全书》 致达朗贝尔先生 LVI 信仰的表白 致×××先生 LVII 论《克拉丽莎·哈洛》 致迪德方夫人 LVIII 对一位诽谤者的质疑 致帕里索先生 LIX 1760年的社会状况 致德巴斯蒂德先生 LX 论玛丽·沃尔利·蒙塔古女勋爵 致达让塔尔伯爵先生 LXI 论嘲笑 致贝特朗先生 LXII 关于卡拉斯和西尔旺案 致达米拉维尔先生 LXIII 德拉巴雷骑士 致达朗贝尔先生 LXIV 论卢梭在英国的影响 致英国的助理法官马里奥特先生 LXV 论耶稣会会士和凯瑟琳大帝 致迪德方夫人 LXVI 论莎士比亚 致贺拉斯·沃波尔先生 LXVII 关于作为动物的好处 致雄贝格伯爵 LXVIII 致达朗贝尔先生 论马丁案 LXIX 论皮加勒的雕像 致内克尔夫人 LXX 同前一主题 致内克尔夫人 LXXI 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 论上帝和灵魂 LXXII 论老年的幸福 致切斯特菲尔德勋爵 LXXIII 论天赋 致狄德罗先生 LXXIV 论明智的任命 致杜尔哥先生 LXXV 关于杜尔哥和费尔内 致孔多塞侯爵 LXXVI 论切斯特菲尔德勋爵的信 致迪德方夫人 LXXVII 同前一主题 致弗里德里希大帝 LXXVIII 为穷人恳求 致德法尔热先生 LXXIX 论路易十四时代 致德福热尔男爵 LXXX 论君主制和专制 致吉恩先生 LXXXI 一份临终者的信仰表白 致戈尔捷神甫 LXXXII 1778年的巴黎 致比茹-费尔内的德弗洛里安侯爵 LXXXIII 告别 致弗里德里希大帝 LXXXIV 绝笔书 致德拉利伯爵 试读章节 I 策划私奔 致迪努瓦耶小姐 【此信写于弗朗索瓦·马里·阿鲁埃(Fran?oisMarieArouet)——即后来的伏尔泰——19岁之时。当他向自己的父亲宣布他要靠他的笔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打算后,他被父亲强行作为法国驻荷兰大使——德沙托纳夫侯爵(Marquis de Chateauneuf)的随员被派往海牙。在那里,他爱上了迪努瓦耶小姐(MdlleDunoyer)。迪努瓦耶即人们所熟悉的“潘佩特”(Pimpette)——她的母亲既身无分文又没有社会地位(déclassée)。伏尔泰的情书表现了他火热的激情、轻松活泼的心情、机智善断的能力和属于他终生气质的大无畏精神。他为自己的箴言给出了佐证:“所有激情中最强烈的是爱情,因为它转瞬间就袭遍你的头脑、心脏和肉体。”这种激情的兴奋和快慰,因遭到大使的强烈阻止和潘佩特母亲的坚决反对而数倍地上升——致使大使要把他监禁起来。但他违背了获释的誓言,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像信中所提出来的一样,与潘佩特一起,确实“像风一样地”飞到了远至5英里外的斯海弗宁恩(Scheveningen)?。在那里,在他的指示下,她写下了旨在计划有助于下一步私奔去巴黎的秘密规划的“不情愿的信”。】 我在这里是国王的囚犯。他们可以剥夺我的生命,但是却不能剥夺我对你的爱,我的至爱。我要在今晚见到你,哪怕这会带给我身败名裂的结局。看在上帝的份上,给我的信里千万不要带有非常忧郁的情绪,要充满活力而不忘谨慎:要将你的母亲作为最危险的敌人来提防;当心每一个人,任何人都不要相信;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做好准备;我要隐匿身份并悄悄地离开这座房子,然后我将乘一辆四轮马车或轻便的双轮马车,风一般地驰往斯海弗宁恩。我将带上纸和墨,我们要写一些非情愿的信函。可是如果你爱我的话,你就鼓起勇气,唤起你全部的坚定和冷静;在你母亲面前,千万要保持你绝对的警觉;尽力地找到你的肖像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怀疑我对你的挚爱和忠诚。什么都不能把我们分开,我们的爱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因此只要一息尚存,我们的爱就永不消失。你最好告诉鞋匠叫一辆轻便马车——不,仔细想想,我还是宁愿你不要相信他:我将在你的路口等你。暂此,我为你承担的任何风险都不值一提,你值得我为你付出无穷的爱。再见,我的心肝宝贝。 此致 你的阿鲁埃 1713年于海牙 II 真爱之路 致迪努瓦耶小姐 【写完这封信5天以后,阿鲁埃被遣回巴黎,作为不可救药的年轻人交给他的父亲。】 亲爱的,就在昨天,我才听说你病了——那都是因为我带给你的焦虑。天哪!我一下子成为你痛苦的起因,而我又无力缓解它们!我从未感受到如此刺痛的悲伤——我也从未如此地感受到我完全是罪有应得。我不知道你病成什么样子,所有这一切都增添了我的担忧。你爱我,又不给我写信——由此我知道你肯定是病了。两位恋人置身于多么压抑的处境之中啊!——一位病卧在床,另一位失去了人身自由。我恳求你快些好起来,如果那样,你就是在以你的能力帮助我:至少你能照料你自己,那将是你带给我的最大快乐。我相信,在我以往写给你的每一封信里,我都恳请你注意自己的健康。如果你能战胜你的疾病,我将欣然地承受自己全部的不幸。我离开的日子又一次拖延了。M.德·M先生,强行进入我的房间,禁止我继续写信。再会,再会了,我亲爱的宝贝儿!愿你的幸福感就像我现在的不幸感一样永远与你相伴!暂此,我亲爱的,尽量给我写信。 此致 你的阿鲁埃 1713年12月13日于海牙 P1-4 序言 “在我看来,”乔治·艾略特说过,“阅读一个人自己的作品,要比读他人对他的评论好得多,特别是,当被评论的人是精英之才,而评论他的人却是无名鼠辈时,尤为如此。” 她的这种见解,对于《伏尔泰书信》的翻译而言,或许是再好不过的理由了。 “翻译皆臆度”乃老生常谈,亦为不言自明之理,但仍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且以阅读为娱乐之人,他们除了自己的母语外,从来不读其他的语言。而有更多的人,对他们来说,法语虽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但他们也不会亲自去阅读那刊有伏尔泰信函的18大卷(每一卷500-600页)原著,他们更不会去鉴别那些随着时代变迁而价值削减的信函。似乎信函内容涉及的重大事件在今天看来不过是区区小事,还有那些在表达风格上的讥讽、明快及风趣等昔日无可媲美的文笔,而现在却不能激发起人们的兴致,在那些古老的灰烬中,我们筛选出永远散发着光和热的精华之作。 然而它们是值得探寻的。因为在许多方面,伏尔泰都是最优秀的,他是所有大书信家中书信最多的一位。 好的信函,无论用任何语言书写,经常出自那些生活平静的平凡人之手笔。他们生活的圈子狭小,几乎可以说,他们生活在书本和梦想之中,而忘却了真实的世界。你可以在书中见证考珀(Cowper)的“神妙闲谈”,伴随着昂温太太(Mrs.Unwin)茶炊的噗噗声、她打毛衣时织针有节奏的轻微撞击声,还有在木樨草地上蜜蜂的嗡嗡声和赤胸朱顶雀的呜叫声。同样也见证了德·塞维涅夫人(Mme.de sevigne)对她女儿微妙咿呀学语的慈母之爱,还有爱德华·菲茨杰拉德(Edward Fitzgerald)畅聊他从乡镇带来的令人愉悦而又高雅的绯闻流言,卡菜尔夫人(Mrs.Carlyle)关于她的女佣和粉刷工那些犀利中肯的风趣妙语,你还可以体验到诗人格雷(Gray)简练却不乏缜密的思考。格雷的朋友——贺拉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实在地讲,他本人真称得上是历史性的一个角色,他那名扬四海的信函对历史的贡献亦不容小觑,尽管那主要是些政治派系间无关紧要的怨愤、关于那个时代给我们以启示、从政治中获益的上层生活的丑闻。拜伦(Byron)——最优秀的书信作家之一,因为他的书信最自然——经历了民族历史上最振奋人心的事件,在他勉力写下的大量书信中却没有几处提起过它们。可是伏尔泰,不仅与整整一个伟大的世纪相伴——他生于1694年,卒于1778年——而且他的一生在那个世纪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脉搏的跳动完完全全地与时代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保持合拍——他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一切的耻辱,也给那个时代带来了荣耀。 …… 伏尔泰现在变得越来越衰老,可是他和他的侄女,作为城堡女主人的德尼夫人(Mme.Denis)一起,在费尔内继续接待客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欧洲的名流。1767年,因同情自己庄园的穷苦人,他起用了一群钟表匠和织布工,在那里他给50位食不果腹的人提供了工作,而后居住地发展繁盛到留有1200人的自给自足居住区。 1773年,年龄高达79岁的伏尔泰将他尚存的精力投入到帮助年轻的拉利一托朗达(Lally-Tollendal)@澄清他已故父亲声誉而进行辩护申冤的努力之中。拉利的父亲拉利将军是爱尔兰詹姆斯二世党人,1776年在巴黎被害,只是因为他代表他移居入籍的法国在印度反击英国人的战斗中失败。 当时的伏尔泰已是83岁的高龄,他听从了他的甥女和他许多仰慕者那种愚蠢和讨好的规劝,回到了他已阔别了28年的首都。他出席了他最后的一部戏剧《伊蕾娜》(Irene)的庆祝表演,得到了法兰西学院和法兰西科学院的热烈欢迎。他在万众欢呼致意之中,在覆盖着致敬的玫瑰之中,于1778年5月30日在巴黎去世。 因担心巴黎当局会拒绝接受这位强劲的不信教者进入基督教徒的墓地,他的亲属们将他的尸体运到了塞里埃尔(Scelleres)修道院,在那里全部仪式都按照教会的规定而进行。13年以后,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骨灰被送到了先贤祠(Pantheon),仪仗队和乐队在队列的前面演奏音乐,成千上万人组成的队伍跟随送行。他的石棺上刻着如下的铭文: 他曾为卡拉斯、拉巴雷、西尔旺和蒙贝利申冤昭雪。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赋予了人类的心灵以巨大的力量。他为我们未来的自由奠定了基础。 对这些高尚真诚的语句,也许还应中肯地加上:他不仅为人们的自由做好了准备。而且他为人类反对今天将世界置于血泊之中的争夺领土之野蛮贪欲,竭尽全力地进行过战斗。他酷爱自由、和平、宽容和正义,不仅他的著作中散发着浓郁的仁慈气息,而在他的这些信函中更充满着宽容的美德,构成了它们值得后人永远追忆的感人篇章。 编者 1919年 书评(媒体评论) 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更是一个世纪。 ——维克多·雨果 在与旧社会的斗争中,他是永远的胜利者。 ——叔本华 您是我永远的真挚爱恋之友。 ——腓特烈大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