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漱溟全集(5)(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梁漱溟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约五百万字左右,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编为八卷。1989年开始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至今求购者不断。本套为再版本,对第一版进行了校订和补充,带我们领略一代宗师、文化巨匠的风采。

内容推荐

梁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晚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为便于各界人士研究和查考,中国文化书院受著者家属委托,特将其著述编成全集,带我们领略發一代宗师、文化巨匠的风采。

目录

散篇论述(1930年-1937年)

1930年

 主编本刊(《村治》)之自白

 梁漱溟启事(为任《村治》主编事)

 各地乡村运动消息汇志弁言

 重刊《吾曹不出如苍生何》、《槐坛讲演之一段》两文的前言

 敬以请教胡适之先生

 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

 答张廷健先生书

 冯著《从合作主义以创造中国新经济制度》题序

 “建设新社会才算革命”答晴中君

 我们政治上的第一个不通的路——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

 答马儒行君来书

 悼王鸿一先生

 重刊王鸿一遗著《三十年来衷怀所志之自剖》一文之按语

 为胡适之先生复信所写跋语

 为北京《益世报》出版五千号纪念所写赠词

 读李朴生先生《村治运动的正路》后志

 中国问题之解决

 梁漱溟启事(为《村治》延期出版事)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

 敢告今之言地方自治者

1931年

 《述吾乡之小学教育及民众教育》一文编后记

 在“七·九”誓师北伐纪念会上的讲演

 敬答严敬斋先生

 我们政治上的第二个不通的路——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

 对于东省事件之感言

1932年

 为拒赴国难会议致行政院电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

 《我们的乡村运动与现政权》按语

 中国之地方自治问题

1933年

 乡农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

 请大家研究社会问题

 乡村建设理论提纲

 乡村建设是什么?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县政建设实验区邹平县实验计划(摘录)

 县政建设实验区实验计划绪言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工作报告

 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

 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之特殊困难

 为编制《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致庄泽宣等六先生的公开信

 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

 建设与崩溃——为乡村建设问题答庄、崔、古三先生

 以出家的精神做乡村工作

1934年

 就邹平土地状况复许仕廉函

 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之合流

 村学乡学释义

 村学乡学须知

 中国此刻尚不到有宪法成功的时候

 邹平乡村建设一般

 民众教育何以能救中国?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最近工作概述

 精神陶炼要旨

 研究“乡村建设”的途径

 乡村建设与社会教育

 我的一段心事

 村学乡学之具体办法

 孔子学说之重光

 邹平县卫生院开幕式上的讲词

 乡村青年的训练问题——乡学工作的人手方针

 与丹麦两教授的谈话

 乡村建设旨趣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及邹平实验县工作报告

 在中国从前历史上有无乡村自治?

 乡村建设几个当前的问题

 咱老百姓得练习着自己作主办事

 目前中国小学教育方针之商榷

 中国合作运动之路向

1935年

 邹平工作概谈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三大问题

 广西国民基础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

 往都市去还是到乡村来?——中国工业化问题

 促兴农业的办法

 广西见闻杂谈

 广西省之新建设

 欧洲独裁制之趋势与我们人治的多数政治

 政教合一

 答湖北政务研究会参观团问

 朝会讲话四则

 欢送实习同学之赠言

 什么是政教合一?

 对《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之我见

 中国文化的特征在哪里?

 办村学的目标

 村学的做法

 悼亡室黄靖贤夫人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乡村工作中一个待研究待实验的问题——如何使中国人有团体组织

 一年来的山东工作

 《乡村建设》半月刊“邹平乡师专号”序言

 《全国乡村建设运动概况》序

1936年

 中国民众的组织问题

 乡村工作人员修养法

 公私辨——答吴景洲君

 我在日本参观后的感想

 东游观感记略

 《欧洲民众教育概观》序言

 中国社会构造问题

 非常时期小学教师的责任

 论方法兼谈理智与理性

 我们当前的民族问题

 对于人类女性的认识

 帮助大家对讨论问题作一准备——指点给大家讨论问题时应有的一个眼光

 二十五年国庆纪念

 中日农村运动的异同及今后中国乡村建设之动向

 我们对时局的态度

 为西安事变致张学良电

 追悼王柄程先生

1937年

 谈儿童心理

 怎样阅读《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建设与合作

 乡村建设运动纲领讲述

 略述乡村建设运动要旨

 中国今日需要哪一种教育?

 中国人的长处与短处

 中国经济建设的路线

 青年与时代

 如何创造中国的新学术

 我们在山东的工作

 我们如何抗敌

 怎样应付当前的大战?

 乡村建设理论提纲初编

试读章节

一 觉悟时机到了

我在本刊第一期,《主编本刊之自白》一文中,说明我现在的见解主张,是由过去几年的烦闷开悟而得。这是我个人的开悟么?这是中国民族的开悟!中国民族以其特殊文化迷醉了他的心,萎弱了他的身体,方且神游幻境而大梦酣沉,忽地来了膂力勃强心肠狠辣的近世西洋鬼子,直寻上家门;何能不倒霉,不认输,不吃亏受罪?何能不手忙脚乱,头晕眼花?何能不东撞西突,胡跑乱钻?……然而到今天来,又何能不有这最后的觉悟!

天下事,非到得最后不易见出真相;非于事过后回转头来一望,不能将前前后后的事全盘了然于胸。我们今天固已到得这时机,真是所谓“可以悟矣”!

二 所谓近世的西洋人及西洋文化

说到西洋人,就是指其近世的而言;这好比说到印度人或中国人,就是指其古代的而言一样。今之所谓西洋人和所谓西洋文化,实在是到得近世才开出来的玩艺。

在1800与1900年间,欧洲经过一次大革命。其结果,相沿传下之封建制度,君主、贵族、特权、驿车、烛光为特征的欧洲文化归于破产。代之而起者,即今日之所谓西洋文化(western civilization)。这个文化的特征,乃是平民主义,选举制度、工厂、机器、铁路、汽车、飞机、电报、电话和电灯。(中略)是以在1750与1850年间,欧洲之进步已可比拟由石器时代而进于铜器时代。或是由铜器时代而进于铁器时代。而在此同一百年内,无论亚洲人或非洲人,仍然沿袭故旧,其所生活所作为于所思想者,实与其祖先数千年前之情形无稍差异。

世界是一个悠久而辽阔的大地,实际上已有无数年代的发展;在其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才有各种不同的文化存在。古代希腊,埃及和巴勒斯坦文化极相悬殊,然各能平行发展,毫无抵触。即在十八世纪时,欧洲、亚洲,与非洲之文化和野蛮,也是各自循其历史而发展;纵然有时交换理想、宗教或货物,且亦不免有)中突的发生;但就全体说,实在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十九世纪之新欧洲文化,则变更一切了。这个文化是一种好战喜争与支配利用的文化;而其这种威吓形态,是许多原因助成的。因机器之发明,交通运输方法大为进步,缩短了世界的空间距离。在十九世纪以前,因交通运输之困难,致各大陆与各种文化间完全孤立绝缘;虽然有征服和殖民的事实,但是多属偶然,而且没有多大影响。

这个由产业革命所发生的新西欧文化有一个特质,就是在欧洲以外完全是掠夺的。就经济方面说,必须多数市场与大宗原料。产业愈工业化,则开拓新市场与新原料来源愈为必须。因此发生了对于亚洲、非洲、澳洲与南美洲的经济侵略。这便是在各洲民族感觉新文化压迫力的第一方法。临于亚洲与非洲方面的这种压迫具有其特别形式,使十九世纪之帝国主义迥异于前世纪之政治侵略,或文化竞争。因交通运输上机器之发明,给欧洲人以绝大权力,使能开拓远方土地以达其工商业之目的。至如工业机器之发明与新式工业之兴起,则已完全变动了世界自然力的均衡(blance of physical power in the world)。在十九世纪以前,各大陆文化平行发展,此一文化并无压服彼一文化之优势。亚洲军队为争此优势,常能与欧洲军队接战;非洲人亦能恃其毒箭、湖泽、丛林与蚊虫以求自卫,而与肩荷枪弹腰带水瓶之欧洲人相抵抗,但是这种情形不久就完全改变了。亚洲人之生活及战术与其十二世纪时之祖先无异者,顿觉其已陷于新式枪炮、军舰、飞机、铁路各种利器之重围中;更有为彼所未见且不识者,即所谓近代国家内新式工业之有组织的权力(the organized power of maodern indtlstry in a modern state)在。这样一来,无论亚洲人,或非洲人,都没有抵抗欧洲人意志的力量了。

所谓“近代国家内新式工业之有组织的权力”一语,实足显明十九世纪帝国主义与欧洲对世界关系上之另一特质。在由产业革命所发生,并由盲目经济势力所引诱,以谋操纵亚非两洲市场与出产之制造家、商业家和资本家的背后,更站立了一个由法国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所产生之富国强兵的国家主义的近代国家。这种国家的政府权力常有意或无意的,直接或间接的,被其资本家利用以侵略其他洲土民族,而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这事实极为显著,其影响至足惊异。曾有一次迅速而极凶恶之世界征服为人类历史上所罕见者。在1815与1914年间,亚洲、非洲与澳洲几全部皆直接或间接屈服于欧洲国家威力之下。

这是英国学者乌尔弗(Leoneard woolf)近著《帝国主义与文化》书中一段导言,所说虽是普通,而话甚简捷。我于此,不愿用我自己的笔墨,来叙述西洋人和西洋文化;一则是自己在学问上的自信力不够;二则是恐怕人家对我亦信不及。我只从这里面指出请大家注意之点,则我的意思即尽足表达了。我请大家注意者三点:

一、西洋人是新兴的民族;西洋文化是从近代开出来的新玩艺;

二、西洋文化是以如飞的进步,于很短期间开发出来的;

三、西洋文化具有如是特异地强霸征服力及虎狼吞噬性。这三点亦都是普通常说到的,然我为促大家注意,更引乌尔弗书的一段,不厌求详地证明他。

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与产业革命把欧洲的社会结构完全变更了。散居村落的农民因以改变而为工商业的城市居民。这些十九世纪工业化的国家较之十八世纪的农业国家远没有自给自足的可能,所以不能不发展一种组织完密而复杂的国际商业制度。我们可说这个时代是机器,工厂、股分公司、资本主义,工业商业及财政国际化的时代。这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情形,再看政治方面,这确是由君主政体或贵族政治转向所谓德谟克拉西政治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间,各工业国家的政治权力转移到新兴中间阶级(new middle class)的手里;尤其是这个阶级里面有势力的份子如财政家,工业制造家与商人操纵了政权;所有政府机关是完全仰承这个阶级的意旨。而这个时期文化的特色便是工商业的权威,公私财富的累积,物质事物的先占,理性和科学的心理态度,物质昌盛的理想与自由平等的思潮。

我们由新文化的几种特色看去,就知道其影响绝对不仅限于欧洲,而必然的趋势是要向外扩展冲压到亚非两洲的民族与文化,随着新运输方法的进步,经济势力更强迫此新文化扩张其经济关系到更为广阔的范围,新兴城市的居民必须由国外输入食物才足以自给,新式制造工业必须有热带出产的原料供给;而机器廉价出产品的发达,更有搜掠世界矿产的必要。这样一来,其结果便有国际贸易的大扩张。同时向欧洲工业制造家原料供给地的各洲,也更加重要成了销纳欧洲工业出产品的市场。而且因为欧洲各国保护关税主义的盛行,不易开拓市场,是以欧洲工业制造家更觉有在亚非两洲多觅新安全市场的必要。

P44-48

序言

梁漱溟先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以漱溟行业。

梁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晚年任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为便于各界人士研究和查考,中国文化书院受著者家属委托,特将其著述编成全集,请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梁先生一生著述甚多,唯因历经战乱,屡有散失,已难收集齐全。经多方查找及各界支持,现搜得已刊与未刊文字五百万字左右,编为八卷,按专著,论文,讲演、札记、日记、书信分类,类中依年代排列,文前附以必要的版本或出处说明。预计三年内出齐。

《梁漱溟全集》第五卷编辑工作的主持者为刘定祥同志,参加编辑工作的有梁海萍、谭吉华、李善钦、唐海英、詹永媛、文利姮等同志。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

1992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