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天的学术眼光来看,其字的规范性,是汉隶的一般笔法和风格美感;其字的变化和不尽规范处,与地偏远、作者对书法的独到理解和把握有关。当然,摩崖书法往往有较多的刻工斧凿之迹,不完全反映书写原貌,二者间的差异,也是造成作品独特面目的一方面原因。今人看汉隶,经常会误把拓本当成作品的书写风格,用毛笔摹拟包括刀斧痕迹在内的所有现象,并希望因此而获得金石气。应该说,这是不恰当的。如果把《西狭颂》和汉碑的典范之作《华山碑》、《曹全碑》、《史晨碑》等相较,即不难看到刻工的影响,那么如何欣赏《西狭颂》,如何来临摹它,也都会做到准确而深入。就此而言,《西狭颂》还有一般优美类型的作品所没有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