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传统美德丛书(修身卷)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李宁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美德丛书(修身卷)》以“八荣八耻”为线索,力求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突出可读性,寓知识、理论和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中华伟大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内容全面、叙述通俗、结构合理的读本。全书分“概论”“故事”“名言”三篇。概论部分对修身的内涵、历史演变和当代意义作较为系统的论述;故事部分用语体文译编经典或转引他人著述;名言部分精选历代名言,均注明出处,便于读者备查。本书由李宁编著。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丛书”之《修身卷》。本卷以“八荣八耻”为线索,力求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突出可读性,寓知识、理论和思想性为一体,旨在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中华伟大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内容全面、叙述通俗、结构合理的读本。

《中华传统美德丛书(修身卷)》分“概论”“故事”“名言”三篇。概论部分对修身的内涵、历史演变和当代意义作较为系统的论述;故事部分用语体文译编经典或转引他人著述;名言部分精选历代名言,均注明出处,便于读者备查。本书由李宁编著。

目录

总序

上篇 概论

 一、中国古代的“修身”概念

(一)修身的缘起

(二)修身的目标

(三)中国古代修身思想的几个重要特点

 二、中国古代传统的修身方法及修身实践的历史演变

(一)修身要约束的对象:小我

(二)修身要树立的对象:大我

(三)修身的几种路径

(四)中国古代修身实践的历史演变

 三、由“内圣”而“外王”——修身与学习、交友及治世的关系

(一)修身与学习

(二)修身与处世交友

(三)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修身”的当代意义及作用

(一)中国古代修身传统的得与失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修身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提倡“修身”与新时期加强全社会道德建设

(四)当代社会环境中不同人群的修身应“一本多元”

中篇 故事

 周公诫子

 不慕荣华富贵的郁离子

 清正廉洁的子罕

 孔子修身不怠

 孔子观“欹器”

 颜回安贫乐道

 子夏慎独

 曾参不受国君恩赐

 杨朱受教改过

 自得其乐的隐士荣启期

 蘧伯玉守礼

 老莱子隐居

 介子推有功不居

 晏子的车夫

 魏文侯善居人下

 季札不做国君

 段干木修身养德

 王充博览群书

 周党修身养志

 阴兴外举不避仇

 姚期不为子孙求封赏

 马皇后深明大义

 诸葛亮公而忘私

 蒋琬大度容下

 孔融让梨

 王烈德高望重

 陶渊明无心仕途

 陈抟高卧

 石勒重视读书人

 志向高远的苏绰

 富弼待人以礼

 陆贽清慎自守

 韦澳不媚权贵

 傅昭淡泊明志

 二程好学不倦

 吕蒙正雅量过人

 状元王曾还乡不张扬

 忠良纯厚的“圣相”李沆

 王旦大度容人

 数豆修身

 苏洵大器晚成

 苏轼知行合一

 朱熹拜师

 蔡元定尊师好学

 陆游筑“书巢”

 周处改过自新

 杨庭显不懈自省

 梨无主,心有主

 明成祖克己勤政

 王溥重操守

 杜越正心克己

 “安乐先生”张履祥

 叶存仁“畏己知”

下篇 名言

一、先秦名言

二、两汉魏晋名言

三、唐宋名言

四、明清名言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西汉末年的周党,出生在一个豪富之家,但不幸的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由于家里资产丰厚,一个同族人为了得到丰厚的财产就担负起抚养他的责任。但是,那个同族人对他很不好,经常讽刺他,甚至打骂他,使他很小就在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到了他独立生活的年龄,父母留下的那笔遗产却仍被同族人攥在手中。周党无法生存下去,只得诉讼到乡县,官吏做主帮他讨回了家产。周党为了感谢乡邻,将大多数钱物都分给了大家,还解散了身边的所有奴婢,独自前往京城长安求学。

在长安求学期间,学《春秋》是当时最热门的课题。周党读《春秋》一书中齐襄公复仇的故事之后,心中不由受到震动:为什么齐襄公能复仇,而我就这么懦弱呢?幼年受凌辱的生活,特别是同族人的侮辱,一直隐藏在他的心灵深处,不时鼓动起他的愤怒情绪。于是周党弃学还乡,匆匆忙忙回家乡讨公道去了。

周党回到家乡,与那个同族人约好了决斗的日期和地点。决斗那天,周党和同族人都准时到达了指定地点。决斗场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乡民,人们都不自觉地为周党这个文弱书生捏了一把汗。同族人是个彪形大汉,周党哪里是他的对手?

周党和同族人各持利器,经过一阵厮杀,周党终究力不胜敌,被那个同族人所伤,昏死了过去。那个同族人非常惊慌,连忙将周党扶起,和众乡邻一起,抬着他去医治。经过这场决斗,那个同族人不但没有对周党记仇,反而被他的英勇和无畏的精神感动了。在周党治伤调养的过程中,同族人常令家人送来酒菜,还亲自给周党赔礼道歉。

周党治愈之后,同族人一改原来的霸气,经常和周党一起交谈,他们居然从仇人变成了一对知已,更重要的是,从交谈中又找回了原本的亲情。不久,周党要离家赴长安读书去。走的那天,同族人还给周党派了一辆车,一直把他送到长安。经历过这件事之后,周党改变了他原来的看法,决定抛弃仇恨,敕身修志,养性修道。

王莽窃位之后,曾多次下诏征聘周党入朝为官,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后来,他隐居家中,闭门不出,谢绝宾客,开始了隐士生涯。汉光武帝刘秀继位后,要征他为“议郎”,他以病重为由推辞了,从此隐居在渑池,几乎与外界断绝来往。不久光武帝再次征召,周党碍于情面,不得已而往。他身着短布单衣,一身地地道道的山西农夫打扮。他拜见皇上时也不行君臣之礼,只是陈述自己乐守山林的志向。

周党的狂逸,引起了博士范生的愤慨,他奏请皇上处死周党,理由是:这些所谓隐士,文不能阐发经义,武不能为君赴死,只知道求取清高的名声。周党蒙受皇恩,使者前后去了三次他才肯上车,见了万岁后还不守礼,这样的隐士无益于国,徒乱民心。  光武帝是文士出身,他最知文人的心底。周党此种装扮见驾,显得有些大不敬,不过这种装扮暗示着这位农夫早已将自己置身于君臣关系之外,因此也就不受君臣之礼的约束。既然他隐居山林之意已决,强其所难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光武帝没有接受范生的意见,相反则采取了极其宽容的态度。

光武帝在诏书中写道:“自古以来,明君圣主,一定会有不臣服的贤士。昔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今天太原郡的周党不接受朕的俸禄,为了保全自己的清高节操,也是他的崇高志向,这不但无损于本朝的形象,反而可以劝化世风,让争权夺利者羞愧。朕对他特加褒奖,赏赐他绢帛四十匹,黄金百两。”从此之后,周党在渑池隐居著书多年,重道而轻王公的高尚品德享誉乡里。(《后汉书·逸民列传》)P161-163

序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传统美德丛书》(十卷本)的编纂出版,正是江苏学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有益尝试。

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那些体现民族智慧、反映人民利益、符合进步潮流的部分,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思想支撑。

当今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文化的“软实力”价值日益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不断发掘和认知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此给人们以思想启迪、精神鼓舞,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后记

《中华传统美德丛书》与读者见面了。这套丛书由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联合编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梳理、弘扬这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无疑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编著这套丛书的倡议,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研究会名誉会长向守志、韩培信、许仲林等老领导,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省政协副主席陈宝田均给予了具体指导;省研究会两任会长张耀华、沙人麟等亲自策划,草拟编写体例;宋林飞院长召集丛书作者研究具体的编写方案和要求,并将丛书列入省社科院2007年工作计划,出任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领导重视这套丛书的出版;省财政厅在经费上给予了支持。正是由于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这套丛书的编著出版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全书参照“八荣八耻”的叙述,分为“爱国”、“民本”、“勤俭”、“仁爱”、“慈善”、“诚信”、“修身”、“气节”、“忠孝”、“荣辱”共十卷。每卷分“概论”“故事”“名言”上、中、下三篇。要求书稿集理论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概论部分对该卷的内涵、历史演变和当代意义作较为系统的论述;故事部分用语体文译编经典或转引他人著述;名言部分精选历代名言,均注明出处,便于读者备查。考虑到书稿各卷均有联系,并独自成册,允许在译编故事和引用名言方面存有少量重复或叙述方式的差别。

为提高丛书质量,编委会特邀十位知名专家教授,分别审读各卷书稿。他们是:董健审读“爱国卷”,蒋广学审读“民本卷”,刘钰审读“勤俭卷”,阎韬审读“仁爱卷”,薛金鳌审读“慈善卷”,卞孝萱审读“诚信卷”,顾介康审读“修身卷”,陈得芝审读“气节卷”,黄玉生审读“忠孝卷”,吴镕审读“荣辱卷”。最后由主编、副主编及部分编委集中对丛书进行统稿。

特别让我们高兴的是,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为本丛书撰写序言,这不仅是对丛书编著者的鼓励,更重要的是表明省委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重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工作,这是长期的、细致的、艰巨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常抓不懈。从事精神道德的再教育,大力弘扬既具有传统性、民族性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华民族美德,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起到积极作用,对读者有所启迪。

编委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