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巴黎伦敦冒险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巴黎伦敦冒险记》为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首部长篇作品。1927年,奥威尔辞去在缅甸的职务,开始辗转于英国本岛和欧洲大陆。1933年,他以这段经历为题材写就了此书,叙述了在巴黎靠打零工度日,挣扎在社会底层,不久又回到伦敦,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沦为无业游民并颠沛流离的种种经历,展示了触目惊心又不失真实的奥威尔式的真相,对贫困与社会作了冷静的感想和评论,并透着黑色的幽默。

内容推荐

在《巴黎伦敦冒险记》这部以描述贫困真实而闻名的作品中,乔治·奥威尔叙述了一位不名一文的英国作家的冒险:他发现自己迅速陷入了两个欧洲大首都的肮脏的心脏。在巴黎洗过盘子,他以生动的细节描述了法国豪华餐馆的不堪内幕;在伦敦,他遭遇了街头人们与慈善庇护所的烦扰世界;在他找工作、食物和寄居所的时候,他以幽默和清晰的方式讲述了他欺骗房东和跟当铺谈判的冒险。这些颠沛流离的经历,展示了触目惊心又不失真实的奥威尔式的真相。

目录

Part One 霉运,总是会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悄悄地降临

 金鸡街上的三只麻雀旅馆

 查理的爱情

 每天六法郎的日子

 失业

 同是天涯沦落人

 霉运不走,工作不来

 命运之战

 “秘密组织”的骗局

 工作,工作

Part Two 生活,充斥着忙乱、咒骂、疲惫和偶尔的狂欢

 试工与洗碗工的道德

 作为洗碗工的一天

 最快乐的时光与最糟糕的日子

 X酒店的等级制度

 酒店是如何经营的

 显灵的“圣华斯”

 洗碗工的生活

 星期六晚上的狂欢

 查理的特殊生活技巧

 杰汉·科塔德客栈要开张了

 客栈的工作日常

 厌烦,离开

 洗碗工的社会价值

 要命的扑面粉

Part Three 转机,总是不会那么轻易地到来

 幻想与现实

 公寓的过客

 免费的代价

 临时救济站

 流浪汉培迪

 居无定所

 马路画家波佐

 乞丐,乞讨

 伦敦的俚语及脏话小课堂

 旅馆生活

 流浪汉的迁徙生活

 下宾菲尔德救济站

 流浪汉所引发的思考

 伦敦的免费睡觉地

 流浪结束,新生活开始

试读章节

金鸡街上的三只麻雀旅馆

早上七点,巴黎,金鸡街。街上传来一阵怒吼,这人一声连一声,吼个不停,都快让人窒息了。这是莫斯太太在街上跟住在三楼的一位房客在说话。莫斯太太经营的一家小旅馆,就在我对面。她穿着一双木鞋,没穿袜子,灰色的头发飘散着。

莫斯太太说话了:“该死的贱人!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别在墙纸上挤臭虫,你怎么就是不听?你不会以为自个儿把这旅馆买下来了吧,嗯?你怎么就不能像别人那样隔着窗户把它们扔出去?真是个烂女人!”

三楼的女士回话了:“呸!你这个臭母牛!”

这时,周围的窗户“砰”的一声都打开了,半条街的房客都跟着吼起来,什么样的怪声都有。过了十分钟,这些人突然就不作声了,原来走过来一个骑兵中队,大伙儿不叫了,转而去看这些兵。

这种情景我简单描述了一下,只是为了让读者对金鸡街的脾气有点了解。在这儿,可不是只有争吵,不过要是每天早上不这么吵上至少一回,这个早上就过不去。争吵声、街上流动摊贩寂寞的叫卖声、孩子们在砾石路上追橘子皮时发出的吵闹声、晚上闹哄哄的唱歌声和垃圾车散发出的恶臭就让这条街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这条街很窄,像是一条深谷,它两旁都是高高的房子。房子个个像患了麻风病一样,座座站姿都是那么奇怪,东倒西歪的,像是在倒塌的过程突然凝固了似的。在这条街上,到处都是旅馆。租客挤满了旅馆,大多是波兰人、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旅馆下面有些小酒馆,只需花上一个先令就能喝个大醉。每个星期六的晚上,这儿的男人有三分之一都会喝醉。有的为了女人大打出手,干粗活儿的阿拉伯人住得最便宜,为了解决长期积攒的恩怨和纷争,常常聚在一起密谋,想方设法干掉对方,多数时候用椅子,有时也用左轮手枪。到了晚上,警察来巡街,只能两个一起来。这地方很闹,不过在这吵闹和肮脏中却住着很多开商店、面包店、洗衣店等等此类店铺的法国人,他们话不多,不动声色地攒钱。这地方可以说是巴黎贫民窟最好的写照了。

我住在三只麻雀旅馆。旅馆共五层,又黑又脏,还很拥挤,房东用木板隔出40间屋子。屋子很小,历来就没有打扫过,脏得不行,房东F太太很忙,没时间干这种活儿。墙面很薄,薄得像做火柴梗的木片,为了隔音,房东让人在墙上贴上了一层又一层粉红色的纸,年头儿多了,纸都变得松松垮垮的,里头藏着不少的臭虫。靠近房顶的地方,有一长排的臭虫在行军,像一队士兵那么威武。到了晚上,这些饿疯了的家伙可就都下来找食吃了,没办法,房客们没过几个小时就得起来一回,对它们进行一番大屠杀。有时臭虫太多了,房客们采用的办法便是用硫黄熏它们,把这些家伙赶到隔壁的房间,而住在隔壁的人呢,又用同样的办法把它们赶回来。这地方真是脏透了,却很温馨,有点家的感觉,F太太和她的丈夫人不错,房租每周从30法郎到50法郎不等。

这儿的房客都是流动性的,属于漂一族,外国人居多,来的时候行李也不带,待上一周就又不见了踪影。干什么的都有,补鞋匠、泥瓦匠、石匠、卖苦力的、学生、妓女、捡破烂的,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有些穷得简直不可思议。在一间阁楼上住着的一个来自保加利亚的学生,做一些很漂亮的鞋子,然后由雇用他的老板拿到美国市场上去卖。从早上六点到中午十二点,他得一直坐在床上做鞋子,半天做十几双,挣上35法郎,下午还要去索邦神学院上课。他学的是神学,神学的书面朝下摊开散放在堆满皮子的地板上。另一间屋子里住着一位俄国女士和被她称为艺术家的儿子。这位女士一天工作16个小时,在一家织袜厂织袜子,每双能赚四分之一法郎,可她的儿子,每天却穿得体体面面的,在蒙帕纳斯街上的咖啡馆里晃荡。另外一间屋子里住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房客,一位上白班,一位上夜班。还有一间屋子,住着一位寡妇和她的两个成年的女儿,正是花钱的时候。

我住的这家旅馆里有些很古怪的人,这些怪人掉进了生活孤寂的沟壑中,齐聚在巴黎的贫民窟,拒绝过正常、体面的生活,让自己一直处于半疯癫状态。贫困让他们获得了解放,让他们放荡不羁、无所拘束,正如钱把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还有些房客的怪诞举止到了用语言无法描述的程度。

比方说罗基尔夫妇吧,这两个衣衫褴褛,长得像侏儒一样的老人干的行当可不一般。他们过去常在圣米歇尔街上卖明信片。奇怪的是,这两个家伙卖明信片的时候并不光明正大地卖,而是把明信片密封起来卖,就好像正在卖的是裸体照一样。其实呢,明信片上无非是卢瓦尔河的风景画。买家当时并不知道这事,事后才知道,不过也不会有什么抱怨。罗基尔夫妇每周差不多能赚到一百法郎,却生性吝啬,想尽办法节衣缩食,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让自己时刻处于半饥饿、半醉酒的状态。他们的屋子臭气熏天,站在一楼就能闻见臭味,据F太太说,四年来这两个老家伙就没脱过衣服。

P3-6

书评(媒体评论)

真实的人类记录,同时又极富艺术力量,虽然揭露了其中的肮脏堕落,但结果却像精美的铜版蚀刻一样出奇漂亮。书中描写的临时收容所场景如但丁笔下的那些不可名状的凄惨场景般令人恐惧。

——英国著名作家 康普顿·麦肯齐

在他完全经历了他那个时代的肮脏现实的时候,他奇迹般地出淤泥而不染……他保持了一种宗教的清晰,它穿透了被习俗所隐藏、所遮掩和伪装的不洁。

——《大西洋》月刊

奥威尔是我们这一代人中仅有的几位重要的作家之一。

——英国文学评论家 德斯蒙德·麦卡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