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第2版全新增订)
分类
作者 刘称莲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想去上学,这到底是一个问题,还是一种选择?值得我们去思索。家长们可能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探索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然后再看看能用怎样的方式去支持孩子,让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这两年我接到的个案和带领的工作坊中,初高中孩子的家长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有一部分家长遇到的问题是:孩子不愿意上学,经常逃学或者待在家里不去学校。经过疏导,有的孩子会回到学校顺利完成学业,有的则不愿意再回到学校,宁愿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接待这些孩子的过程中,我有时候会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情景。当年,我和村里同龄的小伙伴上初中,要跑到离家10里的学校去。因为路途遥远,早晨得早早起床,背着干粮往学校赶,下午放学回家又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冬天白昼短,常常是披星戴月地上下学,加上寒冷,求学变成了一件异常辛苦的事情。没多久,小伙伴们就纷纷不愿意去学校了,唯独我对上学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刚开始的时候,每天一早我都会背着书包,挨家挨户去祈求小伙伴一起上学。起初只有几个女生辍学,我还可以和男生做伴,到后来男生也都不愿意早起了。我一个人不敢走那么长的路,只好住到离学校近的姐姐家里,断断续续地读了一年初一。如今想起来,学了什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内心留下的是当时深深的孤独和无奈。幸运的是,在姐夫的建议下,第二年我又考了一次初中,考进了县城的初中,才一步一步把学业完成。而我的那些小姐妹则在农村待了几年,20岁左右就嫁人生子了。

我知道,现在家乡的条件比我小时候好了很多,但很多女孩子还是一到初中就选择辍学,除了因为远距离就学,还有些孩子是因为父母在城里打工,不愿意在家乡做留守儿童。唯一和以前有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年轻人也可以选择去城市生活,而不是在村里等待婚嫁。

对于孩子不上学这件事,农村的家长很坦然,他们会自然接受:不去就不去,回家还可以帮忙家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是对孩子来说,由于资源有限而不得不早早中断学业,甚是可惜。这可能也是导致高校里农村孩子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吧!我常常想,许多有天分的农村孩子就这样早早辍学,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这些孩子不去上学,不单是个人和家庭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原本十几岁的孩子就应该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里,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习生活技能,现在却早早进入社会,在遭遇困难、诱惑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置,有的孩子或许受到了伤害,有的则走上了犯罪道路,给社会造成危害。

P3-5

书评(媒体评论)

我非常赞同刘称莲的观点,让孩子像花儿一样自然生长,否则只会欲速而不达。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即教育的成功;内心安宁平和,乃幸福本源。

一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

因为家有中学生,所以难免焦虑,谢谢这样一本好书,它淡然而又不失深刻,它给人精神的抚慰,却又不失具体的方法,我想好的图书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北京大学教授 王在全

发自内心地羡慕李若辰,她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非常宽松,给她很大的自主空间,她所上的补习班都是自己决定的,学习时间也完全由自己掌握!呼吁爸爸妈妈们,可不可以把“紧箍咒”放松一点点!

——李若辰的好友 陈杨芃

后记

2008年的6月24、25、26日三天,女儿参加了北京市的中考。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北京一零一中学,完成了她定的目标。

24日,把女儿送到考场,我顺手写了一首小诗,放在这里,权作本书的结尾吧!

夜啊,静悄悄

像小时候一样

你搂着妈妈的一条胳膊

不一会。就甜甜地睡着了

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

睡好了明天上战场

蚊子在耳边叫,妈妈不敢开灯

怕打搅了你甜蜜的梦

虽然妈妈觉得有点凉

还是把身体更多的部位露出被外

不让蚊子打搅你

因为你明天要去上战场

夜啊,静悄悄

像小时候一样

你在睡梦中露出甜笑的微笑

三年的辛劳就要得到验证

明天你就要上战场

你梦到了自己打了胜仗吗

外面的风在呼呼地刮着

妈妈起身关了窗户

为你掖好了被角

妈妈很困,却反侧辗转

明天你就要上战场

妈妈希望你取得第一场战役的胜利

夜啊;静悄悄……

目录

再版序

前言 让我们一起做称职的家长

01 学习学出真感觉

 孩子去不去上学,是选择还是问题

 小升初,我们来了

 给孩子一双求知的翅膀

 学得巧才学得好

 生活是最牛的教材

 老师,我们去哪里呀

 英语小达人是怎样炼成的

 家教这样请才靠谱

 生命中的书香

 校园派VS经典派

 一零一中,就你了

02 关系做走心的父母

 爱孩子,需要调整频道

 爱要这样说出口

 用时间构筑爱的城堡

 “听话”源于好的亲子关系

 爸爸也OK

 妈妈小厨

 老师有妙招

03 青春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爱上了“独处”的孩子

 14岁和41岁的斗争

 孩子那么恋旧为哪般

 青春可以这么酷

 追星,我明白

 “爱情”麻辣烫

 丑小鸭or小天鹅

 温柔地对待“游戏”孩子

04 生活心灵手巧才算好

 教育大餐,菜要配齐

 友谊万万岁

 有一种爱叫作放手

 谁懂寸草心

 班级小能人

 路是人走的

 众望所归“感动王”

后记 中考

序言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二哥的儿子——我的一个侄子正在上初二,寄宿在我大哥家。他迷上了电子游戏,每天溺在游戏厅不肯回家。大哥发现侄子玩游戏后,就每天到游戏厅去找,每次找到都是二话不说就给侄子一个耳光,侄子也乖乖地跟着大哥回家了。可是,第二天他依然去游戏厅,大哥依然去找。就这样,侄子玩了一年,大哥找了一年。到初三毕业的时候,侄子因为成绩太差,险些连初中的毕业证都拿不到。

过了几年,我三哥家的儿子——我的另外一个侄子,又是在初三的时候迷恋上了电脑游戏。那时候,我已经到了北京,三哥三嫂向我求助,我便给侄子写了一封长信,苦口婆心地劝他不要再玩游戏,并以我为例激励他,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脱离农村,才能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据说,收到我的信后,侄子果真不去玩游戏了,但为时已晚,此时离中考已经没有几天了。所以,这一位侄子也没有考上高中。

一次回乡,听说我的一个表侄女正上初三,因为网恋,学业一塌糊涂,有一次没有告诉家里就偷偷到外地去会网友,把表哥表嫂吓得半死。

我说的这几个孩子,在我们的家族里都是禀赋非常优秀的孩子。据我所知,他们都是聪明又懂事的孩子,之前学习成绩都特别好,大家一致看好他们,觉得他们将来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出人头地的。可结果却是,一个一个不得不中断学业,早早地走向社会。

那个时候,我不懂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理论,跟大家一样只怪这些孩子不懂事,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最揪心的是,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前程受到了莫大的影响而无能为力。如今,我一再地反思哥哥嫂子们的教养方式,发现这些孩子之所以行为叛逆,除了自身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的缺失。因为家庭教育没有及时跟进,导致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未能矫正,进而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

这些至亲的孩子的教训,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也因为这样的前车之鉴,我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我爱我的女儿,打从怀孕的那一刻,就想着让她接受优质的爱和教育。女儿到了青春期,我希望她能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也就是在这时候,我有时会觉得“搞不定”女儿。于是,我开始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理论,不为别的,就为做个好家长。没承想,在试图做好家长的同时,我也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方向,成为了一个家庭教育工作者。

2013年春节前,我正准备结束工作回老家过年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室却接连来了几位来访者,他们都是家长,都是要咨询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里有不参加期末考试的,有连续几天在网吧玩游戏不回家的,有离家出走的,有不愿意再回到学校的……巧的是,这些孩子又全在初中就读。就在我动身的前一天,还有一个初三女孩的妈妈来电话哭着说想见我一面。

我的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出版以后,深受广大家长朋友的认同和支持,策划编辑朱笛女士也多次催我再写《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我本来还有些犹豫,没有想到工作室的访客中会有那么多的初中生家长和孩子,可见大家是多么需要支持。可工作室一对一的咨询作用又是那么有限,于是,我坚定了写《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的决心。

在先生和女儿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构思和写作,《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终于结稿。

虽然我分别用三本书写了孩子成长的三个阶段,但我一直觉得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育也不可能分割成几个阶段来分别进行。所以,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里表述过的教育观点便没有再涉及。另外,在这本书里,依然没有谈论太多关于孩子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问题,因为我觉得要让孩子热爱学习,家长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上。而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家长能够跟孩子很好地相处,便是非常重要的陪伴。因此,本书较多着墨在如何理解青春期孩子并跟他们有效沟通。作为一个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有得心应手的时候也有手足无措的时候,所以书中发生在我家的例子有成有败。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把自己的觉察和反思也写在了书中,以期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内容推荐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第2版全新增订)》中“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将自己陪女儿走过青春期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明白对眼前“来得偶然,去得必然”的孩子,作为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其当然,顺其自然”。因为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全的离开我们的怀抱,在外面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编辑推荐

刘称莲著的《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第2版全新增订)》为家庭教育类图书。要和孩子做朋友,我们就得像个朋友,不能对朋友做的事,我们都不能做。走过小学六年,乖巧听话的孩子,悄悄变成了满身是刺的小刺猬。莫名其妙的偏执、终日紧闭的心门、偷偷进行的恋爱……这些看似叛逆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成长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了,他们急于证明,我已长大。让我们耐心静待,做一个冷静克制的观察者、建议者,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决定者。什么样的养料滋养出什么样的灵魂,我们并不需要一个亲手雕刻出来的木偶不侵犯孩子的界限,允许孩子有独立的自我存在。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孩子是独立的两个人的时候,真正的沟通才可能发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