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最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学习书法重要的通道。书法尤其强调笔法、笔势、笔意。其中,笔法、笔势是书之技法,笔意则是书之本旨。对于书法学习者而言,选择历代公认的经典碑帖来观赏、临摹,当是学书之路的正确打开模式。
这本《王羲之兰亭序》是其中一册。
江西美术出版社著的《王羲之兰亭序》讲述了: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自成一家。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健秀。三五三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余人会集于山阴一今浙江绍兴一兰亭,畅饮赋诗,辑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书写序文手稿,日《兰亭集序》。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与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法帖。《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通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章法、结构、笔法俱完美无缺。但相传直一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令世人遗憾不已。
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春,弘历收集到历代书家一褚遂良、虞世南、冯承素、柳公权、董其昌等《兰亭序》墨迹六种,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阙笔、乾隆临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合为《兰亭八柱册》。现存摹本为世人所推崇的有《虞世南摹本》《褚遂良摹本》《冯承素摹本》三种。本书所选为唐代《冯承素摹本》,纸本,行书,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六十九点九厘米,因卷首印有唐中宗“神龙”年号,世称“神龙本”,因冯承素使用“双钩”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貌,故被认为是最为接近兰亭序直一迹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