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江苏徐州睢宁卷)
分类
作者 罗杨总主编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戚姬苑

讲述:王方玉68岁农民

记录:熊运龙62岁退休教师

1987年12月10日采录于睢宁县睢城镇城南居委会

睢宁县城东十里有个王行村,村西有座庙,叫戚苑庙,戚苑庙供奉哪路神仙?说来话长。

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一次,刘邦被项羽打败,走濉河,过睢陵,被追到现在的睢宁县东北梁集乡王行村西。见追兵临近,无路可逃,只得弃马进村找地方躲藏。忽见前面有一土井,刘邦急中生智,下到井中,真巧,井中无水,是一眼枯井。楚兵追来见到刘邦战马,估计刘邦没走远,便进村搜查去了。躲到天黑,听听井上没有动静,刘邦便爬出枯井。这时饥肠辘辘,见离井不远处有一间茅屋,闪出一点灯光,有灯必有人,既能住宿,又有法充饥,刘邦就来到房屋门口轻轻敲门。

主人姓戚,年约五十光景,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见面前站一大汉,天庭饱满,地角方圆,隼眼凤眉,虽然甲胄不整,倒是一副贵人相,连忙让大汉进屋坐下。刘邦落座后便问:“行路之人错过宿头,特来老伯处借宿一宵,不知老伯肯允否?”戚老汉忙说:“好说好说,客官不嫌舍下简陋,暂借一宵无妨。”刘邦又说:“在下腹中饥饿,望老伯给点便饭,天明一并算钱。”戚老汉连忙端来盐豆一盘,辣椒半碗,又叫女儿从锅里拿来窝窝头一筐。刘邦吃完窝窝头,又问戚老汉:“村中有否白酒可沽?”戚老汉忙去村里寻了些白酒,叫女儿再备一碟下酒物。戚女当即到园中薅来芫荽一把,烫一烫搁点盐,浇点佐料端到面前。刘邦拉着戚老汉坐下同饮,老汉也不推辞。刘邦一边和老汉饮酒,一边看着戚老汉女儿,见戚女长得如花似玉,愈看愈欢喜,愈欢喜酒兴愈发。戚老汉见此光景,已明白了八九分,便说:“老汉身边只有一女,年方十九,品行端淑。去年一麻衣先生见到小女,称赞日后贵不可言。不知是真是假?”刘邦道:“看令爱一表人才,可与贵人结识,麻衣先生之语,可信无疑。”戚老汉叹道:“小女生在民间,焉能结识什么贵人?”刘邦说:“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时机一到,定有贵人前来。”二入愈谈愈投机,刘邦不觉酩酊大醉,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戚女一见刘邦在自己床上呼呼大睡,一定要老汉把他赶走。戚老汉忙把女儿拉到一边好言劝道:“为父早年也跟麻衣先生学点相术。我观此人相貌不凡,或许是一位贵人,切不可鲁莽待之。吾儿暂到为父榻上委屈一宿吧!”戚女无法,只好听从。戚老汉等女儿走后,抱来一捆麦穰铺在刘邦床前睡倒。

半夜,戚老汉听到刘邦床上有窸窸窣窣响声,起来一看,不禁吃了一凉,只见刘邦头上有一条赤色小蛇蜿蜒游动,—会钻到嘴里,—会钻进鼻孔,—会钻进眼睛,—会钻进耳朵,而刘邦依然酣睡不醒,心中大为惊异。麻衣相书云:蛇穿七孔是帝王。今蛇现于此人头上,大概是真龙天子来显露真相,这人今后定身居万人之上。立即把女儿喊醒前来观看,女儿从里间出来,顺着老汉手指的地方一看,吓得尖叫一声转身就跑。刘邦被喊声『京醒,头部的赤色小蛇也忽然不见了。忙问:“出了何事?”只见戚老汉把女儿带到床前扑通一声跪倒,口称:“我主万岁万万岁,民女前来讨封。”刘邦一见自己已经暴露,就把自己的姓名、身份和逃到这里的原因讲了一遍。一看戚女跪在面前讨封,十分高兴,就说:“我刘邦日后如得天下,封老伯为国丈,封令爱为贵妃。”戚老汉一听,忙拉女儿叩头谢恩。当夜,刘邦拥戚女共枕,五日后,部将曹参率兵将寻来,刘邦随部下回营。

过了不久垓下一战,项羽全军覆没,刘邦在长安即位,称高祖。戚老汉带女儿进京朝见,刘邦大喜,一如当日所言,封老汉为国丈,封戚女为贵妃,史称戚姬,备受宠爱。

数月后,戚姬生下一子,刘邦亲自赐名“如意”。如意者,各方令刘邦满意也。正宫皇后吕氏(名吕雉),早生一子,相貌粗俗,天性愚拙。刘邦得此如意,决意废嫡立庶,但未明言。次年,淮南王黥布叛乱,刘邦率兵讨伐,不幸被流箭射伤,伤势沉重。回京后召集大臣于榻前,嘱以后事说:“戚姬所生如意,可立为太子,尔等赤心保之,勿负朕望。”说罢而死。

刘邦一死,正宫皇后吕雉,欺负如意年幼,把侄儿吕禄、吕产等亲信,安插在重要部门,掌握了军政大权,接着派人将戚姬割鼻挖眼,关进厕所,百般凌辱,戚姬终于被迫害致死。

戚姬死后,她的家乡——今睢宁县梁集乡王行村父老悲痛万分,家家户户捐银集资,在她的住宅上起建寺院一座,名叫“戚姬苑”。按照戚姬生前在皇宫装束,雕塑神像,头戴金凤冠,身穿目月龙凤袄,坐于大殿供台上。背后由两宫娥打起两把日月龙凤扇。百姓四时祭拜,香火千年不断。

近年来,戚姬苑只剩下大殿三间和西厢房,其他厢房、经楼、苑墙,均荡然无存。再往后,三间大殿也遭拆毁。现仅存三间厢房,还有清乾隆六十年重修庙宇时的一块残碑。(P023-024)

书评(媒体评论)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丈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冯骥才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提升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日后上学读书所带来的爆发力还要绵久和强大。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丈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罗杨

目录

神话

 人的传说

 下雪不下面

 小白龙探母

 牛郎织女

 太阳认舅

 杨二郎担山撵太爷

 如来佛脑门疙瘩

 鬼谷子

 神上神

 龙三姐

传说

 戚姬苑

 单枪迎钦差

 “混账”的来历

 “狗腿子”的来历

 剃头匠旗幡的来历

 柴王贩伞子仙卖

 朱元璋的传说

真龙天子过关卡

农夫救了朱洪武

朱元璋数山头

朱洪武定都

朱洪武封木

龙凤戒指

 白弯麦早黄

 潘公再生处

 六六过合

 道台老爷护河堤

 小关出逃

 迷魂阵

 杨排风大摆“迷魂阵”

 刘武举以德报怨

 邱生造“律”

 御先生李条侯

严师出高徒

智免皇粮

画像

 二迂子傅二槐

赶考途中

蒙冤得遇

彭城告状

赴宴吟诗

 拾麦老汉对出下联来

 打官司

 小响么

 老艺人蔡志崇

小书迷子

初露锋芒

大显身手

艺贯南北

 土地爷的来历

 蓝子成仙

 张果老偷吃人参果

 水母娘娘沉泗州

 方梨园入仙

得道

赴宴

点子

陪宴

 灵姑——李集的妈祖

灵姑回天

乾隆封谥

神奇的传说

 铁耙耙和尚

 崔兔床的传说

异香引见

落脚睢宁

看家护院

 端午节插艾草的由来

 姚尔觉出世

 姬轱辘出名

 金锁鲤鱼山

 岚山

 老鼠山

 龙河

 黄河潭

 夜柳交枝

 圯桥进履

 黄石公与“天书”

 岠山神瓜

 卖糖球的保大明

 半戈山

 汤总兵墓

 汤家落子舞

 羊山和羊山庙

 兴建羊山寺

 虎山井

 州官修玉带桥

 不沉徐州沉邳州

 狮子红眼沉下邳

 六月十九沉下邳

 小白兔引张善人

 旧城湖不沉修秤的

 下邳城六十年一现

 葛洪命名邳半夏

 乾隆封古邳御甜油

 李时珍命名薹干

 刘备与古邳蒲扇

 孙权母亲爱吃的豆腐

 康熙要吃的盐豆子

 人抬县

 魏集街没有西门

 东玄庙

 大王庙

 黄墩庙

 清凉寺

 苏吴庙

 安墩庙

 通济桥

 会仙坊

 武圩村旗杆墩

 双孤堆的传说

石崇、范丹结拜

孔夫子“借粮”

 王祥履墓

 扁担开花鱼打鼓

 秦罗井

 卢井崖得名

 凌城的由来

 高作的来历

 魏集街

 官山

 张圩集

 铁牛圩

 金马滩

 可怜庄

 天台山和龟汪

 牛尿汪

 九龙二虎金鸭汪

 三十六郎庄

 飞来龟

 鸡红脸和鸭扁嘴

 猫头鹰说不知道

 要饭的哪会儿不登门

 孝子不回头

 哀杖

 镇宅石的由来

 号子与抽烟

 大花脸说媒的

 姓仝的不怄狼烟

 “拉魂腔”戏名的来历

 扯王茂地去了

故事

 “仙笔”梁好友

 人为财死 鸟为食亡

 灶君老爷救活看家犬

 秀才救蚂蚁

 驴过河要撒泡尿

 义蛇筑坟

 蚂虾借眼

 鬼当典

 王小七巧斗财主

 门前挂猪肉

 拾来的“探花”捡来的夫人

 巧媳妇

 聪明的媳妇

 金蛤蟆

 害人反害己

 王良旋木碗

 “拉”“辣”

 百顺一家

 小泥盆不能摔

 孝子孙清

 把娘接回来

 无意宝

 常肘子的故事

 义狗申冤

 哈冻书

 小馒头不挣钱 大馒头挣钱

 天理和良心

 何东与何西

 路不平和庞仁采

 五湖和四海

 “百忍堂”的来历

 空城计只可一用

 真会圆场

 选子承业

 张大胆和李胆大

 拜年

 村妇斥先生

 马下牛

 谈不拢

 先生巧对

 一首圈儿诗

 七岁孩子难倒县官爷

笑话

 今天吃桃不是梨

 吝啬财主

 新县令学狗叫

 妈妈真狠心

 宝宝赶集

 还是乡巴佬厉害

 半个儿

 傻丈夫

 喜欢说年轻

 不抓花生的小孩

 教书先生

 二大还是四大

 实在母女

 不想长大

 面条换饺子

 春满乾坤绿满门

 拍马屁

 娇生惯养

 两个小气鬼

 娘也未长胡子

 醉酒测心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序一)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内容推荐

由殷召义、李文金和张甫文共同主编的该卷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江苏徐州睢宁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编辑推荐

由殷召义、李文金和张甫文共同主编的该卷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江苏徐州睢宁卷)》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

☆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

;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岁月砥砺,口耳相传。让这些美好的故事流传下去,成为世代相承的永恒记忆——

向热爱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们,致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