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硕编著的《学点用得上的管理常识》是一本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管理学指南,结合生动的案例,理论结合实际,详细地介绍了管理的要义与具体的管理方法,强调以往管理工作中的常识误区,以好读高效的方式为不同的行业管理者提供易学有用的指导和切实有效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学点用得上的管理常识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杨硕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杨硕编著的《学点用得上的管理常识》是一本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管理学指南,结合生动的案例,理论结合实际,详细地介绍了管理的要义与具体的管理方法,强调以往管理工作中的常识误区,以好读高效的方式为不同的行业管理者提供易学有用的指导和切实有效的帮助。 内容推荐 对于企业管理,我们都深知其重要性。无论是外部的经营管理,还是内部的人事管理等,都直接和参与其中的各个员工息息相关。杨硕编著的《学点用得上的管理常识》观点切合实际,案例来源于实践,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管理的要义和实际工作中用了就能见效的技巧方法,为不同行业、不同级别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实用指导。 目录 第一章 管理榜样课:什么成就了威信力 1.做管理就要有管理者的样子 2.注意!有些管理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3.让员工的服从不仅仅因为你的职权 4.不要将情绪化的一面示众 5.管理者不能将压力传染给被管理者 6.把握公与私的界限 第二章 管理制度课: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 1.为什么企业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 2.没有例外——确立制度的权威性 3.“群策群力”的制定方式 4.易被忽视的制度缺陷 5.在制度推行中起到榜样作用 6.执行不能失去人性化 第三章 管理人才课:如何辨别“人才”与“庸才” 1.管理者要懂得从身边发现潜在人才 2.人才的标准是长处多,而不是短处少 3.如何避免任用后力不足的“精英” 4.欲提升组织活力,可引入鲶鱼型人才 5.通过谈话考察人才 第四章 管理用人课:没有“扶不起的阿斗”,只有站错位置的人 1.“让新手入模子”——迎接新职员 2.为员工选择合适的岗位 3.用人需不拘一格、打破常规 4.任用即为信任 5.让员工的优势与劣势有效配合 6.互补原则:对人才进行优化组合 7.注重员工的潜力开发 第五章 管理激励课:自动自发的助力 1.让物质奖励发挥应有的价值 2.重心转向为精神激励 3.从指令者变为公司政策的推广者 4.引入恰当的竞争机制 5.参与感: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 6.给员工一个美好的愿景 7.提供施展员工能力的机会 第六章 管理授权课:培养一群可以解决问题的人 1.如何解决授权的信任危机 2.通过合理授权留住优秀人才 3.有效授权的三个核心 4.授权计划是有效授权的起始点 5.避免授权的盲目性和授权失当 6.运用非正式权力的影响 第七章 管理心理课:发挥情感管理的软力量 1.管理者的“将心比心”存在误区 2.与下属打交道多一些“人情味” 3.做好EPA,给下属减压 4.细节主义决定成败 5.为员工发放“精神薪资” 6.在企业中营造类似家庭的氛围 7.让下属认可“你是自己人” 第八章 管理沟通课:让双向交流无障碍 1.身为管理者,你不能一直沉默 2.与“闷葫芦型”员工增多交流 3.听听员工的牢骚与抱怨 4.表达出你愿意听他说的态度 5.向员工询问建议 6.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 7.营造一个平等的沟通氛围 第九章 管理效率课:与其埋头苦干,不如抬头巧干 1.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放弃埋头苦干,去找方法 3.如何解决下属的拖延症 4.一次完成,别让返工浪费时间 5.适当加压,规定任务期限 6.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再做安排部署一 第十章 管理执行课:对团队绩效负责 1.执行不是空洞的口号 2.执行要确认到最后一步 3.团队的执行以结果为导向 4.合理安排人员分工 5.打造团队精神 6.管理者要成为有效的监督者 7.鼓励创新,并允许创新失败 8.明确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 9.给团队成员一个明确的目标 第十一章 管理协调课:有效化解内部冲突 1.发生意见冲突怎么办 2.警惕企业人际内耗 3.如何对待组织中的“小圈子” 4.巧妙使用回避和冷处理 5.不可忽视组织内外的平衡 6.分配权与派发权的有效分离 第十二章 管理相处课:如何领导“个性员工” 1.管理者难免会遇到爱提要求的下属 2.别被报喜不报忧的下属蒙蔽了 3.明断下属的“小报告” 4.女下属在办公时间化妆,怎么办 5.员工习惯性迟到,怎么处理 6.“问题员工”的分类及药方 第十三章 管理性格课:用好管理性格的双刃剑 1.稳健——冷静型管理者 2.奉献——包容型管理者 3.近人——亲和型管理者 4.热情——活泼型管理者 5.苦干——勤奋型管理者 6.知人——善任型管理者 7.冲动——情绪型管理者 第十四章 管理危机课:防患未然还是临渴掘井 1.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 2.破窗理论,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玻璃 3.解决危机,速度决定一切 4.要么选择冒险,要么选择死亡 5.化危机为商机 6.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 试读章节 做管理就要有管理者的样子 做领导要讲形象。任何一个人都要以独特的形象立足于社会,领导尤其是这样。作为领导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其要点有二:第一,要讲实“形”。做领导首先要有形,要像个领导的样子,但必须实在,切不可为塑造自己的所谓形象而故意让人捉摸不透,这是心里发虚、虚张声势而已。第二,要讲大“象”。“形”与“象”的区别在于,小象有形而大象无形。一个领导,如果做事实实在在,说话坦坦荡荡,做人无“架”无“势”,无形无状、平平常常,就能达到“大象无形”的境界。 如果领导能做到以上两点,不但得意不“妄”形,而且失意也不“妄”形,便不再是难为之事了。所以,领导人形象修炼的最高境界,在于知高大而止于平常。 培养超凡的魅力应首先从关注外表形象开始,外表形象是管理者首先必须关注的。一个人的外部形象如何,常常向人展示了他是谁,也显示了他的自我感觉如何。对于管理者来说,外表形象就是他给员工、给客户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往往能持久。比如,在行走中昂首挺胸、充满自信的管理者往往让他人乐于交往,而怯怯生生、缩头缩脑的管理者则让人鄙夷。那些衣着怪异、头发凌乱、长期不修剪指甲、领带污迹斑斑、衬衣下摆外露的管理者很难培养自己的魅力。有时衣着随便草率往往是管理者某种个性的体现,但是他人却会认为该管理者马虎大意,很难思维缜密。对于管理者来说,外表形象不仅是个人形象问题,而且事关企业整体形象。 管理者魅力更多的时候还表现在用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有一项研究表明,人的情感沟通能力只有7%通过语言所表现,37%在于话中所强调的词,而有56%与身体语言有关。也就是说,管理者魅力的建立更多的时候不在于你怎么说,而是在于你怎么做和怎么表现你自己的想法。外表形象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人们对管理者的第一印象一半以上受到管理者外在形象的影响。企业常常花费数百万元就是为它的产品寻找一个合适的包装,以此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对于管理者来说,管理者的形象就是管理者的包装。“任何一个做市场的人都会对你说,第一笔生意的成交85%受产品外观的影响,同一产品第二笔生意的成交85%受产品质量和内涵的影响。所以首先是包装,其次才是内在的东西。我们就像摆在货架上、装着麦片的包装盒,你得问问自己怎样才能让别人把你从货架上挑下来,而不是摆在你旁边的那些包装盒。”制胜之道公司的创始人苏珊·斯克里布纳博士曾经这样说道。 管理者应该培养一种让自己都感觉舒服的外在形象,通过这种外在形象来形成个人风格,这种风格能恰当地表达自己是管理者,而不是表达别人。管理者的个人风格与企业密切相关,它就是企业的象征。 外表形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对肢体语言的控制。如果管理者的肢体语言缺乏自信,那么管理者的信誉和能力都将受到质疑。对于业务员来说,和客户初次接触时的肢体语言直接决定了交易能否达成。同样对于管理者来说,肢体语言所传达的信号很可能在几秒钟内决定管理者的成败。比如,坐立不安的管理者很明显是缺乏信心,谁愿意和缺乏信心的管理者合作呢?研究表明,当管理者不停地摆弄他的手脚,便意味着他想离开现场,这是一种心不在焉的信号。因此,对于管理者来说在任何时候都要带着“我能控制局面”的自信,让自己的表现放松。 眼神是培养管理者超凡魅力的重要方面。一个管理者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眼神表现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管理者都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眼神,以便使自己看起来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一样。对于管理者来说,将注意力集中在谈话对象的身上是为了表示尊敬,同时向他表明你对话题很感兴趣,同时还是为了表现自信、正直和诚实。 如果管理者拒绝直视别人的眼睛,那么别人会感到那是一种不尊重。一个汇报工作的员工如果发现管理者根本就不看他的眼睛,那么他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美国公布了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了美国近20年来,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而情商却很高。 实际上,管理者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塑造自己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外在形象是个人素养、品格个性的自然体现,一个内向寡言的人不可能永远扮演演说家的角色;同样,一个性格强硬的人也不可能总是温情脉脉。每一种形象都有其魅力,根据自己的特点树立公众形象,才能个性鲜明,具有感召力。如果过于做作、刻意、扭捏作态,会适得其反。 塑造个性不等于不修边幅。很多人将不修边幅当作张扬个性的手段,这种做法在艺术界没人见怪,但对企业家来说,在某些特定场合注重着装仪表却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展示个性要注意区分场合。P3-5 序言 管理者常发问—— 如何让员工听我的? 员工为什么总是拖拖拉拉,一件小事都办不好? 销售业绩总是提不上去,怎么办? 团队懒懒散散,用尽各种办法,怎么还是状态低迷? 身为领导,只能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何找个可用之才这么难? 困扰管理者的从来都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恰恰是这些看似习以为常的小问题。管理难做,并不是因为管理者时运不济或是员工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缺失管理常识。管理常识不是经济课题,不是晦涩的大道理,它从管理日常出发,将管理的技能深入到每个环节。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日常,打好地基,才能屋檐高建;做好日常管理,才能保证团队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有序且高效。这才是管理的终极目的。 许多管理者是努力的,每天忙到脚不沾地,但是其带领的团队却犹如一团散沙,完全无组织、无行动力。如此,管理者的价值何在?一个只会让自己忙到死的管理者,并不称职。也有的管理者每天忙于管理,但是组织的作用却并没有完全发挥,团队协作的绩效并没有比个人单干更高。那么。这样的管理工作其实就是毫无意义的瞎忙。 如何让管理有效、团队有力是每位管理者都在思考的课题。从制度、用人、激励、授权、沟通、效率、执行力,到管理者个人的影响力、协调力、威信力,从这些管理日常中总结有价值的管理常识,将理论变为常识,是成为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关键,也是本书着笔的重点。 从管理新人到卓越管理者,是管理常识的提升与灵活运用。本书屏蔽了那些管理的大道理,摒弃了那些令人听得耳朵生茧的“烂”道理,一切以“用得上”为宗旨,介绍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常识与技巧,强调以往管理工作中的常识误区,是适合管理新人以及被低效管理困扰的管理人士的实用指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