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浩的《游仙诗自然史(精)/六点诗丛》,创造性发现了中国古典游仙诗传统与新诗写作暗通的元素:对想象力的推崇;对自由人生境界的肯定与追寻。他寓深深质疑现实于五色斑斓的玄思和抒写中,把自己在新疆、在京郊、在海南亲历的琐碎日常生活、陆离人间镜像,经由驰骋的想象,羽化升华为悠游洒脱的仙风神趣,借用他诗中那句精彩的绕口令,就是,“现实实现事先的闲适”。这里,“事先的闲适”,并非基于消极处世或玩世不恭,恰恰相反,他极具匠心的、堪称形式主义的诗作,传达出一种文学主动介入、重构现实的态度。形式设计上,《游仙诗》以一大组十八对上下阙般呼应的诗作,构成一系列变奏,读之犹如漫游古典园林,步步惊艳又须臾不离整体结构。文字讲究上,他以修道式苦吟和凌波轻功般的语速,把诗歌的修辞能最发挥到极致。《游仙诗》,锤炼出字字珠玑的“语言仙境”,导引我们重返中文经典杰作中统摄所有诗人、流派、风格和体裁的“第一传统”:字字经营。当代中文诗,由此获得一条玲珑剔透的升“仙”之路,带我们自觉进抵了那个诗歌内的超越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