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台梭利早教全书(经典畅销珍藏版)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作者 (意)蒙台梭利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蒙台梭利早教全书(经典畅销珍藏版)》是蒙台梭利博士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被译成20多种文字,是她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正是这本书的问世,使她成为全球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该书精选蒙台梭利极具影响力和操作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父母们的经典早教读本。

内容推荐

《蒙台梭利早教全书(经典畅销珍藏版)》由蒙台梭利所著,《蒙台梭利早教全书(经典畅销珍藏版)》中作者的思想和教育方法,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其著作是全世界父母和幼儿教师必备的教育手册!她提出“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灵”等极富革命性的理念,揭示了孩子成长的奥秘!

蒙氏教育非常重视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并且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她崇拜儿童的自发冲动,要求给儿童以极大的自由活动权,将秩序与自由完美结合。她试图让儿童通过“作业”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所谓作业,就是儿童根据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的一些活动,或者是感官练习,或者是算术练习,或者是摆弄字母卡片,或者是练习穿衣和脱衣动作,等等。蒙台梭利认为:通过作业,儿童自然就学会谨慎,学会自觉,学会指挥身体的行动,学会依靠自己,学会尊重他人,从而实现让儿童自我教育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了解初生的孩子

迎接新生儿的降临

初生婴儿的生活

如何更好地照顾孩子

发现孩子的学习吸收力

认识孩子的两个胚胎期

孩子的出生与成长

孩子拥有积极的精神生活

第二章 孩子成长的秘密

发现童年的秘密

孩子成长的三个时期

神奇的创造期

孩子的“魔术”心灵

心灵里隐藏着奥秘

第三章 不要错过的敏感期

不可思议的敏感期

那些神奇的敏感期行为

内部秩序——一种特殊的敏感性

观察细小事物的敏感期

孩子对暗示的敏感性

孩子热衷重复练习

孩子同样具有工作本能

第四章 孩子是神奇的刨造

孩子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孩子心灵中的宝藏

生命起源的真相

孩子本身就是个奇迹

孩子是没有长大的“成人”

3岁——神奇的分界线

第五章 潜能与智力的开发

孩子蕴藏着无限的潜能

注意力源自潜意识

打开孩子注意力的大门

正确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让孩子放飞想象的翅膀

第六章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手的巧妙运用

孩子拥有活动的本能

孩子独特的节奏感

孩子生来就有独立的欲望

帮助孩子获取独立的能力

使孩子努力走向独立

第七章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不要替孩子做事

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行为

不要把孩子“包裹”起来

教孩子在自由中约束自己

别再乱用奖惩制度

发现孩子的潜在生命力

第八章 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

运动对孩子的意义

重视孩子的身体活动

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

让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教育

第九章 心理偏离正轨的孩子

孩子心灵的神游

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障碍

治愈神游和心理障碍

孩子容易依赖帮助他的人

孩子拥有强烈的占有欲

孩子有强大的支配欲

孩子内心形成了自卑感

恐惧感是我们带给孩子的

孩子为什么要说谎

第十章 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

播种爱,让孩子快乐成长

不要让孩子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让孩子充分享受应有的权利

正确理解孩子表达爱的行为

不要想当然地去对待你的孩子

想办法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第十一章 儿童教育的新发现

我们的教育体系

起源于“儿童之家”的教育体系

生活即是教育

教育应该从出生就开始

是孩子创造了成人

第十二章 家庭教育问题反思

家庭教育中的偏差

反思家庭教育中的不足

不要误读孩子的行为

支持孩子的活动意愿

试读章节

当新生儿从一种生活环境进入另一种生活环境时,他不得不为此作出最艰难的调整。当新生儿出生时,他会经历剧烈的冲突和挣扎,并承受巨大的痛苦,可以说,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一个时期会像出生时这样艰难。因此,这个出生的时期是值得人们进行认真研究的,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很多人认为,如今的世界已经非常关心新生儿了,但是,我们又是怎样照料这个新生儿的呢?

当新生儿降生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他的母亲非常辛苦,都只关心他的母亲是否受到了强烈光线和嘈杂噪声的干扰。难道说,新生儿就没有受苦吗?他就不需要昏暗的光线和安静的环境吗?

事实上,新生儿还没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是在一种没有任何干扰、恒温的液体环境中长大的,但是,当他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时,原来那种昏暗、安静的环境改变了,变成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环境。

新生儿出生之后,他看起来是那么娇小脆弱,以至于满屋的人都不敢碰他。于是,人们请那些有经验的人来照料新生儿。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已经有了经验,就不再适合做如此精细的工作。新生儿需要正确地被抱在怀里,而不仅仅是用强有力的双手紧紧抱住他。

当一名护士需要照顾生病或受伤的成人时,她必须先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移动病人,学会扎绷带、敷药,重要的是她做的这些动作都不能引起病人过度的疼痛。但是,护士并没有对新生儿做如此精心的特殊照料。

当新生儿拼命地哭泣时,没有一个人把这当一回事儿,甚至认为眼泪能清洗他的眼睛,抽泣能增加他的肺活量。我曾经亲眼见到一个新生儿被放进一桶水中,当他突然下沉时,他睁大了眼睛,摇动着小小的手臂和腿,下沉好像令他恐慌极了。新生儿险些被淹死,这是他第一次经历恐惧。

新生儿出生不久,就被紧紧地包裹在襁褓中,原本在母亲子宫里蜷曲着的幼小身体被拉直了,就像是上了石膏一样动弹不了。其实,新生儿在最初的一个月里,他不需要穿任何衣服。如今,紧裹的襁褓已经基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单薄的衣服。可见,在这方面,人们已经取得了缓慢的进展。

胎儿一直生活在母亲体内,当他出生之后自然需要保暖。但是,这种温暖应该来自他周围的环境,而不是他的衣服。因为,衣服只能起到保存新生儿体内温度的作用,根本无法为他提供温暖。我们可以在动物照料他的幼崽中找到这方面的例子,虽然幼崽可能已经覆盖了绒毛,但是它的母亲仍然会用身体温暖着它。

事实上,我从很多国家的经验中得知,他们在关心新生儿方面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所以,我没有必要一直坚持认为,人们对新生儿缺乏关心。但是,我仍然要说的是,虽然我们已经为新生儿做了很多事情,发现了曾经没有被发现的东西,完成了从前被认为是没有必要或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认识到新生儿的真正需要。可以说,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

尽管我们声称自己是多么爱孩子,为了他能够倾注自己的一切,但是从他来到我们身边的那一刻开始,一种本能的冲动就使我们提防着他:别让他弄坏任何东西,别让他变得惹人讨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东西,一种贪婪的本能却促使我们赶紧去保护,让它不被新生儿弄坏。

如今,那些家境富裕的父母仍然为自己的孩子准备高档的摇篮和装饰着花边的衣服。这种奢侈只能表明:这些父母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富裕的家庭条件,不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奢侈的环境,而是应该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其实,对于孩子而言,最好是待在一个听不到街道嘈杂声的安静房间,而且房间的光线和温度都能够控制和调节。

我们为了让母亲拥有绝对安静的环境,把她的孩子抱走,只有在喂奶的时候才抱回到她的身边;我们给新生儿穿上漂亮的衣服,并且还用花边和丝带装饰一下。这些都使他感到心神不宁。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像对待新生儿一样去对待他的母亲,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以上我们对新生儿做的这些,就好比是让一个刚分娩的母亲马上起床穿上衣服去参加宴会。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对待新生儿的方式错了。

新生儿都是弱小的,和他的母亲一样,刚刚经历了死亡的危险。当我们看到新生儿活下来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和满足就好像是一种解脱,意味着危险已经过去了。有时候,新生儿可能会呼吸困难,或者可能会因为止血机能受损而造成皮下出血。但是,我们绝不能像照料患病的成人那样去照料一个新生儿。因为,新生儿的需要和成年病人的需要不同,他迫切的是需要使自己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够适应这个陌生的新环境。

有的人认为,新生儿没有真正的快乐或痛苦的意识,所以不用过分小心地照料他。但是,在照料那些不省人事或者危在旦夕的成人时,我们又是怎么想的呢?一般来说,我们通常认为,患病的成人更需要身体上的帮助,而不是思想感情上的关心。其实这种观念也不合适如果我们也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新生儿,那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因此,人们在照料新生儿的时候,不仅要让他避免受到任何外界的伤害,而且要让他的心理能够适应外界的环境。如果成人能够更好地了解新生儿,就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来照料他。在对待新生儿方面,我们不应该怜悯,也不应该把一个新生儿限制在自己的感知范围之内,而应该怀着一种对创造的神秘的崇敬之感。

虽然新生儿自身蕴藏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但是,我们却对新生儿不太关心,即便是他刚刚经历了人生最艰难的危险阶段。当新生儿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几乎不知道应该如何照料他。有句话在某种意义上应该适合新生儿:“他在这个世界中,然而这个世界却不了解他。”

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新生儿在第一个月里所遭受的痛苦和压抑,将会影响他未来的人生。但是,我们还没有充分探究人生命中的第一个时期,还没有更深刻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在新生儿身上发现一个人的素质,那么我们将能在他身上发现人类未来的幸福。

P2-5

序言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年),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著名科学家,她创立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体系,对全世界的儿童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学校遍及全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1870年8月31日,她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基亚拉瓦莱,是独生女,深得父母的喜爱。1896年,他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精通医学、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

1907年1月7日,她在罗马圣洛伦佐的贫民区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开始了她伟大的教育实验。在这里,她设计了一整套的教材与教具,独创了一整套的教育方法。她的教育实验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些贫民区里的普通孩子,在几年后,心智发生了极大转变,都成长为一个个聪明自信、有着良好教养的英才。这种具有极大能量的教育方法,在当时整个欧洲的教育界都引起了轰动。关于“儿童之家”的报道铺天盖地,在很多地方,人们模仿蒙台梭利的教育模式建立了众多的“儿童之家”。

1912年,蒙台梭利在美国出版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The Montes—soti Method)后,此书迅速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引进了她的教育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为了进一步传播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和其他一些国家开设了训练班,培养蒙台梭利学校的师资。1929年8月,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荷兰成立,她亲自担任主席。该协会对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在全世界进一步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蒙台梭利一生撰写了很多教育著作,除了上面提到的《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外,还有《教育中的自发活动》(Spontaneous ActiVity in Edueation)、《蒙台梭利教育手册》 (Dr.Montessori’s Own Handbook)、《童年的秘密》(Secret of Childhood)、《发现儿童》(Discovery of the Child)、《有吸收力的心理》(The Absorbent Mind)等。这些著作被翻译成大约4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影响极大。

蒙台梭利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儿童教育事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她于1949年、1950年和1951年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经过多年不断的观察、实践和研究,蒙台梭利总结出了蒙氏早期教育法及特殊的教学体系,带来了一场全球性的幼儿教育的变革。她的教育方法被全世界所推崇。

蒙台梭利揭开了儿童成长的秘密,生动地刻画了儿童发育与成长的特征。

蒙台梭利指出,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才会自然地发展,才能把他内心的全部秘密都展现出来。一个孩子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受到了来自成年人的压抑。她也提出了“敏感期”这个概念,形象地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观察力、节奏感等方面的发育特征,从而让教育者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不再感到怪异、不可理解,进而配合孩子,与孩子一起“享受”这些“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如观察、对外作出反应、学习、集中注意力以及独处,等等。为此,她一直探求了解孩子、爱孩子的新方法。在她看来,我们对幼小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为了他们的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为了他们在未来生活得更美好做准备。我们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我们应该更有理性地爱孩子,从而让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秩序意识与逻辑思维,更快乐地自然成长。

毋庸置疑,《蒙台梭利早教全书》是全世界都公认的教育经典,在全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蒙台梭利学校,数以亿计的孩子在各地的蒙台梭利学校接受着这位大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中国,也有众多的蒙台梭利学校,更多的中国父母已经认同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

最后,衷心希望本书能为中国读者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一种途径,也非常希望读者能够认真领悟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她的方法,让自己成为一位培养天才的教育家,让孩子轻轻松松地成人、成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