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欣赏唐诗,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同时,通过了解节令民俗,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唐诗中的节令民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本书列举的唐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古代社会浓厚的风土人情。通过唐诗学习和了解这些节令民俗,在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古人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方式,了解他们对于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感受。 内容推荐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唐诗中的节令民俗》既能让读者感受唐诗之美,又能体味传统节令民俗的文化之味。书中不仅有元宵节的繁盛,清明节和端午节不忘初心的品质,七夕节少女穿针引线的情思,中秋节团圆的快乐,还有重阳节登高望远对生命的感悟等。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与真情通过节日这一形式得以永存,古人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美好期盼和吉祥祝愿凝聚在唐诗中,提炼成万古不衰的节日之魂, 目录 元日迎春万物知……………………………………………001 天颜入曙千官拜 朝会时能逢观仗 元日何妨问众生 人日已来冬渐远……………………………………………020 漫说子美逢人日 剪彩登高循例俗 佳节最忆玉溪生 妙笔生花逢立春……………………………………………034 民间时令风俗多 朝廷仪式有几何 诗笔纷纷书战乱 正月中旬动帝京……………………………………………051 汉家遗事今宵见 千门开锁万灯明 万人行乐一人愁 重圆破镜上元时 三月三日天气新……………………………………………067 上巳风俗问水边 细说此日风俗多 摩诘侍宴酿佳作 乐天只写人间话 寒食家家出古城……………………………………………088 四海寒食为一人 万井闾阎皆禁火 旧坟新陇哭多时 老人看屋少年行 明时帝里遇清明……………………………………………102 寒食过后是清明 内官初赐清明火 清明时节好烟光 节分端午自谁言……………………………………………112 众说纷纭话起源 竞渡常闻粽子香 兰汤沐浴换衣忙 三伏尽处是立秋……………………………………………126 节时已至立秋时 自古逢秋悲恨多 乐天立秋常思友 银汉秋期万古同……………………………………………144 应非脉脉与迢迢 乌鹊桥成上界通 家家乞巧望秋月 七夕竞相赋新诗 人道中秋明月好……………………………………………157 今宵尽向圆时望 月好共传唯此夜 九霄云锁绝光辉 照他几许人肠断 玉颗珊珊下月轮 每逢佳节倍思亲(上)………………………………… 182 弟妹待我醉重阳 相思只傍花边立 九月九日眺山川 每逢佳节倍思亲(下)………………………………… 202 诗人九日怜芳菊 今日登高醉几人 一年冬至夜偏长…………………………………………… 218 子美乐天至日情 纷纷长至寄思情 何曾取士无南至 除夜家家应未卧 ……………………………………………235 除夜本应欢乐多 亲友殷勤问如何 岁岁乐天数甲子 天南地北有漂泊 引用书目 ……………………………………………254
后记 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