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全书共分为三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本书作为《神农本草经》的通俗读本,在保留原著原有体系的前提下,集注释、导读于一体,从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和临床实用研究价值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每味药物进行论述,为读者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中药知识。
本书的编写原则如下。
1.底本和参校本
本书以清代孙星衍、孙冯翼合辑本《神农本草经》为底本,以尚志钧辑校的《神农本草经校点》和南北朝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为参校本。
2.原文
(1)凡目录与正文药物名称不一致时,则根据正文内容予以统一径改,不出注。
(2)明显属于因形致误、因传抄致误、因读音相近或相同而致误者,结合上下文意和相关校本径改,不出注。
(3)繁体字、异体字、古今字一律改为现行通用简化字。
(4)全书标点的处理,主要依文意而定,一律遵循当前行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
3.注释
(1)本书的注释原则为“注释为主,校勘为从”。
(2)同词在全书不同位置出现,注释会根据上下文意思做出相应调整,旨在更方便读者理解。
(3)凡病证名称的注释,均简要指出其主要病机和主要症状特征。
(4)凡生僻字,一律在字或词后加注汉语拼音。
(5)书中对365种中药均予以注释,以便读者进行古今对照学习和考察。
(6)对于药物主治病证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进行注释。
4.导读
(1)导读是本书的重要特征,限于时代原因,原著对药物主治病证的表述言简意赅,加之时代迁移,人们对药物临床主治功效的研究也会有一定的变化,所以导读部分即以当今对药物的研究成果和审视角度予以平实、通俗、准确地叙述。
(2)为了避免与注释重复,导读选择从药物的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名方举例等方面予以解读。
(3)导读中所引用的文献资料,主要出自《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研究》《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著作。
为方便读者查阅,后附“药名笔画索引”。
本书是编者对《神农本草经》进行的入门解读,在注释的基础上,对《神农本草经》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较深刻的探析和阐释,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予以表达。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同道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