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力量》为“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中文学批评卷的一种。收入70后批评家张莉近年来所写的文学批评十九篇,涉及莫言、苏童到周晓枫、廖一梅等作家作品,同时对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与当代文学热点也有记述。
第一辑 作为记忆生产者的作家
唯一一个报信人
——论莫言书写故乡的方法
重读《生死疲劳》:
“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历史”
“现实感”与想象历史的可能
——以苏童近年创作为视点
毕飞字:作为“记忆”生产者的作家
第二辑 “世界文学”的想象与当代文学热点
传媒意识形态与“世界文学”的想象
——以“顾彬现象”为视点
我们为什么关注非虚构?
寻找结晶体,而非漂浮物
——关于城市文学创作的随想
对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看长篇小说评价标准的变化
书写有精神品质的人
——读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获奖作品札记
第三辑 20世纪初: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
书信、日记、自白式表达
一一现代妇女写作叙述范式的初步形成(1917—1925)
重估现代女作家的出现
一一以新文学期刊(1917—1925)中的女作者创作为视点
阅读/写作塑造新女性
——以冯沅君为例
第四辑 社会性别意识与2l世纪初的女性写作
社会性别意识与新世纪女性写作之变
“起义的灵魂”
——周晓枫论
先锋气质与诗意生活
——廖一梅论
余秀华:人与命运互相成全的可能
——写给2015年的三八妇女节
第五辑 关于代际写作
在逃脱处落网
——论70后写作的个人化与公共性
意外社会事件与我们的精神疑难
——70后新锐小说家与“城镇中国”的重构
附录:假如自由能成为一种写作习惯
——一次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