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达编著的这本《文化奇才赵藩》以时间顺序记述了赵藩的活动和在云南近代史中所做的贡献,围绕“高原情怀、大山品质”为主旨的“云南精神”,通过他的生动事迹,以事带人、以人汇神。本书力求让读者在了解云南历史的同时更加直观地认识“云南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该书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云南精神”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化奇才(赵藩)/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王明达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明达编著的这本《文化奇才赵藩》以时间顺序记述了赵藩的活动和在云南近代史中所做的贡献,围绕“高原情怀、大山品质”为主旨的“云南精神”,通过他的生动事迹,以事带人、以人汇神。本书力求让读者在了解云南历史的同时更加直观地认识“云南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该书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云南精神”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赵藩(1851-1927),字樾村,一字介庵,号媛仙,晚年自号石禅老人,白族,云南省剑川县向湖村人,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光绪元年(1875)举人,曾任四川皋台,官至二品衔分巡使。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历任众议员、南方护法军政府交通部长,1920年辞职回滇,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赵藩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诗词为最。现成都武侯祠著名的“攻心联”是他撰写的,昆明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则为其手书。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总纂“云南丛书”等书籍至逝世,享年七十六岁。王明达编著的这本《文化奇才赵藩》为我们介绍的就是他的传奇人生。 目录 ◆扇面诗 ◆满城皆赵字 书写大观楼长联 “满城皆赵字,无处不藩书” “滇人善联”的代表人物 ◆“赵婆婆” ◆为国传承 ◆审势 “攻心联”谏言治蜀之道 怒甩乌纱 十字路口 ◆滇男子 举起白发苍苍的头颅 坐视非仁人 君子贵自立 ◆活出棱角 好官难做就回家 处膏不泽其身 仪不及物 幽明不欺 ◆老蠹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光绪十一年(1885)的“二月八”,给了周之炳很大的刺激。 “太子”浩浩荡荡的队伍即将游到周之炳的店铺门前,周家大儿子龙毓也点燃长串鞭炮,噼噼啪啪迎了上去,弟弟钟岳兴奋地跟在后面,去地上拣那些没引燃的鞭炮,过后自己去过炸鞭炮瘾。 坐在铺子里的周之炳先也感到喜气,但释迦牟尼轿子后面的孩童群,使周之炳一时间懊恼得不得了。眼前的小儿——自己对他寄予那么多希望的人,自己为什么没把他送上过一次“二月八”的马?钟岳今年已经10岁,早已过了该请老师教他读书的年龄,明年“二月八”再送他上马,那只会被众人笑话了,真是愧对孩子!是的,自己已经好几年没在家和孩子们过“二月八”,是为生意在外面东奔西走。但如果孩子们的妈妈还在,她绝不会允许让他们受这样大的委屈,实在是愧对她的在天之灵!父亲也不提醒,大概是看到儿子为一家人的衣食忙得脚跟不着地,不好再说什么,但他也一样对钟岳抱很大的希望哪,实在是愧对他老人家!自己也是做生意的人,可到哪里买得到后悔药! 周之炳横下一条心,再难再苦,也必须马上送钟岳就学,不能再耽误他一天!从此,周钟岳受学于县城岁贡生段从先,读《易经》《四书集注》《朱子小学集解》。 周钟岳原本悟性很高,何况知道读书的机会得来不易,恨不得把先生的每一句话都装进脑子里,恨不得把每一本读过的书都融进自己的血液。每天进了段先生家.就舍不得出来。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天黑后家里人连香油灯都舍不得点,周钟岳就在灶台上烧明子照亮读书。明子是松树枝干上含松脂最多的部分,周钟岳和小伙伴们去山上砍柴,就可以砍回明子,不算困难。作为一个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只学过白族话的孩子,段先生对周钟岳从学习汉语文到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暗暗称奇,周钟岳才跟他读了一年书,他就开始教周钟岳作格律诗了。可惜周钟岳从学于好导师段从先不满3年,段先生病故,周钟岳只能走上自学之路。 赵藩家族,从赵藩的祖父、父亲到他本人,一代又一代,都心系教育。还在清咸丰初年,赵藩的祖父赵琦经营乔后盐井有了些收益,他就向家乡金华书院捐款,在清道光二年(1822),署剑川知州刘铭勋重修金华书院的基础上,增建馆舍。可惜新落成馆舍才投入使用没几年,咸丰十年(1860)杜文秀回民起义军与清政府军争夺剑川县城的战火又一次把整座金华书院变为废墟。过了12年,金华书院在城中报国寺恢复办学,但这毕竟是权宜之计。波及整个云南的这场长达18年的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1876),剑川知州徐济倡议将金华书院迁回旧址,而这就需要在旧址重建。赵藩的父亲赵联元积极参与了重建事宜。光绪八年(1882),赵藩获得第一份有薪水的工作才一年。这份工作是易门县训导,官俸很低,按前清罗养儒《往昔云南秀才之出路与生活》所记,仅“够吃豆腐而已”。1880年赵藩参加会试之后在京城大病一场,第二年在昆明又病一场,接着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儿佛保出生,除了日常吃穿用度,这每一项花费都不少。赵藩已经债台高筑,但从父亲的来信中得知剑川知州书春扩修金华书院,他于1882年秋第四次进京赶考的路上,从盘缠中挤出资金,在长沙购买了一大批经典书籍,寄赠金华书院。1884年正月过完,金华书院扩修工程就要举行竣工典礼,恰好赵藩赠书也已经寄到书院,赵联元兴致勃勃地把这批书和何仗云捐来的书进行分类,并编写出《剑川金华书院藏书目录》,凡经、史、子、集共计360余种6200余册。在这本目录中,赵联元还列出了借阅章程和守则。 “我想见见这个孩子。” P44-46 序言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中华文明自滥觞至汇聚千流,涵纳万水,奔腾迭起,云蒸霞蔚,延五千年之长史,至今生机勃然,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保持完整且衍传有序、光耀于人类的伟大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云南,是祖国西南神奇、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中华文明中极具特质和创造潜力的丰美之乡。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长期以来,云南大地上,各民族和睦与共,相濡相生,共同创造了色彩瑰丽、形态多元、底蕴厚重、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人,是历史的镜子,是历史最生动的环节,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主体。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产生过一些不同的影响。“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就是这样一丛历史的记录,一百位历史名人,虽未必尽能概全,各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也不尽相同,但都是“追梦人”,是振兴民族伟大理想的传薪人、探索者和实践家。 在这些代表人物中,无论是拓土开疆的将帅勇者,还是蹈海酬志的大国使节;无论是志于传播文明的鸿儒巨擘、先哲贤士,还是为民族独立解放而高歌猛进、慷慨捐躯的群雄英杰,都贯注了这一重要精神。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云南各族人民创造并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章,熔铸了坚韧不拔、奋为人先、包容博大、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才使云南在中华文明的长史中闪耀着特有的光辉。尤在近代中国,在辛亥护国风云中,在反对外辱保卫祖国边疆维护民族尊严、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中,云南站在历史前台,以中华群雄的不屈身影演出了一幕幕豪迈悲壮的历史大戏,也更涌现了一批足以彪炳史册、光照后人的杰出人物。这一切,给予中国历史进程深远的影响。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谱写富民强滇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接续这一光荣而伟大的精神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云南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聚合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凝心聚力。为此,我们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这对加强我省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了解、认同,爱国爱乡爱民并甘于奉献,对提升优秀精神品质,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坚定推进富民强滇的信心和决心,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助力。 一百位历史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其历史作用也有差异,甚至就个人的全面历史评断方面也难以等量趋同。但我们以为这些留存史迹的人物,所以传扬至今,为后世崇奉,均有他们共同的历史向度和价值取向,我们学习这些历史人物,至少应当着重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守大德、重大义、集大成、有大度、达大观”。 守大德,即恪守道德规范。“德者,本也。”(《礼记.大学》)“大德”既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及标准。古语“行德则兴,背德则崩”,不仅是资政经验,也是个人修习完善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直观的理解,就是如果德行浅薄,是不能兴物成事,更不能造就伟大功业的。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大多以德立身,大节不移,并对此恪守坚定,一以贯之;始终保持正确信念和理想,并为之奋斗到底。这是我们首先要学习尊崇的。 重大义,即以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为个人行为取舍的标准。有大义,才有大爱。这些先贤无不爱云南爱乡土,以兴业乡梓、造福一方为己任。尤在国家民族命运攸关、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令人崇敬的先辈,大义擎天,逢难不避,敢于担当,责无旁贷,勇往直前,不惧牺牲。一个心存天下大公的人总会在不经意的一瞬决定大义的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更何况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有很多异常艰危的事业在等待我们去克难攻坚。所以,举凡大义、为民为国、全身而进的精神是我们应当效法崇尚的。 集大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足迹,予人深刻启迪。他们无论是出将入相,还是布衣一袭,均勤学不辍,求索不止,在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上刻苦务实,义无反顾,永无终期,故能成大器,胜大任,不辱使命。今天,世界进入知识信息时代,软硬实力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赢得发展机遇,乃至自立于强国之列的地位。其紧迫性不亚于先辈梦想中国富强的百年期许。但今天所谓“集大成”,是更高更大更具有生存挑战性和发展战略性的,是集世界之“大成”,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制度建设、社会发展等一切领域“总成”,玉成中国梦的空前伟大的事业。所以,先人刻苦自律、博学精进的学习精神我们应当秉持继承。 有大度,即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云南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共通品质,也是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即使身处僻远,总能破除狭隘与陋见,以宏大度量,兼容并包,接纳先进,吸收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资源,总成一股创造历史的宏大动力,来完成伟大的事业。哪怕是割股舍己,也在所不惜。今天,云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尤其重要。所以,先辈“天下云南”的大度我们应当弘扬光大。 达大观,即要眼观天下,达察全局,与时俱进,审时知变,敢为人先。推动云南社会历史进步的代表人物,无不目光远大,胸怀全局,对世界潮流、时代嬗变,都能审视洞悉,并欣然顺应规律,故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成就改天换地的一番伟业。古语有“小智自私”、“达人大观”,是将为个人谋私的小智谋与担当天下兴亡的大智慧尖锐对比而言的。否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为民为国而应用心智的人,必然有达观天下的心怀,也由此激发潜能、超迈寻常,而使人生境界也更加美好而宏丽。遍观世界文明史,许多影响人类进步的伟大创新,正是以此为动力和起点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日益强大,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也为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着更加富实的前景。所以,先辈们达观天下的精神我们应当引为楷模。 我们对志向高远、仰观天下、俯察民情、甘为路石、慨当以慷、求真务实的历史名人,心存景仰,并愿与千千万万的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一道学习弘扬。 组织编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编撰出版人员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众手修书,书稿层次不一,成书体例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对存在的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并在修订再版时一并吸纳修改完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