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当代实力派作家,文坛的“多面手”,尤其擅长城市题材,被誉为“当代都市文学圣手”。他是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也是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在当今文坛影响颇大。
这套“邱华栋文集”将邱华栋的小说代表作品首次集中呈现,是为全新尝试,囊括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堪称其小说精品盛宴。这6本书收录的皆为作者的偏爱作品,多为获奖和特色之作。
这本《花儿与黎明(邱华栋文集)》是该系列中的一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花儿与黎明(邱华栋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邱华栋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邱华栋,当代实力派作家,文坛的“多面手”,尤其擅长城市题材,被誉为“当代都市文学圣手”。他是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也是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在当今文坛影响颇大。 这套“邱华栋文集”将邱华栋的小说代表作品首次集中呈现,是为全新尝试,囊括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堪称其小说精品盛宴。这6本书收录的皆为作者的偏爱作品,多为获奖和特色之作。 这本《花儿与黎明(邱华栋文集)》是该系列中的一册。 内容推荐 《花儿与黎明》是当代名家邱华栋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千禧年前后,发生在北京的一对年轻的夫妇之间的故事和他们周围的人的生活变化。还夹杂着一些魔幻情节和花卉知识,以及那一年的重要新闻,既是关于当下城市情感生活的一个逼真描绘,又是一个时代的备忘和缩影,引发了我们关于城市生活和情感困顿的思索。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谁都知道,在新世纪里人类所要面对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灾难,仍旧不会比已经要过去的世纪少,人性的毛病比如贪婪、自私、骄傲,还有不合理的欲望都不会有多少改变,所以,在这个跨越世纪的年头来欢呼新世纪的到来,无非是新闻媒体给自己找一个话题,同时让所有的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罢了。至于未来是不是特别的美好,那就很难说了,说不定人类自己发明的东西,很快会把人类自己都毁了。而且人类自己无休无止的对物质和大地乃至宇宙空间那占有的欲望,还可能使人类在新世纪变得更糟,这是完全可能的。马达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忧患意识很浓的人。 马达沿着亮马河的南岸向一栋高大的写字楼走去,那种淡淡的蜡梅花的香气仍旧萦绕不去,恍惚问有一种时空的错位感。 亮马河一带是北京新兴的商务区,这一片地区也是十分国际化的第三使馆区,分布了很多的高级酒店和写字楼。日本、美国、印度、德国和韩国的新大使馆已经兴建或者正在这一片兴建,所以人气似乎在迅速地聚集,到了晚上,这里是一片特别热闹的景象。“野鸡”、乞丐、卖花女和外宾以及衣着光鲜的白领在这里成群地出没着,构成了一个繁忙和繁华的美丽新世界。亮马河地区是北京国贸桥一带正在建设中的中央商务区的延伸地带,加上这里又是第二和第三使馆区的连接地区,所以是北京特别国际化的城区,而且还有一些大片的空地,在最近的几年之间,要崛起很多的驻华使馆和高档写字楼以及公寓。 而北京未来的第四使馆区,就在和第三使馆区隔着机场高速公路的北边,现在的曙光电机厂一侧,所以今后这里的发展肯定特别国际化。马达就职的报社就在这个地区,所以几乎每天他都要穿越亮马河一带,对这里的任何一个去处都很熟悉。这里有希尔顿、昆仑、长城、凯宾斯基等四家五星级的饭店,每天晚上,这里都是一片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的景象。有像普拉纳啤酒坊的纯正德国黑啤酒,还有顺峰这样大款和豪客请客可以一掷万金的地方;有真正美女如云的“天上人间”娱乐城,也有南美酒吧里的惹火性感南美舞蹈和歌曲;有“硬石”和“星期五”这样的美式餐厅让白领以及老外趋之若鹜,还有可以买到北欧一些珍奇花的莱太花卉中心。再有一个风景就是站街女郎很多,一度被称为“停鸡坪”,虽然警察经常扫荡,但是她们仍旧在打游击战。此外,还有办假证件的、倒黑市外汇的、卖盗版光盘的。有时候你还能碰见一些外国骗子,假装和你换人民币,然后偷梁换柱转眼之间就弄走了你的人民币。 亮马河经过了一次河底的清淤治理,水质好了两年,但是最近又变成长绿毛的河流了。马达感觉它的水似乎是死水,不怎么流动似的。在亮马河上,有一艘船,花枝招展的像是石舫一样停在了岸边,实际上那是一个餐厅。隔着河不远的地方是上岛咖啡厅,再往南就是独特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大使馆了。每年的秋天,澳大利亚大使馆后面的一条小街上,路两边树上的叶子黄了,是那种特别璀璨的金黄,比银杏树的叶子还要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树,非常美丽。马达就会一个人在那一条不断地凋落着树叶的道上流连。 确实,亮马河一带的人,他们生存的景象是如此不同,差别是如此巨大,除了下层的站街女郎、办假证件的,马达还偶然碰到过原中国国家队的足球教练施拉普纳,他见过他在普拉纳啤酒坊喝德国啤酒,不过特别势利的中国球迷肯定已经把他忘了。他还见过欧盟的专员拉米——当时拉米就在希尔顿饭店外面溜达。至于一些中国名人,在“硬石”就更加可以经常看见,一窝一窝的。而更多的市民出人着高档的燕莎购物中心和中档的京源商场,在忙忙碌碌地生活着。马达觉得亮马河地区是当代北京一个最逼真和浓缩的景观,社会分层从大官大款大腕到高级欢场女郎以及低级站街女、民工,这里的生存景象的多层和多种空间以及它的国际化,都是最有代表性的了。P4-5 序言 我记得,在2000年的时候,北京掀起了第一波网络媒体兴起的浪潮,当时我认识的很多媒体朋友都去了网站工作,比如,黄集伟去了博库网,我的大学同学刘晖甚至从新华社湖北分社辞职,来到了北京的千龙网工作。《中国青年报》的徐虹也在王朔和叶大鹰他们参与的“文化中国”网站担任客串栏目主持,把我和丁天等一些青年作家叫去,做了一些访谈节目。一时间,似乎网络媒介要全面打败传统纸介媒体了,甚至连电视台这样强势的媒体,都有些摇摇欲坠了。当时,我听说,有很多国外的风险资金都投入到网络媒体中,网站的钱特别多。像我,也在那一年里把自己过去写的几百万字作品,都卖给了一个刚刚创办的网站,换了十几万的现钱,提前还了房贷。我一看,觉得网络势头很好,就把我的长篇小说《正午的供词》的首发权都交给了黄集伟所在的博库网,博库网发表了那部小说,按照当时较高的稿费给我付了酬。那本小说因此就没有在杂志上发表。小说《正午的供词》的纸书出版,也是由张大龙和钱宁他们搞的一个网站,与中国青年出版社合作出版的。 可是,仅仅一年过去,这些网站就哗啦啦倒闭了。有的后来依托政府和其他资金的支撑存活下来,比如千龙网,但也是凤毛麟角了。 转眼之间,这又过了十多年,新一波网络大潮涌过来,这一次网络媒体算是大获全胜,真正站稳脚跟,彻底改变了传媒的基本样态了,大家都看到了,纸媒算是听到了自己的丧钟。 其实,这些都是题外话,但却是我当年写这本小说的一个背景。我写这本小说,是想写出在一个特定的年份,比如2000年,千禧年,发生在北京一对年轻的夫妇之间和他们周围的人的生活变化。这些人大都是在网站和传媒工作的年轻人,大都活动在北京东三环商务区,是承受今天的都市生活巨变的新兴中产阶层人。我尽量地写出当时的社会风俗,这样的构想是为了给同代人留一个影,希望今后有回忆的可能性。因为,我的朋友们经历了第一波网络热潮的发烧和退却,而他们的个人生活也在潮起潮落中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分崩离析。他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生活的理想之境,并且努力地企图抵达,但是一番折腾之后,他们都还不敢肯定自己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人人都在继续寻找着。我通过讲述几对年轻夫妻在2000年这一年中生活的巨大变化,描绘了当代城市情感生活的世俗画卷: 刚刚辞职去网站工作的马达和他的妻子周槿经营多年的婚姻生活接近解体,两个人分居了。她去深圳出差时和追求者王强见面了,王强对周槿是一往情深,周槿在王强的外力作用下,向马达提出了离婚。法院第一次没有判决他们离婚,分居的周槿和王强紧密约会。而马达在网站认识了大学刚刚毕业的女孩米雪,两个人渐渐走在了一起。但是,马达发现米雪在父母的安排下,选择的道路和周槿一样,于是对米雪也冷淡了。他和老朋友高伟一起寻求生活的刺激,喝酒、吃摇头丸、泡妞、驾车远游,但是都排遣不了内心的焦虑。 外商穆里施追求周槿,周槿在王强和穆里施之间选择了穆里施,王强对周槿产生了杀机。高伟突然被绑架,他的已经怀孕的妻子翁红月舍身救夫。不久之后,因为高伟转移家庭财产,被翁红月雇人打成植物人。马达和周槿办完了离婚手续,‘突然又萌发了激情,但是被已经和马达和好的米雪看见,米雪离开了马达。马达所在的网站也忽然倒闭,他万念俱灰,进行了一次向西的远游,在新疆南疆的克里雅河的上游遇见了传说中的香女,闻到了可以使他重新焕发生活的信心的奇异香气…… 这部小说还夹杂着一些魔幻情节和花卉知识,以及一年的重要新闻,既是关于当下城市情感生活的一个逼真描绘,又是一个时代的备忘和缩影,是我对某种知识和趣味小说的一种探索。爱情和婚姻的纷扰和困惑是我这本小说的主题。花卉知识是这本书的“插花”部分。一些魔幻的情节是现实派生出来的产物。城市仍旧是我的人物活动的背景,甚至扩大到了京沪穗三个一线城市。肉体的狂迷和精神的颤抖,是这部小说的动作与声音。最后,对黎明的渴望,是小说中人物的梦想。 这本小说写于2001年,时年我三十二岁。2002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以《花儿花》为名出版。在出版之前,先以《花心》做标题,在《小说月报》原创版上刊发了部分章节,大约是五分之三的篇幅。可能我更喜欢《花心》这个名字,因为“花心”可以有多重的象征——象征女性生殖器,象征人的情感的变动不居,象征我小说中热爱花卉的人的生活等等。2004年我做了一次修订,由原版的五十节,扩充为六十四节,使小说更加丰富了。这次出版就是那次的修订本。 2015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