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富孩子”,首先要让他有一颗 “富有”的心,该怎样去做事情,怎样发挥自己的特长,怎样才是“爱”。
如何去做一个深度调查?情人节怎么过?这些看起来非常成人化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难。孩子有他自己的理解方式,他需要的只是好的引导和鼓励。
在情人节前夕,四年级〇班发生了一件神秘的爱心糖事件,杰茜的调查发现了什么样的秘密?埃文和梅根都有着什么样的烦恼?杰茜遗漏的调查问卷里藏着什么样的谜?一场众人瞩目的爱情大调查,见证了孩子们的亲情、友谊、责任和勇敢。
由美国杰奎琳·戴维斯所著、王洁翻译的《爱心糖事件/柠檬水大战》是美国现代儿童文学中篇小说。
由美国杰奎琳·戴维斯所著、王洁翻译的《爱心糖事件/柠檬水大战》一书的内容简介:情人节快到了,四年级O班的每个同学都收到了一份神秘的礼物:爱心糖果,上面写着每个人最有特点的地方,这让大家对送礼物的人万分好奇。杰茜想调查出送礼物的神秘人物,同时还策划制作了一个班级调查问卷,匿名调查是否有过暗恋对象。随着调查的进展,事情越来越超出杰茜的想象,也失去了控制。爱心糖果的主人为什么要给大家送礼物?众人瞩目的爱情大调查,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第一章 共鸣
共鸣:动词。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本章指埃文对诗歌中传达的某种 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认同。
如果埃文知道将来会从鞋盒里找到什么的话,他肯定会好好地装饰它,但是他不知道。现在,他对面前的鞋盒——所谓的情人节礼物盒满脸的嫌弃。
埃文最讨厌剪啊粘啊这类事情,一会儿剪刀,一会儿纸,还有笔、胶带什么的。为什么要装饰这个破鞋盒呢?
“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直尺吗?”杰茜刚好路过,她一只手举着盒子,另一只手指了指埃文桌子上的直尺。她的盒子的四周和盖子已经用红色图画纸贴好了,盖子四周还用精心剪裁的白色纸带绕了一圈。
“你不是已经做完了吗?”埃文问。
“还没呢!”杰茜说,“我还要在侧面贴上螺纹,在盖子上贴上小花和爱心。”埃文又看了看杰茜的桌子,她所在的小组就在埃文这一组的旁边。她的桌子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四张纸片,它们的螺纹完美而又精致,还有四朵花瓣卷曲的纸玫瑰,以及一摞形状一模一样的心形纸片——杰茜把它们剪得那么完美,就像工厂里用同一个模子压出来似的。
每当这种时候,埃文就特别希望不要和妹妹在同一个班级。杰茜数学好,写作好,自然科学也学得好……学校里的所有课程她都学得特别好。她怎么能这么聪明呢?
埃文泄气地半躺在座位上:“拿吧拿吧,随便拿。”
杰茜一边伸手去够尺子,一边说:“你做得也太粗糙了吧?至少把粘在表面的这些纸的边缘剪得整齐一些啊。要不我来帮你剪?”
“我才不要你帮忙呢,完美主义小姐。”
“随你便。”杰茜耸耸肩,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你打算怎么装饰这个盒子呢?”梅根刚把做好的盒子交给老师欧弗顿夫人,正往自己的座位上走,头上两根长长的马尾辫随着脚步左右摆动着。
埃文感觉自己的脸腾地烧了起来。“我不知道。”他说,“我不喜欢那些花啊、心啊什么的。”
“我也不喜欢。”梅根说,“我的盒子上贴的是小猫的图片。你看,那只猫长得多像兰斯顿!”梅根指着她盒子上的一张图,图上的那只猫看起来确实很像欧弗顿夫人的猫兰斯顿。兰斯顿是一只灰色的波斯猫,长得胖嘟嘟的。
“那边的回收箱里有一些体育杂志。”梅根说,“要不去那里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篮球球星的图片可以用上。”
“不用……呃……好吧。”埃文磕磕巴巴地说着,舌头好像打了结。每当和梅根在同一组的时候,无论是他还是梅根,都没有办法好好地做事情,欧弗顿夫人把这称为“甜蜜的麻烦”。可是当把梅根换到其他组后,埃文却在松一口气的同时,又感到一丝失落。
每次和梅根说话时,埃文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心好像悬在半空,一圈一圈地转个不停,这种情况现在还在持续。这不禁让埃文想起两年前的那个冬天,他和妈妈开着那辆老旧的汽车在冰面上打滑的情景。人和车都在冰面上转啊转啊,完全失去了控制,只能认命地等着最后那一下撞击。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觉。
埃文走到回收箱那儿,里面的杂志上确实有很多篮球明星的图片,包括埃文最喜欢的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埃文飞快地剪下五张,把它们贴在盒子的四个侧面以及盖子上。(P1-5)
别剥夺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权利!——看中、美两国对孩子截然不同的财商教育
“富人教他们的孩子如何理财,而中产阶级和穷人却从不这样做。”《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这样说。
“美国爸爸教他们的孩子如何努力赚钱,而中国爸爸却让他们的孩子坐享其成。”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最近网上流行着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这个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在面对孩子关于金钱的问题时,中美两国家长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美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一)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
(二)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三)我如果想有钱,也得通过劳动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孩子就会很努力,他也想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美国爸爸传给儿子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财商启蒙,从小培养起来的高财商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中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想: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于是,孩子长大后不知道珍惜和努力,正应了古语“富不过三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爸爸传给自己孩子的仅仅是物质财富,没有足够的财商维持财富、增长财富,只能坐吃山空。
这里我们不是故意贬低中国教育,而是希望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的财商教育很重要!
财商(FQ:FinancialQuotient),是指一个人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正确认识财富及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即价值观);二是驾驭财富、正确应用财富及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拥有高财商的孩子,不但能在成年后迅速适应社会的要求,更能形成有责任、独立、自尊的人格。
在美国,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就会接受有关理财的概念。每年有300万的中小学生在外打工挣零花钱;1/3的儿童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而在家庭教育中,“钱的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柠檬水大战”的故事就是美国家庭财商教育的一个典型。埃文和杰茜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兄妹俩一个10岁,一个8岁,为了赌气,两人开始了一场“柠檬水大战”——看谁在暑假里卖柠檬水赚的钱多!他们两个像真正的企业家一样,想出各种营销高招:寻找最佳销售位置、低价促销、找合伙人……最后两人不仅赚到了自己想要的零花钱,还把卖柠檬水的绝招做成海报,赢得了“富爸爸基金会”的暑期活动竞赛。
反观中国的财商教育,大部分家长只重视智商和情商的培养,忽视甚至无视财商教育。作为新时代的父母,你想让孩子成为努力赚钱的富一代,还是坐享其成的啃老族?当孩子问:“我们家有钱吗?”你打算怎么回答?
但愿在我们中国,能出现越来越多像《柠檬水大战》中埃文和杰茜那样的孩子!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辛自强
国家理财规划专职讲师吴然
“柠檬水大战”系列另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美国《书目》杂志 Booklist
这个故事非常符合情人节的主题,无论什么时候读起来,都是一部适合男孩女孩阅读的非常好的校园故事。——詹姆斯·帕特森的儿童阅读网站 Read Kidd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