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安宁卷)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

☆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

☆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

☆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岁月砥砺,口耳相传。让这些美好的故事流传下去,成为世代相承的永恒记忆——

向热爱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们,致敬!

本册为李兴华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安宁卷)》。

内容推荐

李兴华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安宁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隔山合磨和隔河穿针(苗族

 杨亚后裔(苗族

 狗到天上取粮种(苗族

传说

 人物传说

 杨天官的传说

 对联与斩麻

 扎扫帚和碎玉桶

 老“羊”回乡

 打皇帝一嘴巴

 给奸佞大臣吃屎

 愿充塞外三千里莫充云南碧

 鸡关

 十驮泥巴换十驮金银

 活底棺材治奸臣

 对联讽豪绅

 王廷章的传说

 半仙王廷章

 逛京城

 大水牛钻进山肚子

 挂起犁板当太阳

 土主庙里站着的老爷

 上河东的矮脚寺

 大云寺井中的木头

 成仙

 挖田

 借太阳

 敬母

 斗强人

 开沟

 送葬

 张耐的传说

 学堂里

 抬牛进田

 请工

 计吃羊肉

 巧戏州官

 青天大^与天高三尺

 走马皇帝的传说

 走马皇帝

 菟杉村的田埂

 一草帽半

 过河

 粮食

 坪地村的山柠果

 妇女的花围腰

 天下第一家

 白虎山的传说

 陈荣昌的墨迹

 建文皇帝过松坪

 李官的传说(彝族

 流落他乡

 省城任职

 县令遇难

 桥的建造

 老神仙

 大力士赵国章

 袁嘉谷与梦石醒石

 阿图夫的传说(彝族

 苦荞粑粑

 水在高处

 捉拿失算

 丁发甲传奇

 张大力

 饶采与卯尺才梅(苗族

 地方传说

 寺倒佛来修

 禹碑

 晒经石(白族

 通仙桥

 睡佛的传说(白族

 笔架山与龙山

 仙鱼洞

 火龙夫妇

 神仙选址(白族

 碧玉温泉

 龙潭井

 云龙山金银洞

 马握箐

 石牛头

 白鹤塘

 石宝庵

 三座山

 黑塔和白塔

 孝母山银矿炼不出白银

 龙山与珍珠泉

 母猪龙潭

 二龙戏珠

 朝阳寺钟

 大云寺的菜籽

 寨子山与团墩山

 无头石观音

 龙马山(白族

 大云寺、白云寺和慈云寺

 仙女背山

 仙人借碗筷

 古庭禅寺的水井

 温水潭的瞎子鱼

 瞎龙箐

 三姊妹

 仙人桥

 安宁地名由来

 螳螂川的起源

 麒麟村

 一碗水

 头村与斑鸠村

 昆阳五村

 菟杉

 螺丝塘

 龙洞(彝族

 洛阳宫(白族

 麻龙

 青龙哨“九条龙”龙潭

 头村龙潭

 螺丝打水喂象

 金鸡和金蛤蟆

 仙人娶妻

 石头姑娘

 动植物传说

 白牛献乳(白族

 花坝神牛

 母猪和小猪

 作物用苗语命名的来源

 (苗族

故事

 动物故事

 借衣裳

 公鸡挖地(苗族

 蝗虫与猴开战(苗族

 虎和蛤蟆比吃食(苗族

 老虎拖死狐狸(苗族

 雷、虎、鼠和猎手比本领

 (苗族

 仔猪救母(白族

 花蟒(彝族

 凤帝凰娘(苗族

 小八妹和七个天鹅哥哥

 幻想故事

 宝木鱼

 母猪精

 獐子窝

 螺蛳姑娘

 癞蛤蟆娶媳妇

 小四脚蛇(苗族

 太阳姑娘的三根金头发

 孤儿变皇帝(苗族

 鬼狐精怪故事

 狐仙(白族

 生活故事

 出一石芝麻的官

 姚德与好姑

 碑文与银子

 怀胎草

 七颗米

 师生吟对

 糊涂县官访名人

 爷当和博当(苗族

试读章节

杨状元的名字叫杨慎,老家在四川新都,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中状元后,皇帝封他在翰林院做修撰。那时,明朝嘉靖皇帝朱厚骢要把生身父封为太上皇。按照封建王朝的礼节,过继的人当了皇帝只能尊原来的皇帝为太上皇,不能把自己的生身父尊为太上皇。杨状元为了维护当时封建王朝的礼教,和朝廷的许多官员向皇帝哭谏,想阻止嘉靖皇帝加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因而得罪了嘉靖皇帝,皇帝下旨对他廷杖后发配充军。杨状元深知,南方人如充军东北或西北,不是饿死也要冻死。于是,便悄悄地找到他父亲杨廷和的好友、人称“杨天官”的杨一清领教领教。杨一清是云南安宁州人,曾任三边总戍和朝廷首辅(宰相),是一个博学多才,足智多谋的人。杨一清十分同情杨状元的不幸遭遇,便附耳密授了他一个妙计,同时把云南的情况一一向他作了介绍。杨状元仔细一想,自己是四川新都人,如能充军到云南,距家也不太远。云南四季如春的风光和吸引人的民族风情是我吟诗作赋的好环境,便下定决心设法到云南来。

嘉靖皇帝自对“议大礼”的众官员罚廷杖后,盘算着还要把他们充军到最偏僻最刮苦的地方,给他们尝一辈子苦头。但又想到杨慎是当朝宰相杨廷和的儿子,便召他进朝问道:“朕想把你发配到边关,不知你想去哪里?”杨状元叩首奏道:“罪臣愿充塞外三千里,不充云南碧鸡关。”皇帝不明其中意思,转问道:“是何原因?”杨状元又奏道:“那里是烟瘴之区,蛮荒之地,山险水恶,壁虱有半斤,蚊子有四两。”皇帝一听,心中暗喜,我正愁打听不到最刮苦的地方,反从你嘴里套出来了,我就是要把你充军到你最怕去的刮苦地方。但是又想,杨慎这个人满肚子才学,馊主意也多,不知他所说的是真是假。于是,便差遣暗探到云南碧鸡关查访实情,是不是真像杨慎嘴里说的一样。此时,杨天官也在朝,听到皇帝的旨意,暗暗为杨慎高兴:想不到略施小计,就能动了皇帝老倌的心事。退朝后,他立即安排人火速赶到云南,安顿好接待京差查访一事。

京差晓行夜宿,到了云南,他们不去惊动官府,要暗中查访,便直插碧鸡关。两个京差来到碧鸡关,只见两山夹峙,一条大马路从中通过,路两边店铺鳞次栉比,确是个险要的关卡。二人顾不得细细观赏,急忙住进驿站,驿站里的人一听是京城里来的人,心中已明白是杨天官派人来嘱咐的事。

这两个京差虽然骑着马来,但路途遥远,十分劳累,吃了晚饭后便忙着向驿站里的人们打听睛况,驿站里的人按杨天官的安排,处处小心谨慎,不露半点破绽。

傍晚,京差顺着来时的驿道来到田间岔路上,见几个老农把割好的草往背箩里塞,京差顺口便问:“老大爹!你们割的什么草?”“蚊子草!”这本是滇中地区夏秋季节割来喂牲畜的野草。京差不知当地风情,吓得不敢再问下去,伸伸舌头,暗自嘀咕:“天呐,果真是蚊子大,要喂草。”看看天色不早,两位京差顺着碧鸡关垭口的大路转了几个弯,又瞧见两个农妇蹲在田埂上用镰刀撬野菜,京差顺口又问:“大嫂,你们在撬什么菜?”农妇头也不抬地边撬边答:“撬碧色菜!”两位京差一听,果然是如杨状元所说,壁虱很大,要喂菜。其实,这种野菜叫鱼腥草,又叫折耳根,当地人叫碧色菜,与“壁虱”音相同,京差就误认为是壁虱吃的莱。京差二人回到驿站,喝了两杯茶,正准备上床休息,突然肚里叽里咕噜地翻搅起来,二人急急忙忙朝门外走。刚到墙拐角便忍不住蹲下去,脱了裤子便稀里哗啦地拉了一大摊,夏末秋初,蚊子最多,叮得京差二人不停地抓屁股,摸摸腰包里,一张揩屁股纸都没有,便顺手捞了一把叶子揩屁股。这种叶子正是荨麻,辣得二人屁股上的嫩肉毛焦火燎,又痒又疼。急忙穿起裤子往房间里跑,把油灯凑拢细看,也看不见什么东西,便唉声叹气地上床躺着,嘴里一边嘀咕着骂道:“这种鬼地方,树叶子都会咬屁股!”直到半夜,方蒙蒙咙咙地合上眼睛,突然哎哟哎哟地叫喊:“这种鬼壁虱,叮得恶疼。”其实,并不是壁虱咬,而是驿站里的人悄悄地用小竹管伸进二人被窝里放了几个细腰马蜂。

天蒙蒙亮时,马帮敲响了锥锣,京差二人惊醒翻了一个身,觉得身上黏糊糊的,顺手一摸,是些稀溜溜的东西。二人误认为是昨晚在铺上又拉稀屎,便互相推搡,暗示趁天未亮,赶快离开驿站,免得天亮了让驿站里的人吵出去面子难看。原来,这是驿站里的人悄悄地在他们床上放了几块腐烂的柿子。

这两个京差在碧鸡关饱受一晚折磨后,急急忙忙赶回京城,向皇帝老倌禀奏了到云南碧鸡关的见闻和所受的皮肉苦。皇帝一听,暗暗高兴,奖赏了两个京差后,就降旨把杨状元充军到云南。P13-14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