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上海滩名门闺秀(1)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宋路霞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

黄浦江边靠近霍山路、惠民路的地方,过去有个聂家花园,占地数十亩,是甲午战争时期的上海道聂缉架的家园。

聂缉架于辛亥革命那年去世,现在的市民不大知道他,只有谈到聂家花园附近的聂中丞华童公学(现为市东中学)时,才会想起这位道台大人。而他的夫人却很长寿,很有名,是民国书法家,世称崇德老人,比丈夫长寿三十多年。现在人们从艺术品拍卖的字画展品中,还时常能看到有她题款的画件。她就是曾国藩最小的女儿曾纪芬。

在道台大人聂缉架去世后的三十多年里,曾纪芬是聂家花园的领袖,她使聂氏家族人才辈出。 

这个聂家花园,现在遗址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里面已经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各式民居,而当年里面只有五栋旧式红砖楼房和一个网球场,以及偌大的一个花园,所有的楼房和亭台、池塘都由一道高高的竹篱笆墙围着,墙内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家园。院子的东邻是一家香烟厂,男孩子调皮,在篱笆上掏个洞,爬到香烟厂去偷香烟牌子。大些的孩子喜欢打篮球,以至于后来竞诞生了一个“崇德聂氏篮球队”,报端常刊出他们的赛事。

聂家的一个外孙女张心漪(台湾前财长费骅的夫人)数年前曾在海外撰文回忆说:“外婆家永远是一座美丽的迷宫,那里有曲折的小径,可跑汽车的大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石板桥,金鱼游来游去的荷花池,半藏在松林间的茅草亭,由暖气养着玫瑰、茉莉、菊花、素心兰的玻璃花房,小孩子随时可以去取葡萄、面包的伙食房,放着炭熨斗和缝纫机的裁缝间……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三层楼上那两间堆满箱笼的‘箱子房’……”说明这是一处中西合璧的、相当现代的海派园林。聂家花园最调皮的女孩

聂缉椝、曾纪芬夫妇有十二个孩子,八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多半是上海滩有名望的实业家,他们中有上海总商会会长、恒丰纱厂和大中华纱厂总经理聂云台;中国银行协理、中孚银行天津分行经理聂其炜;恒丰纱厂中期的总经理、实业家聂潞生;清末民初湖南武军司令官聂其贤;实业家聂其焕、聂其焌……女儿们一个个也都嫁得体面,有的嫁给晚清军机大臣瞿鸿禨的儿子瞿兑之,有的嫁给吴佩孚的秘书张其煌,有的嫁到湖南岳常澧道道台家……

从早期的聂家全家福来看,男士大都一袭长衫,女的一律紧身小袄,围绕着曾纪芬左右整齐地排开,传统得令人敬畏。但是有一个小姐例外,每次照相总是一身花衣花裙,烫着头发,一脸万事不屑的神气。她就是聂家最小的女儿聂其璧(女儿中行四,又称聂四小姐,在所有孩子中排名倒数第二),是个绝对反传统的现代派。

与她的哥哥姐姐不同的是,聂其璧从小没有读多少私塾,而是在教会学校上学,认识了不少外国老师和同学。她生性活泼,聪明伶俐,喜欢文艺活动,很讨大家喜欢。按照聂家的规矩,女孩子晚上是不可以出门的,可是聂其璧不干,她要出去看戏、看电影、会朋友,她有很多活动要参加,谁说也不听。院子大门紧闭也不要紧,要么爬窗子,要么上墙头,跳下去就是……她从小喜欢独往独来,胆大包天,万事都有自己的主意,不在乎别人对她有什么看法。中学毕业后,聂其璧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了,特殊的家庭背景和一口流利的英语,使她结交了更多的洋朋友,包括来沪的好莱坞电影明星。她喜欢出入社交场合,哪里热闹哪里去。为此,她母亲还特地关照过佣人,要看好四小姐,莫让她出大门。可是四小姐性格像个男孩子,才不管那一套呢,老太太拿她也没办法。P2-5

后记

前几年我不太喜欢看电视。原因之一是,里面的女性形象大多面目不佳,令人大倒胃口。尤其是风云一时的“选秀”——各种名目的、轰动全国的“海选”,让人一打开电视就头脑轰鸣,眼睛疲惫。

屏幕上三千佳丽,原本模样不错,上了台却一个个张牙舞爪,疯疯颠颠,男不男女不女的,不是头发一根根竖起来(据说是“炸弹式”),就是把肚脐眼袒露出来……也许别人以为这就是美,是现代的美,可是愚钝落伍如我,怎么也看不出美感来,只好“咔嚓”一声,把电视机关掉。

令我聊以自慰的是,跟一些中老年朋友聊天时,她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并且鼓动我说: “你不是在写老上海的故事吗?从前的名门闺秀可不是这样子的,何不写出来让大家看看,起码让我们这些人怀怀旧也好。”

这倒是个好主意,我极其乐意做这项工作。因为我在十多年的近现代家族史的调查和写作中,的确接触到许多过去的名门闺秀,她们基本上都已经八十“奔九”了,甚至九十开外(也有的现在已经故世了),但大都依然保持了令人艳羡的大家风范,不仅待人处世保持低调,说话极有分寸,哪怕是些细琐小事,也尽可能地处处妥贴,而且那种仪态风度,那种不偏不激的典雅,总是那么叫人从心里感觉舒服……

除了服装、发式、仪表优雅动人,更为可贵的是,她们中的突出人物,在世事万变的动荡年代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矜持和大度,着实令人感动。她们都受过良好的或传统、或现代的教育,有着与一般民众不同的家庭背景、人际遭遇和个人品性,她们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上海滩上流社会女性生活极有魅力的一部分。

我非常喜欢他们,常常是不厌其烦、不厌其细地缠着她们给我讲故事。这可能是我个人的偏爱。在这本书里,我就把我的这些偏爱奉献出来,给那些跟我有同样偏爱的朋友们。

当然,还有很多没写出来。这是第一集,请容我慢慢道来。

宋路霞

目录

序言(李伦新)

第一章 曾国藩的外孙女 聂其璧

 黄浦江边的聂家花园

 聂家花园最调皮的女孩

 请宋美龄当傧相之风波

 孤身追星好莱坞

 饭桌上小小的“战争”

 关键时刻显身手

 永远的大家风范

第二章 李鸿章的侄孙女 李国秦

 李家孙女十姐妹,个个都是一本书

 “八字”不合,舍“马”就“张”

 贵妇人的富贵与灾难

 屈映光法师的衣钵传人

 百岁老人突然“失踪”

第三章 段祺瑞的外孙女 袁迪新

 一个人用了八个奶妈

 缠绵的爱情和无奈的婚姻

 半年“军调处”,十年挨批斗

 两次“上交”的“洪宪瓷”

第四章 周馥的曾孙女 周稚芙

 花园洋房里长大的周七小姐

 中西女中的住读生活

 一个孩子用了三个保姆

 从百万富翁到身无分文

 不能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生都充满了爱

第五章 吴调卿的孙女 吴靖

 祖父是李鸿章的哥儿们吴调卿

 三岁来到上海外婆家

 清华大学的第一届女生

 独自逃婚回北京

 成了赵四小姐的嫂子

 半个世纪后相逢在美国

 长寿秘诀:把不愉快的事情忘记

第六章 严筱舫的曾孙女 严仁美

 提前来到人间的“丑小鸭”

 为读书而爆发的“战争”

 为“冲喜”,小马家迎来大美人

 梦的破灭与美的哀愁

 刘家、盛家与宋家、孔家

 美丽招来的烦心事

 新社会的天是明亮的天

 奉献使她更美丽

 远在天涯海角的深情厚意

 福寿双全,欢度晚年

第七章 盛宣怀的女儿 盛爱颐

 与宋子文的恩恩怨怨

 一个电话打给宋子文

 中国第一件女权案

 在汽车间里的最后岁月

第八章 一号车主周纯卿之女 周素琼

 南京西路上的周家花园

 父亲的一号汽车与两艘游艇

 与“红棉小开”盛康年一见钟情

 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大风大浪方显名门闺秀本色

 健康、快乐就是幸福

第九章 文博泰斗徐森玉之女 徐文绮

 徐家三代才有了一个闺女

 瞒着父母偷偷考进天津南开

 一顿饭两只对虾的南开生活

 日寇炮火炸碎了她的教授之梦

 独身之梦

 被诗人王辛笛友情击破

 耀眼“红花”

 旁边的高级“绿叶”

 大风大浪中的硬骨头

 带着永恒的微笑远去

第十章 席家花园六小姐 席与时

 东平路上的席家花园

 如花似玉的席家七姐妹

 战争使一家人星散四方

 纽约盲童学校的女教师

 任张家最困难的时候嫁到张家

 婆媳和睦相处四十多年

后记(宋路霞)

序言

上海城市风景中的丽色馨香

李伦新

城市是地球上的一道特殊风景。全世界的城市,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个性。记得那次和白先勇先生共进晚餐,我谈到从上海经香港去台港访问,对三城风景的观感。白先勇先生说,他早年也是从上海经香港去台湾的,后来又从台湾经香港来上海,明显感受到这三座城市的发展变化,相互问的共性和差异。

读着宋路霞女士的书稿《上海滩名门闺秀》,我想起了和白先勇先生的交谈,感到自己对上海城市风景的认知,其实还是很不全面的。

上海开埠以来的城市风景,无论是外在的有形的建筑,如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市,还是内在的无形的人文精神、时尚风情等等,都有着鲜明的特点,有些还颇具奇光异彩,而且在不断翻新变化。然而上海滩名门闺秀们真实而极富个性的传奇生活,却是我以前不曾接触过的。《上海滩名门闺秀》,使我领略了海派文化的另一种风光,收获了一种崭新的感受。

上海是海。海派文化姓海。海水和海风塑造出来的上海生活,自然是浸透了海派风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滩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饮黄浦江滔滔之水,领大海猎猎之风,东土西风的滋养熏陶,使她们的学识和教养,气质和风度,与小家碧玉不同,也与旧时闺房小姐大不一样。她们大都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与海外亲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多种渠道接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有的在六十多年前就出国深造或探亲旅游。在上海城市风景中,可以说是一道特别的秀色,有着特殊的风韵与光彩。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是以往的研究和作品中却很少表现。

宋路霞女士慧眼识宝。十年浩劫刚刚结束时,她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在向社会征集古籍以丰富馆藏的过程中,她无意中和幸存的名门闺秀有了接触。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锐目光,发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开采的富矿,从而开始了艰苦的采访历程,写出了一篇篇真实感人的文章,在《上海滩》杂志和《劳动报》上陆续发表,深受读者欢迎,引起强烈反响。现在这些反映名门闺秀奇异生活和独特个性的文章汇编出版,是宋路霞女士多年辛勤努力结出的硕果,的确可喜可贺。

作为一名长期生活在黄浦江边,并有意于海派文化研究的上海市民,我曾经片面地以为,名门闺秀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生活内容也就是吃喝玩乐。想不到她们的人生经历竟如此坎坷,心路历程竟如此复杂,在屡屡遭遇不幸的情况下,仍旧保持了人的尊严,怀着一颗坦荡而善良的心。例如盛宣怀的七小姐盛爱颐,在与宋子文的恩恩怨怨中尽展个性,在中国第一桩女权案中大显风采,尽管在十年动乱中被迫蜗居汽车问,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那手持雪茄烟的优雅风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曾国藩的外孙女聂其璧,别看平时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关键时刻却身手不凡。抗战时期她随丈夫周仁教授(时任中央工程研究所所长)撤退内地时,要经过香港到越南河内中转,他们一行人带着研究所堆积如山的设备和资料,运输遇到极大的困难。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聂家小姐挺身而出,以熟练的英语和法语,各处奔走联系,指挥若定,使难题一一迎刃而解……

这是一本很有特色、也很有深度的书,让我们看到了昔日东方新女性的优雅风姿,名门闺秀的卓越修养,欣赏到上海城市风景中,一道别具魅力的丽色与馨香,相信它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作者是上海大学文学系教授,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原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内容推荐

宋路霞编著的《上海滩名门闺秀(1)》记述了曾国藩、李鸿章、段祺瑞、周馥、周纯卿、徐森玉等十个家族中的十位女性精彩、优雅,充满智慧和传奇的一生,向读者展示了海派大宅门中特有的生活场景、史诗般的社会动荡画卷以及上海滩上流社会知识女性独特的心悦历程。

编辑推荐

上海滩上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名门望族的滋养,东土西风的熏陶,使她们的学识和教养,气质和风度,卓然独立,与小家碧玉不同,也与传统闺房小姐相异。她们是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一道特别风景,有着特殊的风度与风采。

《上海滩名门闺秀(1)》作者宋路霞女士,在十多年研究近现代家族史的过程中,近距离采访了历经风雨而幸存下来的一大批名门闺秀,记录下她们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并收集到大量秘藏闺中的珍贵老照片,为我们留下了贵族女性角度的百年历史沧桑的记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