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天下女子谁能嫁得如她这般风光?
临行前,奶奶相授的锦囊里,一个“忍”字,已道尽太子妃之位绝非轻松可坐。
这一门政治婚姻,她本就不指望会有幸福,然而,她终有不甘。
深宫内院,一处处红颜战场上,她巧手翻云、智压群芳,凤仪天下的背后,是一颗永不悸动的心。
只有心静,方能恬淡理智,可面对他那一双深深眼眸,她又该如何?
第一章 众女斗妍争金冠
人道东风误,照我此夜凄凉。
将等闲漠然顾,隐忍试红妆。
唯恐情多惑人老,自悔慎思量。
最凝忙凤凰台,鸾归沉水香。
当——
自皇家寺院处远远传来的钟声,令暖阁内的众多佳丽更加不安。
此时正值寒冬,窗外白雪纷飞,酷冷异常。暖阁内虽挂了重重布帘,却依旧挡不住那逼人的寒气,佳丽们被冻得嘴唇发青、脸色煞白。
今天乃是当今皇上为太子旭琉选妃的大日子,众佳丽为了博得青睐,都穿了锦衣华服,低开的胸口、宽大的长袖、细致精美的绫罗绸缎,
将美丽妖娆的身段展露给人看的同时,亦给了寒流肆虐的好机会。
阿嚏!
席上一个红衣少女用袖子遮住了脸,眉毛一挑,转向身后的侍婢,骂道:“要死啦!还不快递帕子过来!”
侍婢委屈地压低眼睛,将锦帕递上。真是的,自己出门时已经提醒过小姐要她多穿衣服,可她偏不听,非要穿这套纱衣出来炫耀,现在
着了凉,又拿下人出气。
旁边一个穿宝蓝长裙的女子摇了摇扇子,像是在自言自语,但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让屋子里的人都能听见:“选妃又不是选美,纵使把自
己打扮得美美的、该露的地方通通露出来,只怕还没等选上,就先冻死了!”
红衣少女一听,立刻反击道:“起码人家还有能露的资本,不像某人,蒲柳之姿也敢登大雅之堂,真是好笑!”
蓝裙女子顿时脸色一变。她是太子太傅左司空的女儿,名未凝,以才学闻名京都,这次太子选妃虽也得以入围,然而比起众多佳丽,容
貌终归逊了一筹。那红衣少女杨思青一语正中她的死穴,怎不令她恼怒?
左未凝冷冷一笑,道:“若说有能露的资本,谁能比得上花街柳巷的那些姑娘们!杨小姐,你说是不是?” 杨思青见她把自己比作妓女,再也按捺不住,当下拍案而起,怒道:“姓左的,你把话说清楚!”
佳丽们见二人吵了起来,连忙上前劝阻,一时间场面混乱,难以控制。
正在这时,大门处皮帘掀起,太监长长的尖细声音传了进来:“皇上有请兵部尚书白诚简之女白云秀觐见!”
室内顿时静了下来,一名绿衣女子自座位上颤颤地站起,随那太监走了出去。她是众多佳丽中被召去相见的第一人,甄选正式开始。杨、
左二姝的紧张之色取代了原先的愤怒,再也没有心情争吵,各自坐回了位子上。
挨着杨思青坐的是名粉衣少女,细长的眉眼、削尖的下巴,一副剔透玲珑的模样。她姓王名芷嫣,与杨思青是远房亲戚,又是闺中密友。
刚才吵架时不见她劝架,此时她却凑过身来压低声音对杨思青道:“小青,你真是犯糊涂了,跟左未凝有什么好吵的?她压根不是你的对手!”
杨思青皱眉:“这话怎么说?”
王芷嫣朝某个方向瞥了一眼,低声道:“瞧见没有?那位可是这次选妃中最强的劲敌,有跟左未凝吵架那工夫,还不如多花些心思琢磨下怎
么把她比下去吧!”
她所看的方向乃是整个暖阁里最偏僻的角落,那里放了个杨木雕架,架上一盆吊兰不畏严寒,开得好生灿烂。那架子下边坐着一名女子,
手中捧着卷书,正低着头看得津津有味,对周遭的一切似浑然不觉。
在场所有人里,数那女子衣服穿得最多,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领口处翻出一圈白狐毛皮,衬得一张小脸莹莹如玉。在场
所有人里,也数她最为漂亮,虽只是文静地坐在那里,却自有种慵懒风情,明媚无双。
杨思青看了那女子一眼,扁了扁嘴道:“她就是那个有着什么‘天下第一美人’之称的钱明珠?就算她真的很美,那又怎样?她只是个商贾之
女,出身卑贱,太子妃怎么也轮不到她来当!”
“这可难说,钱家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你知道这次她的参荐人是谁吗?”
“谁?”
“风丞相。”
杨思青一惊:“难道他们钱家连丞相都买通了不成?”
“否则她一个商贾之女,凭什么能够入围?据说这宫里宫外、上上下下都收了他们钱家的银子,人人为她说尽了好话。你等着看吧!”
“岂有此理!卑鄙!无耻!”这句话声音太大,引得在座的许多人纷纷转头望来——这位以娇纵跋扈闻名京都的杨家大小姐,这是又怎么了?
只见她突然站起来,噔噔噔走到钱明珠面前,一把夺过她的书道:“这个时候还看书,装正经,还是假道学?”
钱明珠抬起头,明眸流转间如玉般温润,倒让杨思青看得呆了一呆。一呆过后,她更是懊恼:此女容貌愈是秀美,于她而言愈是祸害。
杨思青扫了一眼手里的书,脸顿时红了,忙不迭地将书一扔:“你、你、你……你竟然看《凤凰台》!”
此言一出,众人都吃了一惊。《凤凰台》是风靡一时的通俗小说,描写男欢女爱,言辞露骨、思想离经叛道,因此虽受大众欢迎,却被上
流阶级视为淫书,严禁家人阅读。这位钱大小姐竟敢公然把它带入皇宫,且在大庭广众之下赏读,这实在是……
一时间,各种表情纷纷绽现,精彩得很。
钱明珠微微一笑,也不辩解,自地上拾回那本书,继续翻看,将众人探究的目光和杨思青直白的盯视都抛在了一边。P5-7